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质量统计分析

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稳中有升

2009年12月22日 10:01    信息来源:国家质检总局

根据对全国25万多家制造业企业相关数据的测算,2008年,尽管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特大自然灾害和食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不利影响,但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制造业的质量竞争力仍然保持了稳定上行的发展态势。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1.18[*],与2007年相比提高了0.19。


图1  1999~2008年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

一、产品技术水平和符合性质量稳步提升。29个制造行业中,9个行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生产的产品产值达到了70%以上,11个行业超过了50%,全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的237类23400多种产品的平均抽样合格率为84.5%,比2007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

二、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全国大中型制造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达到2500多亿元,比2007年增长了26.71%,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由2007年的0.90%提高到0.96%,新产品销售收入总额累计超过5万亿元,增长率达到25.50%。

三、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大中型制造业企业平均产品销售收入达到7.37亿元,比2007年增长了8.38%,与国外企业抗衡的能力不断增强。

从29个制造业行业来看,21个行业的质量竞争力指数有所提升。质量竞争力指数处在较高水平并保持稳定增长的行业有: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86.95,比2007年提高0.95;橡胶制品业84.97,提高0.60;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83.90,提高0.98;通用设备制造业83.53,提高0.10;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83.48,提高0.03;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82.19,提高0.26;医药制造业81.33,提高0.04;化学纤维制造业81.31,提高0.08。

从31个省(区、市)制造业来看,25个地区的质量竞争力指数出现增长。广东、江苏、北京、上海、天津、浙江的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在85以上。质量竞争力指数在80以上的地区数量达到20个,比2007年增加了5个。东、中、西部区域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分别达到85.04、79.72、80.04,与2007年相比分别增加了0.22、0.73、1.04,东部区域继续保持了质量竞争力指数的全国领跑地位,中部和西部区域质量竞争力明显增强。新疆、宁夏、青海、甘肃、贵州、内蒙古和广西等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质量竞争力指数连续三年保持稳步增长,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测算结果也暴露出,我国制造业的质量竞争力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并出现了一些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

一是技术改造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连续下降。2005年以来,我国大中型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的增速均低于销售收入的增速,技术改造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不断降低,从1.79%、1.54%、1.44%下滑到1.37%。2008年,全国大中型制造业企业的微电子控制设备比重也出现明显下降。农副食品加工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家具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行业的微电子控制设备比重不足10%。

二是管理体系认证力度有所减弱。受一批中小企业倒闭关停、企业兼并重组等因素的影响,全国制造业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数量与2007年相比减少了近3万张,降幅达到14%。

三是企业拥有发明专利数增幅下降。2008年,我国大中型制造业企业拥有发明专利数为54223件,与2007年相比增幅明显下降,从上年的50.72%下降为27.7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8个行业的发明专利数出现下降。

四是部分行业的质量竞争力明显波动。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家具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塑料制品业等行业的质量竞争力指数出现下滑,分别比2007年下降了0.29、0.35、0.68、0.98和1.38。

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战略问题。2008年以来,受国际国内各种不利因素的持续冲击,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在此关键时期,提高制造业的质量竞争力,不仅是扩内需、保增长的急切需要,而且是调结构、上水平的必然要求。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培育质量竞争优势日益成为我国参与全球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的经济合作与竞争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质量宏观管理工作,支持和引导企业积极发挥主体作用,推动制造业质量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附表1  2008年制造业各行业质量竞争力指数

行业 质量竞争力指数
农副食品加工业 75.11
食品制造业 78.26
饮料制造业 79.50
烟草制品业 79.68
纺织业 76.27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76.44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76.41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78.37
家具制造业 78.07
造纸及纸制品业 76.60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75.56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74.85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78.18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82.19
医药制造业 81.33
化学纤维制造业 81.31
橡胶制品业 84.97
塑料制品业 79.05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75.83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83.29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82.45
金属制品业 79.87
通用设备制造业 83.53
专用设备制造业 84.02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83.48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84.41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86.95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83.90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70.93

附表2  2008年各地区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

地区 质量竞争力指数
北京 86.90
天津 85.77
河北 80.09
山西 75.61
内蒙古 80.11
辽宁 82.56
吉林 80.30
黑龙江 79.47
上海 86.53
江苏 86.95
浙江 85.12
安徽 81.85
福建 81.12
江西 81.77
山东 83.47
河南 77.63
湖北 82.43
湖南 81.03
广东 87.26
广西 78.23
海南 77.15
重庆 84.69
四川 81.09
贵州 80.44
云南 74.69
西藏 64.99
陕西 80.57
甘肃 79.10
青海 79.49
宁夏 79.53
新疆 79.04

[*]质量竞争力指数由12个统计指标的标准化得分线性加权生成,得分范围为60-100分之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