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将为城市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突破65%,随着人口向城市集中,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病”不断暴露。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发布关于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在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推动系统治理“城市病”,扎实有序推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需要定期体检。城市体检将聚焦哪些问题?如何找到这些问题?找到问题后怎么办?记者带你一起了解。
检什么:坚持问题导向 聚焦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根据指导意见,城市体检要坚持问题导向,划细城市体检单元,从住房到小区(社区)、街区、城区(城市),找出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
“聚焦群众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深入查找问题短板是全面开展城市体检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张菁说,此次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将从住房、小区(社区)、街区、城区(城市)四个方面入手,对城市进行全方位、全维度的精细化体检,查找不同空间层级的城市建设问题。
住房的质量、住房的宜居舒适度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张菁说,在住房维度,本次体检针对“建设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让群众住得健康、便捷”的要求,从安全耐久、功能完备、绿色智能等方面,开展房屋使用安全、管线管道、入户水质、建筑节能、数字家庭等住房维度体检,涉及住房屋顶、外立面、楼道、户内、地下室等,以全面摸清房屋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与数字家庭的差距。
社区是城市公共服务和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张菁说,在小区(社区)维度,主要从设施完善、环境宜居、管理健全等方面,找准养老、托育、停车、充电等设施缺口以及小区环境、管理方面的问题,为后续的老旧小区改造和完整社区建设提供支撑。
在街区维度,张菁说,城市体检将重点衔接十五分钟生活圈配置要求,从功能完善、整洁有序、特色活力三个方面,找准公共服务设施缺口以及街道环境整治、更新改造方面的问题,以激发街道活力,让人民群众获得美好的街区生活体验。
根据指导意见,在宏观的城区维度,城市体检将重点从生态宜居、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产城融合与职住平衡、安全韧性、智慧高效等方面识别影响城市竞争力、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弱项。
如何检:城市政府主导 各方共同参与
城市体检涉及城市的各个角落和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这项复杂的工作如何实施?居民可以怎样参与其中?
根据指导意见,开展城市体检工作要坚持城市政府主导,建立城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区、街道和社区共同参与,第三方专业团队负责的工作机制。
“城市体检要特别注意畅通居民建言献策渠道,切实反映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清华大学中国城市研究院院长边兰春说。
边兰春说,各城市应该通过公众媒体加大对城市体检工作的社会宣传力度;通过城市体检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商圈、进车站等系列活动,因地制宜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动员群众参与城市体检问卷调查;通过构建社区管理员和市民志愿者代表共同组成的“市民医生”等机制,倾听人民群众对城市发展与空间建设的需求与建议。
自2018年开始,住房城乡建设部选择试点城市、样本城市持续开展体检工作,其中,2023年选择天津、唐山、沈阳、济南、宁波、安吉、景德镇、重庆、成都、哈密等10座城市(县)进行试点,完善了城市体检指标体系,创新了城市体检方式方法,探索了城市体检成果应用。
指导意见要求,围绕住房、小区(社区)、街区、城区(城市),建立城市体检基础指标体系,设定一定数量的核心指标。核心指标为能够获得精准稳定数据、可以进行纵向横向对比且具可持续性的指标。
张菁说,开展城市体检,各城市应根据各自不同的城市需求,因地制宜优化指标体系。结合城市地理区位、战略地位、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细化每项指标的体检内容、获取方式、评价标准、体检周期等,在城市体检基础指标体系基础上增加特色指标,做到体检指标可量化、可感知、可评价。
边兰春说,城市体检要加强信息平台建设,构建长效工作机制。结合多元数据采集,同步建设城市体检信息系统,不仅服务于城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还可以让百姓参与城市发展共治,提高公众价值共识。
如何用:助力城市更新 提升城市品质
入户水压不足、管线管道破损、住宅外墙漏水渗水、小区停车难……城市体检发现的各种问题能否得到及时解决?体检结果对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将发挥哪些作用?
指导意见要求强化结果运用,把城市体检发现的问题作为城市更新的重点,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补齐城市建设发展短板弱项,有针对性地开展城市更新,整治体检发现的问题,建立健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巩固提升”的城市体检工作机制。
张菁说,体检成果将按照轻重缓急原则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形成问题清单和整治建议清单,将整治责任分解落实到各区政府、各有关部门,明确整治措施和完成时限。
指导意见提出,需要限时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涉及安全、健康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针对这类问题要做到立行立改、限时解决。
在2023年的试点中,天津通过城市体检,进一步理顺了城市更新的目标任务,修改完善了《天津市城市更新行动计划(2023—2027)》,将更新项目聚焦到老旧房屋改造、老旧管网改造等民生工程上来。
重庆分级推动体检成果在城市更新中的应用,在城市层面明确年度更新重点和更新方向,在城区层面确定更新行动时序和重点项目计划,在街区层面对接更新片区策划、老旧小区改造等具体工作,联动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房屋安全普查等专项工作,推进各类问题限时销号。
“城市更新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工程。通过城市体检,各类病灶得到评估,各类存在的或容易出现的问题得到针对性的‘诊疗’方案和预防措施,这样可以为政府在城市更新行动中科学决策提供建议。”边兰春说。
住房城乡建设部相关司局负责人表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要把城市体检作为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整体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品质提升,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突破65%,随着人口向城市集中,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病”不断暴露。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发布关于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在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推动系统治理“城市病”,扎实有序推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需要定期体检。城市体检将聚焦哪些问题?如何找到这些问题?找到问题后怎么办?记者带你一起了解。
检什么:坚持问题导向 聚焦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根据指导意见,城市体检要坚持问题导向,划细城市体检单元,从住房到小区(社区)、街区、城区(城市),找出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
“聚焦群众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深入查找问题短板是全面开展城市体检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张菁说,此次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将从住房、小区(社区)、街区、城区(城市)四个方面入手,对城市进行全方位、全维度的精细化体检,查找不同空间层级的城市建设问题。
住房的质量、住房的宜居舒适度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张菁说,在住房维度,本次体检针对“建设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让群众住得健康、便捷”的要求,从安全耐久、功能完备、绿色智能等方面,开展房屋使用安全、管线管道、入户水质、建筑节能、数字家庭等住房维度体检,涉及住房屋顶、外立面、楼道、户内、地下室等,以全面摸清房屋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与数字家庭的差距。
社区是城市公共服务和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张菁说,在小区(社区)维度,主要从设施完善、环境宜居、管理健全等方面,找准养老、托育、停车、充电等设施缺口以及小区环境、管理方面的问题,为后续的老旧小区改造和完整社区建设提供支撑。
在街区维度,张菁说,城市体检将重点衔接十五分钟生活圈配置要求,从功能完善、整洁有序、特色活力三个方面,找准公共服务设施缺口以及街道环境整治、更新改造方面的问题,以激发街道活力,让人民群众获得美好的街区生活体验。
根据指导意见,在宏观的城区维度,城市体检将重点从生态宜居、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产城融合与职住平衡、安全韧性、智慧高效等方面识别影响城市竞争力、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弱项。
如何检:城市政府主导 各方共同参与
城市体检涉及城市的各个角落和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这项复杂的工作如何实施?居民可以怎样参与其中?
根据指导意见,开展城市体检工作要坚持城市政府主导,建立城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区、街道和社区共同参与,第三方专业团队负责的工作机制。
“城市体检要特别注意畅通居民建言献策渠道,切实反映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清华大学中国城市研究院院长边兰春说。
边兰春说,各城市应该通过公众媒体加大对城市体检工作的社会宣传力度;通过城市体检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商圈、进车站等系列活动,因地制宜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动员群众参与城市体检问卷调查;通过构建社区管理员和市民志愿者代表共同组成的“市民医生”等机制,倾听人民群众对城市发展与空间建设的需求与建议。
自2018年开始,住房城乡建设部选择试点城市、样本城市持续开展体检工作,其中,2023年选择天津、唐山、沈阳、济南、宁波、安吉、景德镇、重庆、成都、哈密等10座城市(县)进行试点,完善了城市体检指标体系,创新了城市体检方式方法,探索了城市体检成果应用。
指导意见要求,围绕住房、小区(社区)、街区、城区(城市),建立城市体检基础指标体系,设定一定数量的核心指标。核心指标为能够获得精准稳定数据、可以进行纵向横向对比且具可持续性的指标。
张菁说,开展城市体检,各城市应根据各自不同的城市需求,因地制宜优化指标体系。结合城市地理区位、战略地位、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细化每项指标的体检内容、获取方式、评价标准、体检周期等,在城市体检基础指标体系基础上增加特色指标,做到体检指标可量化、可感知、可评价。
边兰春说,城市体检要加强信息平台建设,构建长效工作机制。结合多元数据采集,同步建设城市体检信息系统,不仅服务于城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还可以让百姓参与城市发展共治,提高公众价值共识。
如何用:助力城市更新 提升城市品质
入户水压不足、管线管道破损、住宅外墙漏水渗水、小区停车难……城市体检发现的各种问题能否得到及时解决?体检结果对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将发挥哪些作用?
指导意见要求强化结果运用,把城市体检发现的问题作为城市更新的重点,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补齐城市建设发展短板弱项,有针对性地开展城市更新,整治体检发现的问题,建立健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巩固提升”的城市体检工作机制。
张菁说,体检成果将按照轻重缓急原则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形成问题清单和整治建议清单,将整治责任分解落实到各区政府、各有关部门,明确整治措施和完成时限。
指导意见提出,需要限时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涉及安全、健康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针对这类问题要做到立行立改、限时解决。
在2023年的试点中,天津通过城市体检,进一步理顺了城市更新的目标任务,修改完善了《天津市城市更新行动计划(2023—2027)》,将更新项目聚焦到老旧房屋改造、老旧管网改造等民生工程上来。
重庆分级推动体检成果在城市更新中的应用,在城市层面明确年度更新重点和更新方向,在城区层面确定更新行动时序和重点项目计划,在街区层面对接更新片区策划、老旧小区改造等具体工作,联动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房屋安全普查等专项工作,推进各类问题限时销号。
“城市更新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工程。通过城市体检,各类病灶得到评估,各类存在的或容易出现的问题得到针对性的‘诊疗’方案和预防措施,这样可以为政府在城市更新行动中科学决策提供建议。”边兰春说。
住房城乡建设部相关司局负责人表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要把城市体检作为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整体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品质提升,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国家统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解读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数据(2024-10-19)
- 三季度中国经济数据看点问答(2024-10-19)
- 三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反映哪些新变化?权威回应(2024-10-19)
- 学习《决定》每日问答 | 如何理解规范财富积累机制(2024-10-19)
- 新利好!2025年起职工养老保险增加病残津贴(2024-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