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25日讯 (记者 段丹峰)在2014年的全国“质量月”期间,李克强总理在中国质量(北京)大会上强调要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提出“放 管 治”三位一体的质量发展路径,中国质量发展进入空前波澜壮阔的时代。在此大背景下,2014年9月25日上午,由经济日报社主办、中国经济网独家承办的以“关注消费品质量安全 迈向中国质量新时代”为宗旨的首届“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论坛”在京召开,这是当前我国消费品质量安全领域规格最高的一次专业论坛。
据悉,此次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论坛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部委指导下,由经济日报社主办,中国经济网承办。由阿里巴巴集团、美的集团支持,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国家电协会、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等共同协办。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立足以质取胜”、“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李克强总理在刚刚闭幕的中国质量(北京)大会上提出要“紧紧抓住提高质量这个关键,推动中国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并提出了“放管 治”三位一体的质量发展路径。
“质量兴则企业兴,企业强则国家强”。中国质量发展进入空前波澜壮阔的时代,我国正在由消费品制造业大国向消费品制造业强国转变,消费品质量安全状况总体趋好的同时,消费品质量安全事件也不容忽视。数据显示,2014上半年,工商系统针对手机、服装、儿童用品等消费品开展了专项执法检查,共查处商品消费案件4.3万件,案值高达2.3亿元。
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马正其在会上表示,当前我国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经济运行呈现新常态,对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质量的提升推进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张沁荣亦表示,保障消费品质量安全,保的就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的就是民生底线。消费品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不仅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难以实现,也会引起消费者的怨言,引发社会不满,消费品质量安全不仅关乎民生、关乎经济转型升级、还关乎着政府职能的转变等方面。
记者了解到,全国政协领导、工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等部委领导同志、行业协会负责人、著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以及经济日报社领导出席了论坛,并就“消费品安全现实问题和政府治理情况”进行了交流,深入分析了消费品安全面临的形势,动员全社会聚焦消费品安全,创新监管方式,建立健全消费品质量安全的法律制度,完善建立消费品质量安全的长效风险监控机制,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此外,本次论坛还与协办单位之一的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组织全国1380家企业共同发起2014年全国“质量月”企业质量诚信倡议专题活动,并在现场发布了《恪守质量诚信 践行社会责任 推动“三个转变” 建设质量强国——2014年全国“质量月”企业质量诚信专题活动倡议书》,唱响了中国质量好声音,将全民重视质量诚信推向新的高潮。
对此,中国质量检验协会负责人张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协会多年来一直在倡导企业质量诚信,旨在推动作为质量第一负责人的企业树立以质取胜的理念,积极把对法律负责、实现企业盈利与承担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同时也呼吁企业积极参与进来,共同保障消费品质量安全。”
作为支持单位的代表,在阿里巴巴集团资深总监倪良看来,下一阶段的主要精力要放在“主动出击”上,通过神秘抽检和投诉分析等环节,快速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我们集团已经形成了共识,将品质控制作为企业的重中之重。”他也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在信息共享、联合打假方面给予电商企业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作为企业代表的美的集团品质总监肖中孝亦表示,消费品关系到每一个消费者,而企业作为质量第一责任人应该承担起这份重任,从生产源头到销售环节,直到消费服务环节都要保障好消费者的权益,这样企业才能赢得消费者信赖,立于不败之地。
附:2014年全国“质量月”企业质量诚信倡议专题活动倡议书全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