码”出来的便捷 ——北京市地税局应用组织机构代码采访记
码”出来的便捷
——北京市地税局应用组织机构代码采访记
输入前来办理税务登记业务机构的组织机构代码,北京地方税务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立马就出现了该机构的基本信息。根据该机构的基本信息,工作人员只需再对与税务办理相关的其他信息进行审核,完全合格后,不到10分钟的时间,该机构的税务登记证就新鲜出炉了。
这是4月15日,记者在北京市地方税务业务办理窗口采访时看到的一幕。之所以由以前受理人需要等待一周左右的时间才能拿到税务登记证,到如今已经实现办理时“立等可取”,应用组织机构代码,实现信息化管理功不可没。
“按照法律要求,企业、事业、机关、社团、民办非企业等组织依法办理税务登记手续时,税务机关会赋予纳税人识别码,俗称‘税号’,这是一户纳税人区别于另一纳税人的显著标志,而组织机构代码,正是税号的核心组成部分。”北京市地税局征收管理处副处长乔游解释说。正是有了组织机构代码的前置信息数据,后期的税号信息数据建立就更加方便快捷。
原来,通过与北京市组织机构代码实名制信息共享平台的联网,北京地方税务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实时更新北京市组织机构代码信息,这也就意味着,任何一家组织机构,刚刚在北京市组织机构代码管理机构完成组织“身份”登记,北京地税的信息管理系统就能获取最新的数据,并应用这些数据进行税务登记管理。
北京市地税局工作人员刘全成对组织机构代码引入税务登记管理后带来的变化印象深刻:在没有引入组织机构代码之前,所有纳税人的信息,主要靠纳税人提供大量的资料,现场人工进行录入和审核,不仅税务登记证的办理时间会很长,而且工作量也很大,最快也得一周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相应的办理工作,现在赋予纳税人“税号”,则完全实现了“立等可取”。
不仅办理税务登记证的速度加快,节省了双方的时间,还为税务部门的税务登记监管提供了新的手段。通过组织机构代码数据信息的共享和采集,税务部门很容易就能发现,哪些机构完成组织机构代码的申请工作之后,却未能按照法律的要求,及时来税务部门办理税务登记。对于这样的组织机构,税务管理信息系统会将其纳入“限改”名单,要求其按照法律规定的时间,予以登记。如果有的组织机构拒不办理税务登记,企图偷税漏税,那么该信息系统就会将其纳入“拒不办理”名单,依照法律的要求,对这些机构或组织予以处理。“有了组织机构代码数据,我们的税源信息质量大幅提升,也方便了我们的监管。”刘全成说。
由8位数字(或大写拉丁字母)本体代码和一位数字(或大写拉丁字母)校验码组成的全国组织机构代码,被誉为全国每个组织机构的“身份证”,它具有唯一性、终身不变性、准确性、完整性及统一性等诸多优点。而同样具有纳税人“身份证”功能的税号,也需要一个便于管理的前置登记数据,两个“身份证”的高度重合功能,使得早在1994年的时候,北京地税就开始和质监部门合作,探索组织机构代码在税务管理上的应用。
第一个10年,税务与质监在组织机构代码方面的合作,主要是税务机关要求各类组织只有持有质监局核发的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才能办理税务登记手续,对质监局进行代码管理后置把关,质监部门为税务部门提供前端业务支持。
从2004年开始,进入第二个10年合作期,双方已经由最初的互相把关迈进了信息化时代,实现了数据平台的共享和实时更新。“通过实时获取质监局组织机构代码数据,为税务部门实现登记管理‘属地化、标准化’提供了有效手段,同时也为我们考核各区县局税务登记率提供了有效支撑。”乔游说。
统计数据显示,在2012年,北京市地税机关累计调用质监部门组织机构数据信息83771条。在2012年办理税务登记的12.2万户税号中,有8.3万户的税号,是通过组织机构代码信息完成的,组织机构代码正成为北京地税完善税务登记管理的有效桥梁和纽带,很好地起到了数据中枢的作用。
北京市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李辉透露,北京市正在进行组织机构代码实名制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依靠这个平台,包括税务部门在内的多个部门,能够享受信息核查验证、信息差异分析、信息共享等服务,更好地帮助他们进行社会管理。
码”出来的便捷
——北京市地税局应用组织机构代码采访记
输入前来办理税务登记业务机构的组织机构代码,北京地方税务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立马就出现了该机构的基本信息。根据该机构的基本信息,工作人员只需再对与税务办理相关的其他信息进行审核,完全合格后,不到10分钟的时间,该机构的税务登记证就新鲜出炉了。
这是4月15日,记者在北京市地方税务业务办理窗口采访时看到的一幕。之所以由以前受理人需要等待一周左右的时间才能拿到税务登记证,到如今已经实现办理时“立等可取”,应用组织机构代码,实现信息化管理功不可没。
“按照法律要求,企业、事业、机关、社团、民办非企业等组织依法办理税务登记手续时,税务机关会赋予纳税人识别码,俗称‘税号’,这是一户纳税人区别于另一纳税人的显著标志,而组织机构代码,正是税号的核心组成部分。”北京市地税局征收管理处副处长乔游解释说。正是有了组织机构代码的前置信息数据,后期的税号信息数据建立就更加方便快捷。
原来,通过与北京市组织机构代码实名制信息共享平台的联网,北京地方税务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实时更新北京市组织机构代码信息,这也就意味着,任何一家组织机构,刚刚在北京市组织机构代码管理机构完成组织“身份”登记,北京地税的信息管理系统就能获取最新的数据,并应用这些数据进行税务登记管理。
北京市地税局工作人员刘全成对组织机构代码引入税务登记管理后带来的变化印象深刻:在没有引入组织机构代码之前,所有纳税人的信息,主要靠纳税人提供大量的资料,现场人工进行录入和审核,不仅税务登记证的办理时间会很长,而且工作量也很大,最快也得一周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相应的办理工作,现在赋予纳税人“税号”,则完全实现了“立等可取”。
不仅办理税务登记证的速度加快,节省了双方的时间,还为税务部门的税务登记监管提供了新的手段。通过组织机构代码数据信息的共享和采集,税务部门很容易就能发现,哪些机构完成组织机构代码的申请工作之后,却未能按照法律的要求,及时来税务部门办理税务登记。对于这样的组织机构,税务管理信息系统会将其纳入“限改”名单,要求其按照法律规定的时间,予以登记。如果有的组织机构拒不办理税务登记,企图偷税漏税,那么该信息系统就会将其纳入“拒不办理”名单,依照法律的要求,对这些机构或组织予以处理。“有了组织机构代码数据,我们的税源信息质量大幅提升,也方便了我们的监管。”刘全成说。
由8位数字(或大写拉丁字母)本体代码和一位数字(或大写拉丁字母)校验码组成的全国组织机构代码,被誉为全国每个组织机构的“身份证”,它具有唯一性、终身不变性、准确性、完整性及统一性等诸多优点。而同样具有纳税人“身份证”功能的税号,也需要一个便于管理的前置登记数据,两个“身份证”的高度重合功能,使得早在1994年的时候,北京地税就开始和质监部门合作,探索组织机构代码在税务管理上的应用。
第一个10年,税务与质监在组织机构代码方面的合作,主要是税务机关要求各类组织只有持有质监局核发的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才能办理税务登记手续,对质监局进行代码管理后置把关,质监部门为税务部门提供前端业务支持。
从2004年开始,进入第二个10年合作期,双方已经由最初的互相把关迈进了信息化时代,实现了数据平台的共享和实时更新。“通过实时获取质监局组织机构代码数据,为税务部门实现登记管理‘属地化、标准化’提供了有效手段,同时也为我们考核各区县局税务登记率提供了有效支撑。”乔游说。
统计数据显示,在2012年,北京市地税机关累计调用质监部门组织机构数据信息83771条。在2012年办理税务登记的12.2万户税号中,有8.3万户的税号,是通过组织机构代码信息完成的,组织机构代码正成为北京地税完善税务登记管理的有效桥梁和纽带,很好地起到了数据中枢的作用。
北京市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李辉透露,北京市正在进行组织机构代码实名制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依靠这个平台,包括税务部门在内的多个部门,能够享受信息核查验证、信息差异分析、信息共享等服务,更好地帮助他们进行社会管理。
- 宁夏纤检局督查隐患企业把好质量关口(2018-04-02)
- 天津市宁河区宣贯新《标准化法》让企业心明眼亮(2018-02-02)
- 2017年全国质量诚信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2017-12-20)
- 健全召回体制 加大召回力度 河北省质监局积极推进缺陷产品技术支撑体系和产品伤害监测体…(2017-12-19)
- 江苏常州在全国率先对全市特种设备实行在线监管(2017-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