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总局着力念好“五字真经”——让百姓参与质量工作,共享质量成果
自9月1日全国质检系统启动“实验室开放”集中展示月活动以来,各地质检部门纷纷邀请社会各界代表走进检测实验室参观。如此大规模地向公众开放实验室,不仅揭开了产品质量检测的神秘面纱,而且搭建了质检部门与社会各界沟通交流的话语平台。作为今年全国“质量月”13项重大活动之一,“实验室开放”与其他12项活动一样,被注入极强的“互动”色彩——与百姓互动、与企业互动、与相关职能部门互动。记者注意到,在质量安全问题备受关注的当下,质检总局着力念好查、看、打、听、立五字“真经”,把工作的触角更加贴近民生、贴近百姓。让社会各方都参与到质量工作中来,共创质量大业,共享质量成果,这种渐趋开明、开放的执政姿态,在质检部门已悄然显现。
查——消费者关心什么就抽查什么
监督抽查是产品质量的晴雨表。抽什么,怎么抽,质检部门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和完善。最近,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卫生纸、月饼等产品的专项监督抽查结果,有媒体对此予以赞赏,并称“如果各级监管部门能经常向老百姓发布这样的信息,那我们对市场就放心多了。”
今年,国家质检总局进一步加大了对食品、日用消费品、建筑和装饰装修材料、农业生产资料、工业生产资料等5大类重点产品的国家监督抽查,更加突出百姓消费热点。目前,已组织完成了对4817家企业生产的5038个批次产品的抽查,批次抽样合格率为88.9%。其中,抽查食品1487个批次、日用消费1153个批次、建筑和装饰装修材料976个批次、工业生产资661个批次、农业生产资料761个批次,批次抽样合格率分别为92.9%、85.6%、88.1%、85.3%和90%。
更让消费者拍手称快的是,江苏省质监局在监督抽查工作上引入了社会参与机制,实行“开门查质量”——消费者关心什么就抽查什么。该局联合当地新闻媒体,广泛征求消费者意愿,把意见较为集中的产品列入监督抽查计划,并邀请消费者代表参观检测过程,及时向社会公布抽查结果。如此一来,不仅满足了百姓诉求,也让监督抽查工作更具科学性和有效性。
看——让老百姓走进企业与实验室
到食品生产企业现场参观、监督检查,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是件新鲜事。与“实验室开放”集中展示月活动一样,今年在全国开展的“质检邀请看企业﹒食品安全大家行”活动,就让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有了新的认识。今年以来,质检系统邀请各界消费者代表两万多人,观摩了基层质检部门对2791家企业的监督检查活动。有消费者代表看了月饼蛋糕生产过程后表示,“一直以为做月饼蛋糕和街头门头房差不多,没想到厂房这么现代化。”有的消费者代表检查乳品企业后表示,百闻不如一见,看到企业严格自律,监管部门认真履职,顾虑没有那么多了。有的食品企业负责人在看到其他企业的现场管理后,感慨地说:“不比不看不知道,一比一看吓一跳。对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和人家的做法,再看自己的企业,确实存在很大差距。如果不能保证质量安全这条底线,企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
打——把假冒伪劣堵在源头
农资、建材、食品、家电下乡产品和节能减排相关产品,是国家质检总局今年执法打假和集中整治的重点。截至目前,全国质监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95.2万人次,查处违法案件87039起,涉案货值21.5亿元,其中移送公安机关处理49起。针对广东等部分地区不法企业在液化石油气中掺混二甲醚的问题,国家质检总局会同工商总局、安监总局、国家能源局开展了联合整治。
缺陷汽车召回广为消费者关注。据统计,上半年国家质检总局共实施汽车召回61次,召回车辆总数达58.5万辆。其中,因国家质检总局缺陷调查引发企业“主动”召回的车辆达32.2万辆,占上半年汽车召回车辆总数的55%。
对广大农民十分关心的农资问题,国家质检总局从今年3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农资计量专项整治行动,全国共检查化肥41932批次,合格率达92.1%;检查其他农资类定量包装商品27316批次,合格率达91.3%;检查农资销售企业39422家,农资市场在用计量器具受检率提高到95.5%;查处计量违法案件3896起,其中缺斤短两、计量作弊等违法案件1102起,有效地打击了坑农害农违法行为。
为进一步提高进出口食品安全的透明度,提高进出口食品企业的诚信意识,打击违法进出口食品行为,质检总局还在门户网站开辟专栏,不定期公布进出口食品违规企业名单。
听——更加关注弱势群体的诉求
12365是质监部门举报投诉专线。12代表一年12个月, 365代表一年365天,意味着天天为消费者服务。为畅通消费者举报、投诉、咨询渠道,质检总局统一部署全国各地质监部门做好12365热线受理工作。今年以来,全国12365热线共受理消费者举报、投诉和咨询39.7万起,其中特种设备、计量器具、食品,最受消费者关注。
除此之外,国家质检总局还广开渠道,倾听消费者的举报投诉。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申诉处理中心、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投诉维权办公室等维权机构,深受消费者的信赖。据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申诉处理中心统计,今年上半年,各级质监部门共受理用户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申诉3040件,涉及金额3179余万元,经积极协调,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70余万元;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投诉维权办公室今年1至9月供受理消费者投诉1230件、举报53起,接待来访和电话咨询2940人次,主持现场调解36场,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950万元。
立——不断建立健全法规和标准体系
前不久召开的全国质检系统依法行政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实行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开门立法,重点加强涉及民生的法规规章制修订工作,包括《食品安全法》配套规章制定工作,推动标准化法、计量法、特种设备安全法、国境卫生检疫法、动植物检疫法、汽车召回条例、设备监理条例、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条例等法律法规制修订工作等等,进一步完善质检法规体系。
涉及民生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同样被高度重视。今年以来,国家质检总局紧急启动立项程序,在民政、气象、文化、教育、公共服务等领域,加大了标准制修订力度,及时反映了行业发展与服务民生的需要,为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撑;在全国部署的150余家服务业标准化试点中,与民生性服务业相关的超过一半。下一步,还将继续加大旅游、教育、体育、气象、文化创意、社会救助、减灾救灾、社会保障、劳动保护、人才服务、社区工作、婚介婚庆等社会关注领域国家标准的制修订,促进民生服务业水平的提高;继续加强与民生相关的农产品、食品、化妆品、工业消费品等方面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提高产品质量安全,规范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利益。
质检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质检业务范围广,社会关注多,法规、规章、标准的制修订,必须坚持公众参与,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比如在修改《食品标识管理规定》时,质检总局根据网民的意见,设定了一个合理的过渡期,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深受广大企业。在制定《汽车产品召回监督管理条例》时,质检总局与国务院11个部门召开了立法协调会,与17家企业、检验机构、行业协会、专家教授召开了座谈会,得到了与会者的广泛赞成。
自9月1日全国质检系统启动“实验室开放”集中展示月活动以来,各地质检部门纷纷邀请社会各界代表走进检测实验室参观。如此大规模地向公众开放实验室,不仅揭开了产品质量检测的神秘面纱,而且搭建了质检部门与社会各界沟通交流的话语平台。作为今年全国“质量月”13项重大活动之一,“实验室开放”与其他12项活动一样,被注入极强的“互动”色彩——与百姓互动、与企业互动、与相关职能部门互动。记者注意到,在质量安全问题备受关注的当下,质检总局着力念好查、看、打、听、立五字“真经”,把工作的触角更加贴近民生、贴近百姓。让社会各方都参与到质量工作中来,共创质量大业,共享质量成果,这种渐趋开明、开放的执政姿态,在质检部门已悄然显现。
查——消费者关心什么就抽查什么
监督抽查是产品质量的晴雨表。抽什么,怎么抽,质检部门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和完善。最近,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卫生纸、月饼等产品的专项监督抽查结果,有媒体对此予以赞赏,并称“如果各级监管部门能经常向老百姓发布这样的信息,那我们对市场就放心多了。”
今年,国家质检总局进一步加大了对食品、日用消费品、建筑和装饰装修材料、农业生产资料、工业生产资料等5大类重点产品的国家监督抽查,更加突出百姓消费热点。目前,已组织完成了对4817家企业生产的5038个批次产品的抽查,批次抽样合格率为88.9%。其中,抽查食品1487个批次、日用消费1153个批次、建筑和装饰装修材料976个批次、工业生产资661个批次、农业生产资料761个批次,批次抽样合格率分别为92.9%、85.6%、88.1%、85.3%和90%。
更让消费者拍手称快的是,江苏省质监局在监督抽查工作上引入了社会参与机制,实行“开门查质量”——消费者关心什么就抽查什么。该局联合当地新闻媒体,广泛征求消费者意愿,把意见较为集中的产品列入监督抽查计划,并邀请消费者代表参观检测过程,及时向社会公布抽查结果。如此一来,不仅满足了百姓诉求,也让监督抽查工作更具科学性和有效性。
看——让老百姓走进企业与实验室
到食品生产企业现场参观、监督检查,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是件新鲜事。与“实验室开放”集中展示月活动一样,今年在全国开展的“质检邀请看企业﹒食品安全大家行”活动,就让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有了新的认识。今年以来,质检系统邀请各界消费者代表两万多人,观摩了基层质检部门对2791家企业的监督检查活动。有消费者代表看了月饼蛋糕生产过程后表示,“一直以为做月饼蛋糕和街头门头房差不多,没想到厂房这么现代化。”有的消费者代表检查乳品企业后表示,百闻不如一见,看到企业严格自律,监管部门认真履职,顾虑没有那么多了。有的食品企业负责人在看到其他企业的现场管理后,感慨地说:“不比不看不知道,一比一看吓一跳。对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和人家的做法,再看自己的企业,确实存在很大差距。如果不能保证质量安全这条底线,企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
打——把假冒伪劣堵在源头
农资、建材、食品、家电下乡产品和节能减排相关产品,是国家质检总局今年执法打假和集中整治的重点。截至目前,全国质监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95.2万人次,查处违法案件87039起,涉案货值21.5亿元,其中移送公安机关处理49起。针对广东等部分地区不法企业在液化石油气中掺混二甲醚的问题,国家质检总局会同工商总局、安监总局、国家能源局开展了联合整治。
缺陷汽车召回广为消费者关注。据统计,上半年国家质检总局共实施汽车召回61次,召回车辆总数达58.5万辆。其中,因国家质检总局缺陷调查引发企业“主动”召回的车辆达32.2万辆,占上半年汽车召回车辆总数的55%。
对广大农民十分关心的农资问题,国家质检总局从今年3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农资计量专项整治行动,全国共检查化肥41932批次,合格率达92.1%;检查其他农资类定量包装商品27316批次,合格率达91.3%;检查农资销售企业39422家,农资市场在用计量器具受检率提高到95.5%;查处计量违法案件3896起,其中缺斤短两、计量作弊等违法案件1102起,有效地打击了坑农害农违法行为。
为进一步提高进出口食品安全的透明度,提高进出口食品企业的诚信意识,打击违法进出口食品行为,质检总局还在门户网站开辟专栏,不定期公布进出口食品违规企业名单。
听——更加关注弱势群体的诉求
12365是质监部门举报投诉专线。12代表一年12个月, 365代表一年365天,意味着天天为消费者服务。为畅通消费者举报、投诉、咨询渠道,质检总局统一部署全国各地质监部门做好12365热线受理工作。今年以来,全国12365热线共受理消费者举报、投诉和咨询39.7万起,其中特种设备、计量器具、食品,最受消费者关注。
除此之外,国家质检总局还广开渠道,倾听消费者的举报投诉。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申诉处理中心、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投诉维权办公室等维权机构,深受消费者的信赖。据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申诉处理中心统计,今年上半年,各级质监部门共受理用户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申诉3040件,涉及金额3179余万元,经积极协调,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70余万元;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投诉维权办公室今年1至9月供受理消费者投诉1230件、举报53起,接待来访和电话咨询2940人次,主持现场调解36场,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950万元。
立——不断建立健全法规和标准体系
前不久召开的全国质检系统依法行政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实行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开门立法,重点加强涉及民生的法规规章制修订工作,包括《食品安全法》配套规章制定工作,推动标准化法、计量法、特种设备安全法、国境卫生检疫法、动植物检疫法、汽车召回条例、设备监理条例、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条例等法律法规制修订工作等等,进一步完善质检法规体系。
涉及民生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同样被高度重视。今年以来,国家质检总局紧急启动立项程序,在民政、气象、文化、教育、公共服务等领域,加大了标准制修订力度,及时反映了行业发展与服务民生的需要,为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撑;在全国部署的150余家服务业标准化试点中,与民生性服务业相关的超过一半。下一步,还将继续加大旅游、教育、体育、气象、文化创意、社会救助、减灾救灾、社会保障、劳动保护、人才服务、社区工作、婚介婚庆等社会关注领域国家标准的制修订,促进民生服务业水平的提高;继续加强与民生相关的农产品、食品、化妆品、工业消费品等方面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提高产品质量安全,规范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利益。
质检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质检业务范围广,社会关注多,法规、规章、标准的制修订,必须坚持公众参与,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比如在修改《食品标识管理规定》时,质检总局根据网民的意见,设定了一个合理的过渡期,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深受广大企业。在制定《汽车产品召回监督管理条例》时,质检总局与国务院11个部门召开了立法协调会,与17家企业、检验机构、行业协会、专家教授召开了座谈会,得到了与会者的广泛赞成。
- 质检总局:严厉打击添加非食用物质违法行为(2011-02-18)
- 全国质检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提出要求 统一认识 狠抓落实 努力取得反腐倡廉建设新…(2011-02-17)
- “以人为本”做好党风廉政工作(2011-02-17)
- 质检总局春节系列“生活提示”之七——国家质检总局食品专家介绍汤圆元宵选购常识(2011-02-16)
- 一手抓业务 一手抓队伍(201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