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质量统计分析

让质量更有含金量

2015年12月07日 08:15    信息来源: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近期,质检总局集中公布了近6年来在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中6次以上(含6次)抽查结果合格的1151家企业名单。媒体给这份名单取了个响亮的名字——“中国好产品”企业名单。这份名单到底是如何出炉的?这些“中国好产品”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公布这份名单有何目的?带着这些问题,中国质量报记者采访了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相关处室负责人。

2014年我国国抽合格率首次突破90%,但大多数国人对于中国制造的质量感知却并不乐观,中国游客在全球“扫货”便是最直接的体现。“从国抽结果来看,中国产品质量在生产环节确实出现大幅提高,很多产品的质量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不少老百姓还是觉得国外东西质量更好。”该负责人说,因此,如何通过更有说服力的数据和信息,让消费者了解中国产品质量的真实状况,从而进一步激发和引导国内消费,成了整理并公布“中国好产品”企业名单的第一个出发点。

在消费者对中国产品质量不信任的同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少生产企业也对质量工作产生了困惑,甚至有企业发出了“每次抽查都合格,但好像也没什么用”的玩笑话。“这说明,我们质量领域的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不仅对失信者惩治不够,而且对质量好的企业也没有给予足够的激励。”该负责人认为,以前提起国抽,大家更多关注的是不合格产品及生产企业,而“中国好产品”企业名单则是对抽查结果的“二次开发”,目的就是让这些“经得住考验”的好企业能够被更多消费者所熟悉。

该负责人所说的“考验”,就是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作为政府部门依法组织第三方开展的独立检验,国抽工作的目的就是“客观准确反映产品质量状况”。“虽然说连续多次国抽合格不代表企业以后所有产品都合格,更不代表监管部门以后会对这些企业放松监管,但是必须要说,要做到这一点已实属不易,甚至有很大难度。从一定角度体现出这些企业主动落实质量主体责任,重视产品质量,努力打造“中国好产品”的积极态度。”

“不选、不评、不报”,是这份名单最大的特点和亮点所在。该负责人表示,“这份名单的产生,只是对6年来国抽覆盖的10万批次产品和9万多家生产企业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整理和筛选,没有经过任何的评选等环节。”

但与国抽不同的是,筛选整理的切入点从产品转向了生产企业,“产品是动态的,当时合格的产品,可能现在停产了或者更新换代了。但生产企业是相对固定的。名单中很多企业的产品类型多样,抽查结果全部合格,能直接体现出企业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控能力。”

该负责人表示,之所以将名单的“门槛”定为6年来国抽合格6次以上,是因为从2009年国抽结果和企业名单向社会公布以来,到目前为止恰好6年,“这1151家企业是从9万多家企业中筛选出来的,可以说是百里挑一。”

“其实这份名单可以发挥多种作用——对消费者来说,它是质量情报员,可以让大家快速掌握哪些企业和产品质量更可靠;对企业来说,它是质量加油站,可以让企业感受到重视质量、提升质量带来的动力,动态化管理也在时刻要求企业把质量放在首位,不敢掉以轻心;对政府监管部门来说,它是质量风向标,可以激励和发动更多人关心质量、重视质量。”该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项工作,让质量更有含金量,从而让追求质量、重视质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同时,这一工作创新目前仍在探索阶段,下一步将根据企业和消费者的反馈来进行调整和完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