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质量监督

“两个纲要”定方向 追风赶月向春山——市场监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高质量发展述评之二

2025年01月20日 14:39    信息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回首2024,豪情万丈,气象万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发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强音,中国经济稳中求进、以进促稳。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途上,市场监管部门全力以赴。2024年,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 工作安排,大力实施《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健全高位推动工作机制,深化质量领域改革创新,加强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强化督察考核和实施评估,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作出有力贡献、取得显著成效。

强化质量支撑 夯实强国之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质量体现着人类的劳动创造和智慧结晶,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天上刷新“中国高度”,在深海刷新“中国深度”,在地面刷新“中国速度”……2024年,以载人深潜设备、高铁、核电技术、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产业和产品,成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亮丽名片。

不过,“中国制造”的目标远不止于此。202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部署政府工作任务时强调,加强标准引领和质量支撑,打造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制造”品牌。

2024年,我国质量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提高到85.6。生活性服务、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分别提高到81.3和81.4,首次进入“满意”区间。我国获得国际认可的校准测量能力达到1958项,位居世界前列。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3154项,比上年增长48%。主要消费品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达到97%。获得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达5.3万余家。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场监管部门近年来持续推动“两个纲要”落地见效。

——完善质量法律制度,推动修订产品质量法,健全产品和服务质量担保与争议处理机制,完善多元化、多层级的质量激励机制,健全国家质量奖励制度。

——健全覆盖质量、标准、品牌、专利等要素的融资增信体系,促进质量竞争、优胜劣汰,推动产品质量提档升级、产业质量竞争力持续提升。

——提升产业标准化水平,加强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与产业技术基础标准建设,加大基础通用标准研制应用力度。

——加快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的技术攻关和标准研制应用,实施标准化助力重点产业稳链工程,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标准有效衔接。

——实施标准国际化跃升工程,推进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体系兼容。

2024年,全国市场监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抓好《质量强国建设纲要》落地落实工作。持续推进质量强企强链强县建设。制定质量强国建设领军企业培育导则,引导24.5万家企业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支持企业组建质量创新联合体889个。会同财政部门设立质量强链专项,启动实施十大标志性项目,部署质量攻关任务146项,带动全国实施质量强链项目952个,解决卡点问题14391个。出台质量强县(区、镇)培育建设方案,建立数字化服务平台,首批将580个城市纳入培育库。

加强标准引领 推动创新发展

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统计数据显示,自2018年 提出并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以来,该制度已覆盖农业、消费品、装备制造、新兴产业、服务业等240个领域,对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产生了重要作用,对社会认知和行业发展影响巨大。

(上接1版)

从“领跑”标准到“领跑”产品和服务,再到“领跑”品牌,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通过不断树立行业标杆,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特别是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1年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标准化各项工作更是扎实开展、纵深推进。

2024年, 推动印发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以标准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两个方案”,涉及的583项国家标准已发布292项。实施国家药品标准提升计划,完成2025年版《中国药典》编纂。部署研制120项标准稳链关键技术标准,召开经验交流现场推进会。发布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一批重点领域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发布燃气安全、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等安全筑底强制性国家标准161项,较2023年翻了一番。组织废止和修订地方标准5500余项。

2024年,标准化战线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不折不扣、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落地见效,标准化工作硕果累累、欣欣向荣。

1月,为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中关于实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工程的部署,国家标准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8个部委联合印发《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工程工作方案》,以标准化助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

3月26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可持续电气化交通系统委员会秘书处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

5月29日至30日,2024物流标准化国际大会暨ISO/TC 344成立大会在山东青岛举行,ISO/TC 344(国际标准化组织创新物流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

8月25日,在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人工智能赋能未来产业与组织发展论坛上,国内首家人工智能标准化研究机构——北京人工智能标准化研究院揭牌成立。

9月6日,《国家标准委等6部门关于在部分重点领域探索开展标准实施效果评估及评估方法推广工作的通知》正式发布。

11月21日, 印发《标准必要专利反垄断指引》。指引旨在为预防和制止经营者滥用标准必要专利排除、限制竞争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鼓励创新,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12月4日,全国标准化研究机构协作机制成立暨第四届标准化改革与发展圆桌会议在北京召开。协作机制的成立对进一步发挥标准化在助推高质量发展中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立时代潮头,与祖国同行。在这段“2024标准简史”中,市场监管部门奋楫争先,交出了标准工作的优异答卷。

贯彻“两个纲要” 锚定努力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提出实施质量强(兴)省战略,2877个市县开展质量强市(县)活动,一份份质量强省建设纲要也在福建、广东、湖北、山东、新疆等地发布实施。与此同时,全国各地扎实开展的标准创新、标准推广、服务工作,把标准的强大力量更多、更直接地传递到千业万企,惠及千家万户。

坚持推进“两个纲要”落实落细,还需要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做好各项工作、付出更多努力。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之年。深入贯彻落实“两个纲要”,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市场监管部门职责所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着力提升质量基础设施稳链强链效能。进一步提高质量强企强链强县实效,积极做好标准稳链工作。”在前不久结束的全国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 党组书记、局长罗文的一番话铿锵有力。

质量基础设施贯通产业发展全链条各环节,是助力科技创新、提升生产效率、推动产业变革的关键要素,能够有力促进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在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我们必须强化链式思维,加强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要素资源的系统集成和融合应用,助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国市场监管工作会议提出的明确要求,为全国市场监管系统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有力有序推进“两个纲要”落实落细明确了方向。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新年的一切都是崭新的,“明天会更好”是我们共同的信念。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梦想的足迹,将刻印在崭新的星辰大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