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消费信息

外卖的双刃剑最可能伤到谁?

2017年08月03日 10:33    信息来源:http://finance.china.com.cn/news/20170802/4335162.shtml

近期,饿了么发布的中国外卖大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O2O外卖市场规模已超过1000亿,用户渗透率达到80%,预计2020年可突破7000亿。自2015年起,外卖市场呈几何倍数的增长,从一马当先的饿了么到后来居上的美团,最近又传出“三进二”趋势,外卖成为继网约车之后最瞩目的风口。

13元每单的外卖成本谁在付费?

面临人力成本不断上涨,许多行业以人工智能来应对,但在情况复杂的外卖行业显然不适用,特别是在一线城市,基本薪资和生活成本远高于其他地区。2017年初起,北京市大力疏散城区人口,清理地下群租房2000多处,清出10万余名租客,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成本普遍增加20%。政策导向加上市场需求旺盛,用人成本水涨船高是必然趋势。

据了解,目前每单外卖物流成本13元起,各平台通过专项补贴给顾客,将外送费用控制在3~5元,并联合商家推出大力度的折扣活动,进一步强化顾客的消费习惯和平台的忠诚度。在资本角逐出一家独大之后,13元甚至15~25的外卖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以外送餐为例,两个人的餐点可能是60元,还需要额外支出接近1/3的外送费,这种不合理比例自然会促使消费者选择其他形式就餐。

餐盒之外利益分配

“懒人经济”将外卖餐饮推上位,2016年三大外卖平台数据显示,餐饮占比52%,居首位。看似是为餐饮行业开辟了新的餐道,实际上却是多了一个“二房东”。 一般而言,餐饮行业食材成本大约是35%,人工、房租、能源费用约40%。在此基础上,再加上平台利益抽成、满减折扣活动及物流费用,占比约15%~20%。长此以往,商家几乎是赔本赚吆喝。利润所剩无几,食品安全和品质更无从保证,从央视315曝光饿了么“一铺十店”的黑心作坊,就可见在外卖餐盒之外,受损的还是消费者的利益。

破解依靠平台外卖的不合理循环,一些大型餐饮企业已经有意识并用行动改变。以海底捞为代表的,开始自建外送团队,以保证服务质量的可靠性。也有绕开外卖平台,以外带的形式激发新的消费行为,有着10年外卖经验和天然优势的比萨到就是这种“新餐饮”形式的倡导和践行者。

优越的地理位置、舒适明亮的用餐环境、可视化的中央厨房,比萨到第三代店致力于为快节奏的消费者提供安全和高品质的外带餐饮服务。比萨到创始人陆天才认为,砍掉外卖成本,以优质的食材和服务回馈顾客,升级后的消费体验促使顾客再次外带消费,形成良性循环,才是双赢的可持续经营之道。

纵观同品类的比萨品牌,必胜客欢乐餐厅经营的有滋有味;达美乐依然坚持自己30分钟必达外卖;棒约翰直接投入饿了么怀抱,改“自配送”为“饿配送”的独家合作。所以即便是双赢的新餐饮模式,对于体量不大的比萨到来说,想要掀起市场的风浪可谓是泥牛入海。但可以肯定的是,互联网平台不是做慈善,资本投入就要有产出,外卖平台要盈利,向消费者和商家要利益是必然的选择。那么,谁会是外卖市场的下一个滴滴,而消费者又将要为哪些噱头买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