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烟困局
本周,一份名为《控烟与中国未来》的调研报告在北京发布,这份报告对我国控烟工作的现状、近来年我国控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等公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权威发布。根据这份报告的评估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控烟工作陷入尴尬境地,尽管政府部门已经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采取了一些控烟措施,但是我国吸烟率却依然居高不下,烟草给人们带来的健康威胁和社会经济负担依然非常沉重。那么,为什么我国的控烟工作难见成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控烟工作举步维艰呢?来看今天的记者调查。
我国15岁以上男性总吸烟率高达62.8%,男性吸烟者总数达3.4亿,女性总吸烟人数也有1639万,全国吸烟总人数超过3.5亿。
2010年大约有7.4亿不吸烟人群遭受二手烟暴露。我国对《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要求的主要五项政策履行的平均得分仅为37.3分。
本周,一份由中外公共卫生、法学、经济学专家联合调研的报告——《控烟与中国未来》在北京发布,报告评估结果显示,我国总体控烟效果与《烟草控制框架条约》要求存在巨大差距。
中国疾病控制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主任 杨功焕
37.3分是对我们过去5年的控烟打的分,这个分实际上可以这么说,百分制(得)37.3分,当然预示(意味)着不及格。
杨主任介绍说,37.3分是根据《烟草控制框架条约》中对履约关键5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后得出的。这五项关键政策是指:保护人们免受二手烟的危害、提供戒烟帮助、警示烟草危害、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以及增加烟草税和价格等内容,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要保护人们免受二手烟的危害。
二手烟 侵害每个吸入的人的重要器官 使他们患上心脏病的几率增加25% 即使他们从不吸烟 而且最可怕的是 85%的二手烟是肉眼看不到的 二手烟 无形的杀手
3.5亿烟民,7.4亿二手烟受害者,虽然我国遭受二手烟之害的人数比烟民数量的两倍还多。但报告显示,只有不足1/4人群了解吸烟和二手烟的危害,公共场所也成为二手烟危害最严重区域。
北京的刘女士最近在单位组织的体检中被检查出肺部异常,根据检查结果医生建议刘女士最好立即戒烟。
刘女士
发现我的肺部有阴影,有慢性肺炎的先兆,医生说我这种症状是由于吸烟造成的,还警告我必须要马上戒烟,可是我平时根本就不吸烟,从来都没有吸过。
从来没有吸过烟的刘女士怎么会出现了吸烟者才容易出现的症状呢?原来刘女士的办公室中除她之外的同事都吸烟,医生认为,导致刘女士出现这些症状的元凶就是同屋的同事每天喷出的烟雾。
据了解,一个吸烟者吸烟时,在室内通风不畅的情况下,所有在场的人都会吸入二手烟。而由于空气的冷凝作用,二手烟中的有害物质浓度甚至比吸烟者吸入的还高。其中烟焦油含量比吸烟者吸入的多1倍,苯并芘多2倍,一氧化碳多4倍。
为了了解公共场所二手烟的危害情况,记者在晚餐时间来到北京的一家餐馆,发现就餐的顾客当中,有很多人都在吸烟,而餐馆内,也没发现任何关于“禁止吸烟”的告示,这种现象在很多家常菜餐厅里早已见怪不怪了。
饭馆 服务员
记者:你们这儿能抽烟吗?
可以。
记者:可以抽烟啊,没有无烟区吗?
没有。
记者:为什么啊。
不知道。
不仅餐馆里禁烟难,在一些网吧内,虽然墙上有明显的“禁止吸烟”标志,但泡网吧者和网管对此却都视而不见,大厅内弥漫着浓烈的烟味。除了这些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之外,很多人在工作时,也要长期忍受“被吸烟”造成的危害,而且碍于同事之间的面子问题,大多数人都被迫成为“二手烟”的受害者。
一家健康门户网站做的一个涉及8000多个样本的调查显示:有91%的人介意或非常讨厌公共场所吸烟的人,只有9%的人表示无所谓。但是面对如此让人生厌的行为,人们多数情况下会怎么做呢?
调查显示当真正面对公共场所“二手烟”的时候,有60.4%的人选择悄悄走开;22.5%的人会默默忍受;还有13.9%的人会偶尔制止吸烟者;只有3.2%的人会主动制止吸烟者。
《二手烟受害者调查报告》编辑 蔡明花
只有3.2%的人会主动制止吸烟者。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是,最主要的因为是对二手烟的危害认识不深,如果知道并且相信二手烟能增加22倍的肺癌风险,可能这个局面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第二个原因可能是由于您不让别人吸烟,你又没有依据。我们国家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法律给受害者撑腰。
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针对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全国性法律。也就是说目前为止在有些公共场所吸烟甚至有可能是合法的。
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会副会长 马怀德
没有中央(国家)立法,所以它在设置很多处罚的条款、违法行为,纠正的这个相关的条款的时候,就有一些立法层级,效力等级上的障碍,法律的科学性,有效性,可执行性,还需要进一步地提升。那么另外一方面,就是说,我们现在的禁烟立法在执法这个环节,执法这个层面是缺少这种社会的氛围。也就说是违法并不以违法为耻,执法合法的这个行为者,也并不能够就此获得什么利益。
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在禁烟和控烟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全国性法律法规规定,同时地方性的法律法规在执行方面,尤其是处罚方面明显力度不足,这些法律和制度层面的漏洞和缺失,无疑是造成我国控烟工作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在另外一个方面,烟草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禁烟工作的社会利益之间的尖锐冲突,也是影响控烟进程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人的肺就像海绵但有人却用肺来吸取烟草烟雾中的毒素如果你每天吸一包烟一年下来吸入肺中的致癌物质焦油会有这么多足以引发癌症以及其他严重疾病。
事实上,类似这样的宣传片,在发达国家的媒体每天都能见到,而这其中的一些直观表现吸烟危害的图片,更是被直接要求印在香烟包装盒的正面,而且要求图片面积要最低不得低于烟盒面积的30%。
画面当中是同一品牌的香烟在我国销售时和在国外销售时的不同包装样式。这个画面优雅漂亮的,是在我国境内销售的,印着恐怖警示图片的是在国外销售的。专家认为,虽然盒内的香烟相同,但是两种不同的包装会导致人在抽烟和不抽之间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
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法学教授 卓小勤
正是由于香烟的这种赏心悦目的外包装,它具有这种,这种社会文化精神层面的一种良性的这种价值在这里边,那么如果通过立法严格要求烟草的外包装必须要有吸烟有害健康的图片的警示,那么这种图片的警示,等于破坏了它的这种良性的这种价值,我觉得只有这样的话,才能够真正起到控烟的这样一个作用。
专家认为,优美的包装不仅对香烟进行了美化,还造成了香烟外包装上本应该承担的警示功能缺失,客观上可能对香烟的销售起推波助澜的作用。更有甚者,一些烟草企业把本应该告知公众的香烟的危害,变成了关于吸烟的误导式宣传,甚至不惜制造一些概念和噱头在公共场合大肆宣传。这幅记者1月6号在北京街头拍到香烟的宣传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法学教授 卓小勤
广告法当中有关禁烟的广告分三个层次,一个就是说禁止在这个广播电视,报刊杂志这样的一些媒体(上)来做香烟广告,另外一方面就是说禁止在公众场所做这个香烟广告,这种户外广告,它已经是在公共场所了,它是以这个减低烟草的危害来宣传烟草,来做这种香烟广告,所以我觉得这是一种变相的香烟广告,已经违反了我们国家的《广告法》的规定。
与这则广告中“纳米技术新贡献,卷烟减害新突破”的宣传异曲同工的是,现在市场上出现了许多所谓减害低害香烟,低焦油香烟就是其中最为流行的一种。记者走访了一些超市和商场,发现品种繁多香烟中,一些宣称低焦油或者是低危害的香烟很受消费者青睐。
据营业员介绍,很多消费者之所以购买这种低焦油含量的香烟,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低焦油就等同于低危害。
焦油是卷烟中有机物质在缺氧条件下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目前,研究表明烟气中的焦油是对人体危害最严重的有害物,这就是为什么香烟盒都要求标出焦油含量的缘故。虽然卷烟企业都在围绕着焦油含量打健康牌,但是,降低了香烟里的焦油含量,吸烟就没有了危害吗?
武警总医院副主任医师魏玉杰
实际上一样的,因为我们烟草当中有250多种,我们已经证实有害的物质,其中有40多种是致癌的,那么焦油是其中的一种,那么你可能把这焦油的含量稍微往下降一降,但其它烟草的有害成分还是存在的。
有害物质高达数百种,而呈现在消费者面前的仅仅是焦油和烟气碱的含量,近年来,国内各大烟草品牌相继推出低焦油产品,并以“降低焦油含量,减轻吸烟危害”为口号促销卷烟。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曾对烟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60%的烟民的相信低焦油低危害的说法,这一比例在加拿大等国家只占20%。在过去50年中,流行病和其他学科的证据表明,烟草的改变并没有降低烟草的危害,使用低焦油含量的卷烟并没有减少肺癌发病的趋势。也就是说“降低焦油含量,减轻吸烟危害”根本就是虚假宣传。
不仅烟草生产商在宣传方面做足了功夫,而且还不遗余力地将吸烟包装成一种潮流的行为,在一些影视剧作品中进行灌输。像烟草商赞助制片商,将抽烟镜头美化,对受众尤其是青少年造成误导就是常用的手段。
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法学教授 卓小勤
把吸烟作为一种非常潇洒的一种形象,那么这个等于实际上是给大众的一种暗示,觉得这个东西是一个正面的。如果我们的大众文化能够正确地评价吸烟的危害,价值判断上,来对吸烟来进行否定,这样的话才能够倡导一个这种禁烟的这样一个氛围。
目前,我国的烟草厂商还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各种公益活动中,借公益之名,行宣传之实。而遍布各地的卷烟形象广告牌,也将香烟的品牌默默地传递到受众心中,这些行为,虽然都是《烟草控制框架公约》里明令禁止的,但是目很多烟草企业打着促进经济发展的幌子开展这些活动,不但没有被禁止,反而得到默许甚至纵容。而据《控烟与中国未来》报告显示:2005年吸烟导致疾病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总和为2275.48亿至2870.71亿元之间,占2005年总GDP的1.15%至1.57%。而2005年烟草工商税收合计约为2000多亿元。烟草致病的经济成本已经抵消了烟草利税收益。去年,其社会净效益已由1998年时的1.5亿元骤降至负600亿元。
中国疾病控制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主任 杨功焕
实际上这个也可以从其他国家的经验中也可以看到,往往是吸烟高峰持续三十年到四十年以后,健康危害才会达到高峰。所以我们从1984年当时调查就发现,开始吸烟率在往上走,那么这个走的过程,那么基本上现在已经到了健康危害已经是往高峰走的这么一个阶段了。
2000年后,我国男性人群在20多年的高吸烟率后负面健康效应正在显现:2005年中国人群中归因于烟草使用的死亡已达120万人,其中有33.8%在40-69岁之间死去。
其实吸烟或者戒烟,在什么地方吸烟、在什么地方不吸烟是烟民的一种选择,有一个调查结果挺有意思的,绝大部分烟民认为在家吸烟是最舒服和惬意的,但是二手烟暴露率的调查结果却显示,家里二手烟的暴露率远低于公共场所,造成这种矛盾现象的原因是,吸烟者大部分都知道二手烟对他人有害,不少吸烟者不想因为自己吸烟而影响家人的健康,因此在家中吸烟的比例远小于在公共场所。而禁烟工作对于主管部门来说并不是选择题,而是必须认真考虑和全力推进的工作,一个五年过去了,我国的烟草产量不降反升,我国的吸烟人群不降反升,面对这样尴尬的状况,管理部门是否也该反思一下,是监管制度不到位,还是监管措施不得力,面对烟草这个难缠的恶魔,不下决心,不真正拿出点切实有效的办法,是无法看到效果,甚至是难以看到希望的。
本周,一份名为《控烟与中国未来》的调研报告在北京发布,这份报告对我国控烟工作的现状、近来年我国控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等公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权威发布。根据这份报告的评估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控烟工作陷入尴尬境地,尽管政府部门已经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采取了一些控烟措施,但是我国吸烟率却依然居高不下,烟草给人们带来的健康威胁和社会经济负担依然非常沉重。那么,为什么我国的控烟工作难见成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控烟工作举步维艰呢?来看今天的记者调查。
我国15岁以上男性总吸烟率高达62.8%,男性吸烟者总数达3.4亿,女性总吸烟人数也有1639万,全国吸烟总人数超过3.5亿。
2010年大约有7.4亿不吸烟人群遭受二手烟暴露。我国对《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要求的主要五项政策履行的平均得分仅为37.3分。
本周,一份由中外公共卫生、法学、经济学专家联合调研的报告——《控烟与中国未来》在北京发布,报告评估结果显示,我国总体控烟效果与《烟草控制框架条约》要求存在巨大差距。
中国疾病控制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主任 杨功焕
37.3分是对我们过去5年的控烟打的分,这个分实际上可以这么说,百分制(得)37.3分,当然预示(意味)着不及格。
杨主任介绍说,37.3分是根据《烟草控制框架条约》中对履约关键5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后得出的。这五项关键政策是指:保护人们免受二手烟的危害、提供戒烟帮助、警示烟草危害、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以及增加烟草税和价格等内容,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要保护人们免受二手烟的危害。
二手烟 侵害每个吸入的人的重要器官 使他们患上心脏病的几率增加25% 即使他们从不吸烟 而且最可怕的是 85%的二手烟是肉眼看不到的 二手烟 无形的杀手
3.5亿烟民,7.4亿二手烟受害者,虽然我国遭受二手烟之害的人数比烟民数量的两倍还多。但报告显示,只有不足1/4人群了解吸烟和二手烟的危害,公共场所也成为二手烟危害最严重区域。
北京的刘女士最近在单位组织的体检中被检查出肺部异常,根据检查结果医生建议刘女士最好立即戒烟。
刘女士
发现我的肺部有阴影,有慢性肺炎的先兆,医生说我这种症状是由于吸烟造成的,还警告我必须要马上戒烟,可是我平时根本就不吸烟,从来都没有吸过。
从来没有吸过烟的刘女士怎么会出现了吸烟者才容易出现的症状呢?原来刘女士的办公室中除她之外的同事都吸烟,医生认为,导致刘女士出现这些症状的元凶就是同屋的同事每天喷出的烟雾。
据了解,一个吸烟者吸烟时,在室内通风不畅的情况下,所有在场的人都会吸入二手烟。而由于空气的冷凝作用,二手烟中的有害物质浓度甚至比吸烟者吸入的还高。其中烟焦油含量比吸烟者吸入的多1倍,苯并芘多2倍,一氧化碳多4倍。
为了了解公共场所二手烟的危害情况,记者在晚餐时间来到北京的一家餐馆,发现就餐的顾客当中,有很多人都在吸烟,而餐馆内,也没发现任何关于“禁止吸烟”的告示,这种现象在很多家常菜餐厅里早已见怪不怪了。
饭馆 服务员
记者:你们这儿能抽烟吗?
可以。
记者:可以抽烟啊,没有无烟区吗?
没有。
记者:为什么啊。
不知道。
不仅餐馆里禁烟难,在一些网吧内,虽然墙上有明显的“禁止吸烟”标志,但泡网吧者和网管对此却都视而不见,大厅内弥漫着浓烈的烟味。除了这些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之外,很多人在工作时,也要长期忍受“被吸烟”造成的危害,而且碍于同事之间的面子问题,大多数人都被迫成为“二手烟”的受害者。
一家健康门户网站做的一个涉及8000多个样本的调查显示:有91%的人介意或非常讨厌公共场所吸烟的人,只有9%的人表示无所谓。但是面对如此让人生厌的行为,人们多数情况下会怎么做呢?
调查显示当真正面对公共场所“二手烟”的时候,有60.4%的人选择悄悄走开;22.5%的人会默默忍受;还有13.9%的人会偶尔制止吸烟者;只有3.2%的人会主动制止吸烟者。
《二手烟受害者调查报告》编辑 蔡明花
只有3.2%的人会主动制止吸烟者。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是,最主要的因为是对二手烟的危害认识不深,如果知道并且相信二手烟能增加22倍的肺癌风险,可能这个局面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第二个原因可能是由于您不让别人吸烟,你又没有依据。我们国家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法律给受害者撑腰。
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针对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全国性法律。也就是说目前为止在有些公共场所吸烟甚至有可能是合法的。
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会副会长 马怀德
没有中央(国家)立法,所以它在设置很多处罚的条款、违法行为,纠正的这个相关的条款的时候,就有一些立法层级,效力等级上的障碍,法律的科学性,有效性,可执行性,还需要进一步地提升。那么另外一方面,就是说,我们现在的禁烟立法在执法这个环节,执法这个层面是缺少这种社会的氛围。也就说是违法并不以违法为耻,执法合法的这个行为者,也并不能够就此获得什么利益。
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在禁烟和控烟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全国性法律法规规定,同时地方性的法律法规在执行方面,尤其是处罚方面明显力度不足,这些法律和制度层面的漏洞和缺失,无疑是造成我国控烟工作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在另外一个方面,烟草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禁烟工作的社会利益之间的尖锐冲突,也是影响控烟进程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人的肺就像海绵但有人却用肺来吸取烟草烟雾中的毒素如果你每天吸一包烟一年下来吸入肺中的致癌物质焦油会有这么多足以引发癌症以及其他严重疾病。
事实上,类似这样的宣传片,在发达国家的媒体每天都能见到,而这其中的一些直观表现吸烟危害的图片,更是被直接要求印在香烟包装盒的正面,而且要求图片面积要最低不得低于烟盒面积的30%。
画面当中是同一品牌的香烟在我国销售时和在国外销售时的不同包装样式。这个画面优雅漂亮的,是在我国境内销售的,印着恐怖警示图片的是在国外销售的。专家认为,虽然盒内的香烟相同,但是两种不同的包装会导致人在抽烟和不抽之间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
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法学教授 卓小勤
正是由于香烟的这种赏心悦目的外包装,它具有这种,这种社会文化精神层面的一种良性的这种价值在这里边,那么如果通过立法严格要求烟草的外包装必须要有吸烟有害健康的图片的警示,那么这种图片的警示,等于破坏了它的这种良性的这种价值,我觉得只有这样的话,才能够真正起到控烟的这样一个作用。
专家认为,优美的包装不仅对香烟进行了美化,还造成了香烟外包装上本应该承担的警示功能缺失,客观上可能对香烟的销售起推波助澜的作用。更有甚者,一些烟草企业把本应该告知公众的香烟的危害,变成了关于吸烟的误导式宣传,甚至不惜制造一些概念和噱头在公共场合大肆宣传。这幅记者1月6号在北京街头拍到香烟的宣传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法学教授 卓小勤
广告法当中有关禁烟的广告分三个层次,一个就是说禁止在这个广播电视,报刊杂志这样的一些媒体(上)来做香烟广告,另外一方面就是说禁止在公众场所做这个香烟广告,这种户外广告,它已经是在公共场所了,它是以这个减低烟草的危害来宣传烟草,来做这种香烟广告,所以我觉得这是一种变相的香烟广告,已经违反了我们国家的《广告法》的规定。
与这则广告中“纳米技术新贡献,卷烟减害新突破”的宣传异曲同工的是,现在市场上出现了许多所谓减害低害香烟,低焦油香烟就是其中最为流行的一种。记者走访了一些超市和商场,发现品种繁多香烟中,一些宣称低焦油或者是低危害的香烟很受消费者青睐。
据营业员介绍,很多消费者之所以购买这种低焦油含量的香烟,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低焦油就等同于低危害。
焦油是卷烟中有机物质在缺氧条件下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目前,研究表明烟气中的焦油是对人体危害最严重的有害物,这就是为什么香烟盒都要求标出焦油含量的缘故。虽然卷烟企业都在围绕着焦油含量打健康牌,但是,降低了香烟里的焦油含量,吸烟就没有了危害吗?
武警总医院副主任医师魏玉杰
实际上一样的,因为我们烟草当中有250多种,我们已经证实有害的物质,其中有40多种是致癌的,那么焦油是其中的一种,那么你可能把这焦油的含量稍微往下降一降,但其它烟草的有害成分还是存在的。
有害物质高达数百种,而呈现在消费者面前的仅仅是焦油和烟气碱的含量,近年来,国内各大烟草品牌相继推出低焦油产品,并以“降低焦油含量,减轻吸烟危害”为口号促销卷烟。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曾对烟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60%的烟民的相信低焦油低危害的说法,这一比例在加拿大等国家只占20%。在过去50年中,流行病和其他学科的证据表明,烟草的改变并没有降低烟草的危害,使用低焦油含量的卷烟并没有减少肺癌发病的趋势。也就是说“降低焦油含量,减轻吸烟危害”根本就是虚假宣传。
不仅烟草生产商在宣传方面做足了功夫,而且还不遗余力地将吸烟包装成一种潮流的行为,在一些影视剧作品中进行灌输。像烟草商赞助制片商,将抽烟镜头美化,对受众尤其是青少年造成误导就是常用的手段。
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法学教授 卓小勤
把吸烟作为一种非常潇洒的一种形象,那么这个等于实际上是给大众的一种暗示,觉得这个东西是一个正面的。如果我们的大众文化能够正确地评价吸烟的危害,价值判断上,来对吸烟来进行否定,这样的话才能够倡导一个这种禁烟的这样一个氛围。
目前,我国的烟草厂商还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各种公益活动中,借公益之名,行宣传之实。而遍布各地的卷烟形象广告牌,也将香烟的品牌默默地传递到受众心中,这些行为,虽然都是《烟草控制框架公约》里明令禁止的,但是目很多烟草企业打着促进经济发展的幌子开展这些活动,不但没有被禁止,反而得到默许甚至纵容。而据《控烟与中国未来》报告显示:2005年吸烟导致疾病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总和为2275.48亿至2870.71亿元之间,占2005年总GDP的1.15%至1.57%。而2005年烟草工商税收合计约为2000多亿元。烟草致病的经济成本已经抵消了烟草利税收益。去年,其社会净效益已由1998年时的1.5亿元骤降至负600亿元。
中国疾病控制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主任 杨功焕
实际上这个也可以从其他国家的经验中也可以看到,往往是吸烟高峰持续三十年到四十年以后,健康危害才会达到高峰。所以我们从1984年当时调查就发现,开始吸烟率在往上走,那么这个走的过程,那么基本上现在已经到了健康危害已经是往高峰走的这么一个阶段了。
2000年后,我国男性人群在20多年的高吸烟率后负面健康效应正在显现:2005年中国人群中归因于烟草使用的死亡已达120万人,其中有33.8%在40-69岁之间死去。
其实吸烟或者戒烟,在什么地方吸烟、在什么地方不吸烟是烟民的一种选择,有一个调查结果挺有意思的,绝大部分烟民认为在家吸烟是最舒服和惬意的,但是二手烟暴露率的调查结果却显示,家里二手烟的暴露率远低于公共场所,造成这种矛盾现象的原因是,吸烟者大部分都知道二手烟对他人有害,不少吸烟者不想因为自己吸烟而影响家人的健康,因此在家中吸烟的比例远小于在公共场所。而禁烟工作对于主管部门来说并不是选择题,而是必须认真考虑和全力推进的工作,一个五年过去了,我国的烟草产量不降反升,我国的吸烟人群不降反升,面对这样尴尬的状况,管理部门是否也该反思一下,是监管制度不到位,还是监管措施不得力,面对烟草这个难缠的恶魔,不下决心,不真正拿出点切实有效的办法,是无法看到效果,甚至是难以看到希望的。
- 22款儿童护肤乳霜测评 3款获评五星!“纽强”“福而可”标签标识不符合标准要求(2023-04-26)
- 抽查不合格率达26.1%!劣质行李箱让人“说走不能走”(2023-04-11)
- 知识产权保护调查(2021-04-26)
- 文具质量调查(2021-04-19)
- 棕床垫质量调查(2021-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