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指甲油请看准成分
很多爱美女性酷爱装点指甲,纤纤玉手,造型万千,玉指间尽展个性与时尚。每逢节日和促销,指甲油是她们的必“败”品之一,然而,其安全性却往往被忽略了。
热度攀升 销量劲增火热背后有隐忧
随着爱美人士对时尚搭配追求越来越高,甲油类产品在色彩、质地以及用途的分类上也是花样繁多。除了一般常见的亮光甲油,还有雾面甲油、底油、护甲类甲油及各大美甲店常用的甲油胶等等。疫情期间,线下美甲门店受到影响,不少消费者选择了网购美甲产品,线上销量增长迅速。凯度消费者指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指甲油品类销量同比增长179%。今年“6·18”天猫数据显示,6月1日至8日,指甲油销量增长277%。记者11月25日登陆天猫平台以“指甲油”为关键词搜索相关产品,发现糖果小姐、稚优泉、健美创研等品牌指甲油产品月销量破万。小小的指甲油价格也不菲,每瓶20元到300元不等。
一份《2018-2024年全球美甲护理市场分析》预测,到2024年,全球美甲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08亿元),2018-2024年指甲油市场平均增长率将保持在5.3%左右。麦肯锡报告分析称,如果说“口红指数”在经济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那么现在有了新的替代选择——“指甲油效应”。不起眼的指甲油被业界视为新蓝海。
然而,不久前,上海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的《2020年第1期化妆品监督抽检质量公告》显示,名创优品(广州)有限责任公司代理的一款名为“一步可剥指甲油”的化妆品,被检出三氯甲烷含量是国家标准限值的1400多倍。“三氯甲烷超标”将指甲油的质量问题推至台前。
“指甲油总伴随一股不太好闻的气味。”消费者陈女士表示自己对美甲很心动,但对指甲油的气味一直是“忍受”的态度,而“三氯甲烷超标”加重了她的化学恐慌。还有很多网友也发出类似疑问:指甲油还能再涂吗?还有哪些成分不安全?
甲醛丙酮 有害健康还有哪些成分有风险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化妆品技术中心专家陈云霞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介绍,普通指甲油的配方体系主要由溶剂、成膜剂、固态成分组成。指甲油作用机理是通过有机溶剂溶解高分子成膜剂,待有机溶剂挥发后,成膜剂在甲面形成一层聚合物膜。有机溶剂的作用是让指甲油颜色更加均匀且能快速挥发,主要有丙酮、乙酸乙酯、邻苯二甲酸酯等。另外一类固态成分,包括色素、闪光物质等,可增加产品的视觉效果并丰富消费者的感官体验。
由此可见,指甲油要经过一系列的化学作用,才能给指甲披上美丽漂亮的“衣服”。这一过程中,哪些成分被禁止,哪些成分怕超标?
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明确规定,苯、三氯甲烷、乙腈、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为禁用组分,不允许添加到化妆品产品中。
陈云霞表示,由于指甲油类产品配方的特殊性,除了会出现色素、重金属问题以外,还会引发如甲醛、挥发性有机溶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等质量安全风险。
北京工商大学中国化妆品协同创新中心资深专家李丽教授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溶剂选择错误易造成超标现象。例如三氯甲烷具有肝毒性,属于高危成分,而甲苯毒性比三氯甲烷还要大。
消费者对甲醛的危害已经非常熟悉。有数据表明,高剂量的甲醛气体会造成鼻咽癌,还会对肺功能、肝功能和免疫功能产生危害。据陈云霞介绍,甲醛在指甲油中主要起到溶解其他组分的作用,根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规定,甲醛在指甲硬化产品中最大允许使用浓度为5%(以甲醛计),且所有含甲醛或可释放甲醛物质的化妆品都需在产品标签上标印“含甲醛”的字样。另一个添加成分——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则可以阻止抛光剂在指甲表面的开裂或碎裂,让甲油产品柔软易涂抹及增加可塑性。但是,邻苯二甲酸酯类长期使用会影响人体正常的荷尔蒙平衡,干扰人体激素系统,且具有不同程度的肝肾毒性和生殖毒性。
欧盟化妆品法规和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规定,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2-甲氧乙基)酯(DMEP)、邻苯二甲酸二异戊酯(DIPP)、邻苯二甲酸戊基异戊酯(DnIPP)、邻苯二甲酸二正戊酯(DnPP)等均为化妆品禁用成分。
美则美矣 不可久涂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
有爱美人士表示,指甲油都是涂在指甲上,又没有接触皮肤,危害没那么大吧?
其实不然。首先,指甲油中的溶剂大多数易挥发,这些可吸入性气体是指甲油对人体造成危害的重要因素。大部分甲油产品味道刺激强烈,如在通风差的环境下涂抹,短时间内会让一些人感到头痛、恶心、呕吐。因此,陈云霞提醒,涂用指甲油时要在空气流通的场所使用。
其次,涂用指甲油时不要接触到指甲边沿的皮肤。李丽提醒,涂指甲最好不接触皮肤,因为甲油对指甲具有腐蚀性,经常涂指甲油会导致指甲变形。因此,消费者涂指甲油时需谨慎,避免指甲油与皮肤的直接接触。
第三,指甲油不要涂在指甲上停留太长时间,且使用指甲油的频率不要太高,以免有害物质进入人体的概率增大。北京化工大学副教授袁智勤在科学辟谣平台提醒,即便指甲油成分简单、毒性较小,也不可天天涂抹。因为连续涂抹指甲油会阻碍指甲的“正常呼吸”,破坏指甲的角质细胞,因为呼吸不畅造成的缺氧和指甲油的慢性腐蚀,指甲自然变得越来越薄,容易断裂并且生长缓慢。多次反复使用会使指甲变色、干燥、黯淡无光;涂完指甲油的手触碰食物还可能导致有害物质进入体内,对人体造成更大的影响。因而,指甲油清理完后,应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次使用,一般至少2-3周以上。
第四,由于指甲油中的溶剂成分较多样且复杂,在选择指甲油类产品时,建议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另外可通过“化妆品监管”APP查询化妆品来源等相关产品信息,降低购买假冒伪劣产品的风险。
陈云霞建议,在购买产品后先在小范围指甲上涂抹测试是否有过敏等不适反应,在已知有过敏成分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产品标签信息避开有溶剂致敏的产品。
●相关链接
美甲咋做不伤指甲
贴片美甲、水晶美甲、浮雕美甲、光疗美甲……花样美甲的同时,怎样能不伤害指甲呢?
1.不选气味重的。北京化工大学副教授袁智勤在科学辟谣平台表示,为了达到快干效果,有些指甲油加入了大量的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酸乙酯、三氯甲烷等),这类有机溶剂的特点是极易挥发,产生令人眩晕的刺激性气味,对黏膜、神经系统都有较强的刺激性。而剂量是决定物质毒性的关键,因此,气味较重且让人感觉头晕的指甲油,应尽量避免使用。
2.“卸妆”有讲究。袁智勤表示,无论是水性指甲油还是油性指甲油,涂抹后都应该使用卸甲液进行卸除,防止对指甲造成损伤。另外,凝胶指甲(又称光疗甲)使用后更需要采用专业的卸甲油进行处理,这主要是由于凝胶指甲是通过光敏剂在紫外线灯的照射下引发指甲油成分聚合,直接在指甲上发生固化反应而形成的,对指甲的附着力度比普通指甲油更大,也更难清除。
3.莫挫薄指甲。美甲店里的美甲流程,往往第一个步骤就是锉指甲。但是,指甲表层有一层像牙齿表层釉一样的物质保护指甲,成为屏障。专家表示,指甲表面锉薄后,其保护作用减弱,容易感觉细菌,严重可感染甲沟炎。
4.仿真甲也伤指甲。很多爱美女士喜欢使用仿真甲,贴甲片很流行。但殊不知这种指甲在制作的时候会使用到专用的胶水。如果去除甲片不当,很容易引起指甲的劈裂。此外,贴片甲覆盖在指甲表面不利于指甲正常呼吸,导致指甲受损。
很多爱美女性酷爱装点指甲,纤纤玉手,造型万千,玉指间尽展个性与时尚。每逢节日和促销,指甲油是她们的必“败”品之一,然而,其安全性却往往被忽略了。
热度攀升 销量劲增火热背后有隐忧
随着爱美人士对时尚搭配追求越来越高,甲油类产品在色彩、质地以及用途的分类上也是花样繁多。除了一般常见的亮光甲油,还有雾面甲油、底油、护甲类甲油及各大美甲店常用的甲油胶等等。疫情期间,线下美甲门店受到影响,不少消费者选择了网购美甲产品,线上销量增长迅速。凯度消费者指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指甲油品类销量同比增长179%。今年“6·18”天猫数据显示,6月1日至8日,指甲油销量增长277%。记者11月25日登陆天猫平台以“指甲油”为关键词搜索相关产品,发现糖果小姐、稚优泉、健美创研等品牌指甲油产品月销量破万。小小的指甲油价格也不菲,每瓶20元到300元不等。
一份《2018-2024年全球美甲护理市场分析》预测,到2024年,全球美甲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08亿元),2018-2024年指甲油市场平均增长率将保持在5.3%左右。麦肯锡报告分析称,如果说“口红指数”在经济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那么现在有了新的替代选择——“指甲油效应”。不起眼的指甲油被业界视为新蓝海。
然而,不久前,上海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的《2020年第1期化妆品监督抽检质量公告》显示,名创优品(广州)有限责任公司代理的一款名为“一步可剥指甲油”的化妆品,被检出三氯甲烷含量是国家标准限值的1400多倍。“三氯甲烷超标”将指甲油的质量问题推至台前。
“指甲油总伴随一股不太好闻的气味。”消费者陈女士表示自己对美甲很心动,但对指甲油的气味一直是“忍受”的态度,而“三氯甲烷超标”加重了她的化学恐慌。还有很多网友也发出类似疑问:指甲油还能再涂吗?还有哪些成分不安全?
甲醛丙酮 有害健康还有哪些成分有风险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化妆品技术中心专家陈云霞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介绍,普通指甲油的配方体系主要由溶剂、成膜剂、固态成分组成。指甲油作用机理是通过有机溶剂溶解高分子成膜剂,待有机溶剂挥发后,成膜剂在甲面形成一层聚合物膜。有机溶剂的作用是让指甲油颜色更加均匀且能快速挥发,主要有丙酮、乙酸乙酯、邻苯二甲酸酯等。另外一类固态成分,包括色素、闪光物质等,可增加产品的视觉效果并丰富消费者的感官体验。
由此可见,指甲油要经过一系列的化学作用,才能给指甲披上美丽漂亮的“衣服”。这一过程中,哪些成分被禁止,哪些成分怕超标?
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明确规定,苯、三氯甲烷、乙腈、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为禁用组分,不允许添加到化妆品产品中。
陈云霞表示,由于指甲油类产品配方的特殊性,除了会出现色素、重金属问题以外,还会引发如甲醛、挥发性有机溶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等质量安全风险。
北京工商大学中国化妆品协同创新中心资深专家李丽教授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溶剂选择错误易造成超标现象。例如三氯甲烷具有肝毒性,属于高危成分,而甲苯毒性比三氯甲烷还要大。
消费者对甲醛的危害已经非常熟悉。有数据表明,高剂量的甲醛气体会造成鼻咽癌,还会对肺功能、肝功能和免疫功能产生危害。据陈云霞介绍,甲醛在指甲油中主要起到溶解其他组分的作用,根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规定,甲醛在指甲硬化产品中最大允许使用浓度为5%(以甲醛计),且所有含甲醛或可释放甲醛物质的化妆品都需在产品标签上标印“含甲醛”的字样。另一个添加成分——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则可以阻止抛光剂在指甲表面的开裂或碎裂,让甲油产品柔软易涂抹及增加可塑性。但是,邻苯二甲酸酯类长期使用会影响人体正常的荷尔蒙平衡,干扰人体激素系统,且具有不同程度的肝肾毒性和生殖毒性。
欧盟化妆品法规和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规定,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2-甲氧乙基)酯(DMEP)、邻苯二甲酸二异戊酯(DIPP)、邻苯二甲酸戊基异戊酯(DnIPP)、邻苯二甲酸二正戊酯(DnPP)等均为化妆品禁用成分。
美则美矣 不可久涂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
有爱美人士表示,指甲油都是涂在指甲上,又没有接触皮肤,危害没那么大吧?
其实不然。首先,指甲油中的溶剂大多数易挥发,这些可吸入性气体是指甲油对人体造成危害的重要因素。大部分甲油产品味道刺激强烈,如在通风差的环境下涂抹,短时间内会让一些人感到头痛、恶心、呕吐。因此,陈云霞提醒,涂用指甲油时要在空气流通的场所使用。
其次,涂用指甲油时不要接触到指甲边沿的皮肤。李丽提醒,涂指甲最好不接触皮肤,因为甲油对指甲具有腐蚀性,经常涂指甲油会导致指甲变形。因此,消费者涂指甲油时需谨慎,避免指甲油与皮肤的直接接触。
第三,指甲油不要涂在指甲上停留太长时间,且使用指甲油的频率不要太高,以免有害物质进入人体的概率增大。北京化工大学副教授袁智勤在科学辟谣平台提醒,即便指甲油成分简单、毒性较小,也不可天天涂抹。因为连续涂抹指甲油会阻碍指甲的“正常呼吸”,破坏指甲的角质细胞,因为呼吸不畅造成的缺氧和指甲油的慢性腐蚀,指甲自然变得越来越薄,容易断裂并且生长缓慢。多次反复使用会使指甲变色、干燥、黯淡无光;涂完指甲油的手触碰食物还可能导致有害物质进入体内,对人体造成更大的影响。因而,指甲油清理完后,应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次使用,一般至少2-3周以上。
第四,由于指甲油中的溶剂成分较多样且复杂,在选择指甲油类产品时,建议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另外可通过“化妆品监管”APP查询化妆品来源等相关产品信息,降低购买假冒伪劣产品的风险。
陈云霞建议,在购买产品后先在小范围指甲上涂抹测试是否有过敏等不适反应,在已知有过敏成分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产品标签信息避开有溶剂致敏的产品。
●相关链接
美甲咋做不伤指甲
贴片美甲、水晶美甲、浮雕美甲、光疗美甲……花样美甲的同时,怎样能不伤害指甲呢?
1.不选气味重的。北京化工大学副教授袁智勤在科学辟谣平台表示,为了达到快干效果,有些指甲油加入了大量的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酸乙酯、三氯甲烷等),这类有机溶剂的特点是极易挥发,产生令人眩晕的刺激性气味,对黏膜、神经系统都有较强的刺激性。而剂量是决定物质毒性的关键,因此,气味较重且让人感觉头晕的指甲油,应尽量避免使用。
2.“卸妆”有讲究。袁智勤表示,无论是水性指甲油还是油性指甲油,涂抹后都应该使用卸甲液进行卸除,防止对指甲造成损伤。另外,凝胶指甲(又称光疗甲)使用后更需要采用专业的卸甲油进行处理,这主要是由于凝胶指甲是通过光敏剂在紫外线灯的照射下引发指甲油成分聚合,直接在指甲上发生固化反应而形成的,对指甲的附着力度比普通指甲油更大,也更难清除。
3.莫挫薄指甲。美甲店里的美甲流程,往往第一个步骤就是锉指甲。但是,指甲表层有一层像牙齿表层釉一样的物质保护指甲,成为屏障。专家表示,指甲表面锉薄后,其保护作用减弱,容易感觉细菌,严重可感染甲沟炎。
4.仿真甲也伤指甲。很多爱美女士喜欢使用仿真甲,贴甲片很流行。但殊不知这种指甲在制作的时候会使用到专用的胶水。如果去除甲片不当,很容易引起指甲的劈裂。此外,贴片甲覆盖在指甲表面不利于指甲正常呼吸,导致指甲受损。
- “针眼螃蟹”被注水是真是假(2024-09-05)
-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黄鳝真是“嗑药鱼”吗?(2024-09-05)
- 运动“能量包” 最美是香蕉 专家提醒:普通人应酌情适量食用 (2024-08-15)
- 酱香型白酒新国标明年6月实施 消费者选择更多元(2024-08-06)
- 如何选购密封袋,21款密封袋测评结果来了(2024-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