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鲜花中混入“毒花” 已有买家出现过敏反应
订购了鲜花,却不料花束中暗藏玄机,随之竟然接到“销毁处理”的提示短信,这让一些地区数千用户心生担忧。
近日,网上爆出“鲜花暗藏毒花”事件:有网友在电商平台网购的鲜花,因其中一种花材存在毒性而过敏。事后电商平台将花束召回,并就此进行了处置和道歉。
“毒花材”混入鲜花中,是哪里出了问题?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4000份网购“毒花”被召回
日前,多位网友反映,8月5日在收到鲜花电商平台——花加(Flowerplus)送来的预订鲜花后,又收到提示短信要求“将此次花材销毁处理”。
原来,所送花束中混入了一种存在毒性且没有做好预处理的花材——马利筋。网友表示,自己是在收到了花加发送的召回通知信息后,才知道收到的花中有马利筋;如果没能及时看到信息,这些问题花材可能会对身边的小孩、动物造成不好的影响。
据相关资料介绍,马利筋又名莲生桂子花、芳草花、水羊角,灌木状,高达60厘米至120厘米。全株含白色体液,花朵多姿,观赏价值高,适合庭植美化或盆栽。但其全株有毒,尤以乳汁毒性较强,可作药用。
据了解,事发后,花加一共发送了两条短信,其中一条称,用户收到的混合花束中含有马利筋这款花材,在处理枝叶时会有白色的乳汁流出,处理后及时清洗,不要与皮肤接触。另一条则表示了歉意,“跪求原谅”。
而8月7日凌晨,花加在其官方微博公开回应此事。一份署名为花加CEO王柯的声明——《美好事业从责任开始》对整个事件进行了说明。据称,8月5日凌晨,花加质检团队核实鲜花处理工序确认单时发现,200枝马利筋未进行完整的预处理就混入处理好的马利筋,送往用户手中。由于无法追溯到底哪些用户收到了有毒的马利筋,花加决定召回京沪等地所有含马利筋的4000份订单。
花加的公关部门向记者表示,这次“毒花”风波,大部分客户反馈身体无异常,只有三位客户出现过敏反应。“工作人员已第一时间与三位用户进行沟通,并陪同就医,其皆为手指皮肤轻微不适,没有其他不适出现,目前症状已经缓解。暂没有收到用户反映出现不适的情况。”花加工作人员表示。
召回“毒花”仍有网友“吐槽”
以往更多在汽车、食品行业听到的“召回”一词,这次出现在了“毒花”风波中。
据花加方面透露,他们已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处理了此事。其官方微博显示,5日当天,8点10分,花加成立紧急小组,确定将鲜花召回以及出台补偿方案;8点30分,客服部紧急用电话或短信联系客户,提醒客户避免和花材的接触;8点50分,物流部门对未送达的花束进行拦截,已配送的花束上门取回;9点10分,客服部通知客户补偿方案,将免费补送鲜花和花瓶;10点30分,90%的花束已被召回。
不过,一些网友对此并不买账。一网友表示,5日当天是在收到花束之后才收到花加的短信提示,“并且没有说明有毒”。该网友还表示,接到客服电话通知或短信通知的时间为12点40分前后,而收到快递小哥“来家里取回花材”的电话,时间为5日下午3点45分左右。
针对这些质疑,花加表示,除个别用户表示已经自行丢弃之外,绝大部分产品召回在两小时之内完成。这两天陆续有用户反映自己收到了马利筋并且没有被召回,经沟通后发现,绝大多数反映未召回的客户是将其他花材误认为马利筋而导致的误会。
有网友表示,花加在发现问题后,在无法明确送达用户的情况下,进行了大规模的召回,这一负责任的态度值得肯定。不过,也有网友“吐槽”了短信通知的方式。网友“子文Vicky”说:“只是通过短信来处理,未免儿戏,如果消费者没有看到呢?如果小朋友误食呢?”也有网友说:“家里有小朋友,每次花到了都会和小朋友一起剪花插花,刚好这次孩子和爸爸下楼散步去了,想想就后怕。”
声音:电商自我管理需加强
随着互联网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物品已可以通过电商平台采购,商品往往能从工厂、仓库直接进入消费者的家中,快速便捷的同时,也让安全风险有所提升。
此次事件,正是花加平台在对鲜花预处理过程中的不慎,导致200支未完整处理的马利筋混入其中。对此,上海某鲜花店铺店主张先生表示,花加存在鲜花预处理疏忽、召回方式不够妥帖等情况,“但为了200株马利筋将4000份花束召回,要负担不小的经济损失,这样看来,花加的确也是有担当的。”
不过,虽然花加比较及时地进行了通知和处置,但还是有北京的3名用户出现了不适情况。而一些网友对其召回方式等的意见,也给电商平台的自我管理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
一些专家表示,网购便捷,越来越多的食物、花卉、日用品通过网购平台进入到千家万户,因此电商平台对商品质量的把关要更加严格。“电商平台对相关商品的检验和配送等环节更需要认真仔细,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用户误食、误伤等。不仅对用户造成损害,对商家自身的经济利益和品牌形象也会造成损害。”上海交大公共管理系教授樊博表示。
订购了鲜花,却不料花束中暗藏玄机,随之竟然接到“销毁处理”的提示短信,这让一些地区数千用户心生担忧。
近日,网上爆出“鲜花暗藏毒花”事件:有网友在电商平台网购的鲜花,因其中一种花材存在毒性而过敏。事后电商平台将花束召回,并就此进行了处置和道歉。
“毒花材”混入鲜花中,是哪里出了问题?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4000份网购“毒花”被召回
日前,多位网友反映,8月5日在收到鲜花电商平台——花加(Flowerplus)送来的预订鲜花后,又收到提示短信要求“将此次花材销毁处理”。
原来,所送花束中混入了一种存在毒性且没有做好预处理的花材——马利筋。网友表示,自己是在收到了花加发送的召回通知信息后,才知道收到的花中有马利筋;如果没能及时看到信息,这些问题花材可能会对身边的小孩、动物造成不好的影响。
据相关资料介绍,马利筋又名莲生桂子花、芳草花、水羊角,灌木状,高达60厘米至120厘米。全株含白色体液,花朵多姿,观赏价值高,适合庭植美化或盆栽。但其全株有毒,尤以乳汁毒性较强,可作药用。
据了解,事发后,花加一共发送了两条短信,其中一条称,用户收到的混合花束中含有马利筋这款花材,在处理枝叶时会有白色的乳汁流出,处理后及时清洗,不要与皮肤接触。另一条则表示了歉意,“跪求原谅”。
而8月7日凌晨,花加在其官方微博公开回应此事。一份署名为花加CEO王柯的声明——《美好事业从责任开始》对整个事件进行了说明。据称,8月5日凌晨,花加质检团队核实鲜花处理工序确认单时发现,200枝马利筋未进行完整的预处理就混入处理好的马利筋,送往用户手中。由于无法追溯到底哪些用户收到了有毒的马利筋,花加决定召回京沪等地所有含马利筋的4000份订单。
花加的公关部门向记者表示,这次“毒花”风波,大部分客户反馈身体无异常,只有三位客户出现过敏反应。“工作人员已第一时间与三位用户进行沟通,并陪同就医,其皆为手指皮肤轻微不适,没有其他不适出现,目前症状已经缓解。暂没有收到用户反映出现不适的情况。”花加工作人员表示。
召回“毒花”仍有网友“吐槽”
以往更多在汽车、食品行业听到的“召回”一词,这次出现在了“毒花”风波中。
据花加方面透露,他们已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处理了此事。其官方微博显示,5日当天,8点10分,花加成立紧急小组,确定将鲜花召回以及出台补偿方案;8点30分,客服部紧急用电话或短信联系客户,提醒客户避免和花材的接触;8点50分,物流部门对未送达的花束进行拦截,已配送的花束上门取回;9点10分,客服部通知客户补偿方案,将免费补送鲜花和花瓶;10点30分,90%的花束已被召回。
不过,一些网友对此并不买账。一网友表示,5日当天是在收到花束之后才收到花加的短信提示,“并且没有说明有毒”。该网友还表示,接到客服电话通知或短信通知的时间为12点40分前后,而收到快递小哥“来家里取回花材”的电话,时间为5日下午3点45分左右。
针对这些质疑,花加表示,除个别用户表示已经自行丢弃之外,绝大部分产品召回在两小时之内完成。这两天陆续有用户反映自己收到了马利筋并且没有被召回,经沟通后发现,绝大多数反映未召回的客户是将其他花材误认为马利筋而导致的误会。
有网友表示,花加在发现问题后,在无法明确送达用户的情况下,进行了大规模的召回,这一负责任的态度值得肯定。不过,也有网友“吐槽”了短信通知的方式。网友“子文Vicky”说:“只是通过短信来处理,未免儿戏,如果消费者没有看到呢?如果小朋友误食呢?”也有网友说:“家里有小朋友,每次花到了都会和小朋友一起剪花插花,刚好这次孩子和爸爸下楼散步去了,想想就后怕。”
声音:电商自我管理需加强
随着互联网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物品已可以通过电商平台采购,商品往往能从工厂、仓库直接进入消费者的家中,快速便捷的同时,也让安全风险有所提升。
此次事件,正是花加平台在对鲜花预处理过程中的不慎,导致200支未完整处理的马利筋混入其中。对此,上海某鲜花店铺店主张先生表示,花加存在鲜花预处理疏忽、召回方式不够妥帖等情况,“但为了200株马利筋将4000份花束召回,要负担不小的经济损失,这样看来,花加的确也是有担当的。”
不过,虽然花加比较及时地进行了通知和处置,但还是有北京的3名用户出现了不适情况。而一些网友对其召回方式等的意见,也给电商平台的自我管理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
一些专家表示,网购便捷,越来越多的食物、花卉、日用品通过网购平台进入到千家万户,因此电商平台对商品质量的把关要更加严格。“电商平台对相关商品的检验和配送等环节更需要认真仔细,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用户误食、误伤等。不仅对用户造成损害,对商家自身的经济利益和品牌形象也会造成损害。”上海交大公共管理系教授樊博表示。
- 消费品质提升成车市变革核心动能(2024-11-19)
- “摇摇椅”并非“哄娃神器” 使用时应有成人看护(2024-11-12)
- 聚焦进博会|头部车企齐聚进博会 首发首展接连不断(2024-11-12)
- 套餐费用易升难降 携号转网人为设障(2024-11-05)
- 纠正电影票不能退“霸王条款”(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