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消费评论

“怼”要读对更要做对

2019年08月01日 13:52    信息来源:http://www.cqn.com.cn/zgzlb/content/2019-08/01/content_7372777.htm

近日央视主播康辉回应《新闻联播》上热搜的视频,引起网友强烈围观。有趣的是,网友们的兴趣不在康辉回应的内容,而在他对“怼”这个字的读法——duì。有网友表示,他一对,我就知道不对了。还有网友称,虽然他读得对,但我还是觉得duǐ过瘾啊,听着有气势。

从用语规范角度讲,把怼读对很重要,而从其本身含义看,把它做对更重要。怎么算怼得对?不一定非得“路见不平一声吼”,即使是自己的权益受损后进行维权,这时候“该出手时就出手”,也算怼的重要实践。

日前中消协在发布2019年上半年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时,再次就4月份发生的西安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进行评议。中消协表示,该事件虽然最终得以解决,却暴露出汽车产品质量缺陷、经销商销售存在套路、售后不负责等行业乱象。

奔驰女车主力怼实力远比自己强的商家,并借助媒体为自己造势,获得舆论同情,怼出了气势。虽说她这种怼的打开方式不一定正确,也不鼓励其他人效仿,但其不畏强势,敢于同行业乱象对抗,表现出的维权意愿和精神,却是对怼字的很好阐释。

显然,消费者在维权上是有意愿和热情的,但往往因处于信息弱势地位,满腔怨怼不知道如何抒发,也找不准抒发渠道。不只在汽车这种大件复杂商品消费上一般人会因不懂而吃亏,像手机这种人们常用的电子产品,消费者也多处于信息不对称的不利位置,免不了要交一些“信息税”。近日,有媒体卧底国内两家O2O手机维修平台暗访发现,“一拆一装”背后存在诸多套路。比如,以低价组装件、翻新件冒充原厂件,故意夸大配件问题过度维修等。

知道自己不懂,而又不想被人坑,还想怼回去,就必须求助于专业机构。这时候,包括监管部门在内的专业机构的重要作用就显现出来了。而怼的正确打开方式也就清晰了:“投诉-监管-治理-规范”,即通过制定完善法规标准,加强对乱象的治理和处罚,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同时,亦将行业市场拉入正轨。

当然,怼的工作更多的时候还需要监管部门主动来做,毕竟,信息不对称的状态有时会比较严重,以至于一些消费者根本没有怼的意识和能力。比如在农村,许多消费者缺乏基本的法规知识和维权常识,常常成为一些不法商家施害的对象。近期,某地市场监管部门收到多起关于农村老年人被诱导购买净水器的线索,不少消费者花了大价钱买来的却是有问题的产品,等发现受骗上当后却找不到商家了。监管部门调查发现,这是一些不法者有组织实施的“净水器骗局”。骗局利用的就是农村消费者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的现实,以赠送小礼品为诱饵,把一些缺乏防范意识的农村老年人引上钩。

怼要做对,强调打开方式正确,这就要求怼要理性,不仅要以法律为准绳,也要以事实为依据。缺乏调查研究,搞不清前因后果,觉得自己吃亏上来就怼,有时就会怼出问题。比如近期有网友反映一些餐饮企业的外卖产品定价高于堂食的同款产品,认为这是坑害消费者的“潜规则”。但媒体调查后却得出不一样的结论:在许多消费者看来,订外卖只是消费产品,没有消费门店环境和服务,因此价格应该便宜一些,但实际上他们忽略了外卖里包含着的一些隐性消费,如食品包材、配送费、平台费等,这些费用有时甚至比堂食消费还要高。而且,随着整个国内市场原材料、人力、服务等成本上升,外卖定价高于堂食或将是长期趋势。

以上几个事例告诉我们,在消费过程中遭遇不满要敢怼,但要怼对,而对的原则其实很简单:知情懂法,有理有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