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锤砸出供水行业的国际品牌
1997年8月15日,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但对于刚刚起步的三利公司,对于从那时走过来的三利人,却是刻骨铭心的记忆。
八月的一天,董事长去车间巡查,发现有一台控制柜的通风窗在冲床冲孔时没有完全冲开,通风窗百叶之间有一处粘连,没有达到工艺标准和质量要求。然而,无论是生产环节还是质检部门,均无一人意识到这属于质量问题,董事长连续观察了好几天,控制柜依次通过了各道工序,直到在电气车间完成装配,眼看着带着质量瑕疵的控制柜就要出厂,但全厂上下却没有一个人发现或者叫停。董事长心情异常沉重,他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意识到员工尤其是各级管理干部面对质量问题视而不见,不以为然,意识如此低下的危机。
早在80年代,董事长经营家用电器公司时就发现国产品牌和进口品牌存在着巨大质量、档次差别,八十年代末,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正干得风生水起的家电公司,再次创业干企业,干制造业。从那时起,他暗下决心:中国人一定要生产出世界级的产品!
一开始董事长就把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看作企业发展的根本,然而,厂里绝大多数是刚刚从农民转型的工人,多年养成的粗放式的生产意识,完全达不到制造工业产品的标准。他每周一、三、五组织技能培训,二、四、六进行思想教育,可要改变员工长期以来固有的“粗制滥造、大概、差不多,能用就行,得过且过”的意识谈何容易,产品质量不过关的情况仍时有发生。在这种大力度的教育与管理下仍然出现如此低级问题实在让人痛心,这是思想的麻痹,是对工作的不负责任,更是三利百年基业的潜在隐患……
严抓质量,不会那么轻而易举,也没有现成答案,但面对质量问题绝不能迁就姑息,更不能手软!于是,董事长立即策划组织召开了全员现场会,现场会上,大家不但根本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反而觉得这点瑕疵无所谓,可以整修后继续使用。面对大家对质量问题的麻木不仁,董事长毅然做出决定:让责任人砸掉这台价值17万元、带有质量瑕疵的控制柜。在连工资都发不出来的1997年,这17万元可是个天文数字!责任人根本不忍心去砸毁它,现场僵持之际,董事长指出,若今天责任人砸毁控制柜,损失公司承担,若责任人不砸,安排保安砸,损失责任人承担。即使这样,责任人也难以下手,董事长开始数数了......在这种情形下,责任人才非常痛心无奈地抡起铁锤,把带有瑕疵的控制柜砸得粉碎。
当时的现场可谓惊心动魄,气氛紧张而凝重!董事长付出如此代价的目的就是要唤醒大家的质量意识,使三利产品好中求好,精中求精。
正是这惊心动魄的一锤砸出了三利人的质量意识,砸出了三利人高精细严、精益求精的品质,砸出了企业对用户的信誉和责任,砸出了“谁的责任谁承担”的主人翁意识。从此,有了三利公司的“质量日”,也成就了供水行业的国际品牌。
弃商从企 实业报国
上世纪八十年代,三利集团创始人张明亮正红红火火经营着家用电器公司,他发现国产货和进口货存在着巨大的质量差别。以手电筒为例,知名的国产品牌也存在接触不良、不能对焦、甚至直接无法使用的情况,国产收音机要么收台少、要么音质差,顾客反复挑选十几次才能找出一台称心如意的。而进口的产品随便拿出一个就完全合格,根本不需要挑选。面对国货质量低下、大量利润被外国人赚走的状况,他暗下决心:“我就不相信中国人生产不出世界一流的产品!”
时代的发展促使张明亮萌生了弃商从企的想法。1989年5月,他果断将经营得正红火的家电公司彻底转让,开始到全国各地考察创业项目。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工人清理居民小区水箱的情景,水箱密封不严掉入虫子、老鼠、枯枝烂叶,还有水箱、水管生锈等原因,导致水质污浊不堪,这就是城里居民朝夕不离的自来水!不知有多少疾病正是因为饮用了这样的水而引起的。他决心要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努力研发出先进的二次供水设备,彻底解决居民的用水安全问题。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翻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篇章。9月26日,张明亮将自己干服务业和商业积攒的几十万元拿出来,在临朐县城征了6亩地,成立了临朐县三利自动化给水设备厂,毅然踏上了实业兴邦的艰辛之路。面对新的项目,身为厂长的张明亮亲自带领技术人员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刻苦学习,与给排水专家深入交流,经过一年多的探索,第一台BTG变量恒压给水设备在1993年诞生了!经山东省科委技术鉴定:这一新技术、新产品填补了省内空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张明亮厂长带领科研团队再接再厉,于1997年又成功研制出了更为先进的无负压给水设备。然而在可行性论证时,专家们都投了反对票。因为《城市供水条例》中明确规定:禁止在城市公共供水管道上直接装泵抽水。有国家法律明令禁止,如果换成别人,可能就此罢休了,但张明亮厂长却更加有了信心,他说:专家的反对并不可怕,三利要想别人不去想的,做别人不敢做的,走前面没有人走过的路,做前面没有人做过的事,追求极少数。他以超凡的魄力与胆识,认准推广无负压是一项大有前途、造福人类的事业。
经过张明亮的不懈推广,现在,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的三利无负压产品已遍布全国,开创了中国二次供水的新纪元。
“三利速度”救急雷神山医院供水
“我们到达雷神山医院了,请领导放心!”
2020年2月3日18时,正在忐忑不安的集团副总裁崔继红接到了公司赴武汉安装人员打来的电话,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消息很快传遍了公司,员工们欢欣鼓舞,兴奋不已。就在20多个小时之前,大家刚刚经历了一场想都不敢想的“闪击战”——正常情况下需半个月才能交付的设备,仅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就火速抢了出来!
事情的原委是,2月1日下午,武汉市相关负责部门人员急匆匆找到三利集团武汉办事处,告知负责人因原定的供水设备厂家不能满足医院2月4日急需通水的需求,打听到你们三利集团有实力,能办到,特此前来请求救急。
“疫情就是命令!马上开工,全力奋战,一定要在医院要求的时间之前完成生产交付!”三利集团董事长张明亮立即下达了“作战指令”。
为确保雷神山医院在2月5日完成交付,50多名尚在假期中的工人火速集结,连夜开始了这场“闪击战”。公司其他订单全为这套供水设备让路,各道工序上投入的都是经验丰富的精兵强将,12个车间机器轰鸣,马力全开。公司高管不断协调进度,全体工人彻夜不休,终于在2月2日17时完成了设备的组装。再经过仔细调试,确保万无一失之后,青岛三利集团将这套价值180余万元的设备星夜发往武汉。
在武汉的安装人员现场随时待命,公司的技术负责人随时指导,在2月4日凌晨3时25分完成现场安装调试,投入正常通水运行。
24小时完成生产,60小时投入使用,“三利速度”闪耀在疫情防控战场。
驰援涿州 三利冲锋在前
受今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影响,从7月29日8时开始,河北省涿州市遭遇持续强降雨,当地所有河流启动红色预警;至8月1日10时,全市受灾人数逾13万人,全域停水,部分停电,物资供应短缺。
秉承着“让用户百分之百的满意,让百分之百的用户满意”的服务宗旨,三利安装驻河北服务团队闻“汛”而动,向险而行,快速反应,不谈任何条件、不惧任何困难,奋战在保障用水安全的抢险一线,应抢尽抢,应保尽保!
三利集团总部派出服务救援队连夜驰援涿州,与驻地服务人员组成涿州抢险救援组,负责涿州地区被淹设备的抢修工作。救援组有成员20余人,他们趟着水到每家用户实地查看水淹情况,经落实,有七十余个泵房设备被淹,有的还是运行十几年的老设备,维修量特别大。经统筹安排,救援组分成三个小组,每组负责不同区域,三组同时开展,保证抢修进度。
有的区域供电没有恢复,导致排水遇到很多困难。三利服务车每到一个小区,马上就围拢来许多业主,急切地询问:“你们是三利的吧?什么时间能用上水?”三十六七度的高温,家里没水没电,用户急迫的心情三利人感同身受,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克服一切困难,用优质服务为及时通水做出有力保障。精心制定抢修预案,向用户保证:只要来电,设备就能通水正常运行。
不等积水排完,三利救援组人员便趟着齐膝的水进入泵房拆控制柜,搬运出来烘烤,为抢修赢得了宝贵时间。长时间浸泡,服务人员的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感染溃烂,但没有人叫苦叫累,仍加班加点抢修,每天都忙到凌晨三四点钟,通宵抢修成了家常便饭。凭借高度的责任心和高超的技能,在确保快速通水的同时他们不怕麻烦,又将器件维修好后投入运行,为用户节省了一大笔维修资金。
经过几天连续奋战,七十余个泵房的设备成功抢修完成,赢得了用户的高度赞扬。
卖出去的产品就像嫁出去的女儿,永远关心她。客户给三利一份信任,三利用实际行动还客户一生放心、舒心、安心!三利服务,值得信赖!
三利工匠团队书写行业“传奇”
员工4000余人,拥有专利技术5000余项,获得五项金奖、八项“重点新产品”,主导编写了无负压给水设备技术标准上百项,研发生产的智能水泵和电机“五年包换,十年保修”……创造这一傲人成绩的,是一支蓝领技术工人队伍。没有博士、没有硕士,但三利的技能型人才研发制造出了世界级产品。
“原来我就是个焊接工,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自己还能研发产品。”在三利集团展厅,员工刘玉朝自豪地站在他主导研发的智能集成化超滤供水设备前,讲起了他的故事。
老家潍坊安丘的刘玉朝,经朋友介绍来到青岛,成为三利集团生产车间的一名普通工人。和车间里的很多同事一样,刘玉朝中专毕业,凭着一份焊接手艺,想谋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从一线工人到班组长,刘玉朝踏踏实实在车间干了7年。2019年,公司发布了一系列的新产品研发任务。看到公司广发“英雄帖”,刘玉朝心动了,但也有点犹豫,“我能行吗?”最终,想去尝试的念头还是占了上风,刘玉朝接过了这个重任。
“我相当于是一个产品经理,公司会为我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我也可以在全公司范围内选择自己的技术攻关小组成员,大家各展所长,共同来做这个产品。”刘玉朝说,接到任务后的大半年时间,他扛着巨大的压力,每天琢磨着自己的新产品,对需求、查资料、跑展会,还把新产品中所有能用到的材料供应商拜访了一遍,不断学习,“不怕人家笑话,一遍遍请教,一点点改进。”整个产品前前后后改了10多次,最终在2020年新产品定型,并成功推向了市场。不仅为公司带来了经济效益,凭借着这款产品,刘玉朝还申请了专利。
有了这一次的成功经验,刘玉朝参与产品研发和创新的劲头更足了,又相继研发了几款产品。2020年,在公司的千万奖励大会上,刘玉朝收获了让他惊喜的大奖——一辆崭新的奔驰轿车。
刘玉朝的故事并不是个例。在三利集团,此类中职生逆袭的故事还有很多。三利集团不以学历论英雄,只要你思想品质好、事业心强、有能力,公司愿意提供完善的平台陪伴你成长。三利认为,人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三利集团发展三十余年,靠的就是这些高素质技术工人,他们也许没有过高的理论水平,但他们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工匠精神。是他们,做出了一款款颠覆行业的产品,让三利成为业内传奇一般的存在。
做世界第一 抒家国情怀
一个本科加两个技工能干什么?答:能创造出国际领先的水泵电机。三个“草根”人物用多久才能做到国际领先?答:8年。
当被问及中国制造能否赶德超日时,三利集团总工程师吕廷顺坦白地说,“很难,但一定能。”有多难,他没有直接回答,他只是用自己的时间来做了一个说明。从立项到研发成功历时8年,每天只睡4—5个小时,8年无休。为了核心零件——叶轮扭曲度问题,从图纸到开模,从流体力学到电焊技术,仅磨具一项就耗资5000多万,为了提高一个百分比的能效,耗资一亿元现金,“而且,还是在我们几乎魔怔的极限下才取得这个小概率事件”,吕廷顺作为总工淡淡说,他曾魔怔到大年初一梦游般走进实验室的程度。
理想是美好的,通向理想之路是残酷的,三利水泵研发的一组数字就能说明制造业升级之难:耗资1.2亿元,历时2900多天,每天工作16-18小时,水泵从立项到技术上国际领先,在这8年光阴里,吕廷顺的女儿也从小学二年级升到初三,一提起女儿,吕廷顺满心愧疚。
吕总工讲解了三个多小时,我们只记得几个术语——叶轮和腔体设计,还记得两个细节,为了保证零部件精度,加工车间温度一直在18℃到20℃之间,全年恒温。因为早晨和中午温差较大,能影响金属精度。为了保证螺栓力度精准,采用5000多元一把的扭力扳手,使多少力量,不是凭感觉,而是凭数据说话。
一个水泵能效提高一个百分比,有什么意义呢?吕总工说,全年至少为中国节约几百亿电费吧。但中国整个泵业能效跟国际差距在20%左右,具体折算到节约多少电费,也是个天文数字。
三利研发水泵纯属无心插柳,由于对世界泵业巨头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态度不满,张明亮董事长不信邪,结果是一不小心干成了国际领先。本来三利是中国无负压供水的领军企业,转行到泵业和电机领域,照样干成领先。
董事长要求三利人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都是人干的,外国人能干出来,我们为什么干不出来?外国人干不出来的,我们中国人也要干出来。这种家国情怀是中国制造不断超越的精神动力。
三利女兵亮相国庆阅兵
2019年10月5日是个欢乐的日子,青岛流亭机场,9名身着红色受阅服装的姑娘们一下飞机,就受到了热烈欢迎,几名姑娘在与前来迎接她们的同事拥抱时激动地流下了泪水。这9名成员是青岛三利集团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的铿锵玫瑰。就在几天前,她们作为民兵方队成员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成为许多人眼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队员李岙雪是其中年龄最大的,患有轻度颈椎病,带来的影响就是拔军姿的时候,脖子总是不够挺拔。“一伸直脖子就钻心地疼,一开始老被教练员点名。”因为担心不合格,李岙雪就给自己加时训练站军姿。“真的是咬着牙一点点克服的,第一次坚持五分钟,第二次坚持十分钟,硬生生克服了这个困难。”让李岙雪感到骄傲的是,216天训练中,她从未请过一个小时的假。长期坚持训练也为李岙雪带来了另一个“惊喜”——1.74米的她,体重由153斤降到了130斤。
“在长达7个月的受训过程中,我们9人再苦再累从未打过退堂鼓,以坚韧不拔的意志顺利通过训练和各项考核。当方队走过天安门时,我们那份自豪感无以言表。”李岙雪说,她们要把这份荣光带给同事,带给企业,让同事们从这份荣光里汲取奋力前行的力量,为企业和青岛的发展再立新功。
18岁的王锡霞是年龄最小的队员。当她得知征集参阅女民兵的消息后,立即赶到街道报名,良好的军事素质得到了街道工作人员的肯定,“我们公司多年的军事化训练和民兵预备役建设的成绩,也给我们入选加了很多分。我们能够一次入选这么多人,跟公司多年来坚持的军训体系建设分不开。”王锡霞说,别看自己年龄小,却是所在排面中动作学得最快的。自己在学会最新动作后,课间还经常帮助教练员去教其他队员。作为三利集团军管部的一名专职教官,现在最迫切地想把在北京参训的所学所得所感分享给同事们,推动企业的军事化训练再上水平,争取以后有机会再参加这样的重大活动,为企业争光,为青岛添彩。
青岛三利集团常年坚持军事化训练,每年都拿出一段时间,对几千名员工进行正规化军训。企业还专门设立了军管部,培养了自己的专职教官。企业员工把军训中的素质养成融入到企业研发生产中,三利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技术水平和质量档次始终稳居国内龙头地位。
1997年8月15日,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但对于刚刚起步的三利公司,对于从那时走过来的三利人,却是刻骨铭心的记忆。
八月的一天,董事长去车间巡查,发现有一台控制柜的通风窗在冲床冲孔时没有完全冲开,通风窗百叶之间有一处粘连,没有达到工艺标准和质量要求。然而,无论是生产环节还是质检部门,均无一人意识到这属于质量问题,董事长连续观察了好几天,控制柜依次通过了各道工序,直到在电气车间完成装配,眼看着带着质量瑕疵的控制柜就要出厂,但全厂上下却没有一个人发现或者叫停。董事长心情异常沉重,他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意识到员工尤其是各级管理干部面对质量问题视而不见,不以为然,意识如此低下的危机。
早在80年代,董事长经营家用电器公司时就发现国产品牌和进口品牌存在着巨大质量、档次差别,八十年代末,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正干得风生水起的家电公司,再次创业干企业,干制造业。从那时起,他暗下决心:中国人一定要生产出世界级的产品!
一开始董事长就把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看作企业发展的根本,然而,厂里绝大多数是刚刚从农民转型的工人,多年养成的粗放式的生产意识,完全达不到制造工业产品的标准。他每周一、三、五组织技能培训,二、四、六进行思想教育,可要改变员工长期以来固有的“粗制滥造、大概、差不多,能用就行,得过且过”的意识谈何容易,产品质量不过关的情况仍时有发生。在这种大力度的教育与管理下仍然出现如此低级问题实在让人痛心,这是思想的麻痹,是对工作的不负责任,更是三利百年基业的潜在隐患……
严抓质量,不会那么轻而易举,也没有现成答案,但面对质量问题绝不能迁就姑息,更不能手软!于是,董事长立即策划组织召开了全员现场会,现场会上,大家不但根本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反而觉得这点瑕疵无所谓,可以整修后继续使用。面对大家对质量问题的麻木不仁,董事长毅然做出决定:让责任人砸掉这台价值17万元、带有质量瑕疵的控制柜。在连工资都发不出来的1997年,这17万元可是个天文数字!责任人根本不忍心去砸毁它,现场僵持之际,董事长指出,若今天责任人砸毁控制柜,损失公司承担,若责任人不砸,安排保安砸,损失责任人承担。即使这样,责任人也难以下手,董事长开始数数了......在这种情形下,责任人才非常痛心无奈地抡起铁锤,把带有瑕疵的控制柜砸得粉碎。
当时的现场可谓惊心动魄,气氛紧张而凝重!董事长付出如此代价的目的就是要唤醒大家的质量意识,使三利产品好中求好,精中求精。
正是这惊心动魄的一锤砸出了三利人的质量意识,砸出了三利人高精细严、精益求精的品质,砸出了企业对用户的信誉和责任,砸出了“谁的责任谁承担”的主人翁意识。从此,有了三利公司的“质量日”,也成就了供水行业的国际品牌。
弃商从企 实业报国
上世纪八十年代,三利集团创始人张明亮正红红火火经营着家用电器公司,他发现国产货和进口货存在着巨大的质量差别。以手电筒为例,知名的国产品牌也存在接触不良、不能对焦、甚至直接无法使用的情况,国产收音机要么收台少、要么音质差,顾客反复挑选十几次才能找出一台称心如意的。而进口的产品随便拿出一个就完全合格,根本不需要挑选。面对国货质量低下、大量利润被外国人赚走的状况,他暗下决心:“我就不相信中国人生产不出世界一流的产品!”
时代的发展促使张明亮萌生了弃商从企的想法。1989年5月,他果断将经营得正红火的家电公司彻底转让,开始到全国各地考察创业项目。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工人清理居民小区水箱的情景,水箱密封不严掉入虫子、老鼠、枯枝烂叶,还有水箱、水管生锈等原因,导致水质污浊不堪,这就是城里居民朝夕不离的自来水!不知有多少疾病正是因为饮用了这样的水而引起的。他决心要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努力研发出先进的二次供水设备,彻底解决居民的用水安全问题。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翻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篇章。9月26日,张明亮将自己干服务业和商业积攒的几十万元拿出来,在临朐县城征了6亩地,成立了临朐县三利自动化给水设备厂,毅然踏上了实业兴邦的艰辛之路。面对新的项目,身为厂长的张明亮亲自带领技术人员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刻苦学习,与给排水专家深入交流,经过一年多的探索,第一台BTG变量恒压给水设备在1993年诞生了!经山东省科委技术鉴定:这一新技术、新产品填补了省内空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张明亮厂长带领科研团队再接再厉,于1997年又成功研制出了更为先进的无负压给水设备。然而在可行性论证时,专家们都投了反对票。因为《城市供水条例》中明确规定:禁止在城市公共供水管道上直接装泵抽水。有国家法律明令禁止,如果换成别人,可能就此罢休了,但张明亮厂长却更加有了信心,他说:专家的反对并不可怕,三利要想别人不去想的,做别人不敢做的,走前面没有人走过的路,做前面没有人做过的事,追求极少数。他以超凡的魄力与胆识,认准推广无负压是一项大有前途、造福人类的事业。
经过张明亮的不懈推广,现在,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的三利无负压产品已遍布全国,开创了中国二次供水的新纪元。
“三利速度”救急雷神山医院供水
“我们到达雷神山医院了,请领导放心!”
2020年2月3日18时,正在忐忑不安的集团副总裁崔继红接到了公司赴武汉安装人员打来的电话,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消息很快传遍了公司,员工们欢欣鼓舞,兴奋不已。就在20多个小时之前,大家刚刚经历了一场想都不敢想的“闪击战”——正常情况下需半个月才能交付的设备,仅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就火速抢了出来!
事情的原委是,2月1日下午,武汉市相关负责部门人员急匆匆找到三利集团武汉办事处,告知负责人因原定的供水设备厂家不能满足医院2月4日急需通水的需求,打听到你们三利集团有实力,能办到,特此前来请求救急。
“疫情就是命令!马上开工,全力奋战,一定要在医院要求的时间之前完成生产交付!”三利集团董事长张明亮立即下达了“作战指令”。
为确保雷神山医院在2月5日完成交付,50多名尚在假期中的工人火速集结,连夜开始了这场“闪击战”。公司其他订单全为这套供水设备让路,各道工序上投入的都是经验丰富的精兵强将,12个车间机器轰鸣,马力全开。公司高管不断协调进度,全体工人彻夜不休,终于在2月2日17时完成了设备的组装。再经过仔细调试,确保万无一失之后,青岛三利集团将这套价值180余万元的设备星夜发往武汉。
在武汉的安装人员现场随时待命,公司的技术负责人随时指导,在2月4日凌晨3时25分完成现场安装调试,投入正常通水运行。
24小时完成生产,60小时投入使用,“三利速度”闪耀在疫情防控战场。
驰援涿州 三利冲锋在前
受今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影响,从7月29日8时开始,河北省涿州市遭遇持续强降雨,当地所有河流启动红色预警;至8月1日10时,全市受灾人数逾13万人,全域停水,部分停电,物资供应短缺。
秉承着“让用户百分之百的满意,让百分之百的用户满意”的服务宗旨,三利安装驻河北服务团队闻“汛”而动,向险而行,快速反应,不谈任何条件、不惧任何困难,奋战在保障用水安全的抢险一线,应抢尽抢,应保尽保!
三利集团总部派出服务救援队连夜驰援涿州,与驻地服务人员组成涿州抢险救援组,负责涿州地区被淹设备的抢修工作。救援组有成员20余人,他们趟着水到每家用户实地查看水淹情况,经落实,有七十余个泵房设备被淹,有的还是运行十几年的老设备,维修量特别大。经统筹安排,救援组分成三个小组,每组负责不同区域,三组同时开展,保证抢修进度。
有的区域供电没有恢复,导致排水遇到很多困难。三利服务车每到一个小区,马上就围拢来许多业主,急切地询问:“你们是三利的吧?什么时间能用上水?”三十六七度的高温,家里没水没电,用户急迫的心情三利人感同身受,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克服一切困难,用优质服务为及时通水做出有力保障。精心制定抢修预案,向用户保证:只要来电,设备就能通水正常运行。
不等积水排完,三利救援组人员便趟着齐膝的水进入泵房拆控制柜,搬运出来烘烤,为抢修赢得了宝贵时间。长时间浸泡,服务人员的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感染溃烂,但没有人叫苦叫累,仍加班加点抢修,每天都忙到凌晨三四点钟,通宵抢修成了家常便饭。凭借高度的责任心和高超的技能,在确保快速通水的同时他们不怕麻烦,又将器件维修好后投入运行,为用户节省了一大笔维修资金。
经过几天连续奋战,七十余个泵房的设备成功抢修完成,赢得了用户的高度赞扬。
卖出去的产品就像嫁出去的女儿,永远关心她。客户给三利一份信任,三利用实际行动还客户一生放心、舒心、安心!三利服务,值得信赖!
三利工匠团队书写行业“传奇”
员工4000余人,拥有专利技术5000余项,获得五项金奖、八项“重点新产品”,主导编写了无负压给水设备技术标准上百项,研发生产的智能水泵和电机“五年包换,十年保修”……创造这一傲人成绩的,是一支蓝领技术工人队伍。没有博士、没有硕士,但三利的技能型人才研发制造出了世界级产品。
“原来我就是个焊接工,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自己还能研发产品。”在三利集团展厅,员工刘玉朝自豪地站在他主导研发的智能集成化超滤供水设备前,讲起了他的故事。
老家潍坊安丘的刘玉朝,经朋友介绍来到青岛,成为三利集团生产车间的一名普通工人。和车间里的很多同事一样,刘玉朝中专毕业,凭着一份焊接手艺,想谋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从一线工人到班组长,刘玉朝踏踏实实在车间干了7年。2019年,公司发布了一系列的新产品研发任务。看到公司广发“英雄帖”,刘玉朝心动了,但也有点犹豫,“我能行吗?”最终,想去尝试的念头还是占了上风,刘玉朝接过了这个重任。
“我相当于是一个产品经理,公司会为我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我也可以在全公司范围内选择自己的技术攻关小组成员,大家各展所长,共同来做这个产品。”刘玉朝说,接到任务后的大半年时间,他扛着巨大的压力,每天琢磨着自己的新产品,对需求、查资料、跑展会,还把新产品中所有能用到的材料供应商拜访了一遍,不断学习,“不怕人家笑话,一遍遍请教,一点点改进。”整个产品前前后后改了10多次,最终在2020年新产品定型,并成功推向了市场。不仅为公司带来了经济效益,凭借着这款产品,刘玉朝还申请了专利。
有了这一次的成功经验,刘玉朝参与产品研发和创新的劲头更足了,又相继研发了几款产品。2020年,在公司的千万奖励大会上,刘玉朝收获了让他惊喜的大奖——一辆崭新的奔驰轿车。
刘玉朝的故事并不是个例。在三利集团,此类中职生逆袭的故事还有很多。三利集团不以学历论英雄,只要你思想品质好、事业心强、有能力,公司愿意提供完善的平台陪伴你成长。三利认为,人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三利集团发展三十余年,靠的就是这些高素质技术工人,他们也许没有过高的理论水平,但他们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工匠精神。是他们,做出了一款款颠覆行业的产品,让三利成为业内传奇一般的存在。
做世界第一 抒家国情怀
一个本科加两个技工能干什么?答:能创造出国际领先的水泵电机。三个“草根”人物用多久才能做到国际领先?答:8年。
当被问及中国制造能否赶德超日时,三利集团总工程师吕廷顺坦白地说,“很难,但一定能。”有多难,他没有直接回答,他只是用自己的时间来做了一个说明。从立项到研发成功历时8年,每天只睡4—5个小时,8年无休。为了核心零件——叶轮扭曲度问题,从图纸到开模,从流体力学到电焊技术,仅磨具一项就耗资5000多万,为了提高一个百分比的能效,耗资一亿元现金,“而且,还是在我们几乎魔怔的极限下才取得这个小概率事件”,吕廷顺作为总工淡淡说,他曾魔怔到大年初一梦游般走进实验室的程度。
理想是美好的,通向理想之路是残酷的,三利水泵研发的一组数字就能说明制造业升级之难:耗资1.2亿元,历时2900多天,每天工作16-18小时,水泵从立项到技术上国际领先,在这8年光阴里,吕廷顺的女儿也从小学二年级升到初三,一提起女儿,吕廷顺满心愧疚。
吕总工讲解了三个多小时,我们只记得几个术语——叶轮和腔体设计,还记得两个细节,为了保证零部件精度,加工车间温度一直在18℃到20℃之间,全年恒温。因为早晨和中午温差较大,能影响金属精度。为了保证螺栓力度精准,采用5000多元一把的扭力扳手,使多少力量,不是凭感觉,而是凭数据说话。
一个水泵能效提高一个百分比,有什么意义呢?吕总工说,全年至少为中国节约几百亿电费吧。但中国整个泵业能效跟国际差距在20%左右,具体折算到节约多少电费,也是个天文数字。
三利研发水泵纯属无心插柳,由于对世界泵业巨头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态度不满,张明亮董事长不信邪,结果是一不小心干成了国际领先。本来三利是中国无负压供水的领军企业,转行到泵业和电机领域,照样干成领先。
董事长要求三利人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都是人干的,外国人能干出来,我们为什么干不出来?外国人干不出来的,我们中国人也要干出来。这种家国情怀是中国制造不断超越的精神动力。
三利女兵亮相国庆阅兵
2019年10月5日是个欢乐的日子,青岛流亭机场,9名身着红色受阅服装的姑娘们一下飞机,就受到了热烈欢迎,几名姑娘在与前来迎接她们的同事拥抱时激动地流下了泪水。这9名成员是青岛三利集团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的铿锵玫瑰。就在几天前,她们作为民兵方队成员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成为许多人眼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队员李岙雪是其中年龄最大的,患有轻度颈椎病,带来的影响就是拔军姿的时候,脖子总是不够挺拔。“一伸直脖子就钻心地疼,一开始老被教练员点名。”因为担心不合格,李岙雪就给自己加时训练站军姿。“真的是咬着牙一点点克服的,第一次坚持五分钟,第二次坚持十分钟,硬生生克服了这个困难。”让李岙雪感到骄傲的是,216天训练中,她从未请过一个小时的假。长期坚持训练也为李岙雪带来了另一个“惊喜”——1.74米的她,体重由153斤降到了130斤。
“在长达7个月的受训过程中,我们9人再苦再累从未打过退堂鼓,以坚韧不拔的意志顺利通过训练和各项考核。当方队走过天安门时,我们那份自豪感无以言表。”李岙雪说,她们要把这份荣光带给同事,带给企业,让同事们从这份荣光里汲取奋力前行的力量,为企业和青岛的发展再立新功。
18岁的王锡霞是年龄最小的队员。当她得知征集参阅女民兵的消息后,立即赶到街道报名,良好的军事素质得到了街道工作人员的肯定,“我们公司多年的军事化训练和民兵预备役建设的成绩,也给我们入选加了很多分。我们能够一次入选这么多人,跟公司多年来坚持的军训体系建设分不开。”王锡霞说,别看自己年龄小,却是所在排面中动作学得最快的。自己在学会最新动作后,课间还经常帮助教练员去教其他队员。作为三利集团军管部的一名专职教官,现在最迫切地想把在北京参训的所学所得所感分享给同事们,推动企业的军事化训练再上水平,争取以后有机会再参加这样的重大活动,为企业争光,为青岛添彩。
青岛三利集团常年坚持军事化训练,每年都拿出一段时间,对几千名员工进行正规化军训。企业还专门设立了军管部,培养了自己的专职教官。企业员工把军训中的素质养成融入到企业研发生产中,三利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技术水平和质量档次始终稳居国内龙头地位。
- 热烈祝贺金信集团国际贸易实现新突破,东南亚地区或将成为纺织产业发展的新风口 (2024-10-17)
- 新里程碑达成,零跑汽车第50万台整车下线(2024-10-17)
- “随江涌 入海流” 五粮液继古开新向世界讲述和美故事(2024-10-16)
- 加强质量支撑 共建质量强国 | 瑞普生物入选2024年全国“质量月”质量诚信倡议企业…(2024-10-15)
- 零跑全球战略发布会于巴黎车展举行(202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