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货”背后的中国消费
春节期间,各大商场迎来置办年货热潮,商品销售持续火爆。与此同时,春节出游、服务消费、文化消费等热度不减。阿里巴巴发布的2017年中国年货大数据报告显示,健康和休闲娱乐已经成为人们置办年货的首要需求,饱含着人们对2017年的美好愿望。
回顾2016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64.6%。这意味着,观察中国的消费趋势,对于理解中国经济已经具有了特殊的意义。
人们购物筐中的“年货”,会不会泄露新的一年消费趋势的蛛丝马迹?在置办“年货”的背后,又隐藏着人们对于中国经济的哪些期待?
1.消费规模持续放大
【数据】
阿里数据显示,天猫年货节卖出超过3.8亿件商品,日均成交同比增长42%;淘宝年味儿百货成交同比增长36%,淘宝年货大街仅3天就涌入千万人,平均每人逛店5家。
春节,是每年消费的旺季。从今年春节前后的消费情况来看,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近年来仍在持续放大。
回顾2016年的消费市场,消费品市场规模稳步扩大,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尤其是网上零售额仍保持着26.2%的高增速。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3万亿元,实际增长9.6%,高于GDP增速2.9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司长孟庆欣表示,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消费需求持续增长以及城乡居民消费能力稳步提升,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消费对经济的拉动效应进一步显现。
值得指出的是,2016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6%,高于2015年4.9个百分点,高于2014年15.8个百分点。
从2016年的季度走势看,增速稳中有升,四个季度增速分别为10.3%、10.2%、10.5%和10.6%。其中,12月份消费品市场增速比11月份增加0.1个百分点,创年内单月增速新高。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日益增强。”孟庆欣指出,消费品市场结构持续优化,网络零售等新兴业态快速增长,品质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等亮点频现,城乡市场差距不断缩小。
从2016年全年城乡消费的增速来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达285814亿元,比上年增长10.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达46503亿元,增长10.9%。农村增速继续保持高于城市增速水平。
2017年中国年货大数据报告显示,全国2.8万个村的村民通过农村淘宝置办年货,农村淘宝精选的200种土货,吸引了365个城市的消费者抢购,最远卖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
事实上,消费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在促使中国经济走向更加均衡。随着城乡之间人口流动的频繁,以及诸如电子商务、信息消费等新型消费模式的攻城拔地,消费力量正在修复中国经济中的二元分化,弥补城乡之间商品消费的鸿沟,促进城乡间的消费均衡。
来源:2017年中国年货大数据报告
2.升级类消费亮点纷呈
【案例】
在各类新潮年货中,空气净化器的走红也许是这个冬天我们最不意外的事。今年年货节,阿里各平台空气净化器销量猛增,同比增幅达到256%。其中,北京购买量是第二名四川的近4倍,山东、陕西、河南、河北、江苏、上海、浙江、广东紧随其后,这样的排行几乎成为国内空气质量的直观写照。
无论从线上线下人们的“获得感”相印证,以及记者在年关节点对于北京市民的随机采访,健康、收入、子女教育等是人们心目中对2017年最多的期待。
回顾2016年的消费情况,评价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的增长,用得上“平稳”一词,而与品质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等升级类相关的商品,则称得上是亮点纷呈。数据显示,2016年,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比上年增长13.9%,高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3.5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通信器材类商品保持近12%的较快增长。
在汽车类商品中,升级型SUV和环保型新能源汽车保持快速增长。据乘车联数据,2016年SUV销量增长43.6%,远高于普通轿车增速;新能源汽车销售32万辆,增长84%;其中纯电动汽车销售24万辆,增长116%。
“海淘”也成为消费升级的一个表现。阿里“年货”大数据显示,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成为大家最喜欢“海淘”的三个国家。从购置的年货来看,除了澳大利亚奶粉、韩国面膜、瑞士腕表这些“洋特产”,近年海外新兴的“网红”产品也出现在这份洋年货榜单里,比如日本酵素、英国梳子。
实际上,年货的变化、消费结构的变化,其背后是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认为,从供给侧方面来看,消费品供给的能力、质量、水平出现进一步提升,对促进消费升级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赵萍指出,2017年,消费热点将呈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消费结构升级,2017年服务消费的占比和增速都会进一步提升,旅游、文化、体育增长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进一步提升。
二是互联网相关消费,比如可穿戴设备、超级机器人等互联网相关的创新型产品,消费会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还有通信类产品的增长会很快,将保持在15%到25%之间。
商务部市场运行司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消费规模持续扩大、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贡献不断提高的发展新阶段。
从后期看,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中等收入群体不断壮大,城镇化率稳步提升,消费仍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预计2017年消费市场仍将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对国民经济增长持续起到“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
春节期间购年货、逛庙会,居民享受假期欢乐时光。
3.服务消费潜能释放
【分析】
今年春节,“南下避寒”“北上赏雪”是国内游客主要流向,三亚、厦门、哈尔滨以及上海、杭州、成都、桂林等地客流集中,美丽乡村、旅游小镇、风情县城、优秀旅游城市等全域旅游目的地以及精品景区、旅游度假区、主题乐园和旅游综合体等将是热点选择,温泉、冰雪、海岛、邮轮游艇、康体养生等旅游新产品新业态供给充足、备受追捧。
春节前,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发布预测,2017年春节将成为旅游过年史上最热的春节,春节长假期间旅游市场将接待3.43亿人次,同比增长13.6%。
虽然目前春节旅游最终数据还未出炉,但从人们最直观的感受来看,春节出游只会向更热的趋势发展。
据国家旅游局预计,2016年,我国旅游总收入为4.6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国内旅游人数有望超过44.4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3.9万亿元。
商务部市场运行司负责人表示,随着消费升级加快,消费者更愿意为提升生活品质和品位花钱,消费内容也从以购买商品为主向购买更多服务转变,餐饮娱乐、文化休闲、健康养老消费持续旺盛。
以北京市消费市场为例,2016年北京市服务消费占消费总额的45%左右,同比增速高于商品消费3.5个百分点。
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结构不断改善,人们对服务性消费的需求不断释放,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健康养生、文化娱乐、休闲旅游等服务性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统计司司长许剑毅说,2016年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五大幸福产业”快速发展,不断推动民生改善,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据许剑毅介绍,2016年1至11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五大幸福产业”营业收入合计同比增长12.6%,比全部规上服务业总体增速高出1.2个百分点。
其中,旅游服务业、文化及相关产业服务业、体育服务业、健康服务业和养老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8.1%、15.5%、24.4%、16.4%和17.1%。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对提升品质消费、促进幸福消费、优化消费环境作出部署,有望加速迎来服务消费大潮。
许剑毅说,展望未来,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潜力和空间依然巨大。随着各项扶持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城镇化、农村现代化不断推进,人才红利、改革红利不断释放,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将会进一步增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将进一步加大。
春节期间,各大商场迎来置办年货热潮,商品销售持续火爆。与此同时,春节出游、服务消费、文化消费等热度不减。阿里巴巴发布的2017年中国年货大数据报告显示,健康和休闲娱乐已经成为人们置办年货的首要需求,饱含着人们对2017年的美好愿望。
回顾2016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64.6%。这意味着,观察中国的消费趋势,对于理解中国经济已经具有了特殊的意义。
人们购物筐中的“年货”,会不会泄露新的一年消费趋势的蛛丝马迹?在置办“年货”的背后,又隐藏着人们对于中国经济的哪些期待?
1.消费规模持续放大
【数据】
阿里数据显示,天猫年货节卖出超过3.8亿件商品,日均成交同比增长42%;淘宝年味儿百货成交同比增长36%,淘宝年货大街仅3天就涌入千万人,平均每人逛店5家。
春节,是每年消费的旺季。从今年春节前后的消费情况来看,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近年来仍在持续放大。
回顾2016年的消费市场,消费品市场规模稳步扩大,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尤其是网上零售额仍保持着26.2%的高增速。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3万亿元,实际增长9.6%,高于GDP增速2.9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司长孟庆欣表示,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消费需求持续增长以及城乡居民消费能力稳步提升,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消费对经济的拉动效应进一步显现。
值得指出的是,2016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6%,高于2015年4.9个百分点,高于2014年15.8个百分点。
从2016年的季度走势看,增速稳中有升,四个季度增速分别为10.3%、10.2%、10.5%和10.6%。其中,12月份消费品市场增速比11月份增加0.1个百分点,创年内单月增速新高。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日益增强。”孟庆欣指出,消费品市场结构持续优化,网络零售等新兴业态快速增长,品质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等亮点频现,城乡市场差距不断缩小。
从2016年全年城乡消费的增速来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达285814亿元,比上年增长10.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达46503亿元,增长10.9%。农村增速继续保持高于城市增速水平。
2017年中国年货大数据报告显示,全国2.8万个村的村民通过农村淘宝置办年货,农村淘宝精选的200种土货,吸引了365个城市的消费者抢购,最远卖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
事实上,消费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在促使中国经济走向更加均衡。随着城乡之间人口流动的频繁,以及诸如电子商务、信息消费等新型消费模式的攻城拔地,消费力量正在修复中国经济中的二元分化,弥补城乡之间商品消费的鸿沟,促进城乡间的消费均衡。
来源:2017年中国年货大数据报告
2.升级类消费亮点纷呈
【案例】
在各类新潮年货中,空气净化器的走红也许是这个冬天我们最不意外的事。今年年货节,阿里各平台空气净化器销量猛增,同比增幅达到256%。其中,北京购买量是第二名四川的近4倍,山东、陕西、河南、河北、江苏、上海、浙江、广东紧随其后,这样的排行几乎成为国内空气质量的直观写照。
无论从线上线下人们的“获得感”相印证,以及记者在年关节点对于北京市民的随机采访,健康、收入、子女教育等是人们心目中对2017年最多的期待。
回顾2016年的消费情况,评价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的增长,用得上“平稳”一词,而与品质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等升级类相关的商品,则称得上是亮点纷呈。数据显示,2016年,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比上年增长13.9%,高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3.5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通信器材类商品保持近12%的较快增长。
在汽车类商品中,升级型SUV和环保型新能源汽车保持快速增长。据乘车联数据,2016年SUV销量增长43.6%,远高于普通轿车增速;新能源汽车销售32万辆,增长84%;其中纯电动汽车销售24万辆,增长116%。
“海淘”也成为消费升级的一个表现。阿里“年货”大数据显示,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成为大家最喜欢“海淘”的三个国家。从购置的年货来看,除了澳大利亚奶粉、韩国面膜、瑞士腕表这些“洋特产”,近年海外新兴的“网红”产品也出现在这份洋年货榜单里,比如日本酵素、英国梳子。
实际上,年货的变化、消费结构的变化,其背后是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认为,从供给侧方面来看,消费品供给的能力、质量、水平出现进一步提升,对促进消费升级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赵萍指出,2017年,消费热点将呈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消费结构升级,2017年服务消费的占比和增速都会进一步提升,旅游、文化、体育增长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进一步提升。
二是互联网相关消费,比如可穿戴设备、超级机器人等互联网相关的创新型产品,消费会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还有通信类产品的增长会很快,将保持在15%到25%之间。
商务部市场运行司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消费规模持续扩大、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贡献不断提高的发展新阶段。
从后期看,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中等收入群体不断壮大,城镇化率稳步提升,消费仍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预计2017年消费市场仍将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对国民经济增长持续起到“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
春节期间购年货、逛庙会,居民享受假期欢乐时光。
3.服务消费潜能释放
【分析】
今年春节,“南下避寒”“北上赏雪”是国内游客主要流向,三亚、厦门、哈尔滨以及上海、杭州、成都、桂林等地客流集中,美丽乡村、旅游小镇、风情县城、优秀旅游城市等全域旅游目的地以及精品景区、旅游度假区、主题乐园和旅游综合体等将是热点选择,温泉、冰雪、海岛、邮轮游艇、康体养生等旅游新产品新业态供给充足、备受追捧。
春节前,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发布预测,2017年春节将成为旅游过年史上最热的春节,春节长假期间旅游市场将接待3.43亿人次,同比增长13.6%。
虽然目前春节旅游最终数据还未出炉,但从人们最直观的感受来看,春节出游只会向更热的趋势发展。
据国家旅游局预计,2016年,我国旅游总收入为4.6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国内旅游人数有望超过44.4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3.9万亿元。
商务部市场运行司负责人表示,随着消费升级加快,消费者更愿意为提升生活品质和品位花钱,消费内容也从以购买商品为主向购买更多服务转变,餐饮娱乐、文化休闲、健康养老消费持续旺盛。
以北京市消费市场为例,2016年北京市服务消费占消费总额的45%左右,同比增速高于商品消费3.5个百分点。
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结构不断改善,人们对服务性消费的需求不断释放,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健康养生、文化娱乐、休闲旅游等服务性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统计司司长许剑毅说,2016年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五大幸福产业”快速发展,不断推动民生改善,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据许剑毅介绍,2016年1至11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五大幸福产业”营业收入合计同比增长12.6%,比全部规上服务业总体增速高出1.2个百分点。
其中,旅游服务业、文化及相关产业服务业、体育服务业、健康服务业和养老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8.1%、15.5%、24.4%、16.4%和17.1%。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对提升品质消费、促进幸福消费、优化消费环境作出部署,有望加速迎来服务消费大潮。
许剑毅说,展望未来,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潜力和空间依然巨大。随着各项扶持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城镇化、农村现代化不断推进,人才红利、改革红利不断释放,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将会进一步增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将进一步加大。
- 热烈祝贺金信集团国际贸易实现新突破,东南亚地区或将成为纺织产业发展的新风口 (2024-10-17)
- 新里程碑达成,零跑汽车第50万台整车下线(2024-10-17)
- “随江涌 入海流” 五粮液继古开新向世界讲述和美故事(2024-10-16)
- 加强质量支撑 共建质量强国 | 瑞普生物入选2024年全国“质量月”质量诚信倡议企业…(2024-10-15)
- 零跑全球战略发布会于巴黎车展举行(202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