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相关信息

《质量发展纲要》学习心得

2012年06月11日 15:03    信息来源:http://www.cqn.com.cn/news/zgzlb/disan/572777.html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是质监部门职责的核心,是又好又快发展的主攻方向。如何在贯彻《质量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实践中,体现质量的内在属性、客观要求,是我们质监系统必须认真思考、积极探索的重大问题。

质监部门要把服务大局、提高贡献率作为贯彻《纲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确立质量发展目标任务,创新质量发展思路措施,以更新更好更大的质量发展成果展现质监工作成效。

首先要植根于发展。制定贯彻《纲要》实施意见和年度行动计划,要注重与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相协调,与推动企业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相适应,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相一致,使贯彻《纲要》与推动发展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其次要服务于发展。作为贯彻《纲要》牵头部门和实施主体,要始终着眼全局,胸怀大局,全面发挥职能,着力抓好质量工作。再次要问效于发展。《纲要》贯彻是否到位、有效,最终要通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大小来反映、去衡量、做检验。因此,要把精力都集中在推动发展上,把心思都用在改善民生上,把工夫都下到狠抓落实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履职尽责,不断提高贯彻《纲要》的实效性和有效性,充分显现实施《纲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要把引领推动、促进质量提升作为贯彻《纲要》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质量的战略性、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依靠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等技术手段及必要的行政措施,创造质量竞争优势,增强产品、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为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质量基础。

首先要夯实质量发展基础。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完善重点产业标准体系,提高标准制修订水平,积极推广应用先进标准,加强与国际组织标准化合作,加快国际、国家标准化技术机构建设,扩大标准化领域话语权;建立强检计量器具管理系统,加快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完善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充分发挥计量检测在产品创新、科研技改、提质降耗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信息安全等管理体系认证,加强农产品、食品、节能及环保等产品认证工作。其次要优化质量发展环境。积极协助各级党委、政府将《纲要》列为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内容;积极组织各级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质监工作领导,参加《纲要》解读等系列高端质量管理培训,积极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重视、理解质量工作,争取政策、资金方面的有力支持;分批分层次组织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参加《纲要》宣传培训,推行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引领企业坚持“质量第一”的经营战略,走以质取胜发展道路;坚持扶优治劣,净化市场环境。主动开展邀请社会各界“进企业、进质监、进实验室”活动和送质量知识“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坚持开展“全国质量月”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质量宣传活动,努力形成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再次要健全质量发展推进机制。完善地方政府负总责、企业负主责、监管部门承担监管责任的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责任体系,建立质量发展重大事项的研究决策机制和协调推进机制,完善质量发展激励机制和品牌培育激励机制,构建政府监管、市场调节、企业主体、行业自律、社会参与的大质量工作格局。充分发挥贯彻《纲要》的组织协调牵头作用,认真收集分析各行各业质量发展信息,坚持向当地政府和上级部门报告质量状况,为各级政府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为群众放心购物提供消费指南。

要把严格监管、确保质量安全作为贯彻《纲要》的头等大事。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守住食品、特种设备及其他重点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促进质量发展。

首先要始终心系民生。立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点,不断强化“以人为本、监管为民”意识,加强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提高质量安全保障能力,科学处置质量安全事件,依法严厉打击危害公共安全、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等质量违法行为,维护质量安全,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期待,使质量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其次要严格质量监管。加快质量法治建设,健全质量法律法规,坚持运用法律手段解决质量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严格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坚持开展重点产品专项执法打假行动,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对监督抽查、执法检查中发现存在质量问题的企业,要依法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要从严处理。对确定的高风险食品,提高准入门槛,严格许可条件,重新进行生产许可审核。对质量问题较多的生产集聚区和重点领域,开展区域集中整治,加大违法案件查办力度,确保质量安全。再次要创新监管方式。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单项工作系统抓,系统工作抓典型,统筹部署,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注重指导与检查、培训与考核、明察与暗访相结合,力求察实情、重实效。摆正本末关系,做到“三前三早”:防范在前,加强风险监控,注重隐患排查,力求安全风险“早控制”;监管在前,加强源头治理,辅以事后监管,提升监管实效,实现安全隐患“早解决”;处置在前,完善处置预案,提高处置能力,积极争取主动,科学高效应对,做好安全事件“早处置”。注重未雨绸缪,广泛收集、研判国际、国内有关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开展风险监测,提高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