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产业发展谨防“假蜜真甜”
很多品牌蜂蜜都热衷于标榜“纯正”、“天然”,然而仔细阅读标签,却发现有“经现代科学工艺加工而成”的小字说明……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北京市的一些蜂蜜市场发现,在售的蜂蜜产品大多未标明成分及含量,消费者很难从产品的外观辨别产品的真实性,市场上不少经过加工的蜂蜜产品仍以“蜂蜜”、“蜜”自称。
但是,根据国家颁布的蜂蜜新标准,蜂蜜是天然物质,经过化学工艺加工的,只能称为“蜂蜜制品”,不能称为“蜂蜜”,故意添加工业生产物质,却仍标“蜂蜜”的,将视为假冒产品。今年10月20日,被称之为蜂蜜新国标的GB 14963-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蜂蜜》正式“上岗”。与8年前出台的旧标准相比,该标准变化不少:增加了蜂蜜的定义;将原料要求改为蜜源要求;修改了感官要求和理化指标;增加了污染物限量、兽药残留限量、农药残留限量等。
业内人士指出,对于外界期待的“打假”功能,仅仅依靠新国标肯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蜂蜜产业要实现从“假蜜真甜”到“柔情蜜意”的转变,还需要多管齐下,首当其冲的就是从源头保证质量安全。
期待检测标准更完善
记者注意到,新国标明确规定,100克蜂蜜中至少应含有60克果糖和葡萄糖。桉树蜂蜜、柑橘蜂蜜、紫苜蓿蜂蜜、荔枝蜂蜜和野桂花蜜的蔗糖含量要小于或等于10克/100克,其他蜂蜜则要求小于或等于5克/100克。专家介绍,这一条可以被解读为“针对市面上有些蜂蜜蔗糖含量过高的问题”而设置的。
中国蜂行业协会的一份报告显示,从往年来看,全国原蜜产量每年仅20多万吨,还要供应出口,而市场上每年卖出的蜂蜜有80多万吨。市场在售的假蜂蜜主要是将大米发酵得到果糖后经过脱色做成的果葡糖浆,现在普通蜂蜜收购价大概是果葡糖浆的好几倍。新国标在这方面作出修改,显然是考虑到了现实的市场状况。
中国蜂产品协会蜂蜜专业委员会主任杨寒冰表示,业内普遍认为,理化指标只反映产品质量,并不涉及食品安全,新国标把理化指标列入安全标准是欠妥的。
更重要的是,虽然新标准是参照欧盟的蜂蜜进口标准制定出来的,但竟然没有将“碳-3植物糖”检测列入,不仅如此,连常规的用于蜂蜜出口真实性检测的项目如碳同位素法、TLC法(薄层色谱法)、外来酶法,都没有列入,这必然导致掺入大米糖浆的蜂蜜以及其他的假蜂蜜继续泛滥。
“目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蜂蜜》提出假蜜判定方法,仍然停留在较低水平,近年国内外对假蜜的认识大有提高,SMR(蜂蜜中大米糖浆检测)、外来酶、单糖C13方法都已在蜂蜜出口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新国标从方法上并未突破,且有所降低,我认为对遏制蜂蜜造假并无实质意义。”武汉小蜜蜂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陈琼珊说。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副所长王竹天也认为,假蜂蜜也是有可能通过“新国标”检测的。因为从国标的安全标准来说,主要是对安全指标的限制,现在蜂蜜的掺假主要掺一些别的糖类物质来做假,从安全性来讲,它影响并不是很大。
防造假需从源头抓起
作为我国一项传统产业,伴随生活水平提升而呈上升势头的蜂蜜产业,近年来饱受造假的侵害和困扰。“行业造假原因无外乎是造假可取得高额利润,而相关标准又无法适应。我个人认为遏制造假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强化生产企业主体责任,加大诚信缺失惩罚力度,其处罚不应是抽检批产销量为计算依据,而应该是以上次合格至本次抽检所有产销量计算,破坏食品安全实质上也是未遂谋杀,如按此进行处理,蜂蜜造假将会好很多。另一方面国家应针对检测方法组织全社会攻关,让造假无处藏身。”陈琼珊说。
中国蜂产品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综合各方面的数据推算国内蜂蜜造假的数量应该在8至10万吨之间,占每年消费量的1/5。而且蜂蜜造假是由来已久,手法多样且不断翻新,截至目前已知的造假方法有在蜂蜜生产期间用白糖或者糖浆直接喂养蜜蜂、将糖浆掺在蜂蜜或者直接勾兑包装出售、在同为真蜂蜜的情况下把价格低的掺入到价格高的当中以次充好等。
专家指出,蜂蜜行业是个很有特点的行业,蜂产品的生产加工,更多的是一个物理过程,它很难改变蜂蜜产品本身的品质,只有把控住了源头,采得好蜜,才能真正生产出高品质的蜂产品。
“蜂产品实质上是保健食品,国家应像药品GMP认证一样,提升QS取证标准要求,提高从业门槛,淘汰不达规模和不符合相关要求蜂企。”陈琼珊建议,蜂蜜质量的控制,首当其冲的就是源头质量安全的控制,因此要推行和扶持蜂产品企业建立自有养蜂基地,在内销全面推广质量溯源管理体系。要建立蜂农售蜜台账和登记制度,控制蜂农售蜜数量,加强蜂药生产监管。
很多品牌蜂蜜都热衷于标榜“纯正”、“天然”,然而仔细阅读标签,却发现有“经现代科学工艺加工而成”的小字说明……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北京市的一些蜂蜜市场发现,在售的蜂蜜产品大多未标明成分及含量,消费者很难从产品的外观辨别产品的真实性,市场上不少经过加工的蜂蜜产品仍以“蜂蜜”、“蜜”自称。
但是,根据国家颁布的蜂蜜新标准,蜂蜜是天然物质,经过化学工艺加工的,只能称为“蜂蜜制品”,不能称为“蜂蜜”,故意添加工业生产物质,却仍标“蜂蜜”的,将视为假冒产品。今年10月20日,被称之为蜂蜜新国标的GB 14963-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蜂蜜》正式“上岗”。与8年前出台的旧标准相比,该标准变化不少:增加了蜂蜜的定义;将原料要求改为蜜源要求;修改了感官要求和理化指标;增加了污染物限量、兽药残留限量、农药残留限量等。
业内人士指出,对于外界期待的“打假”功能,仅仅依靠新国标肯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蜂蜜产业要实现从“假蜜真甜”到“柔情蜜意”的转变,还需要多管齐下,首当其冲的就是从源头保证质量安全。
期待检测标准更完善
记者注意到,新国标明确规定,100克蜂蜜中至少应含有60克果糖和葡萄糖。桉树蜂蜜、柑橘蜂蜜、紫苜蓿蜂蜜、荔枝蜂蜜和野桂花蜜的蔗糖含量要小于或等于10克/100克,其他蜂蜜则要求小于或等于5克/100克。专家介绍,这一条可以被解读为“针对市面上有些蜂蜜蔗糖含量过高的问题”而设置的。
中国蜂行业协会的一份报告显示,从往年来看,全国原蜜产量每年仅20多万吨,还要供应出口,而市场上每年卖出的蜂蜜有80多万吨。市场在售的假蜂蜜主要是将大米发酵得到果糖后经过脱色做成的果葡糖浆,现在普通蜂蜜收购价大概是果葡糖浆的好几倍。新国标在这方面作出修改,显然是考虑到了现实的市场状况。
中国蜂产品协会蜂蜜专业委员会主任杨寒冰表示,业内普遍认为,理化指标只反映产品质量,并不涉及食品安全,新国标把理化指标列入安全标准是欠妥的。
更重要的是,虽然新标准是参照欧盟的蜂蜜进口标准制定出来的,但竟然没有将“碳-3植物糖”检测列入,不仅如此,连常规的用于蜂蜜出口真实性检测的项目如碳同位素法、TLC法(薄层色谱法)、外来酶法,都没有列入,这必然导致掺入大米糖浆的蜂蜜以及其他的假蜂蜜继续泛滥。
“目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蜂蜜》提出假蜜判定方法,仍然停留在较低水平,近年国内外对假蜜的认识大有提高,SMR(蜂蜜中大米糖浆检测)、外来酶、单糖C13方法都已在蜂蜜出口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新国标从方法上并未突破,且有所降低,我认为对遏制蜂蜜造假并无实质意义。”武汉小蜜蜂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陈琼珊说。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副所长王竹天也认为,假蜂蜜也是有可能通过“新国标”检测的。因为从国标的安全标准来说,主要是对安全指标的限制,现在蜂蜜的掺假主要掺一些别的糖类物质来做假,从安全性来讲,它影响并不是很大。
防造假需从源头抓起
作为我国一项传统产业,伴随生活水平提升而呈上升势头的蜂蜜产业,近年来饱受造假的侵害和困扰。“行业造假原因无外乎是造假可取得高额利润,而相关标准又无法适应。我个人认为遏制造假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强化生产企业主体责任,加大诚信缺失惩罚力度,其处罚不应是抽检批产销量为计算依据,而应该是以上次合格至本次抽检所有产销量计算,破坏食品安全实质上也是未遂谋杀,如按此进行处理,蜂蜜造假将会好很多。另一方面国家应针对检测方法组织全社会攻关,让造假无处藏身。”陈琼珊说。
中国蜂产品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综合各方面的数据推算国内蜂蜜造假的数量应该在8至10万吨之间,占每年消费量的1/5。而且蜂蜜造假是由来已久,手法多样且不断翻新,截至目前已知的造假方法有在蜂蜜生产期间用白糖或者糖浆直接喂养蜜蜂、将糖浆掺在蜂蜜或者直接勾兑包装出售、在同为真蜂蜜的情况下把价格低的掺入到价格高的当中以次充好等。
专家指出,蜂蜜行业是个很有特点的行业,蜂产品的生产加工,更多的是一个物理过程,它很难改变蜂蜜产品本身的品质,只有把控住了源头,采得好蜜,才能真正生产出高品质的蜂产品。
“蜂产品实质上是保健食品,国家应像药品GMP认证一样,提升QS取证标准要求,提高从业门槛,淘汰不达规模和不符合相关要求蜂企。”陈琼珊建议,蜂蜜质量的控制,首当其冲的就是源头质量安全的控制,因此要推行和扶持蜂产品企业建立自有养蜂基地,在内销全面推广质量溯源管理体系。要建立蜂农售蜜台账和登记制度,控制蜂农售蜜数量,加强蜂药生产监管。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27个部门发文部署开展2024年全国“质量月”活动(2024-08-21)
-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关于转发《关于开展2024年全国“质量月”活动的通知》的函(2024-08-21)
- 等27个部门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全国“质量月”活动的通知》(2024-08-21)
- 质量强国:2024年全国“质量月”活动安排来了(附历届活动主题)(2024-08-21)
- 凝聚质量诚信合力 助力质量强国建设——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组织开展2023年全国“质量月…(2023-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