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消费评论

旅游客运交通安全隐患需引起重视

2018年08月14日 09:29    信息来源:http://epaper.cqn.com.cn/article/467430.html

前几天,河南郑州的王先生趁着暑假带孩子到北京参观八达岭长城,却在返程的公交专线上经历了惊魂一幕。

返程的时间是下午1时左右,因为车程近1个半小时,王先生上车后就先睡了一会儿,醒来后碰巧在车正前方的反光镜看到,司机师傅嘴巴微张,感觉要睡着的样子,情况看起来很危险。王先生马上想向车上乘务人员反映情况,结果并没有发现随车的乘务人员。他不得不走到驾驶席询问司机是不是困了,得到肯定回答后,他提醒司机要为乘客安全着想,打起精神开好车。半个小时后,公交车终于安全抵达了终点站。

虽然只是虚惊一场,却反映出旺季旅游交通安全存在的隐患。在此之前,已有多起旅游客车车祸事件见报:今年4月19日,日本富士山附近1辆装有28名中国游客和1名中国导游的旅游大巴,与1辆休旅车相撞,大巴车17人受轻伤,两人重伤,休旅车损坏严重;2017年9月15日,林芝某国际旅游公司司机在去阿里地区接旅客途中,因疲劳驾驶致11座商务旅游车仰翻;2017年2月13日,台湾1辆旅游大巴发生翻覆,造成33人死亡、11人受伤……这些血淋淋的教训,为旅游行业敲响了警钟,亟须引起重视,以防患于未然。

笔者分析,导致司机运营中犯困的原因有多重可能:

一是疲劳驾驶。根据《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道路运输企业应设置超速行驶和疲劳驾驶的限值,应当符合客运驾驶员24小时累计驾驶时间原则上不超过8小时,日间连续驾驶不超过4小时,夜间连续驾驶不超过两小时,每次停车休息时间不少于20分钟,客运车辆夜间行驶速度不得超过日间限速80%的要求。

然而,暑假期间是旅游旺季,游客人数猛增,而司机数量有限,旅游公交专线往往会发生运力紧张的状况,相关规定的执行就会被打折扣,很容易导致司机疲劳驾驶。在疲劳状态下,驾驶员注意力、感知能力和判断力都会受到影响,产生反应迟钝、判断力下降,操作失误增加等情况,严重时会对车辆失去控制。

二是在易疲劳时段,无法对驾驶员形成有效监督。有统计数据显示,11时至13时是疲劳驾驶引起交通事故的多发时间段。据王先生回忆,当时车内非常安静,大部分人都在午睡。据了解,王先生乘坐的专线单程运行60公里,车辆为直达车,中间没有经停站,游客返程时不必担心中途要下车,上车就睡;而司机因为不用留意中途会有人上下车,也很容易犯困。

根据《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规定,“道路运输企业应当在所属车辆运行期间对车辆和驾驶员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在车上无其他司乘人员的情况下,对驾驶员的实时监督根本无从谈起。车上只有司机1个司乘人员的做法,是否妥当有待商榷。

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了目前旅游业发展的困局。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居民收入增加、消费升级加快、“带薪休假”逐步落实,用于旅游的花费越来越高,旅游消费将成为一种刚需,旅游形式将由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和度假旅游转变,大众旅游时代将全面来临。这对于旅游行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日益增长的旅游市场总量,在增加旅游企业和地方税收的同时,也考验着旅游客运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相关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游客人数增加了,人力、物力等运营能力却跟不上。但面对“到嘴的肥肉”,一些企业只看到经济利益,而对安全心存侥幸,难免造成人员和车辆的超负荷,再加上有关部门的监管不到位,不仅难以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供给,还为交通事故埋下了安全隐患。其实,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势必会重创景区的形象。从长远来看,得不偿失。

无论如何发展,安全都是旅游业的生命线。近两年,我国交通运输部针对大客车发布了新规,规定自2018年4月起,车长大于9米的营运客车新车生产都需要装备车道偏离预警系统(LDW)和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的前碰撞预警系统。然而,旅游行业转型升级,仅仅依靠监管部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运营企业、旅游中介,甚至游客齐发力,共同为出游安全保驾护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