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准入

再造通关流程 实现高效监管

2018年11月23日 09:43    信息来源:http://cngm.cqn.com.cn/html/2018-11/23/content_108942.htm?div=-1

日前,重庆海关发布十六项举措,进一步支持重庆优化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提效降费促发展

重庆海关此次推出的十六项措施中,主要涵盖五大领域内容:

一是再造通关流程,促进快捷验放,主要包括:大力推广“一体化”通关、持续压缩口岸整体通关时间实现7×24小时通关常态化、推动货物进出口“提前申报”等4项举措;

二是整合职能资源,实现高效监管,主要包括:推进跨部门联合检查作业、加大非侵入式查验比例、推广货物“先放后检”检验监管模式、实施生鲜蔬果产品“即到即放”作业等4项举措;

三是推进税证改革,主要包括:精简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实施货物“先放后税”税收征管模式、扩大税费电子支付适用范围等3项举措;

四是创新管理模式,提升运行质效,主要包括:实施“两仓”信息化监管、支持口岸监管区“场外场”建设等2项举措;

五是服务口岸高地,培育外贸动能,主要包括:实行企业年报“多报合一”、支持重庆进口商品分销体系建设、支持重庆智慧口岸建设等3项举措。

重庆海关监管通关处副处长张锦东说:“这十六项举措都紧贴重庆开放实际、企业发展需要,比如跨部门联合检查作业、进出口货物‘提前申报’、大宗资源性商品‘先放后检’、关税保证保险货物‘先放后税’、支持口岸监管区‘场外场’建设等都是具有突破性的举措。”

体现新海关新风貌

重庆海关副关长孙伟介绍,这十六项举措的发布,将有效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优化重庆各口岸营商环境。以大力推广“一体化”通关为例,该项举措实施后,一线进出口货物实行企业在重庆属地申报,货物在口岸完成查验放行作业,企业自主选择境内运输方式,降低运输成本;而精简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这一举措,将需要在进出口环节验核的监管证件由86种减至48种,除安全保密需要等特殊情况外,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完成全部证件的联网,实现通关环节比对核查;实现7×24小时通关常态化举措,则是依托“互联网+海关”一体化网上办事平台,在重庆关区江北国际机场空运口岸货物即到即查即放的基础上,全面实行其他口岸7×24小时网上预约通关,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已放行货物7×24小时进出区,跨境电商已放行包裹7×24小时自主出区。

通过这些举措的实施,重庆口岸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有望进一步压缩。孙伟介绍,去年,重庆口岸进口和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是239小时和15.12小时,按照压缩三分之一的目标,年底要压缩到159小时和10.18小时。经过重庆海关与重庆市政府相关部门积极配合、深入调研,找准问题对口岸整体流程进行优化,今年10月,重庆口岸进口和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已分别压缩至98.53小时和7.04小时,提前并超额完成压缩三分之一的任务。“到2020年,重庆口岸进口和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将在此基础上再压缩50%。”

这十六项举措还包括了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提升通关效率的措施,如加大非侵入式查验比例这一举措,将在水运、铁路等口岸部署大型集装箱查验设备(H986),机检查验比例达到50%以上,推进“智能识别”“先期机检”的实际应用,开展大型集装箱检查设备集中审像;支持重庆智慧口岸建设的举措,明确了重庆海关将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系统功能,支持建立口岸智能作业平台,应用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实现口岸部门间信息共享与协同,以及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口岸智能监管水平,扩展智能应用范围,强化公共服务能力。

下一步,重庆海关将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为契机,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落实落细,不折不扣地惠及更多重庆企业,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