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反式脂肪酸”的8个真相 你该知道这些
近年来,“反式脂肪酸”成为媒体和大众热议的焦点话题,“反式脂肪酸存在很大健康风险”、“反式脂肪酸是餐桌上的定时炸弹”等结论频频见诸报端。事实上,个别媒体对反式脂肪酸泛滥和危害进行了夸大报道,并错误的把焙烤食品的相关原料——人造奶油、氢化植物油、植脂末、起酥油、代可可脂等直接等同于反式脂肪酸,一些认知片面、错误的不实报道造成了部分消费者的恐慌,给行业及相关企业造成了不良影响和经济损失。为此,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与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邀请有关专家对反式脂肪酸进行客观、公正解读。
什么是反式脂肪、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TFA)是碳链上含有一个或以上非共轭反式双键不饱和脂肪酸及所有异构体的总称,是人体非必需脂肪酸。我们常说的脂肪是由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甘油三酯,动物油、植物油均是如此。反式脂肪酸也只是脂肪酸的一种,因其化学结构上有一个或多个“非共轭反式双键”而得名,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含有反式脂肪酸的脂肪就叫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酸来自哪里?对健康有何影响?
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有两种来源,即天然来源和加工来源,天然食物主要是反刍动物,如牛、羊等的肉、脂肪、乳和乳制品。加工来源主要是在植物油的氢化、精炼过程中产生,食物煎炒烹炸过程中油温过高且时间过长也会产生少量反式脂肪酸,而加工来源的反式脂肪酸是关注的焦点。
调查显示,中国人吃进去的反式脂肪酸有接近一半来自于植物油,牛羊肉和奶制品也有较大比重。
曾经有人错误地认为反式脂肪会沉积在体内代谢不掉。研究表明,反式脂肪跟普通脂肪的代谢途径是一样的,没有发现反式脂肪在婴幼儿、儿童、青少年和成人体内的代谢途径有何不同。有部分研究表明,反式脂肪会干扰其他必需脂肪酸的代谢。但是欧盟认为,只要必需脂肪酸的摄入量适宜就不会受到影响。
关于反式脂肪酸和肥胖、癌症、糖尿病、生长发育、生殖健康、阿尔茨海默病、抑郁、暴力倾向等健康效应的关系,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比较明确的是它和心血管疾病的关联性。同时学界的共识是,反式脂肪酸不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对健康有明显的潜在危害。
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过多摄入反式脂肪酸,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如降低“好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坏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但目前还没有充足的证据表明反式脂肪酸会导致其他方面的危害。
少吃反式脂肪酸当然没错,但是反式脂肪酸要一丁点也不吃几乎做不到,因为牛羊制品和奶制品里就有,这也是为什么各国的营养指南都没有提出“将反式脂肪酸清除出食谱”。美国科学院的建议是,尽量少吃反式脂肪酸的同时,确保摄入的营养充足。
反式脂肪酸对健康的危害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只要不多吃,对健康的风险是可控的,关键是要控制量。为避免过量摄入反式脂肪酸带来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WHO)2003年建议反式脂肪的供能比应低于1%。反式脂肪的供能比是指反式脂肪提供的能量占膳食摄入总能量的百分比,这对于一个每天需要摄入8400千焦能量的成年人大约相当于吃2.2克反式脂肪。
氢化植物油脂不等于反式脂肪酸
植物油氢化技术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商业应用,起初是替代“不健康”的猪油作为“起酥油”。氢化植物油脂主要应用于焙烤食品和糖果行业,也可应用在饮料、冰激凌、煎炸等其他一些食品领域,通常出现在面包、饼干、蛋糕、代可可脂巧克力等食品的夹心、涂层或面饼中。
需要注意的是,植物油不完全氢化才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如果完全氢化就不是反式脂肪而是饱和脂肪,因此氢化植物油不能等同于反式脂肪酸。当然完全氢化会使饱和脂肪含量大幅上升,也不宜过多食用。
植物油的精炼过程主要是去除杂质和异味,提高油品的感官和工艺性能。由于有高温处理的步骤,因此会产生少量反式脂肪酸。精炼后的植物油烟点明显提高,直观感觉就是油烟少。另外,精炼后的油品因为去除了醛酮酸类物质,也更耐储存。总之植物油精炼利大于弊。
食品行业为什么要使用氢化油脂?
最初,一些加工食品因特性需要使用动物油脂作为其脂肪来源,但是后来专家发现,动物脂肪中的饱和脂肪酸因含胆固醇会对心脏有害,因此开始考虑用植物油(不含胆固醇)替代,但植物油大都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易被氧化变质,无法长时间储藏;正常为液态,不利于食品特性需求。因此采用氢化工艺使植物油脂成为固态或半固态,优点是抗氧化稳定性好,储存期长,既能满足加工需求,又因不含胆固醇,避免了对心脏的危害。因此,氢化油脂在食品行业中得到了广泛使用。
目前,油脂生产企业大多使用棕榈油作为氢化油的原料,使氢化油脂中反式脂肪酸含量非常低。同时还可以通过采用酶法或化学脂交换、产品配方调整、分提技术、改进氢化工艺等技术降低反式脂肪酸的含量。近几年我国许多正规油脂生产厂家纷纷采取有效措施、改进生产工艺,生产低反式脂肪酸含量或基本不含反式脂肪酸的植物油脂。
2013年1月1日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规定,如食品配料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必须在食品标签的营养成分表中标示反式脂肪酸含量。如果100克或100毫升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低于0.3克,就可以标示为“0”,类似的表述还有无反式脂肪酸、不含反式脂肪酸、没有反式脂肪酸、100%不含反式脂肪酸、0%反式脂肪酸、零反式脂肪酸,都是符合标准要求的。因此,消费者购买包装食品时,若配料表中包括上述成分,要多留意标签上的营养成分表,可以选择不含反式脂肪酸或反式脂肪酸含量较低的食品。
国际上是如何管理反式脂肪酸的?
各国的反式脂肪酸管理措施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手段:
一是通过标签标示管理,如强制或自愿标示,即在食品标签上标示反式脂肪酸含量,并对其声称进行要求,我国就属于这一类。美国规定是每份食物中反式脂肪酸不超过0.5克可以标示为零,欧盟则采取自愿标示。
二是膳食建议,建议本国居民反式脂肪酸摄入量要尽可能的低,或不超过某一水平,如荷兰。还有个别国家作出了含量限制,如丹麦规定所有市售油脂中反式脂肪酸不得高于2g/100g。
我国居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与西方发达国家比多不多?
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的《中国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中国人平均每天吃的反式脂肪是0.39克,相当于供能比为0.16%,明显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也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值(小于1%)。
总体来说,反式脂肪酸对我国居民总体健康风险很低,但城市居民中大约0.42%的人,反式脂肪供能比已经超过1%。这部分人多数是在校学生,主要原因是他们食量较大,含脂肪的各类食品都比一般人吃的多,不仅仅是一个反式脂肪的问题。能量过多,饱和脂肪摄入过多也应该引起注意。
控制反式脂肪酸,消费者应该注意些什么?
控制烹饪过程中植物油的使用量。
购买食品时注意看好食品标签上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尽量选择不含反式脂肪酸或反式脂肪酸含量低的食物。
不要为了避免反式脂肪酸而大量摄入动物脂肪。
避免油温过高和反复煎炒烹炸。
除了反式脂肪酸,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
过分强调反式脂肪酸也是不可取的,公众在关注反式脂肪酸的同时,不能忽略饱和脂肪和过高能量摄入对健康的不利影响。饱和脂肪摄入量过高是导致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重要原因,可以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胆固醇血症的风险,这已经成为我国慢性病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食物多样化、平衡膳食、适量运动才是保证健康的基础。具体可以参考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1)》。
近年来,“反式脂肪酸”成为媒体和大众热议的焦点话题,“反式脂肪酸存在很大健康风险”、“反式脂肪酸是餐桌上的定时炸弹”等结论频频见诸报端。事实上,个别媒体对反式脂肪酸泛滥和危害进行了夸大报道,并错误的把焙烤食品的相关原料——人造奶油、氢化植物油、植脂末、起酥油、代可可脂等直接等同于反式脂肪酸,一些认知片面、错误的不实报道造成了部分消费者的恐慌,给行业及相关企业造成了不良影响和经济损失。为此,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与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邀请有关专家对反式脂肪酸进行客观、公正解读。
什么是反式脂肪、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TFA)是碳链上含有一个或以上非共轭反式双键不饱和脂肪酸及所有异构体的总称,是人体非必需脂肪酸。我们常说的脂肪是由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甘油三酯,动物油、植物油均是如此。反式脂肪酸也只是脂肪酸的一种,因其化学结构上有一个或多个“非共轭反式双键”而得名,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含有反式脂肪酸的脂肪就叫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酸来自哪里?对健康有何影响?
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有两种来源,即天然来源和加工来源,天然食物主要是反刍动物,如牛、羊等的肉、脂肪、乳和乳制品。加工来源主要是在植物油的氢化、精炼过程中产生,食物煎炒烹炸过程中油温过高且时间过长也会产生少量反式脂肪酸,而加工来源的反式脂肪酸是关注的焦点。
调查显示,中国人吃进去的反式脂肪酸有接近一半来自于植物油,牛羊肉和奶制品也有较大比重。
曾经有人错误地认为反式脂肪会沉积在体内代谢不掉。研究表明,反式脂肪跟普通脂肪的代谢途径是一样的,没有发现反式脂肪在婴幼儿、儿童、青少年和成人体内的代谢途径有何不同。有部分研究表明,反式脂肪会干扰其他必需脂肪酸的代谢。但是欧盟认为,只要必需脂肪酸的摄入量适宜就不会受到影响。
关于反式脂肪酸和肥胖、癌症、糖尿病、生长发育、生殖健康、阿尔茨海默病、抑郁、暴力倾向等健康效应的关系,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比较明确的是它和心血管疾病的关联性。同时学界的共识是,反式脂肪酸不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对健康有明显的潜在危害。
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过多摄入反式脂肪酸,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如降低“好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坏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但目前还没有充足的证据表明反式脂肪酸会导致其他方面的危害。
少吃反式脂肪酸当然没错,但是反式脂肪酸要一丁点也不吃几乎做不到,因为牛羊制品和奶制品里就有,这也是为什么各国的营养指南都没有提出“将反式脂肪酸清除出食谱”。美国科学院的建议是,尽量少吃反式脂肪酸的同时,确保摄入的营养充足。
反式脂肪酸对健康的危害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只要不多吃,对健康的风险是可控的,关键是要控制量。为避免过量摄入反式脂肪酸带来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WHO)2003年建议反式脂肪的供能比应低于1%。反式脂肪的供能比是指反式脂肪提供的能量占膳食摄入总能量的百分比,这对于一个每天需要摄入8400千焦能量的成年人大约相当于吃2.2克反式脂肪。
氢化植物油脂不等于反式脂肪酸
植物油氢化技术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商业应用,起初是替代“不健康”的猪油作为“起酥油”。氢化植物油脂主要应用于焙烤食品和糖果行业,也可应用在饮料、冰激凌、煎炸等其他一些食品领域,通常出现在面包、饼干、蛋糕、代可可脂巧克力等食品的夹心、涂层或面饼中。
需要注意的是,植物油不完全氢化才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如果完全氢化就不是反式脂肪而是饱和脂肪,因此氢化植物油不能等同于反式脂肪酸。当然完全氢化会使饱和脂肪含量大幅上升,也不宜过多食用。
植物油的精炼过程主要是去除杂质和异味,提高油品的感官和工艺性能。由于有高温处理的步骤,因此会产生少量反式脂肪酸。精炼后的植物油烟点明显提高,直观感觉就是油烟少。另外,精炼后的油品因为去除了醛酮酸类物质,也更耐储存。总之植物油精炼利大于弊。
食品行业为什么要使用氢化油脂?
最初,一些加工食品因特性需要使用动物油脂作为其脂肪来源,但是后来专家发现,动物脂肪中的饱和脂肪酸因含胆固醇会对心脏有害,因此开始考虑用植物油(不含胆固醇)替代,但植物油大都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易被氧化变质,无法长时间储藏;正常为液态,不利于食品特性需求。因此采用氢化工艺使植物油脂成为固态或半固态,优点是抗氧化稳定性好,储存期长,既能满足加工需求,又因不含胆固醇,避免了对心脏的危害。因此,氢化油脂在食品行业中得到了广泛使用。
目前,油脂生产企业大多使用棕榈油作为氢化油的原料,使氢化油脂中反式脂肪酸含量非常低。同时还可以通过采用酶法或化学脂交换、产品配方调整、分提技术、改进氢化工艺等技术降低反式脂肪酸的含量。近几年我国许多正规油脂生产厂家纷纷采取有效措施、改进生产工艺,生产低反式脂肪酸含量或基本不含反式脂肪酸的植物油脂。
2013年1月1日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规定,如食品配料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必须在食品标签的营养成分表中标示反式脂肪酸含量。如果100克或100毫升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低于0.3克,就可以标示为“0”,类似的表述还有无反式脂肪酸、不含反式脂肪酸、没有反式脂肪酸、100%不含反式脂肪酸、0%反式脂肪酸、零反式脂肪酸,都是符合标准要求的。因此,消费者购买包装食品时,若配料表中包括上述成分,要多留意标签上的营养成分表,可以选择不含反式脂肪酸或反式脂肪酸含量较低的食品。
国际上是如何管理反式脂肪酸的?
各国的反式脂肪酸管理措施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手段:
一是通过标签标示管理,如强制或自愿标示,即在食品标签上标示反式脂肪酸含量,并对其声称进行要求,我国就属于这一类。美国规定是每份食物中反式脂肪酸不超过0.5克可以标示为零,欧盟则采取自愿标示。
二是膳食建议,建议本国居民反式脂肪酸摄入量要尽可能的低,或不超过某一水平,如荷兰。还有个别国家作出了含量限制,如丹麦规定所有市售油脂中反式脂肪酸不得高于2g/100g。
我国居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与西方发达国家比多不多?
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的《中国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中国人平均每天吃的反式脂肪是0.39克,相当于供能比为0.16%,明显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也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值(小于1%)。
总体来说,反式脂肪酸对我国居民总体健康风险很低,但城市居民中大约0.42%的人,反式脂肪供能比已经超过1%。这部分人多数是在校学生,主要原因是他们食量较大,含脂肪的各类食品都比一般人吃的多,不仅仅是一个反式脂肪的问题。能量过多,饱和脂肪摄入过多也应该引起注意。
控制反式脂肪酸,消费者应该注意些什么?
控制烹饪过程中植物油的使用量。
购买食品时注意看好食品标签上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尽量选择不含反式脂肪酸或反式脂肪酸含量低的食物。
不要为了避免反式脂肪酸而大量摄入动物脂肪。
避免油温过高和反复煎炒烹炸。
除了反式脂肪酸,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
过分强调反式脂肪酸也是不可取的,公众在关注反式脂肪酸的同时,不能忽略饱和脂肪和过高能量摄入对健康的不利影响。饱和脂肪摄入量过高是导致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重要原因,可以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胆固醇血症的风险,这已经成为我国慢性病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食物多样化、平衡膳食、适量运动才是保证健康的基础。具体可以参考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1)》。
- “针眼螃蟹”被注水是真是假(2024-09-05)
-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黄鳝真是“嗑药鱼”吗?(2024-09-05)
- 运动“能量包” 最美是香蕉 专家提醒:普通人应酌情适量食用 (2024-08-15)
- 酱香型白酒新国标明年6月实施 消费者选择更多元(2024-08-06)
- 如何选购密封袋,21款密封袋测评结果来了(2024-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