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耳洞属医疗美容 消费前要先看资质
2023年11月08日 09:35 信息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很多人觉得打耳洞一般到街边的美容院、饰品店,或者自己购买“耳枪”就能轻松搞定。近日,山东省淄博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提醒广大消费者,打耳洞属于医疗美容范畴,消费前要先看资质,不要轻信商家“没有任何安全风险”的承诺。
现如今,医美市场乱象仍然时有出现。相对于整形手术等项目,消费者对打耳洞、激光脱毛等项目的医疗属性认识不够、警惕不高。医疗美容机构必须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方可开展执业活动。因此,如果美容机构没有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就从事打耳洞、激光脱毛等项目,属于违法行为。
淄博市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接受医疗美容一定要到正规机构,除了查看《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外,选择美容整形医生时,还要注意看“三证”,即医师资格证、执业医师证及医疗美容主诊医生证,切莫因轻信广告宣传而草率作出决定。同时,要保留好就诊记录、付费凭证、合同协议等材料,便于发生纠纷或医疗事故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很多人觉得打耳洞一般到街边的美容院、饰品店,或者自己购买“耳枪”就能轻松搞定。近日,山东省淄博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提醒广大消费者,打耳洞属于医疗美容范畴,消费前要先看资质,不要轻信商家“没有任何安全风险”的承诺。
现如今,医美市场乱象仍然时有出现。相对于整形手术等项目,消费者对打耳洞、激光脱毛等项目的医疗属性认识不够、警惕不高。医疗美容机构必须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方可开展执业活动。因此,如果美容机构没有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就从事打耳洞、激光脱毛等项目,属于违法行为。
淄博市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接受医疗美容一定要到正规机构,除了查看《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外,选择美容整形医生时,还要注意看“三证”,即医师资格证、执业医师证及医疗美容主诊医生证,切莫因轻信广告宣传而草率作出决定。同时,要保留好就诊记录、付费凭证、合同协议等材料,便于发生纠纷或医疗事故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关阅读:
- 谨慎选用瓶装液化石油气调压器(2025-04-10)
- 上海市消保委调查直播带货发现69%宣称功效的食品涉嫌误导 (2025-03-28)
- 浙江舟山发布家用电线产品消费提示注意辨别劣质电线电缆 (2025-03-24)
- 京津冀消协测评15款不粘锅不粘性过关 标签标识不完整 (2025-03-21)
- 京津冀三地消协联合警示警惕“退保黑产”陷阱 (202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