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每周质量报告

奥运医药保障体系调查

2008年08月03日 00:00    信息来源:国家质检总局

还有几天,奥运会就要开幕了。到时候,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教练员和游客相聚北京。主办城市北京不仅要为他们的衣食住行做好服务,还要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特别是要及时医治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同时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那么,在医药卫生保障方面,北京市做了哪些准备呢?一起来看记者的调查。

现场医疗急救工作是奥运医疗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维持伤病员的生命体征,及时对症治疗,为送到医院后的救治争取时间和抢救机会。据了解,奥运会期间,北京急救中心主要承担运动员、奥运会官员、媒体记者及现场观众在奥运场馆、驻地出现伤病情况时的急救转运任务。

按照北京急救中心的规划,奥运会期间,北京急救中心的救护车将遍布所有比赛、训练场馆以及奥运村和媒体村,截至六月底,总共设置了165个急救站、配备了191辆急救车,815名医疗急救专业志愿者。

免费电影

在北京急救中心的门口,停放着几辆急救车,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其中有两辆车比一般的急救车要大出不少,一辆车的顶上还配备了可升降的摄像头,车内则有一个大屏幕的电视。据北京急救中心的张永利主任说,这是他们的通讯指挥车,现场指挥者可以通过摄像头了解现场情况,在这车上进行调度指挥。

记者还注意到,在这辆通讯指挥车的旁边有一辆更大的车,顶上有四盏可以升降的照明灯。据介绍,这是一辆多功能大型医疗保障急救车,配备了100份的抢救物资,升降式的照明灯可以辐射事发现场200平方米的范围。另外,这辆车的后半部还有一个现场抢救舱。

北京急救中心主任张永利:我们后面这个抢救治疗舱主要是对于现场的一些重病人,进行最快的那些快速处治,比如说气管插管,现场一些大的清创缝合,包扎止血固定,这些重病员呢,在后面舱里边都可以进行操作啦。

张主任告诉记者,这两辆指挥车和医疗保障车,都是特意为奥运会配备的。奥运期间,一旦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将能有效地提供医疗救援保障。而相对于正式赛事,奥运会的开闭幕式,现场参与人员更多,场面更大,情况也更加复杂,所以更要加强预防出现突发性事件,做好相应的医疗急救保障。

记者从北京急救中心了解到,奥运期间,直接为奥运服务的医疗急救专业志愿者中,除了北京急救中心的急救队员以外,还有来自北京二、三级医院的600多名医生和护士。这些医护人员虽然有一定的急救常识,但是缺乏系统的急救理论和技能,所以都必须接受严格的专业培训。李崇剑是一名来自北京阜外心血管医院的主治医师,平时主要是以院内工作为主,现在作为奥运医疗急救志愿者正在接受培训。通过模拟猝死、脊髓损伤、四肢骨折等场景,他将掌握现场抢救、紧急转运等业务技能。

北京阜外心血管医院主治医师 奥运医疗急救专业志愿者 李崇剑:我们碰到这种猝死,现场抢救的话,可能有时候会手忙脚乱,通过这种培训以后,我们至少能够做到角色的一个转换,能够跟几个人,像护士、司机还有志愿者,我们能够很好的配合起来,能够争取到患者恢复的宝贵时间,有利于患者生命的挽留。

按照医疗急救转运的工作流程,经过现场救治,一些危重伤病员,必须要转送到附近的医院。那么,为了缩短抢救时间,急救转运和医院内救治的衔接也是救治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

近日,由北京市卫生局和北京市科委共同主持研发的医疗急救信息平台正式启用了。在演练现场,一个手机模样的的东西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它就是急救信息平台的主角之一,它的名字叫“手持无线现场急救信息系统”。个头虽小、作用可不小,当比赛期间有运动员、官员或观众需要急救时,现场医务人员就可以通过它将患者信息第一时间发回到调度中心。

当患者被送上急救车后,车上的医护人员就将启动急救信息平台的第二主角了,这就是“急救转运信息系统”,它最大的亮点就是视频传输。医护人员可以将患者的血压、心电图等重要生命体征连同现场画面通过网络实时传回调度中心和医院。

患者还没有到达,相关信息就已经传送到了医院,这样急救的效率自然就大大提高了。据了解,这套急救信息平台在奥运会以后将进一步推广,为广大市民服务。目前,北京急救中心可以实现与市内52家综合医院急诊室的信息共享,使院内医生及时、完整、准确的获取急救的信息,建立起院前急救和院内救治的无缝隙衔接。

危重伤病员通过急救车送到医院后,医院将随即展开进一步的应急救治工作。

在北京市积水潭医院的一个地下车库,经过对它的改造,这里已经成了一个医疗救治基地,在奥运期间,一旦发生大的突发性事件,大量的伤员可以通过专用的救治通道,迅速地运到这里进行治疗。

这个车库按照病情的轻重划分了不同病区。病区内,整齐地摆放着医疗床,墙壁上也安装了氧气、吸引气等医疗专用管道。伤病员在这里将得到初步的紧急救治处理,严重的再分送到手术室或者专科病房。那么,这个由车库改造的救治基地能够达到医疗卫生要求吗?

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田伟:因为它是一个临时救治的基地。我们重新地进行了这个整洁啊,粉刷啊,包括消毒,所以这些问题都能够解决,没有任何在卫生标准上达不到的。

田院长介绍,把应急救治基地放在地下车库,一方面是有足够大的空间集中救治伤病员,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不占用普通病房,尽量不影响普通患者的日常就诊。

据了解,北京积水潭医院是一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主要在烧伤和骨科方面有特长,所以被定为奥运期间的烧伤和骨科的应急救治基地。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医院进行了多次现场演练。

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田伟:我们都是按照实际去操作的,都是事先不通知的,然后突然呢,打电话说,现在有这个100伤员来了,让各个部门就过来,结果我们发现,实际演练跟你想象真的是不一样,田院长告诉记者,通过模拟紧急演练,使医护人员熟悉了应急救治的程序,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提高了应急反应速度,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为了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北京市卫生系统与公安、消防等多部门还联合开展了看台坍塌、群体性踩踏伤亡、生物恐怖袭击等突发公共事件演习,积累了经验,提升了应急能力。

据了解,目前北京市已经建立了以专科应急救治基地为龙头,周边其他三级综合性医院为辅助,二级综合性医院为补充的三级院内应急医疗救治网络。共同承担突发公共事件、灾害事故的医院内救治工作。奥运期间,三个级别的医院将分别具备一次性接收100名、50名和20名伤病员的能力。目前,全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医疗救治网络共有应急救治床位5880张。

奥运医疗保障工作除了对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援以外,还包括奥运场馆及驻地的医疗服务。梁学亚是一名来自北京积水潭医院的医生,奥运期间,他作为一名奥运场馆医疗经理,将带领他的医疗团队负责曲棍球体育场和奥体中心、首都体育大学训练馆的医疗保障工作。

奥运曲棍球馆 医疗经理 梁学亚:这3个场馆,一共是10个医疗站,10辆急救车,一共是118名医务人员。

梁学亚介绍,这118人组成的医疗团队分别来自北京市23家医疗机构,他们已经在七月中旬进驻奥运场馆,开始各项准备和演练工作。

奥运曲棍球馆医疗经理 梁学亚:在设置岗位方面呢,我们有明确的分工,首先就是有运动员医疗站,有观众医疗站,有VIP医疗站,还有流动医疗站,还有我们的场边医疗站,这些医疗站各个担负着自己的不同的医疗服务任务,你比如说运动员医疗站,我们主要是对各国的运动员提供医疗保障。观众医疗站主要是对所竞赛口的观众服务,任务也是比较重的。尤其是中暑这一块,我们要做很重要的防范。

据了解,目前北京市从84家医疗机构中选拔了3000余人组成了37个医疗团队,负责奥运会场馆、驻地的医疗保障任务。其中,在奥运村内特别建立了一个综合诊所,奥运诊所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是奥运会有史以来最大的运动员村诊所。奥运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教练员以及随队官员可以在此进行24小时的免费诊疗。在奥运村综合诊所,记者注意到,这里除了有急诊、内科、外科等普通科室以外,还有理疗、运动医学室、兴奋剂检查站等与运动员关系密切的科室。

据了解,奥运期间,奥运村内大约90%的医疗服务将在这个综合诊所完成,严重的运动伤害将转移到奥运定点医院进行。目前,北京市已经确定了24家奥运定点医院。其中,中日友好医院负责收治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北京协和医院负责收治奥委会官员;安贞医院负责收治媒体记者;其它医院负责组织医疗队派驻场馆、驻地承担现场医疗服务。按照国际惯例,对于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而言,除非遭受重大创伤,他们通常不会前往定点医院就医。普通市民在奥运会期间看病不会受到影响。

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邓小虹:在奥运会开幕前的一年里,我们陆陆续续保障了40多项好运北京测试赛。在这一年里,在医疗站里收治的运动员才400多人,真正转到我们定点医院里的,还包括一些观众、媒体记者才200多人,因此,不会影响我们城市整个医疗卫生服务的。

这里是北京市最大的一个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物流中心,这个物流中心的特点,不仅仅在于大,更在于今年奥运会的专用药品和医疗器械,都在这里储存和供应的。

为了保障奥运期间的药品供应,特别是运动员的用药安全,经过公开招标,北京奥组委确定了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为唯一一家奥运药品耗材配送服务商,为奥运定点医院、场馆和驻地供应药品和医疗器械。 其中,运动员专用药品全部按照北京奥组委《用药指南》规定的品种进行采购。

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陈济生:都是从厂家直接采购,不经过任何流通环节。而且采购进来之后,在运输过程当中,都把运输的车号、交接人,都做了完全的备案,就是直接配送,手对手的交接。到货的品种,都逐一的批号送到药检所,专业部门去进行检测,检测合格之后,才入库在这个药品物流中心,记者发现了一个运动员专用药品库,这里不仅有铁将军把门,而且还有密码门禁系统。

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常务副总经理 张德华:那么在这里头我们实行的是双人双锁。第一在这里头,这是一个专人,只有唯一一个人掌握这把钥匙,第二个,那我们现在使用的这是一个门禁系统,那么唯一只有一个人能够掌握,只是专业工作人员有,那么就是其他人员不可能再有这张卡,包括公司的领导都没有。

通过这套门禁系统,任何人员在任何时间进入,都会被监控记录下来。

经过特别的申请程序,记者进入了这个运动员专用药品仓库。记者发现,在仓库里每个过道上方都设有监控摄像头,货架上标识有运动员专用字样。另外,在每个货位上还贴着标签,标明了药品的名称、厂家、批号、有效期等重要信息,而且上面还有药品的照片。

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物流中心管理员 王海龙:因为我们每一个货位可能不止这一种货,可能有几种货,为了防止在出库的过程当中,由于人为的失误拿错货,所以我们每一批货都有相对应的一张,它的实物的照片,这样的话,我们发货的时候,照片和实物进行对照,就杜绝了人为的错误,出货错误。

记者从药监部门了解到,奥运期间除了要保证运动员服用的药品质量合格以外,还要特别加强兴奋剂的管理。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等八部委联合发文规定,药品零售企业严禁销售除胰岛素以外的蛋白同化制剂和肽类激素。据了解,蛋白同化制剂和肽类激素这两类物质在《世界反兴奋剂条例》中明确规定为运动员禁用物质。

蛋白同化制剂俗称合成类固醇,可促进肌肉增生,如果滥用会导致肝脏功能损伤甚至引起恶性肿瘤。

肽类激素是通过刺激肾上腺皮质生长、红细胞的生成而促进人体的发育,如果滥用可能引起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记者随机走访了几家药店,发现店堂里的显著位置都摆放了禁止销售的标语。另外,记者注意到,一些感冒胶囊、跌打膏药等常用药的标签上也表明了“运动员慎用”的字样。药监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防止运动员误服含有兴奋剂的药品,国家规定,含有兴奋剂的药物必须在说明书或者标签上注明“运动员慎用”。 那么,对于这些含有兴奋剂的药品,普通消费者在购买时也需要特别注意吗?

北京市药监局 副局长 丛骆骆: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药品,那么就是说,当你身体不适,你需要这个药品的时候,只要你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或者是按照医嘱,或者是按照这个药品的说明书去正常的去使用,它是安全有效的,不受影响。

在药品流通环节,药监部门一方面加强了含兴奋剂药品的管理,另一方面,对普通药品的质量也加强了监控。在一家药店前,记者看到,一辆药品检测车里,检测人员正在对从药店里抽取的药品进行检测。

北京市丰台区药品检验所主管医师吕峥峥:这是我们抽取的维C银翘片,想测一下它的有效成分,这个里面呢,是我提取的维C银翘片的有效成分,现在将这个试剂滴进去,如果它的有效成分存在的话,它呢将会变蓝。这个颜色变蓝了,说明它的有效成分存在。

检测人员告诉记者,药品检测车上配备了近红外仪、显微镜,还有薄层色谱等检测设备,能够对多种化学和中成药品进行快速检测。

北京市丰台区药品检验所 主管医师 吕峥峥:它相对实验室的检测,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快速,尤其像我们这台近红外仪,它可以在不破坏包装的情况下,对药品进行检测,它是一般要开三枪,三枪每枪不超过1分钟,也就是3分钟我可以鉴别这个药的真伪。

据了解,目前北京市已经配备了15辆这样的药品检测车,可以对药品流通环节进行全天候监控。另外近期,北京市药监局分别针对药品生产、流通、临床使用等环节开展了多次现场突击检查,以确保药品安全。

北京市药监局 副局长 丛骆骆:绝不是一个专门为了奥运,而奥运,而是说,通过这个奥运的药品安全保障,我们要建立一个整个保障的机制和体制,应该是奥运结束我们整个这个机制体制建立下来,更好的应该让它长期的为我们北京的正常的城市运转来服务,我们也是说借助这次的奥运契机,来提升和建立健全我们这个保障的体系。

奥运会不仅仅是一项举世瞩目的体育盛事, 同时也大大推动了主办城市北京的现代化发展水平。首都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借助奥运的契机得到快速提升,更加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在奥运会结束后,将长期造福老百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