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工作动态

工作提速 服务提质 效能提升

2010年07月22日 18:17    信息来源:http://www.aqsiq.gov.cn/ztlm/zlts/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目标的提出,带来无限风光与机遇的2010年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上海的号召力和聚集力显著增强,吸引国内外企业、国际物流公司纷纷落户沪上。

与机遇伴生而来的是挑战。这是大上海的现实背景,其中每一个记录发展与前进的数字都时刻牵动着上海检验检疫人敏感的神经末梢。在国家质检总局大质量工作机制和大质检文化建设战略意图的指引下,紧扣“质量提升”主题,并进一步将“质量提升服务进万企”活动落到实处,为上海的迅速发展更增添勃勃生机。上海检验检疫人在局党组的带领下,坚持不懈探索和实践,在工作上提效益,在质量上下工夫,在机制上求创新,以科学有效的检验检疫服务开创性地开展工作,为企业提升质量、增强竞争力创造条件。

提升自我素质

增强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

“努力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力争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国家质检总局领导的殷殷嘱托,更道出了上海检验检疫人的心声———要成为系统大局,更要力争成为系统强局,在促进上海外经贸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作用,在促进长三角经济区乃至全国对外开放中发挥不可替代作用。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是上海检验检疫局工作的一个关键词。上海局全力导入“体系化”管理,为提升管理水平,夯实管理基础,在普遍建立业务、行政规章制度体系,在开展程序化操作、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积极导入集聚世界先进管理经验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把业务、政务、事务等工作全面纳入该体系,推进基础管理科学化、系统化、精细化。成立了体系管理办公室,编制了《质量手册》、36个过程控制文件、495项作业指导书和667个工作记录规范,建立了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全过程监管模式,并于2009年9月顺利获得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审核认证,使上海局质量管理和效能建设迈上新台阶,有效对接国际化新要求。同时,该局还紧密围绕检验检疫工作特有的规律,在稳步推进ISO9000的同时,结合体系建设要求进一步规范了检验检疫服务行为,在量化和控制服务企业方面不断寻找突破点。

每月开展工作质量自查、监督岗检查,每季度在全局范围内组织一次工作质量检查,上海局通过此类例行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整改,以求在今后的各项业务工作中举一反三、防微杜渐。对玩具、烟花爆竹、食品包装等重点敏感业务和重点企业给予重点关注和重点管理,开展定期自查自纠活动,不断加强检验检疫日常工作监督管理,持续提升检验检疫服务质量。

根据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该局通过组织修订《上海局特事特办业务处置暂行规定》等作业指导书,将先放行后出证等便利外贸、便捷通关业务等服务企业的内容纳入体系管理,在为广大进出口企业提供便捷通关的同时,在质量控制和规范服务等方面全方位提升检验检疫服务素质及能力水平。

提升服务效能

帮助企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心系全局、工作提速、使命必达。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上海检验检疫人总是力争做出最迅速的反馈,用敏锐的意识和扎实的实践走在前面。在日前国家发改委联合国家质检总局等11家部委联合下达《关于推进再制造业产业发展的意见》的大背景下,上海局立即行动起来,于6月18日就检验检疫政策如何为再制造业和全球维修产业服务召开专题政策研究会,决定借助国家质检总局与上海市政府的部市合作备忘录、浦东综合配套改革两大机制,建立一套进口再制造业和维修产业检验监管的制度,在浦东地区选择机械类产品和部分电子产品的个别较大规模企业先行先试,在贯彻中央关于推进产业发展的意见方面率先取得突破性进展,解决了当前的难点热点问题。

同时,被誉为国门卫士的上海局,在严把国门、确保出口商品质量可控前提下,主动为企业考虑,使贸易便利化工作更加有效有序展开。办免费培训、送服务上门、召开座谈会,上海局三管齐下,为企业增强综合素质出谋划策、保驾护航。今年4月28日至6月30日,上海局共对713家企业举办各类免费培训260次,内容涵盖我国和主要贸易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有关法律法规、产品标准、质量技术常识和原产地优惠贸易政策等诸多方面。免费培训的形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培训的行列,加强了应对国内外各项法规、标准尤其是欧盟食品法规的能力。

上海局还主动采取送服务上门的方式,组织专家开展生产企业实验室检测工作专项检查、协助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自检自控能力等多项行动。对于发现的出口产品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通过召开座谈会、深入调研等多种方式,帮助企业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提出整改意见。4月28日至6月30日,该局共召开质量分析会议48次,组织58位专家对产品质量进行了解读,解读进出口产品种类共计39类。

为了帮助出口企业尽快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阴影,该局继续实施对出口农产品、纺织品的减免收费政策。出口活畜、活禽和水生动物全额免收检验检疫费,其他出口农产品减半收费;纺织品出口收费降低30%。仅此一项政策就为2009年上海地区农产品出口企业节省了费用约1550万元,纺织品出口企业增效约940万元。

优化服务软实力

打造上海检验检疫特色品牌

自2003年10月1日以来,上海局实现了“5+2”、“白加黑”、“7×24小时”的不间断口岸服务,共有18.79万人次的干部职工加班加点、坚守岗位,累计受理进出口申报390万批次,出入境船舶检疫3.5万艘,实验室检测2.4万批,并对2.15万人次的出入境人员实施了体检,有效延长了口岸作业时间,改善了口岸进出环境。

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这个大背景下,上海局着眼上海大外贸、大口岸的工作格局,坚持“跳出系统看系统”的工作思路,从贸易全球化和全国改革发展的整体格局审视和发挥该局的职能作用。洋山国际卫生港口的成功创建,成为上海口岸卫生核心能力水平提升的有力注解。同时,该局努力发挥上海口岸对长三角、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辐射、服务作用,率先推行口岸“直通放行”监管服务新模式。目前,对位于上海地区的全部外贸企业、对符合条件的355家浙江外贸企业启动实施上海口岸直通放行,着力发挥检验检疫联动把关服务优势,有效提升上海港航运资源综合配置能力。

2010年是浦东开发20周年。上海局积极落实国家质检总局和上海市政府签署的《合作备忘录》,有序创建“浦东新区出入境检验检疫改革创新区”,于今年2月24日正式推出了包括制定外高桥港区和洋山深水港区“两港联动”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工作方案,在浦东新区的海空港、特殊监管区域内实行海/空运提货单“无纸化”放行,试点口岸报检报关“一单两报”工作,促进国际中转航班“联程中转”,实施“行李直挂”,开展跨国采购中心产地检验与集中监管相结合的监管模式,探索进出口工业品和食品分级分类监管新模式,探索研究进境集装箱装大宗资源性商品检验检疫模式和流程,尝试将法定检验、外贸结算检验和内贸结算检验“三检合一”等内容在内的12项重点改革工作。浦东新区目前共有10家企业实行进境生物材料“事前备案、分类管理、优化审批、强化监管、确保安全”的试点,25家企业实行入境机电产品免办3C(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鄄tion,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认证的试点。试点工作均体现出审批时间、审批环节的双料减少,促进了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和集聚。

该局还与上海地区100家大型企业建立检企联系机制,根据企业特点量身定制检验检疫措施,实行个性化精细服务,并主动参与大飞机项目、LNG(Liquified Natural Gas,液化天然气)工程等上海市重大工程项目的设备引进、施工建设,服务IT集成电路制造和造船产业基地的原材料进口,服务宝钢、振华港机、上海机床厂等我国先进制造业的领军企业,为优秀企业和优秀品牌在世博会崭露头角,赢得先机。

建立联动渠道

创新机制力促全方位合作

上海局长三角地区港口群优势明显,口岸外贸货物吞吐量占全国1/3。自2002年启动长三角检验检疫区域合作以来,长三角各检验检疫局合作的工作体系和相关联系制度已经建立,口岸局和内地局以长三角合作为平台迅速形成了直通放行的合作机制。2008年,上海、江苏、浙江及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长三角区域大通关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上,共同签署了《长三角地区检验检疫机构合作备忘录》,三地四局按照“建立机制、共享信息、协作把关、技术互补、联合执法”的思路,全面推进区域间检验检疫合作。

2010年6月1日~29日,上海局在一个月之内的时间分别与贵州检验检疫局、安徽检验检疫局签订关于建立检验检疫业务联络协调机制合作备忘录,并在建立和完善进境货物“口岸报检、目的地检验”的业务协作机制、建立和完善出口货物“产地检验、口岸验放”的业务协作机制、进出口货物实现“一次报检、一次检验检疫、一次放行”等五个方面达成合作共识,切实做到提速、减负、增效、严密监管。

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不仅体现在长三角区域合作,更要在上海本市建立健全大质量工作机制,构建一个保障人民生产生活健康安全,为上海企业提供更高效、便捷服务的平台。为此,上海局大力推动检政合作、检企合作,不断延伸合作平台,积极尝试高效联合执法机制,加强依法履职能力建设,提升把关服务水平,推动质检工作科学快速发展。

2010年2月11日,上海地区大质量工作机制与大质检文化建设的序幕正式开启,执掌本地“国门”、“厂门”两大质检工作门户的行政部门———上海检验检疫局、上海市质监局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与《合作备忘录》,标志着双方由此将遵循“优势互补、高效履职、互动协作、服务经济”四项原则,展开党务政务的合作,共同建立十大工作机制,努力实现“构建协作平台,落实国家质检总局‘出口企业全备案’、‘全过程监管’要求,简化程序、减少收费、鼓励出口,推进浦东新区的全国质检改革创新区创建”四大目标。

5月14日,上海局与上海市商务委员会联合举办了上海市出口工业产品检验检疫一类管理企业颁证暨“质量提升服务进万企”活动宣传贯彻会。3874家纳入出口工业产品分类管理体系的企业中,有121家占上海地区工业品出口量50%以上的一类管理企业还同时获得荣誉证书,对于这些一类企业,该局将全面铺开以验证管理为主的监管方式,并对其中特别优秀的企业逐步开展诚信监管的管理模式,让出口企业真正体会到检验检疫便利化措施的实惠。其中,纺织控股集团、上海电气集团、宝钢集团等还与该局签订了检企合作协议,使其下属出口企业率先获得出口贸易便利化的服务措施。

崭新的工作风貌,崭新的工作思路,源自上海检验检疫人勇于创新、敢于尝试的工作态度上,更是响应了“大质量工作机制”所倡导的合作意识。“检验检疫把关与服务的两大职能事实上与企业追求质量意识的要求是一致的。为检企双方搭建一个平台,就是要围绕共同的目标,加强交流,优势互补、互动协作,共促发展。”上海局局长徐金记这样解读。

抓好世博契机

提供一流检验检疫保障服务

世博会的举行是一次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经济繁荣发展的契机。上海局紧抓历史机遇,立足建设一流口岸环境,全力服务世博,建功世博。

上海局坚决贯彻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安全监管、便利通关”的部署要求,坚持“立足本职、服务大局、不辱使命、有所作为”的服务方针,紧紧围绕质量提升和世博保障“两大任务”,把全力保障世博与深入开展“质量提升”活动有机地统一起来,追求世博速度,讲究世博质量,把“质量提升”的工作理念贯穿到世博保障工作的方方面面。上海局紧紧围绕技术执法与全方位服务“两大职能”,把严格把关与优质服务有机地统一起来,从服务中体现监管,寓监管于服务之中,践行“崇检尽责、服务至上”的上海检验检疫精神,与全国17个直属检验检疫局在国家质检总局的指导下共同签署了上海世博会联动保障机制,紧紧围绕建立大质量工作机制和建设大质检文化“两大思路”,与兄弟局及地方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强化“合心、合力、合作”,践行“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诺言。

本次上海世博会指定了三家物流公司承担世博物资的物流运作,为能使世博指定物流企业能尽快熟悉上海局针对世博制定的专项检验检疫政策,提高业务能力,同时也为给世博物资快速通检打下扎实基础,上海局主动上门了解世博物流企业需求及合理化建议,并制定了一系列业务培训计划。上海局还对世博指定物流供应商、世博私人物品代理企业、世博运营公司等单位的30多名业务主管和报检人员进行了检验检疫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和培训,介绍了世博物资便捷通检的优惠措施,并详细讲解了世博物资在世博会开幕前、进行中和结束后的检验检疫工作要求和工作流程。

作为世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世界盛会,上海世博会的展品物流量预计将达17.2万标箱,用于展馆建设的进境货物流量近25万立方米,参展人员约7000万人次。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服务世博重任如山,责无旁贷,必须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才能有效履职,不辱使命。

开展“质量提升服务进万企”活动的关键点,在于增加服务内容,扩展服务领域,转变服务方式,进一步提升质检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水平———这也正是整个“质量提升”活动的内涵与外延。上海局立足于推动企业质量水平和全民质量意识提升,高标准严要求践行国家质检总局整体部署,持续增强质检工作服务企业、服务民生、引导消费、促进发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并通过下一阶段的关注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等一系列措施,将“质量提升服务进万企”活动进一步推向高潮。

重大任务见真章

大质量工作机制推动下的国际合作

如何拓展国际合作领域,探索建立大质量工作机制的新路子,是当前质检系统深化“质量提升”活动的重要课题。近年来,上海检验检疫局作了大胆探索,总结了有益的经验。

法国国际质量认证公司(BV)和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VDE)是享誉全球的两大国际认证机构,无论从规模、资金、人员配备到专业认证资质、服务培训理念、科学管理模式都有值得我们国内认证机构学习和借鉴的地方。随着国内认证认可事业的发展,认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国内认证机构已经意识到,品牌及形象建设的作用正逐步显现出来,寻求可能的国际合作形式,共同探讨差异化经营策略正成为一种主流。

6月25日,上海地区“玩具进出口贸易商质量提升研讨会”在沪成功举办。BV和上海进出口玩具检测中心技术专家生动讲解了目前欧美加等国家和地区玩具法规最新动态和企业的应对之道,并就如何推动上海地区玩具质量的提升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企业质量控制的举措,并耐心解答了180多位企业界人士的疑问。6月28日,VDE苏州分公司总经理陈宁先生一行五人到访上海检验检疫局机电中心,上海局机电中心领导接待并陪同对方参观了实验室,双方就建立紧密型业务合作关系进行了商谈,一致同意在目击测试、TDAP程序(数据接收程序)两个层面开展广泛合作,以建立技术互信和资源共享平台,实现部分产品领域VDE认证的本地化检测服务。

通过这种双赢的合作模式,取得国际著名认证联盟的标志,在证书上体现其价值,同时开展认证联盟的业务,在各联盟成员之间构筑合作的桥梁,扩大国内认证机构的国际影响力。也可以通过他们及时了解一些国际上最新最先进的认证检测技术和安全质量标准,帮助企业提高应对能力,有效规避出口风险,针对出口产品质量问题和国外采取的措施,加强研究和指导,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缩短检测通关流程,第一时间抢占市场。

这只是上海局加强国际合作,提升质量效益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上海局在进一步加强检政、检企合作的同时,把目光瞄准国际市场,充分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大联合”式的合作交流,努力拓展大质量工作机制的内涵和外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仅科研合作一项,就先后与联邦德国风险评估研究所的专家保持学术交流,完成了转基因油菜RT73检测方法的国际协同实验;与美国农业部西部农业研究所合作进行食品中诺如病毒检测方法研究;与美国宝洁公司纺织品保护技术专家合作对纺织品性能评估标准开展研究。并围绕服务世博主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检测技术和学术交流活动,为加快大质量工作机制和大质检文化建设探索了新路。

全力保障世博会进口食品安全

上海世博会开展以来,许多国家都把原汁原味的本土美食搬到世博园里供广大游客品尝鉴赏,这给身处世博保障一线的检验检疫工作者带来了难度,为保障这些进口食品的安全,上海检验检疫局从世博会筹备之初就开始精心筹划,严密部署,有针对性地做好把关服务工作,受到各国参展商的好评。

绿色通道把好关

世博会筹备期间,上海局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上海市世博会筹办工作领导小组和国家质检总局的有关要求,本着“安全监管、便利通关”原则,积极推进世博会进口食品安全保障的各项准备工作,并在世博会开幕前以及开幕初期将各项保障措施逐步调整、落实到位。上海局在组织机构、工作职责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完成了大量的进口食品政策法规宣传、世博会进口食品方式和特点的调研工作,公布了经该局备案的食品进口商名录,实施了世博会进口食品海空港直通园区模式,并多次根据世博会筹备和布展工作进展修订、调整工作方案和预案,同时完成了世博会进口食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工作。

今年4月中旬,直供世博会进口食品陆续到货,上海局迅速开通了入境检疫许可绿色通道,建立了直供世博会进口食品检验检疫绿色通道机制,提高了进口食品可追溯性能力建设,并与上海市有关部门初步界定了监管工作职责衔接的环节。4月19日下达了世博会进口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实施方案,全面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依托科技便追溯

为加强园区内进口食品查验点工作的监管力度,进一步提高进口食品的可追溯性,3月31日,上海局正式启用了世博园区视频监控中心。该中心的视频控制系统共含有36路监控图像信号,全面覆盖了包括仓库入货口、各查验通道、整箱暂扣区、人员通道等世博园区内检验检疫查验场所。从受理报检到世博会物资进入园区查验平台的整个过程全部都在监控之中,且所有监控视频自动录像并保存60天,便于审核追溯回看。

同时,世博园区视频监控中心还实现了与“全球眼”平台系统的联网对接,使质检总局及上海局世博会保障工作总指挥部都能及时全面地掌握园区内检验检疫工作的实际操作情况,进一步强化了对世博园区内重点、敏感场所及货物的监控,为提升应对直供世博会进口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等的可追溯能力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分类监管出成效

为扎实推进、有效落实世博会进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上海局同志反复调研,认真思考,仔细分析,针对不同物流形式进园的食品、不同用途的进口食品分别采取对应的监管措施,取得了相当明显的效果。

世博会开幕以来,上海局在全面加强世博会进口食品检验检疫把关的同时,对直供世博会的进口食品实施了绿色通道制度,并针对参展方申报不同用途(区分参展方工作人员自用、仅供陈列展示、以及用于销售、餐饮、派送等三类用途)的进口食品在中文标签审核、实验室检验等方面采取了区别对待措施并尽量给与快速便利。截至7月19日,已完成进口直供世博会食品检验检疫304批次,并分别从马来西亚参展方进口燕窝中2次检出亚硝酸盐超标,从摩尔多瓦参展方进口伏特加酒中检出甲醇超标,从智利参展方进口红辣椒酱中检出细菌总数超标,从伊朗参展方进口花茶饮料罐头中检出商业无菌异常等8批不合格食品。

考虑到以正常贸易方式进口的食品也可能通过国内流通、餐饮或加工环节再以园区外分销、配送、直送等方式进入世博园区,上海局从4月中旬开始全面布置加强了对这种非直供世博会方式进口食品的检验检疫工作,截至目前已从近20个国家/地区进口的食品中发现了近百批产品微生物、理化、添加剂、感官等项目不合格,特别是5月中旬从挪威进口的冰鲜蓝口贝中检出麻痹性贝类毒素,从日本进口的冰鲜红飞鱼中检出异尖线虫等,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已向全系统发出了警示通报,并发专函部署全面加强进口冰鲜水产品的检验检疫。

多方合作求联防

为全面保障,不遗漏任何一个监管环节,上海局在国家质检总局、特别是进出口食品安全局的指导下主动出击,积极协调地方有关部门和兄弟检验检疫局,共同着力打造食品安全保障的联动协作网络。

上海局在世博会开幕初期报市政府的文件中专门就明确与世博园区内食品监管部门的有关工作衔接问题提出了意见。近期,根据世博会运行以来所发现的情况专门致函上海市有关部门,进一步细化了监管工作接口。

对需要在入境前办理国家卫生部、食药监局和农业部前置许可的部分进口食品,上海局已经根据国务院领导批示精神和国家质检总局要求,与上海市食药监局和农委进行了多次协商和对接。

另外,考虑到从国内其他入境口岸进口的食品也可能会通过分销方式进入世博园区,上海局根据国家质检总局要求,已经建立了全国检验检疫系统世博会进口食品保障联络网,为有效协调从其他口岸进口、分销进园区食品的快速追溯工作打下了基础。

目前,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已经80余天,累计接待中外游客超过3000万人,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未发生任何重大进口食品安全事故,世博园继续呈现平稳有序运营的态势。

全方位服务不懈怠

细节:质量提升的基石

“这本《检验原始记录》没有标明温度、气压等实验标准规定需要标明的”

“二级文控员具体负责什么工作?”

这一声声质询是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测整顿工作中的一幕。

很快,《检验原始记录》程序文件得到修改,各实验室自查原始记录,根据需要增加环境条件、使用标准等:技术中心的质量文件中则完整和明确中心二级文控员岗位的工作职责。

上海局把检测整顿作为“质量提升”的重大行动来抓,在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下,专门设立了“检测工作整顿活动工作组”,重点检查工作人员思想认识水平是否到位、检测工作管理的制度是否健全,并对制度落实情况、人员管理现状、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顿,集中力量解决在检测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自今年4月份开展检测整顿工作以来,截至6月底,上海局通过自查自纠,共发现问题34个,已经整改22个;并培训相关工作人员154人次,考核125人次;修订完善制度18个。

“检测整顿工作中发现的很多都是些细节上的问题,但也正是对一个个细节问题的修改纠正,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检验检疫的工作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推动质量提升活动的开展”,牵头负责检测整顿工作的该局副局长董超告诉笔者。

为规范技术中心委托检验行为,向社会各方提供有效服务,该局组织三个技术中心对委托检验工作的状况进行了12个方面的调查,对委托检验工作中存在的样品复验,检验标准的合适与否,检验人员的水平不适应新技术的发展等问题查找原因,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该局各技术中心积极参加CNAS组织的各项能力验证活动和量值比对,以及国际知名机构资质的国际实验室能力验证共182项,已有165项获得满意结果。

7月2日晚21时,上海检验检疫局的工作人员接到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下发的紧急通知:用最快的速度开展21项2011年度国家质检总局科研计划项目预算编报工作。这21个项目涵盖所有10个专业类别,已经全部通过国家质检总局专业委评审,至此,上海局的立项项目在覆盖面和立项数量上均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获得突破的背后则是上海局检测整顿工作的另一块重头戏———推动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为保障众多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该局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绩效管理,强化监督管理,提高技术保障能力。组织“一期规划”未验收的12个重点实验室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申请核查验收,并按照重点实验室验收核查表的内容开展自我核查。针对核查中的低分项,各实验室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绩效管理,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将大型设备投入产出调研分析纳入常态化管理,为检验检疫各类大型设备的预算、使用、维护等工作做好有力保障。该局大型设备委托收入与产出比值为21%,高于设定为12.5%的大型仪器委托收入与产出比值;2009年各技术中心平均使用率73%,高于设定为50%的大型仪器使用率指标。继2009年食品中心的2个项目、保健中心的1个项目首次在认监委组织的能力验证项目中担任组织者后,今年该局食品中心“矿泉水中溴酸盐含量的测定”又获得认监委批准成为能力验证项目组织者,现项目处于正常开展中。

此外,上海局组织和配合技术中心做好检测技术培训、仪器设备使用技术培训和检验检疫实验室管理培训,组织各技术中心资质认定工作自查自纠,开展以食品检验为主的技能比武和知识竞赛……通过自查自纠,检测整顿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浮出水面,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问题,接下来针对检测整顿工作开展的考核检查、验收总结、规划提高则将贯穿上海局“质量提升”活动的始终。

检验检疫快速反应 大批台湾农产品顺利入境

为搭建台湾农产品贸易平台,国台办、农业部在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增挂“上海台湾农产品交易中心”商业部同意增挂“海峡两岸(上海)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牌,该中心于6月26日正式营业。为展示台湾丰富的农产品资源,6月24日,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迎来了142种加工食品、4种水果和2种鲜切花等台湾农产品,共计3495箱、31吨、24.9万美元。为加快该批进境台湾农产品查验放行速度,确保能赶在营业日及时向市民展示,上海检验检疫局本着既把关又服务的精神,克服品种繁多、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认真开展工作,积极做好前期准备,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加班加点实施查验,并按照检验检疫要求抽取样送食品中心进行检验。真正履行快速报检、快速查验、快速检测、快速放行和24小时全天候“一站式”服务的承诺,得到了市农委、台商、交易中心的好评。

一企一策有成效

真情服务 情注“三农”

——崇明检验检疫局力促企业农产品出口纪实

崇明岛是我国第三大岛,崇明县是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崇明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在上海乃至全国都别具特色和影响力。如何发挥良好的自然生态基础,帮助企业打造特色农产品,发展高效生态、高端农业、树立国际品牌,进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农业建设,成为崇明检验检疫人孜孜不倦的追求。

上海绿晟实业有限公司在上海崇明检验检疫局的帮扶下,2009年首次出口深加工冻干果蔬12批次,重11.487吨,货值225591美元,在崇明整个深加工农产品年出口量中占有很大比重,成为当地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同时,崇明绿华柑橘示范基地在该局帮助指导下,将优质柑橘远销加拿大,为当地果农带去了实惠。

然而,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发达国家贸易技术壁垒的影响,初级农产品的出口已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企业产能矛盾凸显,并遭遇了技术瓶颈。怎样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创造新的发展空间成为企业面临的一道难题。同时,也考验着战斗在检验检疫一线的工作人员。

创新工作机制 提升服务质量

地处崇明县的上海绿晟实业有限公司是上海崇明检验检疫局监管的一家集绿色果蔬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产品深加工出口民营企业,主要生产德国小香葱、黄桃、白花菜、西兰花、柑橘等冻干、速冻果蔬产品,并出口至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地区。该公司从日本、瑞典引进了真空冷冻干燥和单体流态化速冻生产线,其生产技术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并且采取“公司+基地+标准化”的形式,利用崇明岛的优良环境建立了万亩蔬菜基地,为扩大当地农产品出口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上海崇明检验检疫局本着服务企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则,将上海绿晟实业有限公司作为服务“三农”的实践载体,按照“先期介入、超前服务”的理念主动上门宣传检验检疫法律法规、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及时听取该公司的需求和建议,并不断向其灌输“企业是产品安全质量第一责任人”的意识,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使企业逐步完善并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出口农产品质量。

一是严把原料供应关。鼓励企业采购上海本地优质的农产品,积极为企业和果农提供相关产品信息,帮助进行出口果园的备案工作。

二是狠抓品质管理。除对本地果园实施生产季节全过程监管外,对企业国外采购的加工原料,也加强了种植期间用药、加工过程中有无添加其他化学成分的监管。根据企业出口意向,搜集进口国不得检出化学品、禁用农药等检测标准,做到农残检测有的放矢,助企业出口。

三是强化监管服务。从加强农产品自身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开展从花期到采收全程农残监控管理,帮助引导果农建立农产品安全生产模式,确保施药科学合理,提升崇明柑橘的安全卫生水平和产品品质。

帮农惠农 服务企业全方位

农业一直是崇明的支柱型产业,绿华镇的柑橘已有39年的种植历史,是崇明的柑橘之乡。现在绿华镇柑橘种植面积已达2.8万亩,伴随着品种不断改良、产量逐年上升,柑橘产业已成为绿华的特色产业和绿华老百姓致富的主导产业。

崇明检验检疫局在对企业加强把关服务的同时,时刻牢记帮农惠农的使命。该局了解到上海绿晟实业有限公司需要使用异地原料:例如香蕉、草莓从厄瓜多尔和智利进口,苹果、水蜜桃等也多从外地采购,因此建议企业今年把冻干柑橘作为重点发展的业务,主动出击,为企业、果农和政府搭建桥梁,促成多方的互惠共赢。上海绿晟实业有限公司因开发冻干柑橘增加产能存在着困难,原有生产设备基本达到了饱和。崇明检验检疫局获悉上述情况后,立即向上级部门反映。最终,争取到了上海市农委的支持,使企业获得了2000万的拨款用于扩充生产设备,解决了产能矛盾;同时,崇明检验检疫局牵头上海绿晟实业有限公司和绿华镇党委班子举行柑橘采购前期洽谈会,达成了每年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绿华1200吨柑橘的合作意向。这不仅降低了企业采购原料的风险成本,而且为广大果农的柑橘销售提供了一条顺畅、快捷、可靠的途径,帮助农民实现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极大地减少了因天气、交通运输、信息不畅等因素导致柑橘价格过低甚至滞销而给果农造成的损失,切实给农民带去了实惠。此外,作为当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海绿晟实业有限公司的发展必将进一步拉动地方的经济。

崇明检验检疫局还主动上门服务,帮助企业攻克冻干柑橘研发难题,在全国首创“冻干柑橘”。柑橘的橘瓤外有一层较厚的囊衣,如不事先剥离,冻干处理时柑橘将无法充分脱水。为此,崇明检验检疫局联系行业技术专家,同上海绿晟实业有限公司积极探讨柑橘冻干前处理工艺,尝试各种脱囊衣技术。经过无数次尝试,助企业成功研发了生化处理法,用不同配比的果胶酶和纤维素酶混合制剂溶解囊衣,打破了国外禁止柑橘使用化学脱皮剂出口的技术壁垒。同时,避免了钠离子的增高,解决了酸碱废水排放污染环境等问题,真正实现了高效生态、绿色农业,使崇明柑橘产业逐步走上高附加值、深加工之路。

今年,上海绿晟实业有限公司新开发了将脱水水果(脱水香蕉、草莓、梨、苹果混合包装)出口至美国的业务,进口原料均由冷藏集装箱运输,草莓的保存温度为-18℃、香蕉为-23℃,原先原料进口业务都在洋山港进行,出口报检报关则设在崇明本地。繁琐的报关报检给企业造成了极大不便,同时严重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崇明检验检疫局获知企业困难后,立即向上级职能部门反映,提出在属地直接报检及检测进口原料的请示,上海检验检疫局了解情况后,给予了大力支持,同意该企业在崇明检验检疫局同时办理进口及出口报检和相关检验业务,以前一个冷冻集装箱的仓储物流成本是13000元,自实行在崇明当地报检和检验后,每个集装箱节约物流成本近3000元,并大大缩短了进口原料在港区的滞留时间。1~5月份,上海绿晟实业有限公司已进口香蕉44吨、草莓47吨,加工出口了11批次,在美国市场反馈情况良好。预计今年还将进口香蕉140吨、草莓120吨。此外,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共计出口农产品43批次,重量81.556吨,货值1040377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609%和361%,呈现量价翻倍增长的良好态势。

让更多的崇明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崇明检验检疫局深感任重而道远。为此,该局将深挖潜力,进一步发挥自身的信息、技术和管理优势,结合大质量工作机制和“质量提升进万企”活动,奋力在“服务三农”的活动中实现新的跨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