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特色口岸公共卫生体系 保障国门安全 服务人民健康
构建中国特色口岸公共卫生体系 保障国门安全 服务人民健康
——专访质检总局卫生检疫监管司司长张际文
【主持人】:
“十三五”期间,卫生检疫发展目标是什么?
【张际文司长】:在中国特色质检工作理论指导下,坚持预防为主理念,依托理论制度、科学技术、人才队伍的创新,构建完善的中国特色口岸公共卫生体系,成为我国质检工作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维护包括我国在内的人类健康安全服务,实现中国卫生检疫历史性新跨越。
【张际文司长】:口岸公共卫生体系全面建成。中国特色口岸公共卫生理论基础进一步完善和成熟,卫生检疫法律、法规修订取得重大进展,规范性文件和标准等工作制度体系更加完备,多层次、多维度的联防联控机制更加完善,卫生检疫各项工作得以全面依法、科学、高效开展。
【张际文司长】:口岸核心能力持续提升。继续推进口岸核心能力建设工作,对已通过考核验收的口岸实施动态管理机制,持续保持和提升核心能力;对新开口岸实施准入管理,实现所有口岸100%满足核心能力要求,通过口岸核心能力建设推动卫生检疫各项基础的不断夯实、持续强化。
【张际文司长】:执法技术支撑显著增强。全面规划建设布局合理、种类齐全、数量足够、有效运行的国家卫生检疫重点实验室网络;各级卫生检疫实验室资源有机整合,形成分布合理的重点、区域、常规三级实验室网络,100%的口岸一线实现现场快速筛查,建设5个P3实验室以及10个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卫生检疫实验室,切实实现“检得出、检得准、检得快”的支撑目标。
【张际文司长】:专业技术队伍跻身一流。建立并实施卫生检疫基层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制度,专业岗位资质管理有序推开,行政执法和专业技术队伍能力持续提升,培养5-10名国际专业人才或国内同领域知名专家,在总局和直属局层面形成核心专家、业务骨干、基层人员的卫生检疫专业人员梯队,建立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湛、技术一流、作风过硬、反应迅速的卫生检疫专业技术队伍。
【张际文司长】:智慧卫生检疫全面应用。树立“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的理念,加强卫生检疫信息化建设,全面推广应用智慧卫检和卫生检疫电子监管系统,进一步提升工作的规范化和自动化程度,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工具,实现口岸公共卫生风险的自动采集、分析、预警、决策,确保卫生检疫业务的科学决策、高效实施。
【张际文司长】:把关服务成效明显提升。口岸传染病防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到科学应对,口岸公共卫生风险得到有效管控,人员国际旅行健康得到有效保障,有害因子监测和反恐防范得到严格贯彻。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世界卫生组织口岸核心能力和国际旅行卫生合作中心有效运行,卫生检疫软实力和话语权显著提升。
【主持人】:现在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卫生检疫对企业有何便利措施?
【张际文司长】:质检总局作为生物医药类特殊物品出入境审批部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主动改革创新,坚持“放、管、治”三位一体,2015年3月修订发布了《出入境特殊物品卫生检疫管理规定》(质检总局第160号令),并下发《出入境特殊物品风险管理工作规范》和《出入境特殊物品风险评估操作规程》,简化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实施风险管理,注重完善事中和事后监管措施,既缩短了通关时间、降低了企业成本、促进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又防范了口岸卫生安全风险。
【张际文司长】:今后将从以下方面继续做好生物医药类特殊物品卫生检疫监管工作,推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张际文司长】:
一是进一步打造优良的政策环境。随着第160号令的出台,为顺应目前新形势的发展,质检总局将加强与卫生计生、科技、食品药品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在操作层面进一步明确责任、定位,为生物医药企业发展形成良好的政策环境。
【张际文司长】:二是进一步优化审批查验管理系统。升级改造生物医药类特殊物品卫生检疫电子监管系统,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生物医药类特殊物品审批的无纸化、便捷化,确保特殊物品审批、检疫验放的时效性,在提高特殊物品监管效率同时更加高效便利通关。
【张际文司长】:三是进一步研究跨境电商服务措施。近年来跨境电商发展迅速,从入境邮件中检出违规生物医药类特殊物品越来越多。下一步将深入调查研究,拿出新的举措,做到既严格把关、又简化程序,促进跨境电商、生物医药外包服务等新业态的发展。目前,质检总局正在积极探索低风险生物制品跨境电子商务卫生检疫监管模式,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进口注册证书生物制品类特殊物品,可通过跨境电子商务方式入出境。
【主持人】:目前邮轮产业发展快速,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增加,卫生检疫除保障邮轮卫生安全外,是否有措施助推邮轮经济发展?
【张际文司长】:邮轮产业被誉为水上黄金产业,据预测,2020年邮轮市场对我国经济的贡献将达到510亿元,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新常态下,邮轮经济符合我国发展方式转型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时代要求,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具有独特优势。针对国际邮轮载客量大、人员密度高、来源复杂、文化习俗不同、聚集时间长、内部环境狭窄、饮食相对集中、航行地点多等特点,质检总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客观分析、认真研究,准确把握邮轮检疫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不断提高邮轮检疫工作水平。
【张际文司长】:一是服务与监管并重。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邮轮旅游需求,为实现便利通关与疫情防控有效对接,质检总局围绕“保障公众健康,维护国门安全,服务外贸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口岸核心能力建设为抓手,大幅提高口岸公共卫生保障能力,优化口岸公共卫生环境,提供口岸“人等船,24小时全天候、无假日”等一系列服务举措,真正实现邮轮检疫“零等待”,旅客通关“零待时”。
【张际文司长】:二是处置与防控并举。由于邮轮具有载客量大、人员密度高、聚集时间长、内部环境狭窄、饮食相对集中、航行地点多等特点,极易暴发传染病疫情。2008年至今,全国邮轮仅群体性腹泻事件已暴发10余起。当前,传染病疫情纷繁复杂,国际恐怖活动愈演愈烈,质检总局在常态下组织开展各级各类演练培训,在应急状态下确保事件处置的质量、效率和成功率,不断提高防控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张际文司长】:三是继承与探索并进。发挥技术优势和强化风险评估,在对邮轮常发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和风险评估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病原体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应用和应急处置,建立一套系统完善的邮轮公共卫生风险防控体系。同时,在大数据、云计算日益普及的趋势下,突破被动式风险监测与控制的工作模式,积极探索新模式和新方法,开发口岸公共卫生风险分析和决策预警系统,力争实现“主动化、规范化、自动化”进而达到智能化,保障邮轮港口补给、码头服务、游客及工作人员离船食、住、行、游、购、娱的卫生安全。
【张际文司长】:四是突破与创新并行。拟制定《入出境邮轮卫生检疫管理办法》、《出入境邮轮靠泊卫生检疫查验规程》、《入境邮轮随船卫生检疫查验规程》、《入出境邮轮卫生监督规程》等规章规程,提高邮轮检疫工作的规范性。在海南试点出入境游艇卫生检疫监管模式的基础上起草了《非口岸游艇靠泊点卫生检疫能力建设标准》,为推广奠定基础。
【主持人】:“一带一路”对中国有积极的战略意义,请问,卫生检疫对服务“一带一路”有什么举措?
【张际文司长】:一是举办中国-亚欧口岸出入境卫生检疫合作论坛。拟在2016年9月1日至6日于新疆乌鲁木齐举办的第五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上设立中国-亚欧口岸出入境卫生检疫合作论坛。通过合作论坛,加强中国与亚欧国家之间双边和多边合作,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在跨境传染病疫情防控和口岸卫生检疫策略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以共同有效应对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效服务于“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
【张际文司长】:二是制定出入境交通工具电讯检疫管理办法。电讯检疫是指对出入境的船舶、航空器、列车等交通工具通过无线通讯或其他便捷通讯方式,按要求申报规定内容,经检验检疫机构评估,认为其符合检疫要求,不实施登交通工具检疫,入境交通工具可直接上下人员、装卸货物等物品,出境交通工具可直接离境。拟于2016年底完成出入境交通工具电讯检疫管理办法的制定工作。该办法将适用于出入境交通工具的电讯检疫和管理,简化入出境交通工具检疫查验模式,在确保国门安全的前提下,将便利口岸通关,服务经贸发展,助推“一带一路”战略。
【主持人】: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创新发展,改革创新是大势所趋,检验检疫模式有何改革措施?
【张际文司长】:一是在珠海口岸实施查验机制创新试点。在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有关部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对内地居民往来澳门、澳门居民往来内地,根据口岸现场特点和通行能力推行“一地两检”、“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等查验方式并逐步扩大适用范围。简化旅检通道查验环节,在旅检通道进一步推进前后台分离查验,查验部门前台主要负责一般性检查,未发现问题直接放行,发现问题转至后台处置。对入境旅客实施卫生检疫,并不断完善出入境旅客信息通报共享机制。对出境旅客,除重大疫情外,不再实施体温监测。在珠海的国际邮件、快件监管中心与海关实施“一机一屏、一次查验、分别处置”。
【张际文司长】:二是改革粤港、粤澳两地机动车驾驶员传染病监测体检方式。当前深港、珠澳口岸人员和交通工具入出境日益频繁,为提供检验检疫通关便利化,结合深港、珠澳等口岸实际,对香港、澳门籍两地机动车驾驶员不再强制进行传染病监测体检,通过改变传染病监测方式,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做好两地机动车驾驶员的口岸体温监测、健康申报、医学巡查、医学排查、流行病学调查等其他传染病监测工作。对中国籍粤港、粤澳两地机动车驾驶员,持有检疫机关或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有效健康证明的,均可作为口岸传染病监测的证明文件,出入境检疫查验时予以认可。通过改革,加快速便利通关,服务内地与香港、澳门经贸往来和发展。
【张际文司长】:三是探索离境检疫和电讯检疫等卫生检疫监管新模式。坚持问题导向,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完善重大传染病境外离境来华检疫、随交通工具检疫、特殊物品分类监管新模式;创新卫生船队、电讯检疫等卫生检疫监管模式。研究跨境电商卫生检疫监管工作,探索以企业备案及货物全申报为基础,强化源头及事后全链条监管模式,促进新兴业态的发展。
【张际文司长】:今后将不断探索改革卫生检疫模式,在防范口岸卫生安全风险、保障口岸卫生安全的基础上,促进便利通关。
【主持人】:目前境外传染病疫情不断出现,如西非埃博拉出血热、中东呼吸综合症等,能介绍一下下一步口岸防控相关情况吗?
【张际文司长】:近年来,全球性的突发传染病疫情层出不穷,深刻影响到了全球的政治、经济、外交、社会等各个领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摆在首要位置,切实做好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李克强总理指出:“当前,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传染病防治任务依然艰巨,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科学,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毫不松懈抓好这项工作。”口岸卫生检疫作为国家公共卫生体系的一部分,承担着防范传染病跨境传播、保国安民的时代重任。
【张际文司长】:针对前期西非埃博拉出血热,质检总局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实现了疫情“零输入”,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充分肯定和表彰。针对当前中东呼吸综合症、美洲寨卡病毒感染、尼日利亚拉沙热等疫情,近期又发布了一系列公告和措施,要求防止疫情传入。下一步工作重点是逐步建立完善的口岸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强化公共卫生风险监测和预警,夯实技术支撑和人才队伍,创新监管模式和强化国际合作,不断提升预防、控制和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主持人】:近年来,赴麦加朝觐人员呈现增长趋势,请问质检系统可为朝觐群众提供哪些便民服务措施?
【张际文司长】:朝觐活动事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政治性强、涉及面广。质检总局高度重视,始终把朝觐保障工作作为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重要工作内容,不断强化管理,完善服务措施。2015年,质检系统共实施朝觐体检1.12万人次,开展预防接种1.39万人次,查验出入境朝觐包机94架次,查出不适合朝觐人员294 人,确保了朝觐群众身体健康和口岸公共卫生安全。
【张际文司长】:今后,质检系统还将坚持“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原则,为朝觐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热情的服务:一是提供特殊穆斯林群众上门服务。选调专业人员组成基层工作队,克服困难坚持为穆斯林群众提供上门体检、接种服务,有效解决了朝觐群众居住分散、路途遥远、年龄偏大行动不便的困难。
【张际文司长】:二是提供专门服务举措。为朝觐体检人员设立了专门接待窗口,开通绿色通道,设立专用候诊和休息区,专人进行咨询并全程导检,部分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为朝觐人员准备了免费清真饮食。向朝觐人员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对提出的意见或建议进行整理分析,及时解决问题。
【张际文司长】:三是拓展服务范围。采用多种形式卫生知识培训和宣传,重点宣讲中东呼吸综合征和埃博拉出血热等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举办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健康讲座,切实提高朝觐人员防病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
【张际文司长】:四是开展随队医生疫情防控知识专项培训,提高随队医生国际旅行健康保健能力。
【主持人】:随着国际旅行需求增多,质检总局在提供更多的优质国际旅行健康服务方面有何思路?
【张际文司长】:一是着重加强出境劳务人员国际旅行健康服务。出入境人员,尤其是海外劳务人员健康是海外安全的重要内容。根据习近平总书记“重视海外安全、维护海外利益”指示精神,加强对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及投资合作企业出国人员健康卫生指导与支持的合作,建立海外劳务团队信息交流平台,及时获取海外劳务人员境内外疫情信息并提供疾病防控服务,做到监管和服务有效。
【张际文司长】:二是建设服务高效的智慧型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质检系统共有168个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承担着出入境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出入境健康体检、预防接种、健康咨询服务以及口岸传染病监测技术支持。利用公共卫生风险监测预警决策系统和合作共享的信息,打造服务高效的智慧型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实现“服务随处可得,服务方便易得”,公共卫生信息由出入境人员共享。
【主持人】:目前已进入“互联网+”时代,卫生检疫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有何安排和部署?
【张际文司长】:当今世界是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的变革时代。党中央、国务院适时推出《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吹响了各行各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本行业的跨越式发展的号角。
【张际文司长】:卫生检疫根据工作实际,立足总局、直属局、一线检疫人员和社会公众健康的需求,按照质检总局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正在建立口岸公共卫生风险监测预警决策系统,构建 “一网四库三平台”,即依托总局信息化专网,建立全球公共卫生本底、口岸检出公共卫生风险、出境交通工具航线和指挥决策信息等四个数据库,业务监管、风险预警决策和公众服务三个平台,运用大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采用健康地图的理念,打造口岸公共卫生风险监测预警决策系统,实现对出入境人员、交通工具、集装箱等携带传染病、媒介生物、核生化有害因子等公共卫生风险的全面监测、风险预警、科学决策、快速反应。
【张际文司长】:口岸公共卫生风险监测预警决策系统具体以下特点:一是实现了全面涵盖卫生检疫业务,全面收集卫生检疫数据,全面预警口岸卫生风险,达到对全球公共卫生风险全面监测、风险预警、科学决策、快速反应的目的。
【张际文司长】:二是智能化收集信息:通过“网络爬虫”技术自动搜取收集互联网中所有中英文网站的全球公共卫生风险信息。
【张际文司长】:三是自动科学预警:通过与中科院数学所和北理工大学合作,建立定性、定量、定性定量结合等多种数学模型,对收集的所有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彻底解决信息孤岛现象,自动判定风险的严重程度,以红橙黄绿颜色进行区分,反映到地理信息系统,供决策使用。
【张际文司长】:四是地理信息系统上直观展示:系统对监测预警决策的信息全部展示于地理信息系统中,通过热力地图、表格、箭头等形式,直观显示公共卫生风险在一国或多国的分布,风险的严重程度,以及与我国往来密切的口岸,往来人员、交通工具的数量等,通过系统后台计算,显示对我国威胁的级别,输入我国的时间,我国相应口岸的人力、物力资源情况,便于直观的进行决策指挥。这点是借鉴埃博拉时期,美国科学家对埃博拉疫情传入全球各国时间表的预测方法。
【张际文司长】:五是智能化指导总局和直属局工作:系统收集了各类公共卫生风险的基本常识、法律法规、应急预案、技术方案和下发文件,提供全国各口岸专业人员和应急物资、设施设备配备情况,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总局和直属局可以迅速调出既往处理本事件或类似事件的相关文件,充分借鉴前人经验,迅速拟定处理方案。同时对高风险口岸及周边口岸的人力、物资等进行查看,随时调配,方便总局和直属局指挥决策。
【张际文司长】:六是智能化闭环式指导一线检疫工作:系统预警信息经过总局职能部门处理后,转化为工作指令下发全国。一线人员工作时,系统能自动提示可能存在何种公共卫生风险,有的放矢的开展查验,提高工作有效性。一线人员发现的公共卫生风险,通过业务监管平台,进入系统,又形成预警信息,形成闭环管理。同时,指令进入各业务监管平台后,产生预警信息,客观判定检疫处置方式,减少一线执法的随意性。
【张际文司长】:七是为公众提供科学高效的服务:系统生成的预警信息,除了指导一线检疫人员外,还将转化为健康提示信息,转发到公众服务平台,为出入境人员提供旅行指导,同时将我局能够提供的旅行健康咨询、疫苗接种等信息链接上,保障我境外人员健康安全。
【主持人】:目前我国口岸核心能力建设现状及下一步工作想法?
【张际文司长】:《国际卫生条例(2005)》要求各缔约国在指定的国际港口、机场以及陆路口岸发展、加强和维持口岸核心能力。其内容涵盖基础设施、仪器设备、专业人员、联防联控机制等多方面。质检总局做为口岸主管当局,高度重视,积极部署,统筹推进,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截止目前,全国对外开放的266个口岸达到了口岸核心能力建设标准,其中空港口岸66个、海港口岸122个、陆路(铁路)口岸78个。
【张际文司长】:
十三五期间,我们将继续发展和加强全国口岸核心能力建设工作。
一是加强国际合作。通过世界卫生组织在中国设立的“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卫生条例(口岸)合作中心”,促进中国和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各国在更多方面、更深层次上的交流和合作,使世界卫生组织各缔约国更好地分享中国在口岸核心能力建设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加强我国在口岸核心能力建设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提升国家形象和国际地位。
【张际文司长】:二是建立长效机制,确保能力提升。制定《全国口岸核心能力建设动态管理办法》,对已通过考核验收的口岸实施动态管理,建立自查机制、督查机制、退出机制、通报机制,持续保持和提升核心能力;对新开口岸实施准入管理,实现所有口岸100%满足核心能力要求,确保我国口岸核心能力水平稳步提升,始终保持世界一流水平。
【张际文司长】:三是继续创建国际卫生机场(港口)国际品牌。在口岸核心能力建设基础上打造口岸国际港口品牌,创建国际卫生机场(港口)。2016年宁波北仑港、宁波镇海港和宁波栎社机场将申请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卫生机场(港口)达标验收,如以上三个口岸成功通过验收,宁波将成为全国第一个“全港创卫”的城市。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创建 5-10个国际卫生机场(港口)。
【主持人】:开展国境口岸医学媒介生物监测有何意义,十三五期间将开展哪些医学媒介生物监测工作?
【张际文司长】:世界上 70%的传染病通过鼠、蚊、蜱等医学媒介生物传播,共计500余种,其中包括可用于制造生物恐怖袭击的传染病。全球每年数亿人感染虫媒传染病,其中200 余万人死亡,我国虫媒传染病占比5%~10%,但总死亡数占比却高达30%~40%。虫媒传染病造成全球疾病负担和经济损失达数千亿美元,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张际文司长】:由于生物活动、快速的贸易往来和地表硬化加重等因素,医学媒介生物的分布呈现从热带向亚热带快速扩散趋势。我国边境线口岸较多,毗邻国家虫媒传染病疫情多发,媒介生物监测和调查可获得边境口岸和边境线地区媒介生物的种类、种群结构、分布、季节消长等基本信息,通过对鼠类、蚊类、蝇类、蜱类、蜚蠊(蟑螂)、蚤类、螨类、蠓类等八大类医学媒介生物监测,可了解外来种群入侵后我国口岸媒介生物本底发生的变化,研判虫媒传染病流行趋势,为开展预防控制虫媒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有效防止虫媒病经国境口岸传播,保障国境口岸地区的卫生安全。
【张际文司长】:近年来,质检系统在入境交通工具、集装箱、货物和跨境电商邮包中发现并捕获了11类261种2175万只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其中河北检验检疫局在入境船舶上发现海神蠛蠓、苏门答腊绳蚋等14个新种和马克库蠓、周氏蚋等20余个中国新记录种,从来自韩国、巴西等多个国家的输入性蚊类体内分离到具有传染性的活病毒;福建检验检疫局和宁波检验检疫局在输入性鼠类体内检出鼠疫病原体F1抗原阳性;
【张际文司长】:厦门、重庆、北京等检验检疫局在入境飞机上捕获活鼠;北京检验检疫局多次从邮寄入境的穿山甲片和活体穿山甲上检出大量花蜱,以及非洲立克次体等多种烈性病原体;广西检验检疫局、北京检验检疫局先后从邮寄入境的跨境电商包裹中截获秘鲁巨人蟑螂、死人头蟑螂、马达加斯加发声蟑螂等非法进口活蟑螂;河南检验检疫局在寄自韩国的一个装有旧衣物的入境快件中检获29只输入性德国小蠊并检出蜡样芽孢杆菌病原体。
【张际文司长】:上述案例不仅提示医学媒介生物可能对飞机和船舶航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更是证明了境外医学媒介生物及其病原体具有来源广、种类多、数量大、阳性率高、危害严重等特点,通过国际交通工具、集装箱和货物被动携带等方式传入我国,严重威胁我国国家生物安全、人民健康。
【张际文司长】:十三五期间,质检总局将建立口岸及边境医学媒介生物监测、远程鉴定系统以及虫媒传染病预警系统。建立口岸及边境地区医学媒介生物本底数据库、数字化样本库和生物信息码数据库;建立口岸和边境医学媒介生物监测和远程鉴定系统,实现出入境交通工具、集装箱、货物及国境口岸地区医学媒介生物监测以及远程鉴定。建立口岸及边境虫媒传染病预警系统,实现对虫媒传染病自然状况本底、发生、发展趋势的大数据分析和地理信息展示;开展医学媒介生物前沿技术的研究和储备;开展医学媒介生物携带的新发和未知病原体、病原体现场快速筛查技术、地理来源的遗传溯源、高效现场采集装备等研究。
【主持人】:2016年度,世界卫生组织在质检总局设立的合作中心,将承担哪些重点工作任务?
【张际文司长】:2014 年,世界卫生组织在质检总局设立了两个合作中心,分别是《国际卫生条例(2005)》(口岸)合作中心和国际旅行卫生合作中心。通过合作中心这个两个平台,中国在口岸核心能力建设和国际旅行卫生领域上,与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国家开展多方交流与合作,提高了我国卫生检疫工作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树立大国形象,体现中国软实力。
【张际文司长】:2016年度,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卫生条例(2005)》(口岸)合作中心将承担以下重点任务:一是为发展和推广口岸全球医学媒介鉴定平台提供技术支持;二是为口岸媒介监测与控制技术指南和学习工具提供技术支持;三是为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办事处成员提供支持和培训;四是为世界卫生组织在机场和港口认证程序、学习工具以及专家库建设方面提供技术支持。
【张际文司长】:十三五期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旅行卫生合作中心将承担以下重点任务:一是协助世界卫生组织在旅行卫生领域的公共卫生工作,组织翻译相关旅行卫生出版物;二是组织国际旅行卫生相关的国际交流、合作、学术与培训活动,为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口岸处置提供旅行卫生方面的技术支持;三是组织开展重点出入境人群如劳务人员等的传染病监测分析相关工作;四是组织开展国际旅行卫生信息平台有关工作,收集分析全球重要疫情和旅行卫生信息,为旅行卫生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主持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刚刚颁布,根据反恐法赋予检验检疫的职能和要求,质检总局如何加以贯彻落实?
【张际文司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检验检疫机关发现涉嫌恐怖活动物品的,应当依法扣留,并立即移送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为完成法律赋予的使命,质检总局将开展以下工作:一是2016年度,在检验检疫系统开展总局—直属局—分支机构三级培训,完成法律宣贯工作;二是尽快明确口岸检验检疫部门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三是制定和完善口岸核生化反恐工作有关规范标准;四是制定口岸核生化监测和处置标准;五是制定国际邮件快件反恐怖防范工作规范;六是制定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的口岸反恐怖防范工作规范;七是建立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与国家和地方反恐办的密切合作。
【主持人】:十三五期间口岸核生化监测工作重点任务有哪些?
【张际文司长】:一是加强口岸核生化监测信息化建设。将核生化监测工作纳入“口岸公共卫生风险监测预警决策系统”,建立全球核生化风险信息数据库,建立口岸核生化反恐业务管理平台。
【张际文司长】:二是建立核生化监测设备的验收、维护、校准办法。根据口岸核生化监测设备进行评估结果,制定《口岸核生化监测设备验收、评估、维护管理规范》,建设口岸核生化监测设备检定维护技术平台,确保口岸核生化设备有效运行。
【张际文司长】:三是开展口岸核生化监测方法科学研究和应用。对生物战剂、化学毒剂的快筛、检测技术研究立项,开发出具有自动识别、可视化追踪等功能的大型非接触式生化有害因子监测设备和多款便携式生化有害因子检测设备或试剂,从根本上解决生化有害因子监测手段不足的现状。研制一批集成化、智能化核生化监测一体设备,提高查验效率和通关效率。
【张际文司长】:四是开展口岸核生化有害因子监测应急准备工作。制定相应的应急启动程序和工作流程,根据事件类型和响应级别,启动相对应的应急响应和工作流程,使口岸涉恐事件更及时妥善处置。制定应急准备工作方案,建立口岸核生化应急物资动态管理机制,实现全国口岸核生化应急资源动态管理,统一调配、合理配置。
【主持人】:非常感谢张际文司长接受我们的采访。
【张际文司长】:谢谢主持人。
构建中国特色口岸公共卫生体系 保障国门安全 服务人民健康
——专访质检总局卫生检疫监管司司长张际文
【主持人】:
“十三五”期间,卫生检疫发展目标是什么?
【张际文司长】:在中国特色质检工作理论指导下,坚持预防为主理念,依托理论制度、科学技术、人才队伍的创新,构建完善的中国特色口岸公共卫生体系,成为我国质检工作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维护包括我国在内的人类健康安全服务,实现中国卫生检疫历史性新跨越。
【张际文司长】:口岸公共卫生体系全面建成。中国特色口岸公共卫生理论基础进一步完善和成熟,卫生检疫法律、法规修订取得重大进展,规范性文件和标准等工作制度体系更加完备,多层次、多维度的联防联控机制更加完善,卫生检疫各项工作得以全面依法、科学、高效开展。
【张际文司长】:口岸核心能力持续提升。继续推进口岸核心能力建设工作,对已通过考核验收的口岸实施动态管理机制,持续保持和提升核心能力;对新开口岸实施准入管理,实现所有口岸100%满足核心能力要求,通过口岸核心能力建设推动卫生检疫各项基础的不断夯实、持续强化。
【张际文司长】:执法技术支撑显著增强。全面规划建设布局合理、种类齐全、数量足够、有效运行的国家卫生检疫重点实验室网络;各级卫生检疫实验室资源有机整合,形成分布合理的重点、区域、常规三级实验室网络,100%的口岸一线实现现场快速筛查,建设5个P3实验室以及10个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卫生检疫实验室,切实实现“检得出、检得准、检得快”的支撑目标。
【张际文司长】:专业技术队伍跻身一流。建立并实施卫生检疫基层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制度,专业岗位资质管理有序推开,行政执法和专业技术队伍能力持续提升,培养5-10名国际专业人才或国内同领域知名专家,在总局和直属局层面形成核心专家、业务骨干、基层人员的卫生检疫专业人员梯队,建立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湛、技术一流、作风过硬、反应迅速的卫生检疫专业技术队伍。
【张际文司长】:智慧卫生检疫全面应用。树立“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的理念,加强卫生检疫信息化建设,全面推广应用智慧卫检和卫生检疫电子监管系统,进一步提升工作的规范化和自动化程度,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工具,实现口岸公共卫生风险的自动采集、分析、预警、决策,确保卫生检疫业务的科学决策、高效实施。
【张际文司长】:把关服务成效明显提升。口岸传染病防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到科学应对,口岸公共卫生风险得到有效管控,人员国际旅行健康得到有效保障,有害因子监测和反恐防范得到严格贯彻。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世界卫生组织口岸核心能力和国际旅行卫生合作中心有效运行,卫生检疫软实力和话语权显著提升。
【主持人】:现在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卫生检疫对企业有何便利措施?
【张际文司长】:质检总局作为生物医药类特殊物品出入境审批部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主动改革创新,坚持“放、管、治”三位一体,2015年3月修订发布了《出入境特殊物品卫生检疫管理规定》(质检总局第160号令),并下发《出入境特殊物品风险管理工作规范》和《出入境特殊物品风险评估操作规程》,简化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实施风险管理,注重完善事中和事后监管措施,既缩短了通关时间、降低了企业成本、促进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又防范了口岸卫生安全风险。
【张际文司长】:今后将从以下方面继续做好生物医药类特殊物品卫生检疫监管工作,推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张际文司长】:
一是进一步打造优良的政策环境。随着第160号令的出台,为顺应目前新形势的发展,质检总局将加强与卫生计生、科技、食品药品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在操作层面进一步明确责任、定位,为生物医药企业发展形成良好的政策环境。
【张际文司长】:二是进一步优化审批查验管理系统。升级改造生物医药类特殊物品卫生检疫电子监管系统,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生物医药类特殊物品审批的无纸化、便捷化,确保特殊物品审批、检疫验放的时效性,在提高特殊物品监管效率同时更加高效便利通关。
【张际文司长】:三是进一步研究跨境电商服务措施。近年来跨境电商发展迅速,从入境邮件中检出违规生物医药类特殊物品越来越多。下一步将深入调查研究,拿出新的举措,做到既严格把关、又简化程序,促进跨境电商、生物医药外包服务等新业态的发展。目前,质检总局正在积极探索低风险生物制品跨境电子商务卫生检疫监管模式,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进口注册证书生物制品类特殊物品,可通过跨境电子商务方式入出境。
【主持人】:目前邮轮产业发展快速,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增加,卫生检疫除保障邮轮卫生安全外,是否有措施助推邮轮经济发展?
【张际文司长】:邮轮产业被誉为水上黄金产业,据预测,2020年邮轮市场对我国经济的贡献将达到510亿元,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新常态下,邮轮经济符合我国发展方式转型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时代要求,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具有独特优势。针对国际邮轮载客量大、人员密度高、来源复杂、文化习俗不同、聚集时间长、内部环境狭窄、饮食相对集中、航行地点多等特点,质检总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客观分析、认真研究,准确把握邮轮检疫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不断提高邮轮检疫工作水平。
【张际文司长】:一是服务与监管并重。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邮轮旅游需求,为实现便利通关与疫情防控有效对接,质检总局围绕“保障公众健康,维护国门安全,服务外贸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口岸核心能力建设为抓手,大幅提高口岸公共卫生保障能力,优化口岸公共卫生环境,提供口岸“人等船,24小时全天候、无假日”等一系列服务举措,真正实现邮轮检疫“零等待”,旅客通关“零待时”。
【张际文司长】:二是处置与防控并举。由于邮轮具有载客量大、人员密度高、聚集时间长、内部环境狭窄、饮食相对集中、航行地点多等特点,极易暴发传染病疫情。2008年至今,全国邮轮仅群体性腹泻事件已暴发10余起。当前,传染病疫情纷繁复杂,国际恐怖活动愈演愈烈,质检总局在常态下组织开展各级各类演练培训,在应急状态下确保事件处置的质量、效率和成功率,不断提高防控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张际文司长】:三是继承与探索并进。发挥技术优势和强化风险评估,在对邮轮常发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和风险评估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病原体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应用和应急处置,建立一套系统完善的邮轮公共卫生风险防控体系。同时,在大数据、云计算日益普及的趋势下,突破被动式风险监测与控制的工作模式,积极探索新模式和新方法,开发口岸公共卫生风险分析和决策预警系统,力争实现“主动化、规范化、自动化”进而达到智能化,保障邮轮港口补给、码头服务、游客及工作人员离船食、住、行、游、购、娱的卫生安全。
【张际文司长】:四是突破与创新并行。拟制定《入出境邮轮卫生检疫管理办法》、《出入境邮轮靠泊卫生检疫查验规程》、《入境邮轮随船卫生检疫查验规程》、《入出境邮轮卫生监督规程》等规章规程,提高邮轮检疫工作的规范性。在海南试点出入境游艇卫生检疫监管模式的基础上起草了《非口岸游艇靠泊点卫生检疫能力建设标准》,为推广奠定基础。
【主持人】:“一带一路”对中国有积极的战略意义,请问,卫生检疫对服务“一带一路”有什么举措?
【张际文司长】:一是举办中国-亚欧口岸出入境卫生检疫合作论坛。拟在2016年9月1日至6日于新疆乌鲁木齐举办的第五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上设立中国-亚欧口岸出入境卫生检疫合作论坛。通过合作论坛,加强中国与亚欧国家之间双边和多边合作,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在跨境传染病疫情防控和口岸卫生检疫策略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以共同有效应对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效服务于“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
【张际文司长】:二是制定出入境交通工具电讯检疫管理办法。电讯检疫是指对出入境的船舶、航空器、列车等交通工具通过无线通讯或其他便捷通讯方式,按要求申报规定内容,经检验检疫机构评估,认为其符合检疫要求,不实施登交通工具检疫,入境交通工具可直接上下人员、装卸货物等物品,出境交通工具可直接离境。拟于2016年底完成出入境交通工具电讯检疫管理办法的制定工作。该办法将适用于出入境交通工具的电讯检疫和管理,简化入出境交通工具检疫查验模式,在确保国门安全的前提下,将便利口岸通关,服务经贸发展,助推“一带一路”战略。
【主持人】: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创新发展,改革创新是大势所趋,检验检疫模式有何改革措施?
【张际文司长】:一是在珠海口岸实施查验机制创新试点。在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有关部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对内地居民往来澳门、澳门居民往来内地,根据口岸现场特点和通行能力推行“一地两检”、“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等查验方式并逐步扩大适用范围。简化旅检通道查验环节,在旅检通道进一步推进前后台分离查验,查验部门前台主要负责一般性检查,未发现问题直接放行,发现问题转至后台处置。对入境旅客实施卫生检疫,并不断完善出入境旅客信息通报共享机制。对出境旅客,除重大疫情外,不再实施体温监测。在珠海的国际邮件、快件监管中心与海关实施“一机一屏、一次查验、分别处置”。
【张际文司长】:二是改革粤港、粤澳两地机动车驾驶员传染病监测体检方式。当前深港、珠澳口岸人员和交通工具入出境日益频繁,为提供检验检疫通关便利化,结合深港、珠澳等口岸实际,对香港、澳门籍两地机动车驾驶员不再强制进行传染病监测体检,通过改变传染病监测方式,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做好两地机动车驾驶员的口岸体温监测、健康申报、医学巡查、医学排查、流行病学调查等其他传染病监测工作。对中国籍粤港、粤澳两地机动车驾驶员,持有检疫机关或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有效健康证明的,均可作为口岸传染病监测的证明文件,出入境检疫查验时予以认可。通过改革,加快速便利通关,服务内地与香港、澳门经贸往来和发展。
【张际文司长】:三是探索离境检疫和电讯检疫等卫生检疫监管新模式。坚持问题导向,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完善重大传染病境外离境来华检疫、随交通工具检疫、特殊物品分类监管新模式;创新卫生船队、电讯检疫等卫生检疫监管模式。研究跨境电商卫生检疫监管工作,探索以企业备案及货物全申报为基础,强化源头及事后全链条监管模式,促进新兴业态的发展。
【张际文司长】:今后将不断探索改革卫生检疫模式,在防范口岸卫生安全风险、保障口岸卫生安全的基础上,促进便利通关。
【主持人】:目前境外传染病疫情不断出现,如西非埃博拉出血热、中东呼吸综合症等,能介绍一下下一步口岸防控相关情况吗?
【张际文司长】:近年来,全球性的突发传染病疫情层出不穷,深刻影响到了全球的政治、经济、外交、社会等各个领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摆在首要位置,切实做好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李克强总理指出:“当前,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传染病防治任务依然艰巨,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科学,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毫不松懈抓好这项工作。”口岸卫生检疫作为国家公共卫生体系的一部分,承担着防范传染病跨境传播、保国安民的时代重任。
【张际文司长】:针对前期西非埃博拉出血热,质检总局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实现了疫情“零输入”,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充分肯定和表彰。针对当前中东呼吸综合症、美洲寨卡病毒感染、尼日利亚拉沙热等疫情,近期又发布了一系列公告和措施,要求防止疫情传入。下一步工作重点是逐步建立完善的口岸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强化公共卫生风险监测和预警,夯实技术支撑和人才队伍,创新监管模式和强化国际合作,不断提升预防、控制和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主持人】:近年来,赴麦加朝觐人员呈现增长趋势,请问质检系统可为朝觐群众提供哪些便民服务措施?
【张际文司长】:朝觐活动事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政治性强、涉及面广。质检总局高度重视,始终把朝觐保障工作作为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重要工作内容,不断强化管理,完善服务措施。2015年,质检系统共实施朝觐体检1.12万人次,开展预防接种1.39万人次,查验出入境朝觐包机94架次,查出不适合朝觐人员294 人,确保了朝觐群众身体健康和口岸公共卫生安全。
【张际文司长】:今后,质检系统还将坚持“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原则,为朝觐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热情的服务:一是提供特殊穆斯林群众上门服务。选调专业人员组成基层工作队,克服困难坚持为穆斯林群众提供上门体检、接种服务,有效解决了朝觐群众居住分散、路途遥远、年龄偏大行动不便的困难。
【张际文司长】:二是提供专门服务举措。为朝觐体检人员设立了专门接待窗口,开通绿色通道,设立专用候诊和休息区,专人进行咨询并全程导检,部分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为朝觐人员准备了免费清真饮食。向朝觐人员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对提出的意见或建议进行整理分析,及时解决问题。
【张际文司长】:三是拓展服务范围。采用多种形式卫生知识培训和宣传,重点宣讲中东呼吸综合征和埃博拉出血热等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举办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健康讲座,切实提高朝觐人员防病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
【张际文司长】:四是开展随队医生疫情防控知识专项培训,提高随队医生国际旅行健康保健能力。
【主持人】:随着国际旅行需求增多,质检总局在提供更多的优质国际旅行健康服务方面有何思路?
【张际文司长】:一是着重加强出境劳务人员国际旅行健康服务。出入境人员,尤其是海外劳务人员健康是海外安全的重要内容。根据习近平总书记“重视海外安全、维护海外利益”指示精神,加强对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及投资合作企业出国人员健康卫生指导与支持的合作,建立海外劳务团队信息交流平台,及时获取海外劳务人员境内外疫情信息并提供疾病防控服务,做到监管和服务有效。
【张际文司长】:二是建设服务高效的智慧型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质检系统共有168个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承担着出入境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出入境健康体检、预防接种、健康咨询服务以及口岸传染病监测技术支持。利用公共卫生风险监测预警决策系统和合作共享的信息,打造服务高效的智慧型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实现“服务随处可得,服务方便易得”,公共卫生信息由出入境人员共享。
【主持人】:目前已进入“互联网+”时代,卫生检疫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有何安排和部署?
【张际文司长】:当今世界是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的变革时代。党中央、国务院适时推出《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吹响了各行各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本行业的跨越式发展的号角。
【张际文司长】:卫生检疫根据工作实际,立足总局、直属局、一线检疫人员和社会公众健康的需求,按照质检总局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正在建立口岸公共卫生风险监测预警决策系统,构建 “一网四库三平台”,即依托总局信息化专网,建立全球公共卫生本底、口岸检出公共卫生风险、出境交通工具航线和指挥决策信息等四个数据库,业务监管、风险预警决策和公众服务三个平台,运用大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采用健康地图的理念,打造口岸公共卫生风险监测预警决策系统,实现对出入境人员、交通工具、集装箱等携带传染病、媒介生物、核生化有害因子等公共卫生风险的全面监测、风险预警、科学决策、快速反应。
【张际文司长】:口岸公共卫生风险监测预警决策系统具体以下特点:一是实现了全面涵盖卫生检疫业务,全面收集卫生检疫数据,全面预警口岸卫生风险,达到对全球公共卫生风险全面监测、风险预警、科学决策、快速反应的目的。
【张际文司长】:二是智能化收集信息:通过“网络爬虫”技术自动搜取收集互联网中所有中英文网站的全球公共卫生风险信息。
【张际文司长】:三是自动科学预警:通过与中科院数学所和北理工大学合作,建立定性、定量、定性定量结合等多种数学模型,对收集的所有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彻底解决信息孤岛现象,自动判定风险的严重程度,以红橙黄绿颜色进行区分,反映到地理信息系统,供决策使用。
【张际文司长】:四是地理信息系统上直观展示:系统对监测预警决策的信息全部展示于地理信息系统中,通过热力地图、表格、箭头等形式,直观显示公共卫生风险在一国或多国的分布,风险的严重程度,以及与我国往来密切的口岸,往来人员、交通工具的数量等,通过系统后台计算,显示对我国威胁的级别,输入我国的时间,我国相应口岸的人力、物力资源情况,便于直观的进行决策指挥。这点是借鉴埃博拉时期,美国科学家对埃博拉疫情传入全球各国时间表的预测方法。
【张际文司长】:五是智能化指导总局和直属局工作:系统收集了各类公共卫生风险的基本常识、法律法规、应急预案、技术方案和下发文件,提供全国各口岸专业人员和应急物资、设施设备配备情况,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总局和直属局可以迅速调出既往处理本事件或类似事件的相关文件,充分借鉴前人经验,迅速拟定处理方案。同时对高风险口岸及周边口岸的人力、物资等进行查看,随时调配,方便总局和直属局指挥决策。
【张际文司长】:六是智能化闭环式指导一线检疫工作:系统预警信息经过总局职能部门处理后,转化为工作指令下发全国。一线人员工作时,系统能自动提示可能存在何种公共卫生风险,有的放矢的开展查验,提高工作有效性。一线人员发现的公共卫生风险,通过业务监管平台,进入系统,又形成预警信息,形成闭环管理。同时,指令进入各业务监管平台后,产生预警信息,客观判定检疫处置方式,减少一线执法的随意性。
【张际文司长】:七是为公众提供科学高效的服务:系统生成的预警信息,除了指导一线检疫人员外,还将转化为健康提示信息,转发到公众服务平台,为出入境人员提供旅行指导,同时将我局能够提供的旅行健康咨询、疫苗接种等信息链接上,保障我境外人员健康安全。
【主持人】:目前我国口岸核心能力建设现状及下一步工作想法?
【张际文司长】:《国际卫生条例(2005)》要求各缔约国在指定的国际港口、机场以及陆路口岸发展、加强和维持口岸核心能力。其内容涵盖基础设施、仪器设备、专业人员、联防联控机制等多方面。质检总局做为口岸主管当局,高度重视,积极部署,统筹推进,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截止目前,全国对外开放的266个口岸达到了口岸核心能力建设标准,其中空港口岸66个、海港口岸122个、陆路(铁路)口岸78个。
【张际文司长】:
十三五期间,我们将继续发展和加强全国口岸核心能力建设工作。
一是加强国际合作。通过世界卫生组织在中国设立的“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卫生条例(口岸)合作中心”,促进中国和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各国在更多方面、更深层次上的交流和合作,使世界卫生组织各缔约国更好地分享中国在口岸核心能力建设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加强我国在口岸核心能力建设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提升国家形象和国际地位。
【张际文司长】:二是建立长效机制,确保能力提升。制定《全国口岸核心能力建设动态管理办法》,对已通过考核验收的口岸实施动态管理,建立自查机制、督查机制、退出机制、通报机制,持续保持和提升核心能力;对新开口岸实施准入管理,实现所有口岸100%满足核心能力要求,确保我国口岸核心能力水平稳步提升,始终保持世界一流水平。
【张际文司长】:三是继续创建国际卫生机场(港口)国际品牌。在口岸核心能力建设基础上打造口岸国际港口品牌,创建国际卫生机场(港口)。2016年宁波北仑港、宁波镇海港和宁波栎社机场将申请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卫生机场(港口)达标验收,如以上三个口岸成功通过验收,宁波将成为全国第一个“全港创卫”的城市。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创建 5-10个国际卫生机场(港口)。
【主持人】:开展国境口岸医学媒介生物监测有何意义,十三五期间将开展哪些医学媒介生物监测工作?
【张际文司长】:世界上 70%的传染病通过鼠、蚊、蜱等医学媒介生物传播,共计500余种,其中包括可用于制造生物恐怖袭击的传染病。全球每年数亿人感染虫媒传染病,其中200 余万人死亡,我国虫媒传染病占比5%~10%,但总死亡数占比却高达30%~40%。虫媒传染病造成全球疾病负担和经济损失达数千亿美元,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张际文司长】:由于生物活动、快速的贸易往来和地表硬化加重等因素,医学媒介生物的分布呈现从热带向亚热带快速扩散趋势。我国边境线口岸较多,毗邻国家虫媒传染病疫情多发,媒介生物监测和调查可获得边境口岸和边境线地区媒介生物的种类、种群结构、分布、季节消长等基本信息,通过对鼠类、蚊类、蝇类、蜱类、蜚蠊(蟑螂)、蚤类、螨类、蠓类等八大类医学媒介生物监测,可了解外来种群入侵后我国口岸媒介生物本底发生的变化,研判虫媒传染病流行趋势,为开展预防控制虫媒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有效防止虫媒病经国境口岸传播,保障国境口岸地区的卫生安全。
【张际文司长】:近年来,质检系统在入境交通工具、集装箱、货物和跨境电商邮包中发现并捕获了11类261种2175万只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其中河北检验检疫局在入境船舶上发现海神蠛蠓、苏门答腊绳蚋等14个新种和马克库蠓、周氏蚋等20余个中国新记录种,从来自韩国、巴西等多个国家的输入性蚊类体内分离到具有传染性的活病毒;福建检验检疫局和宁波检验检疫局在输入性鼠类体内检出鼠疫病原体F1抗原阳性;
【张际文司长】:厦门、重庆、北京等检验检疫局在入境飞机上捕获活鼠;北京检验检疫局多次从邮寄入境的穿山甲片和活体穿山甲上检出大量花蜱,以及非洲立克次体等多种烈性病原体;广西检验检疫局、北京检验检疫局先后从邮寄入境的跨境电商包裹中截获秘鲁巨人蟑螂、死人头蟑螂、马达加斯加发声蟑螂等非法进口活蟑螂;河南检验检疫局在寄自韩国的一个装有旧衣物的入境快件中检获29只输入性德国小蠊并检出蜡样芽孢杆菌病原体。
【张际文司长】:上述案例不仅提示医学媒介生物可能对飞机和船舶航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更是证明了境外医学媒介生物及其病原体具有来源广、种类多、数量大、阳性率高、危害严重等特点,通过国际交通工具、集装箱和货物被动携带等方式传入我国,严重威胁我国国家生物安全、人民健康。
【张际文司长】:十三五期间,质检总局将建立口岸及边境医学媒介生物监测、远程鉴定系统以及虫媒传染病预警系统。建立口岸及边境地区医学媒介生物本底数据库、数字化样本库和生物信息码数据库;建立口岸和边境医学媒介生物监测和远程鉴定系统,实现出入境交通工具、集装箱、货物及国境口岸地区医学媒介生物监测以及远程鉴定。建立口岸及边境虫媒传染病预警系统,实现对虫媒传染病自然状况本底、发生、发展趋势的大数据分析和地理信息展示;开展医学媒介生物前沿技术的研究和储备;开展医学媒介生物携带的新发和未知病原体、病原体现场快速筛查技术、地理来源的遗传溯源、高效现场采集装备等研究。
【主持人】:2016年度,世界卫生组织在质检总局设立的合作中心,将承担哪些重点工作任务?
【张际文司长】:2014 年,世界卫生组织在质检总局设立了两个合作中心,分别是《国际卫生条例(2005)》(口岸)合作中心和国际旅行卫生合作中心。通过合作中心这个两个平台,中国在口岸核心能力建设和国际旅行卫生领域上,与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国家开展多方交流与合作,提高了我国卫生检疫工作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树立大国形象,体现中国软实力。
【张际文司长】:2016年度,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卫生条例(2005)》(口岸)合作中心将承担以下重点任务:一是为发展和推广口岸全球医学媒介鉴定平台提供技术支持;二是为口岸媒介监测与控制技术指南和学习工具提供技术支持;三是为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办事处成员提供支持和培训;四是为世界卫生组织在机场和港口认证程序、学习工具以及专家库建设方面提供技术支持。
【张际文司长】:十三五期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旅行卫生合作中心将承担以下重点任务:一是协助世界卫生组织在旅行卫生领域的公共卫生工作,组织翻译相关旅行卫生出版物;二是组织国际旅行卫生相关的国际交流、合作、学术与培训活动,为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口岸处置提供旅行卫生方面的技术支持;三是组织开展重点出入境人群如劳务人员等的传染病监测分析相关工作;四是组织开展国际旅行卫生信息平台有关工作,收集分析全球重要疫情和旅行卫生信息,为旅行卫生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主持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刚刚颁布,根据反恐法赋予检验检疫的职能和要求,质检总局如何加以贯彻落实?
【张际文司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检验检疫机关发现涉嫌恐怖活动物品的,应当依法扣留,并立即移送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为完成法律赋予的使命,质检总局将开展以下工作:一是2016年度,在检验检疫系统开展总局—直属局—分支机构三级培训,完成法律宣贯工作;二是尽快明确口岸检验检疫部门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三是制定和完善口岸核生化反恐工作有关规范标准;四是制定口岸核生化监测和处置标准;五是制定国际邮件快件反恐怖防范工作规范;六是制定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的口岸反恐怖防范工作规范;七是建立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与国家和地方反恐办的密切合作。
【主持人】:十三五期间口岸核生化监测工作重点任务有哪些?
【张际文司长】:一是加强口岸核生化监测信息化建设。将核生化监测工作纳入“口岸公共卫生风险监测预警决策系统”,建立全球核生化风险信息数据库,建立口岸核生化反恐业务管理平台。
【张际文司长】:二是建立核生化监测设备的验收、维护、校准办法。根据口岸核生化监测设备进行评估结果,制定《口岸核生化监测设备验收、评估、维护管理规范》,建设口岸核生化监测设备检定维护技术平台,确保口岸核生化设备有效运行。
【张际文司长】:三是开展口岸核生化监测方法科学研究和应用。对生物战剂、化学毒剂的快筛、检测技术研究立项,开发出具有自动识别、可视化追踪等功能的大型非接触式生化有害因子监测设备和多款便携式生化有害因子检测设备或试剂,从根本上解决生化有害因子监测手段不足的现状。研制一批集成化、智能化核生化监测一体设备,提高查验效率和通关效率。
【张际文司长】:四是开展口岸核生化有害因子监测应急准备工作。制定相应的应急启动程序和工作流程,根据事件类型和响应级别,启动相对应的应急响应和工作流程,使口岸涉恐事件更及时妥善处置。制定应急准备工作方案,建立口岸核生化应急物资动态管理机制,实现全国口岸核生化应急资源动态管理,统一调配、合理配置。
【主持人】:非常感谢张际文司长接受我们的采访。
【张际文司长】:谢谢主持人。
- 就优化企业开办服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有关情况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2021-04-29)
- 商务部召开2021年全国消费促进月系列活动专题新闻发布会(2021-04-28)
-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营商环境新进展报告(2020)》发布会(2021-04-28)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人就《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答记者问(2021-04-25)
- 国新办举行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2021-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