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国际物流大通道
如果不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青岛多式联运业务不会取得长足进展。而近期启动建设的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正以多式联运为依托,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平台作用。
然而,几年前,紧邻全球第7大港青岛港,作为全国18个特大型集装箱中心站之一的中铁集装箱青岛中心站(下称中心站),经营却步履维艰。据统计,仅2011年至2013年间,中心站的亏损额度就达到1个多亿。
机遇,来自“一带一路”;变化,始于多式联运。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青岛迎来了勃勃生机。1984年,青岛获批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走在了改革开放时代大潮的前列。2012年,胶州开发区获批成为青岛市第二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带动示范作用。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给位于胶州的中心站带来了新的曙光。青岛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的“双定位”城市,而胶州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双向延长交汇点,发达的综合交通网络,为青岛贯彻国家战略提供了强力支持。
2014年底,中铁集装箱青岛中心站获批建设为青岛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成为首家沿海多式联运监管中心,进出货物由此踏上一条国际物流“快速路”。
国际物流通道的畅通,向来与海关通关密不可分。而青岛海关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脚步,也一刻没有停歇。
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获批后,青岛海关下属黄岛海关与胶州市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以建设全国多式联运示范区为目标,共同推动多式联运中心各项规划建设,海关派员入驻并现场办理通关业务。
2015年7月1日,满载汽车配件、电子产品和轮胎等货物的“青岛号”中亚班列从青岛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出发,开往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班列中部分是青岛本地及周边地区的出口货物,还有一部分是日韩、东南亚国家的过境货物。
青岛港监管场所众多、货流量大,青岛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的海运进出口货物,都要经过青岛港内唯一铁路监管场所——黄岛港站,物流压力较大。为适应中心站发展需求,海关积极创新青岛口岸多式联运监管体系,赋予中心站运抵报告发送功能,实行黄岛港站、中心站两地运抵报告互认,货物运抵一方视同运抵另一方,实现“双站一体化”作业,将青岛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真正打造成青岛港的虚拟前沿。
“海运货物从青岛入境,经多式联运通过阿拉山口出境,然后再到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时间上比海运要节省七天左右。”每个月,国际货运代理公司都有近千个标准集装箱通过多式联运国际班列发出,公司负责人曲强差不多天天都要到中心办理业务,他说中亚班列拉近了青岛与中亚国家间的距离。
同在2015年,青岛海关牵头启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打造便捷“出海口”和“登陆场”,铺设了一条贯穿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通关高速路。
为便利国际班列发展,青岛海关打造了青岛港和青岛中心站“前港后站、港站一体”的物流通关环境,不断简化、优化转关过境的手续,在中心实行“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模式,货物无需转场即可完成海关的查验,实现了出口货物运抵中心即可直接报关放行,运抵港口后即可直接装船发运。同时,海关开展移动施验封等作业,实现转关电子数据自动放行核销,通关更便捷,物流更高效。据测算,通关物流模式调整后,通过班列运输每个标准集装箱通关成本可降低两三千元,货物施验封作业时间减少50%。
2017年,青岛海关与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中铁联合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等七家单位共同签署《推动“一带一路”物流供应链一体化倡议》,促进双向国际贸易铁路物流大通道建设,实现企业通关和物流便利化的升级和口岸通行能力的提升。
得益于地理位置的先天优势和口岸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青岛多式联运业务快速发展,中心站陆续开通中蒙班列、中韩快线、中欧班列、东盟专线等国际班列。以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起点,青岛已构建起北达俄蒙、南连东盟、东至日韩、西到欧洲的国际物流通道。中亚班列的频次,已从刚开通时的一周一列,发展到现在的一周三到四列,且趟趟爆满。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青岛海关辖区已开行欧亚班列11条,今年前三季度,青岛关区共发运班列266列、集装箱2.3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70.5%、100.1%。
更可喜的是,今年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获批建设,示范区将依托青岛口岸多式联运功能优势,打造上合组织内陆国家面向亚太市场的“出海口”,进一步拓展提升青岛与上合组织国家地方经贸合作。青岛海关积极参与示范区总体方案编制,优化海关监管服务,创新海关通关模式,发挥口岸物流枢纽功能,打造示范区合作平台,促进其发展成为山东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平台。
近期,示范区核心区举行集中开工仪式,首批26个项目动工,标志着示范区建设正式启动。到2022年,示范区核心区将实现与上合组织国家年进出口贸易额、累计双向合作投资额、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和双向劳务合作“四个翻一番”的发展目标。
下一步,在与黄河沿线地市和相关单位开展“一带一路”通关及物流供应链一体化合作的基础上,青岛海关将按照海关总署的部署安排,密切与上合组织成员国海关间的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海关的交流,不断推进国际海关间信息互通、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研究建立“通关事务救助”机制,为广大企业“走出去”提供有力支持。
如果不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青岛多式联运业务不会取得长足进展。而近期启动建设的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正以多式联运为依托,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平台作用。
然而,几年前,紧邻全球第7大港青岛港,作为全国18个特大型集装箱中心站之一的中铁集装箱青岛中心站(下称中心站),经营却步履维艰。据统计,仅2011年至2013年间,中心站的亏损额度就达到1个多亿。
机遇,来自“一带一路”;变化,始于多式联运。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青岛迎来了勃勃生机。1984年,青岛获批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走在了改革开放时代大潮的前列。2012年,胶州开发区获批成为青岛市第二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带动示范作用。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给位于胶州的中心站带来了新的曙光。青岛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的“双定位”城市,而胶州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双向延长交汇点,发达的综合交通网络,为青岛贯彻国家战略提供了强力支持。
2014年底,中铁集装箱青岛中心站获批建设为青岛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成为首家沿海多式联运监管中心,进出货物由此踏上一条国际物流“快速路”。
国际物流通道的畅通,向来与海关通关密不可分。而青岛海关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脚步,也一刻没有停歇。
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获批后,青岛海关下属黄岛海关与胶州市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以建设全国多式联运示范区为目标,共同推动多式联运中心各项规划建设,海关派员入驻并现场办理通关业务。
2015年7月1日,满载汽车配件、电子产品和轮胎等货物的“青岛号”中亚班列从青岛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出发,开往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班列中部分是青岛本地及周边地区的出口货物,还有一部分是日韩、东南亚国家的过境货物。
青岛港监管场所众多、货流量大,青岛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的海运进出口货物,都要经过青岛港内唯一铁路监管场所——黄岛港站,物流压力较大。为适应中心站发展需求,海关积极创新青岛口岸多式联运监管体系,赋予中心站运抵报告发送功能,实行黄岛港站、中心站两地运抵报告互认,货物运抵一方视同运抵另一方,实现“双站一体化”作业,将青岛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真正打造成青岛港的虚拟前沿。
“海运货物从青岛入境,经多式联运通过阿拉山口出境,然后再到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时间上比海运要节省七天左右。”每个月,国际货运代理公司都有近千个标准集装箱通过多式联运国际班列发出,公司负责人曲强差不多天天都要到中心办理业务,他说中亚班列拉近了青岛与中亚国家间的距离。
同在2015年,青岛海关牵头启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打造便捷“出海口”和“登陆场”,铺设了一条贯穿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通关高速路。
为便利国际班列发展,青岛海关打造了青岛港和青岛中心站“前港后站、港站一体”的物流通关环境,不断简化、优化转关过境的手续,在中心实行“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模式,货物无需转场即可完成海关的查验,实现了出口货物运抵中心即可直接报关放行,运抵港口后即可直接装船发运。同时,海关开展移动施验封等作业,实现转关电子数据自动放行核销,通关更便捷,物流更高效。据测算,通关物流模式调整后,通过班列运输每个标准集装箱通关成本可降低两三千元,货物施验封作业时间减少50%。
2017年,青岛海关与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中铁联合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等七家单位共同签署《推动“一带一路”物流供应链一体化倡议》,促进双向国际贸易铁路物流大通道建设,实现企业通关和物流便利化的升级和口岸通行能力的提升。
得益于地理位置的先天优势和口岸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青岛多式联运业务快速发展,中心站陆续开通中蒙班列、中韩快线、中欧班列、东盟专线等国际班列。以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起点,青岛已构建起北达俄蒙、南连东盟、东至日韩、西到欧洲的国际物流通道。中亚班列的频次,已从刚开通时的一周一列,发展到现在的一周三到四列,且趟趟爆满。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青岛海关辖区已开行欧亚班列11条,今年前三季度,青岛关区共发运班列266列、集装箱2.3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70.5%、100.1%。
更可喜的是,今年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获批建设,示范区将依托青岛口岸多式联运功能优势,打造上合组织内陆国家面向亚太市场的“出海口”,进一步拓展提升青岛与上合组织国家地方经贸合作。青岛海关积极参与示范区总体方案编制,优化海关监管服务,创新海关通关模式,发挥口岸物流枢纽功能,打造示范区合作平台,促进其发展成为山东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平台。
近期,示范区核心区举行集中开工仪式,首批26个项目动工,标志着示范区建设正式启动。到2022年,示范区核心区将实现与上合组织国家年进出口贸易额、累计双向合作投资额、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和双向劳务合作“四个翻一番”的发展目标。
下一步,在与黄河沿线地市和相关单位开展“一带一路”通关及物流供应链一体化合作的基础上,青岛海关将按照海关总署的部署安排,密切与上合组织成员国海关间的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海关的交流,不断推进国际海关间信息互通、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研究建立“通关事务救助”机制,为广大企业“走出去”提供有力支持。
- 海关总署公告2021年第50号(关于实行进口乳品检测报告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的公告)(2021-07-07)
- 一季度海关立案侦办走私犯罪案件同比增长逾九成(2021-04-29)
- 人工智能查侵权 南宁海关截至4月上旬共查获涉及知识产权类货物30批次(2021-04-28)
- 从严打击进出口侵权违法行为 海关去年采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6.53万次(2021-04-27)
- 大连海关无害化销毁一批侵权货物(2021-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