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认监委相关部门负责人权威解读绿色建材认证、“三同”产品和检验检测认证平台建设问题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认证认可工作会上,国家认监委认证监管部主任李春江、注册管理部主任顾绍平、实验室与检测监管部主任乔东就绿色建材认证、“三同”产品和检验检测认证平台建设等民生问题作出权威解读。
以绿色建材为示范和推动力量
2016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的意见》,提出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2017年12月29日,质检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动绿色建材产品标准、认证、标识工作的指导意见》,标志着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的实现实质性突破。为什么选取在建材产品领域率先实施绿色产品认证呢?
李春江介绍说,文件发布后,国家认监委和国家标准委开展了文件解读宣贯、推动体系建设、机构能力建设和推动共享共治信息平台建设4项工作。目前,绿色产品认证信息平台完成设计方案和框架搭建,已具备上线条件。
李春江说,选取建材产品领域作为突破口,是希望通过以以点带面的方式,推动各领域统一绿色产品认证体系的实施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和推动作用。原因在于,建材产品具备3个特点,一是建材产品量大面广,示范作用强。建材产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2016年建材工业总产值达到7.6万亿元,覆盖面广、社会关注度高、对环境影响大。绿色建材产品在整个绿色产品中占比较大,在第一批发布的13种统一绿色产品标准中,绿色建材产品过半,推动建材产品率先实施统一绿色产品标准、认证和标识工作对带动整个绿色产品体系建设具有示范意义和引领作用。二是整合绿色建材产品各类认证事项很有必要。建材产品认证产品标准、检验检测评价等技术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具备较好的实施统一的绿色建材产品认证体系的条件和基础。同时目前绿色建材产品市场上存在重复认证、多重评价等现象。因此推动建立统一的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标准、认证和标识体系建设,整合各类认证、评价事项,将游离在统一绿色产品体系之外的认证、评价制度纳入进来很有必要。三是统一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有利于绿色建筑的发展,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碳排放,有利于人民群众居住健康。
9000余种产品达到“三同”要求
对于国家认监委推进“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工作的进展情况,顾绍平介绍,截至2017年底,全国有2620家出口食品农产品企业的9866种产品达到“三同”要求,线上线下内销额达1098亿元,全国已有超过1000家门店标示销售“三同”产品,天猫、京东等62家电商设立销售专区,并且实施范围也已由单一食品扩大到农产品、航空配餐和宠物食品等领域。
今后,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将逐步扩大“三同”实施范围,继续加大对出口企业的指导和帮扶力度,进一步扩大优质“三同”产品供给;同时,引导和支持商超、电商和其他商务服务平台,扩大“三同”产品市场推广和销售,并持续加强对“三同”企业的监管,让消费者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示范区内”机构年均收入两千余万元
2014年以来,,国家认监委全面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平台建设,先后批准上海静安区(原闸北区)、浙江宁波国家高新区、江苏苏州吴中区、重庆两江新区、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市浦东新区、江苏无锡锡山区、河北承德双滦区、天津东丽经济技术开发区、山东济南国家高新区、山东济宁国家高新区、江苏南京国家高新区、湖南长沙岳麓区、山东青岛崂山区14个区域开展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示范区。乔东介绍说,通过开展“示范区”建设,“示范区内”平均每个检验检测机构年度营业收入达到2470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98倍。创建期超过两年的上海静安区、宁波高新区、苏州吴中区、重庆两江新区、上海浦东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区6个示范区,检验检测机构数量较创建前平均增长42.9%,营业收入平均增长69.5%。
乔东表示,“示范区”创建工作,对检验检测机构产生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十分显著,具有激发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可以充分发挥检验检测认证高技术性、科技性、生产性服务业特征,为当地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据了解,国家认监委将从5个方面,利用平台建设带来的集聚和示范效应,助推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一是将示范区建设纳入地方考核。将示范区建设纳入政府质量强省、质量强市绩效考核,明确考核指标,促进示范区建设获得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土地、人才、税收、融资等政策支持。二是建立示范区建设激励机制。通过示范区评选、推荐领军人才等方式,建立国家与地方的联动共商机制,从财政给予经费支持。三是加大对民营公共服务示范区的支持。对于发展较好的民营示范区,在政府购买服务(PPP)产业目录给予推荐,建议各级监管部门优先选择目录内机构提供服务。四是将示范区作为检验检测认证产业试验田。在示范区内“先行先试”,下放更多审批、监管权限,建立机构审批“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服务。允许示范区在检验检测认证监管方面,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先行先试如“先批准后审核”、“采信自我声明”、“允许检测设备分享租赁”、设置检验检测资质认定和认可评审的现场办理窗口等。五是鼓励示范区集聚发展。示范区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当地区域经济和产业特点、高新科技和高新产业配合发展。着眼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地方产业,服务行业发展,科学制定深化示范区建设“行动计划”,切实提升示范区发挥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升检验检测认证行业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支撑能力。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认证认可工作会上,国家认监委认证监管部主任李春江、注册管理部主任顾绍平、实验室与检测监管部主任乔东就绿色建材认证、“三同”产品和检验检测认证平台建设等民生问题作出权威解读。
以绿色建材为示范和推动力量
2016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的意见》,提出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2017年12月29日,质检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动绿色建材产品标准、认证、标识工作的指导意见》,标志着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的实现实质性突破。为什么选取在建材产品领域率先实施绿色产品认证呢?
李春江介绍说,文件发布后,国家认监委和国家标准委开展了文件解读宣贯、推动体系建设、机构能力建设和推动共享共治信息平台建设4项工作。目前,绿色产品认证信息平台完成设计方案和框架搭建,已具备上线条件。
李春江说,选取建材产品领域作为突破口,是希望通过以以点带面的方式,推动各领域统一绿色产品认证体系的实施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和推动作用。原因在于,建材产品具备3个特点,一是建材产品量大面广,示范作用强。建材产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2016年建材工业总产值达到7.6万亿元,覆盖面广、社会关注度高、对环境影响大。绿色建材产品在整个绿色产品中占比较大,在第一批发布的13种统一绿色产品标准中,绿色建材产品过半,推动建材产品率先实施统一绿色产品标准、认证和标识工作对带动整个绿色产品体系建设具有示范意义和引领作用。二是整合绿色建材产品各类认证事项很有必要。建材产品认证产品标准、检验检测评价等技术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具备较好的实施统一的绿色建材产品认证体系的条件和基础。同时目前绿色建材产品市场上存在重复认证、多重评价等现象。因此推动建立统一的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标准、认证和标识体系建设,整合各类认证、评价事项,将游离在统一绿色产品体系之外的认证、评价制度纳入进来很有必要。三是统一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有利于绿色建筑的发展,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碳排放,有利于人民群众居住健康。
9000余种产品达到“三同”要求
对于国家认监委推进“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工作的进展情况,顾绍平介绍,截至2017年底,全国有2620家出口食品农产品企业的9866种产品达到“三同”要求,线上线下内销额达1098亿元,全国已有超过1000家门店标示销售“三同”产品,天猫、京东等62家电商设立销售专区,并且实施范围也已由单一食品扩大到农产品、航空配餐和宠物食品等领域。
今后,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将逐步扩大“三同”实施范围,继续加大对出口企业的指导和帮扶力度,进一步扩大优质“三同”产品供给;同时,引导和支持商超、电商和其他商务服务平台,扩大“三同”产品市场推广和销售,并持续加强对“三同”企业的监管,让消费者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示范区内”机构年均收入两千余万元
2014年以来,,国家认监委全面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平台建设,先后批准上海静安区(原闸北区)、浙江宁波国家高新区、江苏苏州吴中区、重庆两江新区、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市浦东新区、江苏无锡锡山区、河北承德双滦区、天津东丽经济技术开发区、山东济南国家高新区、山东济宁国家高新区、江苏南京国家高新区、湖南长沙岳麓区、山东青岛崂山区14个区域开展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示范区。乔东介绍说,通过开展“示范区”建设,“示范区内”平均每个检验检测机构年度营业收入达到2470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98倍。创建期超过两年的上海静安区、宁波高新区、苏州吴中区、重庆两江新区、上海浦东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区6个示范区,检验检测机构数量较创建前平均增长42.9%,营业收入平均增长69.5%。
乔东表示,“示范区”创建工作,对检验检测机构产生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十分显著,具有激发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可以充分发挥检验检测认证高技术性、科技性、生产性服务业特征,为当地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据了解,国家认监委将从5个方面,利用平台建设带来的集聚和示范效应,助推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一是将示范区建设纳入地方考核。将示范区建设纳入政府质量强省、质量强市绩效考核,明确考核指标,促进示范区建设获得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土地、人才、税收、融资等政策支持。二是建立示范区建设激励机制。通过示范区评选、推荐领军人才等方式,建立国家与地方的联动共商机制,从财政给予经费支持。三是加大对民营公共服务示范区的支持。对于发展较好的民营示范区,在政府购买服务(PPP)产业目录给予推荐,建议各级监管部门优先选择目录内机构提供服务。四是将示范区作为检验检测认证产业试验田。在示范区内“先行先试”,下放更多审批、监管权限,建立机构审批“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服务。允许示范区在检验检测认证监管方面,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先行先试如“先批准后审核”、“采信自我声明”、“允许检测设备分享租赁”、设置检验检测资质认定和认可评审的现场办理窗口等。五是鼓励示范区集聚发展。示范区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当地区域经济和产业特点、高新科技和高新产业配合发展。着眼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地方产业,服务行业发展,科学制定深化示范区建设“行动计划”,切实提升示范区发挥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升检验检测认证行业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支撑能力。
- 热烈祝贺金信集团国际贸易实现新突破,东南亚地区或将成为纺织产业发展的新风口 (2024-10-17)
- 新里程碑达成,零跑汽车第50万台整车下线(2024-10-17)
- “随江涌 入海流” 五粮液继古开新向世界讲述和美故事(2024-10-16)
- 加强质量支撑 共建质量强国 | 瑞普生物入选2024年全国“质量月”质量诚信倡议企业…(2024-10-15)
- 零跑全球战略发布会于巴黎车展举行(202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