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副省长、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徐济超作报告

徐济超简历:1958年2月生,河南项城人、汉族、研究生学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1976年8月参加工作。历任郑州航院等高校教师、郑州航院质量工程研究所所长、工业工程系副主任、主任、副院长,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主席。曾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管理研究生院、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质量与生产力研究中心、韩国汉城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做访问教授,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做高级研究员。2006年5月,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十届河南省人大常委。

演讲内容:一、提升质量竞争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二、把握质量形成的内在规律,努力高效推进质量发展

     三、新时期质量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全社会对质量问题更加关注,尤其是当特别领域的质量涉及到人的生命健康时,质量就会上升到安全范畴,如食品药品的质量就是食品药品的安全。不同时期的质量安全包含着不同的内涵。改革开放之前产品的质量意味着产品的合格,这种质量理念决定的工作方向就是努力满足容差限的要求;改革开放之后,随着质量无限追求理念的引入,质量工作的哲学就是质量无止境的持续改进。如今我国正进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推动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微观产品质量是支撑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的基石,微观产品质量和宏观经济运行质量正融为一体协同推进。我国质量发展又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企业、社会各界、各级党政正在承载着新时期质量发展的新使命、新任务。今天,正当我们阔步走向质量发展新征程的重要时期,在这里,我想表达一些观点和同志们交流。

提升质量竞争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我国发展的辉煌成就,全球瞩目、世人称道,然而发展中的缺失也是显而易见,经济运行的含金量偏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偏高,发展质量成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首要问题。十七大明确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经验、教训和对我国的冲击,使党和国家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刻不容缓。2010年是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提速之年,从中央到地方,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力度历史空前,形成推进的浓厚氛围历史空前。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内容是实现经济动力结构、产业结构和投入要素结构的重大转变。要实现这三大结构的真正转变,提升各类产品质量是根本途径。

宏观经济运行质量直接依赖经济动力结构,也就是我们常的说“三驾马车”。我们期望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内需,其次是外需,但是,往往在经济处于特殊紧缩困境下,一般都采用加大投资力度创造额外需求的办法拉动经济增长。前者靠需求提升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健康之道,后者靠投资保障增长通常是应对经济紧缩危机的重要之举。长期以来,我国特别是一些地方庞大的GDP中,投资贡献比重超常。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异常情形!谁都想内需和出口的贡献占经济增长的绝对份额。很多产业国内需求和国际外需市场容量巨大,但是容量再大是你的吗?你能占有多大的市场份额?要得到足够份额,你的产品就必须有足够强的竞争力。而竞争力来自产品的质量和成本,在国际范围内质量连同成本一起也称为广义的或全面的质量。缺乏质量、缺乏竞争力,争不到相应的内、外需市场份额,很多地方又要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那只好靠大兴土木,靠加大各类投资力度就近创造新需求,以保障经济的高速增长。产品质量竞争力不强是导致投资比重超常的直接原因,要走依靠内、外需求发展经济之路,根本途径是提升微观产品质量,增强质量竞争力。

宏观经济运行质量直接依赖经济的产业结构。我们总是期望一产比重很小(5%左右),二产比重适度(25%左右),三产比重较大(70%左右)的产业结构。这样的产业结构取向才能产生更多的税收、财收,才能增加更多的城乡居民收入,才能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才能提升宏观经济运行质量。如何才能使三产比重增大呢,通常情况下一产、二产也有三产产品的高质量低成本,产品才能具有竞争力,才能带来产品的高附加值,才能带来产业的高附加值,才能创造丰厚的社会财富,为人们享用各类服务奠定基础,各类服务业才能繁荣兴旺和发达。产业结构中,三产的比重才可能充分的增加。因此提升产品质量也是调整产业结构的根本途径。

产品质量的提升直接关系到投入的要素结构。多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多的依赖资源的大量消耗,在新的发展时期投入要素结构必将从主要依赖资源消耗走向依靠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技术创新推进质量实现大突破,管理创新使质量持续改进,劳动者素质是质量的重要保障,投入要素结构的转变是通向质量发展的桥梁。我们清晰的看到,提升微观产品质量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走向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把握质量形成的内在规律,努力高效推进质量发展

首先,从宏观经济运行质量中提升质量工作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关注质量、提升质量涉及不同的层面。企业是提升质量的主体,然而我国还有大量的企业依然保留着传统的质量理念,还在持续沿袭多年来依靠市场大容量、质量低要求、价格低水平所形成的生存和发展方式,真正依靠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劳动者素质提高,大力提升产品质量的企业还不在多数。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今天,各级党政非常必要加强引导广大企业,引导社会各界进入新时期质量发展的轨道。众所周知,各级党政更加关注GDP的增长,更加关注财政收入的多少,也就是更加关注宏观经济运行的数量和质量。但过去很少把宏观经济运行质量和产品的微观质量直接挂起钩来,实际上正如我们开始所讨论的宏观、微观质量二者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产品的质量就是竞争力,就是市场占有率,就是产品、产业的附加值,也就是GDP中的含金量。要提高GDP的含金量就必须从产品质量抓起,产品质量是提升宏观经济运行质量的主要抓手,要引领市场主体、社会各界以及各级党政形成全社会推进质量发展的新氛围。

其次,要清楚质量管理与技术创新对质量贡献的不同形式。产品质量的形成源自多个方面,但质量管理和技术创新是形成质量的最主要贡献者。从我们政府部门设置上,质检和科技分头负责质量管理和技术创新,很多部门也涉及这两个方面的工作。只要知道它们对质量的不同贡献形式,就一定会更好地协同推进这两方面的工作,就不会注重一方模糊或淡化另一方。技术创新带来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无论哪种创新都将会带来产品质量性能的突破性或跨越性进步。一项关键技术一旦突破,产品或工艺就可能更新换代,给产品质量性能带来的可能是代的跨越,产品质量的提升一定是突破性的,这是技术创新对质量贡献的形式和优势,但技术研发创新的周期比较长、投入代价往往比较大,这也就是为什么企业如此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在技术突破之后新一轮突破到来之前的时期内,必须利用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持续的改进产品质量降低各类成本,质量管理贡献质量的形式是渐进的、连续的,优势是成本投入低廉。高质量低成本产品是源于技术创新和质量管理的交替作用而形成的。两者有机结合、协同推进是企业实现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

第三是,既要注重事后监管更要强化源头治理。质量安全的源头治理反映了管理的先进理念,如果社会广泛运用这一理念,也反映了整个社会进步的先进水平。毫无疑问事后救火或事后救治是落后的管理形态,当然一旦着火就必须救治,避免着火的根本做法就是做到事前源头防御。质量安全源头治理的结果往往是质量提升、成本降低、竞争力增强、附加值提高。事后救火或救治的管理,企业自身甚至整个社会往往要付出惨重代价,甚至是灭顶之灾,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多年来国际上研究的结论是源头治理付出较小的投入就可避免事后指数级的损失。在质量管理中要强力推行质量安全的源头治理。不仅企业要实施源头管理,而且政府的质量部门也应如此。大体上质量部门的主要职能可分成事后监管和事前源头管理两部分,如果只见事后监管救火救治繁忙一片,事前单位悠闲自在,那么政府部门的管理水平和效能肯定是低下的。当前的发展进程和一些企业的素质决定了还必须加大事后监管,特别是涉及生命健康安全的特殊产品更是如此,关键是我们事前单位的质量管理工作要致力于源头治理。目前我们注重标准化建设,注重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引入,把监管前移实现源头治理,提高企业素质,保障企业稳健地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一个企业就像一个人一样,做一件几件好事并不难,要用永远做好事就必须靠人的素质作保障,企业要永远生产高质量产品就必须有企业素质作保障,源头管理主要是提升企业素质。

第四是,本土企业文化要融合世界先进质量管理思想。企业竞争是质量和成本的竞争,从上世纪末以来,全球企业竞争中许多世界级的公司创造了许多先进的质量管理思想和方法,比如质量无限追求的理论,派生了诸如连续质量改进体系,六西格玛质量工程等,卓越绩效理论体系,派生了各国的质量奖模型如此等等,这些质量管理思想和方法不应当有地域之分,一般也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带来的问题,只要我们思想解放,认识到位,就一定能够把世界先进的质量管理思想和方法引入、融入到我们的企业,提升我们企业的素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实现企业跨越式的进步。然而,我们还有不少地区、不少企业对多年来推行的世界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工作方法还一无所知,这既有我们企业素质不高、管理基础薄弱的原因,也有认识不到位的情况。政府及相关部门有责任促进世界先进质量管理思想融入到本土的企业文化中。

第五是,政府引导要与市场主体作用紧密结合。在更加完备的市场环境下,市场竞争机制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产品的质量是企业设计出来的、制造出来的、管理出来的,企业是保障产品质量的主体。我们处在特别的发展阶段,企业的素质还很不平衡,政府及相关部门还要赋予责任,不仅仅要强化监督,更要注重事前源头管理的宏观引导和政策激励。比如我们正在实行政府质量奖机制。在提升产品质量的过程中,政府要通过体制、机制、政策,最大限度地引导市场主体发挥好作用,确保产品质量。我国市场经济正在不断完善,这一过程中不仅要监管好而且更要做到政策机制的源头引领,市场主体作用和政府的引领推动作用一定要有机的结合。

新时期质量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首先,要谋划好新时期的质量发展纲要。1996—2010年,《国家质量振兴纲要》圆满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伴随着它的实施,十五年来我国经济总量从六万亿发展到三十三万亿,经济规模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2011-2020年是强力推进科学发展的十年,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从大到强转型的重要十年,要实现经济强国梦想就必须谋划好、制定好新时期的质量强国发展纲要,将质量发展纳入国家重大战略发展规划,支撑新时期的质量发展。盼望着新时期质量发展纲要要把宏观质量与微观质量融为一体,要有机结合质量管理、技术创新和劳动者素质等多方面对质量形成所做的贡献,要建立健全完善的质量诚信体系,要加强综合标准技术研究机构的建设等,切实成为新时期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质量发展的新纲领。

其次,要设立国家质量奖。日本、美国和欧洲以及许多发达国家都先后设立了国家或区域质量奖,其显著效果得到国际范围的认可。设立“国家质量奖”,首先要清楚这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奖项,而是一个系统的、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如果企业通过ISO标准体系达到及格标准,那么通过质量奖的标准体系就可达到九十分以上,质量奖体系也是提升企业整体素质有效的“指挥棒”。通过奖项的设立和实施,可以带动和引导全社会的企业运行这一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而整体上提升企业素质。因此希望尽快设立和实施国家质量奖,同时也希望各级政府设立相应层次的政府质量奖,特别是我们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发展质量的关键时期,国家质量奖营造全民族、全社会关心质量、重视质量的浓厚氛围,激励企业积极运行国际先进质量管理体系,整体提升我国企业的管理素质。

第三,要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品牌就是竞争力。品牌就是附加值。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但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经济大而不强。只有大批知名品牌,才能支撑我们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支撑经济运行质量的提升,才能实现经济由大到强的跨越。一个好的品牌,必定凝聚着诸多先进的生产要素。其中,持续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根本,先进的管理体系是关键,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基础。品牌建设和培育要从支撑品牌的要素着手。要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这是时代的需要,是繁荣民族经济的必然选择。

第四,要启动综合质检技术研究机构建设。从世界发达国家的现状和经验来看,拥有涵盖质量、标准、计量、检测、技术等综合性、权威性的高水平技术研究机构,是提升整个国家产品质量水平的重要保障。企业、产业的质量发展需要强有力的包括标准、计量、检测等在内的技术机构的支撑。我们已有了自己的质检技术体系,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没有像美国标准技术研究院这样的龙头综合技术研究机构。国家和省都应设立这样的权威研究机构,支撑区域内的质检技术体系,有了龙头技术机构的支撑,我们的标准技术体系才可能更好的发挥作用。这样的机构区别于科技界的院所,其出生、生存和发展都是直接为了服务企业和产业。

第五,要实施劳动者素质提升工程。在质量的形成中,专业和技能劳动者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常说质量是制造出来的,这其中包含着技能人才对质量的贡献。新时期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要面向全体劳动者实行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特别要紧跟未来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职业教育学校、专业结构,扩大支撑现代制造业、现代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方面的职业教育规模,以更好的适应提升产业质量的需求。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也要加大对质量人才的培养,打造一支宏大的具有现代质量意识和质量专业知识的质量工作者队伍,满足新时期质量发展的新需求。

改革开放的卓越成就为全面推进我国质量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新的国家质量发展纲要的引领下,我们将阔步走向质量发展的新时期,中华民族的质量强国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