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副省长黄彦蓉:把“五进”活动作为专项整治的突破口
四川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以来,有效解决了质量安全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全省的质量工作和质量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正从依靠资源能源消耗逐步转向了依靠质量和科技进步,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上来。我省专项整治的主要作法是:
一、整体联动抓部署,把专项整治作为各级政府的头等大事
专项整治行动以来,省委常委扩大会和省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部署,确立了“质量是四川的生命,以质取胜、质量兴川”的指导思想。省委书记刘奇葆,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多次对专项整治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省上下把专项整治作为一件大事要事,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并深入一线督查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各级、各部门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迅速成立领导机构,召开质量工作会、专项整治动员暨誓师大会。及时制定整治方案,在国务院规定的要求之外,结合我省实际新增“15类重点产品、5个重点区域、7项重点内容”,创造性地开展专项整治。
二、广泛宣传造声势,把“五进”活动作为专项整治的突破口
面向社会群体、突出主流媒体、创新宣传载体,组建《国务院关于食品等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宣讲团,深入开展《特别规定》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五进”宣传活动。举办培训班1500多期,开展了“以质取胜、质量兴川”、“标准化技术创新”等专题研讨会和知识竞赛,印发《特别规定》单行本18万册,张贴宣传画500多万份,发放安全消费明白纸3000多万份。全方位、多层次、大密度的宣传,专项整治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社会各界参与专项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问卷调查显示,90%以上的群众对专项整治表示满意和拥护。
三、突出一线强基础,把基层作为专项整治的主战场
我省充分发动基层,紧紧依靠基层,把力量和经费投入到基层,把责任和要求落实到基层,把任务和方法交给基层,把专项整治延伸到了乡镇、街道、社区、企业和农村。遂宁市射洪县太和镇的经验在全国作了经验介绍后,在我省进行全面推广,各地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借鉴。同时,太和镇又创新思路,对农村50人以上的宴席实施备案管理制度,对所有餐馆的餐具实行集中消毒制度,开辟了农村质量安全监管的新途径。绵阳市擂鼓镇、德阳市剑南镇等乡镇政府把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大安全工作,成立专门机构、落实专人负责。德阳市探索了小作坊监管 “一书两牌三台帐四制度”,打造专项整治36个示范点,为全省专项整治树立了标准和样板。同时,分类监管“六小”,创建了“专业合作、龙头带动”、“协会整合”、“股份联合”、“园区集中”等模式,促进了小企业、小作坊的良性发展。专项整治中,基层广大干部职工加班加点,忘我工作,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质监战线上2名同志为此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四、部门协作狠打击,把联合执法作为专项整治的有力保障
专项整治链条长、环节多,各部门必须配合协作,联合执法,才能形成高压态势。各级领导小组从29个成员单位抽调力量,层层组建联合执法组,开展联合执法,形成了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高压打击态势。专项整治以来,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90多万人次,查处各类案件14000多件,吊销关闭违法企业和“六小”单位11000多个。初步改变了企业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局面,彰显了专项整治的强大震慑力。
五、巩固成果抓机制,把长效机制作为专项整治的治本之策
我们坚持源头治本、法规治本、政策治本,跟进建立了长效监管机制。一是建立了政策保障机制。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进一步落实了政府、部门、企业的质量责任和质量奖励制度,对首次获得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出口名牌奖励100万元。强化投入保障,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农业标准化经费纳入省财政预算。打破体制障碍,与成都市对等投入3.3亿元组建成都(国家)质检院,提升全省技术支撑能力。二是建立了源头监管机制。切实加强标准化工作,组织修订了《泔水油》、《米粉》等20多个地方标准,建立了索票索证和台帐“四个五统一”制度,建立了质量隐患排查预警机制,加强质量源头监管。三是建立了联合执法机制。层层组建联合执法检查组,环节监管不断档、部门监管不缺位、执法打假无盲区;建立领导小组办公室信息通报制度、重大案件协查协作和挂牌督办制度,注重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结合,形成部门联动、地区联动和上下联动的执法打假新机制。四是建立了隐患排查制度和举报制度。各级、各有关部门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分级负责,盯住“两个重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抓住“三个关键”(关键部门、关键企业、关键岗位),认真开展“三查”(企业全面自查、部门专业检查、政府综合督查)活动,及时向社会公布排查出的重大隐患,加强监控,限期整改。五是建立了社会监督机制。在村社和社区聘请一批干部和群众,担任产品质量的协管员、信息员、举报员,提供线索,编织了“情报暗网”;遂宁市发动5600多个基层党组织和12万党员自觉充当质量安全的义务监督员和协管员,编织了“万双眼睛看质量”的“明网”;新闻媒体明查暗访,编织了“舆论监督网”;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程参与质量监管,编织了“民主法制监督网”,四网相扣,深入推进了专项整治。
4个多月的专项整治,我们有四点初浅体会:一是抓产品质量必须认识高、力度大。抓专项整治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富民惠民。这次专项整治,是四川省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整治最彻底的质量工作大会战,认识越高、力度就越大,整治的效果就越明显。二是必须强化部门的无缝衔接。专项整治涉及从农田到餐桌、从设计到售后服务的多个环节,因此必须是法律、行政、经济、执法、宣传等手段的综合运用,环环相扣,无缝衔接。三是必须重基础强基层。只有把基层政府发动起来了,基层群众发动起来了,企业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了,专项整治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四是必须抓反复反复抓,不断跟进长效机制建设。只有把实践中探索的成功做法转换成机制、制度的保障,企业把质量责任作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才能真正巩固成果,转为常态。
虽然我省专项整治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一是全面开展专项整治回头看,重点督查政府、部门、企业三方责任是否落实到位;二是认真总结提高,将专项整治的成功作法上升为政策规定和地方性法规,强化政策保障、法制保障;三是把这次会议作为新的起点,坚持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机构不散、工作不断、力度不减、进一步开展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重点区域、重点产品的专项整治工作;四是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制度和举报制度,做好预防,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五是以实现全过程监管为目标,加快构建完整的质量监管体系,确保全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让党中央、国务院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四川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以来,有效解决了质量安全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全省的质量工作和质量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正从依靠资源能源消耗逐步转向了依靠质量和科技进步,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上来。我省专项整治的主要作法是:
一、整体联动抓部署,把专项整治作为各级政府的头等大事
专项整治行动以来,省委常委扩大会和省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部署,确立了“质量是四川的生命,以质取胜、质量兴川”的指导思想。省委书记刘奇葆,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多次对专项整治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省上下把专项整治作为一件大事要事,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并深入一线督查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各级、各部门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迅速成立领导机构,召开质量工作会、专项整治动员暨誓师大会。及时制定整治方案,在国务院规定的要求之外,结合我省实际新增“15类重点产品、5个重点区域、7项重点内容”,创造性地开展专项整治。
二、广泛宣传造声势,把“五进”活动作为专项整治的突破口
面向社会群体、突出主流媒体、创新宣传载体,组建《国务院关于食品等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宣讲团,深入开展《特别规定》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五进”宣传活动。举办培训班1500多期,开展了“以质取胜、质量兴川”、“标准化技术创新”等专题研讨会和知识竞赛,印发《特别规定》单行本18万册,张贴宣传画500多万份,发放安全消费明白纸3000多万份。全方位、多层次、大密度的宣传,专项整治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社会各界参与专项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问卷调查显示,90%以上的群众对专项整治表示满意和拥护。
三、突出一线强基础,把基层作为专项整治的主战场
我省充分发动基层,紧紧依靠基层,把力量和经费投入到基层,把责任和要求落实到基层,把任务和方法交给基层,把专项整治延伸到了乡镇、街道、社区、企业和农村。遂宁市射洪县太和镇的经验在全国作了经验介绍后,在我省进行全面推广,各地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借鉴。同时,太和镇又创新思路,对农村50人以上的宴席实施备案管理制度,对所有餐馆的餐具实行集中消毒制度,开辟了农村质量安全监管的新途径。绵阳市擂鼓镇、德阳市剑南镇等乡镇政府把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大安全工作,成立专门机构、落实专人负责。德阳市探索了小作坊监管 “一书两牌三台帐四制度”,打造专项整治36个示范点,为全省专项整治树立了标准和样板。同时,分类监管“六小”,创建了“专业合作、龙头带动”、“协会整合”、“股份联合”、“园区集中”等模式,促进了小企业、小作坊的良性发展。专项整治中,基层广大干部职工加班加点,忘我工作,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质监战线上2名同志为此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四、部门协作狠打击,把联合执法作为专项整治的有力保障
专项整治链条长、环节多,各部门必须配合协作,联合执法,才能形成高压态势。各级领导小组从29个成员单位抽调力量,层层组建联合执法组,开展联合执法,形成了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高压打击态势。专项整治以来,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90多万人次,查处各类案件14000多件,吊销关闭违法企业和“六小”单位11000多个。初步改变了企业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局面,彰显了专项整治的强大震慑力。
五、巩固成果抓机制,把长效机制作为专项整治的治本之策
我们坚持源头治本、法规治本、政策治本,跟进建立了长效监管机制。一是建立了政策保障机制。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进一步落实了政府、部门、企业的质量责任和质量奖励制度,对首次获得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出口名牌奖励100万元。强化投入保障,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农业标准化经费纳入省财政预算。打破体制障碍,与成都市对等投入3.3亿元组建成都(国家)质检院,提升全省技术支撑能力。二是建立了源头监管机制。切实加强标准化工作,组织修订了《泔水油》、《米粉》等20多个地方标准,建立了索票索证和台帐“四个五统一”制度,建立了质量隐患排查预警机制,加强质量源头监管。三是建立了联合执法机制。层层组建联合执法检查组,环节监管不断档、部门监管不缺位、执法打假无盲区;建立领导小组办公室信息通报制度、重大案件协查协作和挂牌督办制度,注重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结合,形成部门联动、地区联动和上下联动的执法打假新机制。四是建立了隐患排查制度和举报制度。各级、各有关部门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分级负责,盯住“两个重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抓住“三个关键”(关键部门、关键企业、关键岗位),认真开展“三查”(企业全面自查、部门专业检查、政府综合督查)活动,及时向社会公布排查出的重大隐患,加强监控,限期整改。五是建立了社会监督机制。在村社和社区聘请一批干部和群众,担任产品质量的协管员、信息员、举报员,提供线索,编织了“情报暗网”;遂宁市发动5600多个基层党组织和12万党员自觉充当质量安全的义务监督员和协管员,编织了“万双眼睛看质量”的“明网”;新闻媒体明查暗访,编织了“舆论监督网”;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程参与质量监管,编织了“民主法制监督网”,四网相扣,深入推进了专项整治。
4个多月的专项整治,我们有四点初浅体会:一是抓产品质量必须认识高、力度大。抓专项整治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富民惠民。这次专项整治,是四川省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整治最彻底的质量工作大会战,认识越高、力度就越大,整治的效果就越明显。二是必须强化部门的无缝衔接。专项整治涉及从农田到餐桌、从设计到售后服务的多个环节,因此必须是法律、行政、经济、执法、宣传等手段的综合运用,环环相扣,无缝衔接。三是必须重基础强基层。只有把基层政府发动起来了,基层群众发动起来了,企业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了,专项整治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四是必须抓反复反复抓,不断跟进长效机制建设。只有把实践中探索的成功做法转换成机制、制度的保障,企业把质量责任作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才能真正巩固成果,转为常态。
虽然我省专项整治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一是全面开展专项整治回头看,重点督查政府、部门、企业三方责任是否落实到位;二是认真总结提高,将专项整治的成功作法上升为政策规定和地方性法规,强化政策保障、法制保障;三是把这次会议作为新的起点,坚持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机构不散、工作不断、力度不减、进一步开展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重点区域、重点产品的专项整治工作;四是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制度和举报制度,做好预防,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五是以实现全过程监管为目标,加快构建完整的质量监管体系,确保全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让党中央、国务院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 固宇五金|质量为本,铸就品牌辉煌!(2024-10-10)
- “天友童行爱更美好”——新鲜好奶 “绘”出梦想 (2023-06-01)
- 南阳市保安公司连续三年位列“河南社会责任企业”名单(2024-09-30)
- 中建三局西北公司第二分公司质量月系列活动圆满成功(2024-09-29)
- 好莱客艺术整装招商直播圆满收官,携手中小微装企共创经营新篇章!(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