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电商印花服装产品中有毒酚类物质的监测与评价研究
直播电商印花服装产品中有毒酚类物质的监测与评价研究
徐 畅(杭州市消保委)
贾 真(浙江电商检测有限公司)
包冬女(浙江电商检测有限公司)
为推动监管部门、平台企业、生产企业、网络卖家等质量监管、质量责任主体、质量相关方构建完善的网络消费品质量管控体系,从根本上提升网络消费品质量,有效净化网购环境。各地着力开展了以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为主要形式的事前质量监管,构建全面有效的监测分析技术和评价机制成为风险监测的核心研究内容。本研究针对直播电商印花服装中可能存在的有毒酚类物质,通过研发检测方法,建立评价机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监测与评价体系。
1.研究背景与意义
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使电子商务迅速普及。凭借互联网无地域限制的优势,消除了产品、供应商和需求者之间地点与距离相关的障碍,我国经济正逐渐成为以互联网、通信技术为基础的新经济,特别是直播电商等新型网络传播模式的迅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直播电商产品质量投诉居高不下,消费者反映强烈,另外一方面直播电商服装产品中涉及到有害物质等封化学风险,由于缺少直观判断评价条件,消费者无法及时掌握质量可靠性情况,存在明确的质量安全风险。
苯酚、甲基苯酚(包括邻甲苯酚、间甲苯酚和对甲苯酚)和双酚A是苯酚类化合物,均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纺织品领域,苯酚和甲基苯酚主要用于制造合成纤维、染料和纺织品制造过程的常用表面活性剂、增塑剂等助剂。双酚A被广泛用于合成聚碳酸酯(PC)和环氧树脂等高分子材料,也常用于生产各种纺织品染整助剂,如阻燃剂、增塑剂、抗氧化剂等但该5种苯酚类化合物均对人体具有毒性。2018年1月,国际环保纺织协会发布Oeko-TexStan-dard100标准,将纺织品中苯酚、甲基苯酚和双酚A列为限用物质,并从2018年4月1日起生效。
2.主要研究内容
2.1服装产品中有毒酚类物质的来源分析
服装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是在人们的穿着和使用过程中,缓慢地释放出来,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服装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危害性可能并不像食品或药品那样立竿见影,而是可能会在较长时间后才能显现出来。
服装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纺织原材料(棉、麻等)在种植过程中,为控制病虫害而使用的杀虫剂、化肥、除草剂等,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可能残留在纺织原材料中,进而残存在纺织品上,可能会引起皮肤过敏、呼吸道疾病或其他中毒反应,甚至诱发癌症;二是在服装加工制造和后期的印染、后整理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染料、氧化剂、催化剂、阻燃剂、增白荧光剂、树脂整理剂等整理剂,这些有害物质残留在纺织品上,使纺织品再度受到污染。
含氯酚类化合物通常用作纺织品中的防腐剂,用于纺织原料(棉纤维、羊毛)、半成品(如坯布)、成品的贮存、上浆过程的防腐剂及印花浆中做增稠剂。动物试验证明PCP是一种毒性物质,对人体具有致畸和致癌性。含氯酚类化合物不仅对人体有害,而且十分稳定,自然降解过程漫长,对环境有害。酚类化合物是一种原型质毒物,主要使蛋白质凝固。酚的水溶液易被皮肤吸收,酚蒸气则由呼吸道吸入而中毒,对神经系统损害更大,也能引起头晕、贫血及各种神经系统病症,对泌尿、消化系统均有毒害作用。
2.2有毒酚类物质的检测方法
在服装领域,目前仅见双酚A的检测方法文献,苯酚和甲基苯酚化合物检测方法的研究均未见相关文献报道。苯酚类化合物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其中液相色谱法对邻甲苯酚和间甲苯酚的分离效果较差,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法)由于具备选择离子扫描功能,较其他气相色谱法具有更可靠的定性和更灵敏的定量优势。
针对酚类物质极性较强的特点,如直接在常规的弱极性或非极性的色谱柱上进样,容易因吸附使色谱峰发生拖尾,导致结果重现性变差。针对该问题,采用衍生化方法将酚分析物进行乙酰化反应生成酯,以消除分析物上活泼氢的吸附活性,并提高其气化性能。使用甲醇作为提取剂能更彻底地从纺织试样中提取出目标分析物。因此,采用甲醇为提取溶剂。
2.3有毒酚类物质的监测评价机制
酚类化合物作为一类有害物质,其限量要求国内外目前均没有明确规定,参考我国国家标准GB/T 18885-2020《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和欧盟生态纺织品标准OekoTex Standard 100中的要求,分产品类别设定酚类化合物的限量要求为:婴幼儿用品≤0.5mg/kg,直接接触皮肤产品≤3mg/kg,非直接接触皮肤产品≤3mg/kg,装饰用品≤3mg/kg。据此要求开展风险评估,并运用GB/T22760-2008《消费品安全风险评估通则》中设定的经典评估方法从发生伤害的严重性及其发生的总体可能性进行综合评价。酚类化合物超标可导致对神经系统损害大,也能引起头晕、贫血及各种神经系统病症,对泌尿、消化系统均有毒害作用,危害程度评定为严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为Ⅵ级,即会发生少数伤害事件,但可能性极小。根据图1,综合评定风险等级为L-低风险。
图1 风险等级划分依据
3.结论
本研究通过优化气相色谱-质谱的仪器条件、提取方法和乙酰化条件,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同时测定印花服装中酚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经试验的分析验证,方法定量限为0.05~0.2μg/g,平均回收率为84.6%~108.5%,精密度为2.6%~7.2%。该方法灵敏度和准确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印花服装中酚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在建立明确测试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经典风险评估理论模型,参考服装中同类有毒有害物质的禁用剂量,形成了相对科学的评价依据。为网络直播印花服装的化学安全性测试评价构建了系统性技术保障。
直播电商印花服装产品中有毒酚类物质的监测与评价研究
徐 畅(杭州市消保委)
贾 真(浙江电商检测有限公司)
包冬女(浙江电商检测有限公司)
为推动监管部门、平台企业、生产企业、网络卖家等质量监管、质量责任主体、质量相关方构建完善的网络消费品质量管控体系,从根本上提升网络消费品质量,有效净化网购环境。各地着力开展了以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为主要形式的事前质量监管,构建全面有效的监测分析技术和评价机制成为风险监测的核心研究内容。本研究针对直播电商印花服装中可能存在的有毒酚类物质,通过研发检测方法,建立评价机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监测与评价体系。
1.研究背景与意义
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使电子商务迅速普及。凭借互联网无地域限制的优势,消除了产品、供应商和需求者之间地点与距离相关的障碍,我国经济正逐渐成为以互联网、通信技术为基础的新经济,特别是直播电商等新型网络传播模式的迅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直播电商产品质量投诉居高不下,消费者反映强烈,另外一方面直播电商服装产品中涉及到有害物质等封化学风险,由于缺少直观判断评价条件,消费者无法及时掌握质量可靠性情况,存在明确的质量安全风险。
苯酚、甲基苯酚(包括邻甲苯酚、间甲苯酚和对甲苯酚)和双酚A是苯酚类化合物,均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纺织品领域,苯酚和甲基苯酚主要用于制造合成纤维、染料和纺织品制造过程的常用表面活性剂、增塑剂等助剂。双酚A被广泛用于合成聚碳酸酯(PC)和环氧树脂等高分子材料,也常用于生产各种纺织品染整助剂,如阻燃剂、增塑剂、抗氧化剂等但该5种苯酚类化合物均对人体具有毒性。2018年1月,国际环保纺织协会发布Oeko-TexStan-dard100标准,将纺织品中苯酚、甲基苯酚和双酚A列为限用物质,并从2018年4月1日起生效。
2.主要研究内容
2.1服装产品中有毒酚类物质的来源分析
服装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是在人们的穿着和使用过程中,缓慢地释放出来,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服装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危害性可能并不像食品或药品那样立竿见影,而是可能会在较长时间后才能显现出来。
服装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纺织原材料(棉、麻等)在种植过程中,为控制病虫害而使用的杀虫剂、化肥、除草剂等,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可能残留在纺织原材料中,进而残存在纺织品上,可能会引起皮肤过敏、呼吸道疾病或其他中毒反应,甚至诱发癌症;二是在服装加工制造和后期的印染、后整理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染料、氧化剂、催化剂、阻燃剂、增白荧光剂、树脂整理剂等整理剂,这些有害物质残留在纺织品上,使纺织品再度受到污染。
含氯酚类化合物通常用作纺织品中的防腐剂,用于纺织原料(棉纤维、羊毛)、半成品(如坯布)、成品的贮存、上浆过程的防腐剂及印花浆中做增稠剂。动物试验证明PCP是一种毒性物质,对人体具有致畸和致癌性。含氯酚类化合物不仅对人体有害,而且十分稳定,自然降解过程漫长,对环境有害。酚类化合物是一种原型质毒物,主要使蛋白质凝固。酚的水溶液易被皮肤吸收,酚蒸气则由呼吸道吸入而中毒,对神经系统损害更大,也能引起头晕、贫血及各种神经系统病症,对泌尿、消化系统均有毒害作用。
2.2有毒酚类物质的检测方法
在服装领域,目前仅见双酚A的检测方法文献,苯酚和甲基苯酚化合物检测方法的研究均未见相关文献报道。苯酚类化合物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其中液相色谱法对邻甲苯酚和间甲苯酚的分离效果较差,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法)由于具备选择离子扫描功能,较其他气相色谱法具有更可靠的定性和更灵敏的定量优势。
针对酚类物质极性较强的特点,如直接在常规的弱极性或非极性的色谱柱上进样,容易因吸附使色谱峰发生拖尾,导致结果重现性变差。针对该问题,采用衍生化方法将酚分析物进行乙酰化反应生成酯,以消除分析物上活泼氢的吸附活性,并提高其气化性能。使用甲醇作为提取剂能更彻底地从纺织试样中提取出目标分析物。因此,采用甲醇为提取溶剂。
2.3有毒酚类物质的监测评价机制
酚类化合物作为一类有害物质,其限量要求国内外目前均没有明确规定,参考我国国家标准GB/T 18885-2020《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和欧盟生态纺织品标准OekoTex Standard 100中的要求,分产品类别设定酚类化合物的限量要求为:婴幼儿用品≤0.5mg/kg,直接接触皮肤产品≤3mg/kg,非直接接触皮肤产品≤3mg/kg,装饰用品≤3mg/kg。据此要求开展风险评估,并运用GB/T22760-2008《消费品安全风险评估通则》中设定的经典评估方法从发生伤害的严重性及其发生的总体可能性进行综合评价。酚类化合物超标可导致对神经系统损害大,也能引起头晕、贫血及各种神经系统病症,对泌尿、消化系统均有毒害作用,危害程度评定为严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为Ⅵ级,即会发生少数伤害事件,但可能性极小。根据图1,综合评定风险等级为L-低风险。
图1 风险等级划分依据
3.结论
本研究通过优化气相色谱-质谱的仪器条件、提取方法和乙酰化条件,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同时测定印花服装中酚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经试验的分析验证,方法定量限为0.05~0.2μg/g,平均回收率为84.6%~108.5%,精密度为2.6%~7.2%。该方法灵敏度和准确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印花服装中酚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在建立明确测试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经典风险评估理论模型,参考服装中同类有毒有害物质的禁用剂量,形成了相对科学的评价依据。为网络直播印花服装的化学安全性测试评价构建了系统性技术保障。
- 热烈祝贺金信集团国际贸易实现新突破,东南亚地区或将成为纺织产业发展的新风口 (2024-10-17)
- 新里程碑达成,零跑汽车第50万台整车下线(2024-10-17)
- “随江涌 入海流” 五粮液继古开新向世界讲述和美故事(2024-10-16)
- 加强质量支撑 共建质量强国 | 瑞普生物入选2024年全国“质量月”质量诚信倡议企业…(2024-10-15)
- 零跑全球战略发布会于巴黎车展举行(202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