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消费评论

遏制电话骚扰需多方给力

2018年08月14日 09:30    信息来源:http://epaper.cqn.com.cn/article/467431.html

陌生来电,没有任何标记。打开搜索引擎,输入号码,查询。被标注过为骚扰电话的直接拉黑;没有标注的不接,等待第二次来电再接。这是北京白领樊晓珊面对陌生来电的基本“套路”。虽然麻烦,但按照樊晓珊的说法,“至少不用去面对那些推广各种业务的人”。在即时互联互通的语境下,手机已经成为信息交流的基本工具。与此同时,民众也苦于骚扰电话无休止的花式折磨。 (据《法制日报》)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在享受互联互通现代信息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通信“黑恶势力”的侵扰,特别是骚扰电话的精准度,可谓是越来越高。几乎每一个拥有手机的人,都会时不时地被骚扰电话侵扰,甚至有时候骚扰电话远比常规来电多得多。有的采取模拟人工,有的自动群呼,还有的在拨通之后直接播放录音。在这种“折磨”下,人们的休息受打扰,工作被分神,正常的电话常被忽略。无论是吃饭、睡觉、开车还是看电视、上网,骚扰电话无时无刻的干扰,让人苦不堪言。

当下,电信实名制已全面推行,然而骚扰电话却并未因此减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关电信、互联网企业囿于自身利益,未能全面履行企业责任,对骚扰电话实施全面拦截。此前,相关部门也曾对骚扰电话进行整治,但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运营商与骚扰电话的企业暗通款曲,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关,有运营商公然为各种骚扰电话开绿灯,甚至有运营商为其量身定制专线套餐,向客户提供非法号码资源。此种逐利行为,也使得骚扰电话屡治不绝。

尽管有关方面屡次表示将加大治理力度、规范通信秩序,但现实的看,老百姓正常生活被干扰的情形并没有从根本上改观。不仅如此,不少人还身受更严重的侵害,被骗钱骗物等。目前,从治理主体看,电信运营商难辞其咎。但从相关法律规定来看,治理电话骚扰涉及通信、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只是质疑电信运营商是不够的,相关监管部门都需要反思自己在治理骚扰电话、垃圾短信中的角色定位,审视自己是否尽到了责任?很显然,治理骚扰电话首先需要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和法律规定积极作为,对于各方投诉、反映的问题严格依法查处。

此番工信部等13部门联合发文整治骚扰电话,既提出要切断相关软硬件推广、销售和使用渠道,同时提升预警能力,还提出建立联合惩戒机制,各部门对存在严重违规行为的企业和个人实施联合惩戒,使其“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实际上,也惟其多个责任主体都能切实负起责任来,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市场主体强化自律,普通消费者强化维权意识,治理电话骚扰的链条才会成为闭环,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也才能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利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