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消费评论

代餐食品市场需要立规矩

2020年11月10日 13:34    信息来源:http://epaper.cqn.com.cn/article/493820.html

以瘦为美的社会风尚带动减肥市场长盛不衰。不管什么产品,只要打出“瘦身”“纤体”牌,就能培养出消费群体。代餐食品就是这样的产品,近些年其拥趸日众,市场也日益扩大。今年“双11”从11月1日开启第一波大促后,苏宁超市代餐轻食类目产品当天销量同比增长290%;京东超市这一天开场10分钟,代餐奶昔成交额同比增长20倍。

代餐市场的“肉香”很快被资本嗅到了。天眼查数据显示,成立于2019年1月的Wonder Lab(神奇实验室),截至目前已经累计完成4轮融资,投资方包括IDG资本、凯辉基金等多家投资机构;主营麦片类代餐食品的王饱饱,今年4月完成近亿元的B轮融资,距离其上一轮融资仅4个月时间;今年7月,主营轻体代餐蛋白棒的f f it8,完成首轮融资,获得复星锐正资本领投,个人投资人知名主持人戴军、李静跟投的数千万元投资。

代餐食品市场快速增长,当然也被一些大企业看在眼里,它们很快加入助燃,这个市场升温更猛了。去年以来,国际食品巨头亿滋、玛氏,国内知名企业康师傅、汤臣倍健、Keep等纷纷在代餐领域布局。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的《天猫食品行业趋势分析报告》显示,代餐食品已经成为全民大趋势。新一线和二线城市消费占比接近五成,在销售体量及消费者人数上,代餐食品的整体销售均呈现出大于50%的稳步增长。而欧睿国际的报告称,2017年中国的代餐食品市场规模达到571.1亿元,2020年中国代餐食品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200亿元。

市场发展似乎有这样一条规律:创新产品或服务契合消费需求,很快形成潮流,潮流推动市场急剧扩张,但市场欣欣向荣的同时,也伴随诸多乱象。代餐食品市场亦然。目前代餐食品被质疑较多的一个问题是,营养成分不足,夸大减肥功效。有网友表示,自己花4000多元买了某品牌的代餐粉(一个月的量),每天早中晚各一袋(20克),其他营养补充就是黄瓜之类。一个月后虽瘦了些,但感觉不值,“其实吧,我觉得喝20克别的东西也能瘦”。

对此,营养学专家指出,目前市场上许多代餐产品不具备减肥功效,号称“减肥神器”,实际上只是起到帮助消费者节食的作用。举例来说,一袋代餐粉热量在200千卡以下,而人们平时吃一顿饭的热量为500-1000千卡。正常的饭菜含有很多膳食纤维、脂肪、蛋白质,可以延缓胃排空,而代餐食品特别是代餐粉这种流食却把胃排空的时间大大压缩了,这对于餐后血糖控制非常不利。以节食来减肥,这根本就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说白了就是饿着。以此而论,一些代餐食品夸大功效还卖高价,称之为“智商税产品”并不为过。

让人饿着,虽无技术含量但毕竟为害不深,而有的代餐食品号称采用先进技术,既可饱腹又能快速减肥,这种情况就更要小心了。有医学专家提醒,有些代餐食品采用的所谓“先进技术”,其实就是往食品中添加容易导致腹泻、影响胃肠道功能的药物,如盐酸西布曲明、酚酞、利尿剂甚至安非他命等,这些都属于违禁药物,如果长期食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目前代餐食品行业鱼龙混杂,不少通过微信朋友圈等线上渠道销售的产品,出自一些小企业。这些企业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有限,产品多未进行规范的临床验证,有的甚至连成分标注、产地厂址都没有。将这种“三无产品”吃下肚,想想就后怕。

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研究员朱丹蓬表示,上述问题是目前整个代餐食品行业的痛点和难点。代餐在国内兴起这些年,还未有相应的标准规范对其进行约束,以至于消费者在选择代餐产品时,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尽管去年11月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了《代餐食品》团体标准,并于今年元旦起实施,但该标准不具强制性,企业执行标准缺乏压力和动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行业进入成长期后,必须要解决规范化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维护消费者权益,也才能让行业市场步入专业化、品牌化、资本化、规模化的发展正轨。显然,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是国内代餐食品行业的当务之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