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消费评论

扩大内需得有“合意的好东西”

2021年03月11日 11:16    信息来源:http://epaper.cqn.com.cn/article/496778.html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就如何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提出“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的建议,很有启发意义。

他认为,内需的定位,应从“温饱型”需求转变到“品质型”需求,以生活品质提升为扩大内需的基准。扩大内需,不光要有钱有收入,还要有合意的好东西。持币待购,不构成现实需求,只是潜在需求;如果到把钱花在购买洋货上,这也不是内需扩大,而是内需流失。要让潜在需求释放出来,变为现实的内需,供给至关重要。只有生产出合意的东西来,消费意愿变成了行为,内需才算是真正形成。

从目前国内市场情况看,刘尚希所谓的“合意的好东西”,不管是数量上还是品种上,都难以满足国内消费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内需释放。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进口跨境电商市场规模逐年增长,从2013年的4100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3.07万亿元,预计2021年将增至3.55万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相比国内电商用户,购买进口产品的跨境电商用户更追求品质生活,更追求正品和服务质量。但这种“品质型”需求更多要靠进口来满足,多少也是一件憾事。

从市场逻辑看,内需流失境外,根子还在境内。那么问题来了:是国内企业生产不出高品质的产品吗?答案是否定的。几年前曾发生过一些国内消费者到日本抢购马桶盖的现象。对此,有研究机构调查发现,这主要是因为国内消费者很少接触这种产品,对其了解甚少,而在日本这种产品却很普遍,价格也不高,国内消费者一见就喜欢上了,于是大量抢购。这一现象说明,国内企业对消费需求和消费动向缺少研究把握或把握不准。许多国内消费者通过跨境电商等途径购买的进口产品,其实技术含量并不高,我国企业也能生产出来,问题只在于国内企业没有去关注这个领域。而缺少对市场趋势的关注,正是中国制造的短板所在。

现在国内消费者兜里有钱了,消费能力提高了,就差企业生产出更多“合意的好东西”来满足这种消费需求。这就要求国内企业调整发展战略,加大创新研发力度,努力开发新产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以新产品吸引创造新的需求。关于如何以国内需求为导向努力提高产品品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条具体措施: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即“三同”)。这意味着要求出口企业在同一条生产线上,按照相同的标准生产出口和内销产品,使供应国内市场和供应国际市场的产品达到相同的质量水准。

正如有评论指出的那样,“三同”给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提出高标准、划出硬杠子,内贸、外贸产品将同台竞技。这样,国内消费者在国内市场也能买到“合意的好东西”;同时,为拓展国内市场份额,企业会进一步创新产品和服务,不断转型升级,从而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

当然,国内市场能拿出“合意的好东西”满足消费需求,其动力不只来自企业,也来自政府,来自“看得见的手”的有力推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以改革创新来破除制约消费升级的体制机制障碍,以市场主体更开放的参与来形成更充分的市场竞争。同时,注重优化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以更严的标准和监管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打击假冒伪劣,畅通投诉维权渠道,进一步打通影响扩大消费的堵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