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进出口税收新政切实引导消费回流
4月28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从降低进口关税、增设口岸进境免税店等五方面部署完善消费品进出口相关政策,丰富国内消费者购物选择,并要求“有关部门抓紧拿出具体方案”。
从降低进口关税出发,出台调整相应消费品进出口政策,既是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升级的需要,对推动国内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也有重要意义;而在另一方面,还可以扩大进口,有助于推动外贸结构平衡。
可以说,国务院此举审时度势,抓准了经济发展问题的实质,对推动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将发挥重要作用。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15年1~3月,中国进出口总值为5.54万亿元人民币,下降6%;仅3月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15.9%,其中出口下降4.4%,进口下降25.1%。出口增速未来依然存在不确定性,出口疲弱对经济下行影响较大。
从目前看,中央政府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上,在投资和出口两方面都使用了较多、较重的政策砝码,而目前有必要重新考虑扩大内需这驾马车的动力。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0.8%,在“三驾马车”中对GDP贡献最大。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发挥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明显。
尽管消费在GDP中占比过半,但消费外流情况值得警惕。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国内居民在境外消费方面还出现了一个新动向,即出境购买消费品的范围正逐渐从高档奢侈品扩展到日用消费品,使每年流到境外的消费加速增长,总额已超过万亿元,这不仅使国内消费市场难以得到提振,反而加剧了国内资金的外流,对我国内需和就业增长都带来不利影响。
公开数据显示,仅今年春节期间,就有多达45万名中国旅客赴日旅游,狂掷1125亿日元(约59.3亿元人民币)购物,其中消费者抢购马桶盖的新闻更是引起热议。
客观地说,我国的消费外流已经持续多年,而且中国居民海外购买的东西仍以中高端商品为主,并不仅限于马桶盖。但消费外流已经给国内消费增长和实体店带来挑战,应当采取措施,引导消费回流。
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务院出台多项措施,如扩大降低国外日用消费品关税范围、增设和恢复口岸进境免税店、推进境外旅客购物通关和退税便利化等,无异于一场刺激消费的“及时雨”,正是提振我国经济发展的对症良药。
与此同时,通过完善税收调节等政策,有利于营造公平竞争的进出口环境,增加群众购买意愿较强的消费品进口,同时促进国内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出口,有利于扩内需、保就业、惠民生。
国务院常务会议这一举措通过降低税收政策和通关便利化等手段,能够降低消费品回流成本,起到促进消费回流的作用。不过上述措施在执行时,还需要更具体的细则来进行配套。
比如在“大众消费品”范围的划定上,还可以通过配套政策进一步扩大其范围,将国内民众有强烈需求的多种进口消费品包含在内。再比如非日用消费品,本次没有纳入降税范围,这与国内民众的期许仍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国内民众对国外大宗消费工业品如汽车、家电、高档耐用商品等“大件”需求空间很大,而恰恰是这些工业品关税较高,造成国内销售价格虚高,由此也驱动民众境外消费的意愿。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还需要对日用消费品销售价格实施更严格的价格指引或强化相关监管机制,以杜绝关税降低而经销商抬高售价等现象,使国内广大消费者能切实享受到进口日用消费品改革政策的红利。
总的来说,当前监管部门可以考虑结合日用消费品新政,及时推出系列配套措施,如将日用消费品范围适度扩大到高档奢侈品,甚至是汽车、家电等工业产品,使国内民众将境外消费真正引回境内。同时,做到未雨绸缪,在消费品降税范围扩大的同时,由专业监管机构做好价格监督、打击假冒进口商品等工作,使日用消费品新政落地生根,真正惠及亿万民众。
4月28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从降低进口关税、增设口岸进境免税店等五方面部署完善消费品进出口相关政策,丰富国内消费者购物选择,并要求“有关部门抓紧拿出具体方案”。
从降低进口关税出发,出台调整相应消费品进出口政策,既是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升级的需要,对推动国内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也有重要意义;而在另一方面,还可以扩大进口,有助于推动外贸结构平衡。
可以说,国务院此举审时度势,抓准了经济发展问题的实质,对推动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将发挥重要作用。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15年1~3月,中国进出口总值为5.54万亿元人民币,下降6%;仅3月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15.9%,其中出口下降4.4%,进口下降25.1%。出口增速未来依然存在不确定性,出口疲弱对经济下行影响较大。
从目前看,中央政府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上,在投资和出口两方面都使用了较多、较重的政策砝码,而目前有必要重新考虑扩大内需这驾马车的动力。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0.8%,在“三驾马车”中对GDP贡献最大。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发挥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明显。
尽管消费在GDP中占比过半,但消费外流情况值得警惕。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国内居民在境外消费方面还出现了一个新动向,即出境购买消费品的范围正逐渐从高档奢侈品扩展到日用消费品,使每年流到境外的消费加速增长,总额已超过万亿元,这不仅使国内消费市场难以得到提振,反而加剧了国内资金的外流,对我国内需和就业增长都带来不利影响。
公开数据显示,仅今年春节期间,就有多达45万名中国旅客赴日旅游,狂掷1125亿日元(约59.3亿元人民币)购物,其中消费者抢购马桶盖的新闻更是引起热议。
客观地说,我国的消费外流已经持续多年,而且中国居民海外购买的东西仍以中高端商品为主,并不仅限于马桶盖。但消费外流已经给国内消费增长和实体店带来挑战,应当采取措施,引导消费回流。
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务院出台多项措施,如扩大降低国外日用消费品关税范围、增设和恢复口岸进境免税店、推进境外旅客购物通关和退税便利化等,无异于一场刺激消费的“及时雨”,正是提振我国经济发展的对症良药。
与此同时,通过完善税收调节等政策,有利于营造公平竞争的进出口环境,增加群众购买意愿较强的消费品进口,同时促进国内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出口,有利于扩内需、保就业、惠民生。
国务院常务会议这一举措通过降低税收政策和通关便利化等手段,能够降低消费品回流成本,起到促进消费回流的作用。不过上述措施在执行时,还需要更具体的细则来进行配套。
比如在“大众消费品”范围的划定上,还可以通过配套政策进一步扩大其范围,将国内民众有强烈需求的多种进口消费品包含在内。再比如非日用消费品,本次没有纳入降税范围,这与国内民众的期许仍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国内民众对国外大宗消费工业品如汽车、家电、高档耐用商品等“大件”需求空间很大,而恰恰是这些工业品关税较高,造成国内销售价格虚高,由此也驱动民众境外消费的意愿。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还需要对日用消费品销售价格实施更严格的价格指引或强化相关监管机制,以杜绝关税降低而经销商抬高售价等现象,使国内广大消费者能切实享受到进口日用消费品改革政策的红利。
总的来说,当前监管部门可以考虑结合日用消费品新政,及时推出系列配套措施,如将日用消费品范围适度扩大到高档奢侈品,甚至是汽车、家电等工业产品,使国内民众将境外消费真正引回境内。同时,做到未雨绸缪,在消费品降税范围扩大的同时,由专业监管机构做好价格监督、打击假冒进口商品等工作,使日用消费品新政落地生根,真正惠及亿万民众。
- “针眼螃蟹”被注水是真是假(2024-09-05)
-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黄鳝真是“嗑药鱼”吗?(2024-09-05)
- 运动“能量包” 最美是香蕉 专家提醒:普通人应酌情适量食用 (2024-08-15)
- 酱香型白酒新国标明年6月实施 消费者选择更多元(2024-08-06)
- 如何选购密封袋,21款密封袋测评结果来了(2024-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