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增:《质量发展纲要》学习体会
作为质量强国战略的纲领性文件,《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实施,具有非同凡响的意义和作用。它不仅是为了最终实现质量强国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它渗透了一种重塑民族精神的理念,要通过质量这个切入点引领全国人民重新树立中华民族辉映世界的精神丰碑。而基层质监工作只有紧紧围绕“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十二字方针扎实工作,努力进取,才能贯彻好《纲要》的精神实质,把各阶段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作为质量强国战略的纲领性文件,《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实施,具有非同凡响的意义和作用。它既往开来,对质量工作的成绩予以肯定,同时也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今后10年的工作任务,为全国质量工作确立了发展导向。那么,应该从什么样的角度来认识《纲要》,又该如何贯彻《纲要》呢?笔者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纲要》不仅是为了最终实现质量强国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它渗透了一种重塑民族精神的理念,要通过质量这个切入点引领全国人民重新树立中华民族辉映世界的精神丰碑。而我们基层质监工作只有紧紧围绕国家质检总局提出的“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十二字方针扎实工作,努力进取,才能贯彻好《纲要》的精神实质,把各阶段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的质量问题已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所指和内涵,不再局限于技术和管理上的问题,而已成为突破和建立贸易保护的工具和手段。各国政府及利益集团正借助质量的技术壁垒、社会壁垒和绿色壁垒对国内或国外、局部或整体的利益关系进行协调和控制,从而使质量具备了国际政治属性。与之相对应,国内因质量引发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像“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7.23甬温高铁安全事故”、“辽宁铁岭钢厂钢水包脱落安全事故”以及“地沟油”事件等等,不但给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也由此引发了更多的社会矛盾,给国家管理和建设造成巨大破坏。大量质量安全事故折射出了当前社会部分群体和个人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的现象。因此,质量不再是一种纯粹的技术管理层面的关键词,它已经成为中国解决国际国内复杂问题、实现国富民强目标的一个枢纽,而解决这个问题背后的重要支撑点之一就是民族精神的重新塑造。
胡锦涛同志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我们推动实践创新的根本指针,又是我们深化理论探索的崭新起点。结合科学发展观理论,就会发现,与时俱进的科学创新、关注民生、自强不息的理念正是中华民族精神中重要的组成内容,这与《纲要》中倡导的建设质检文化,以及以人为本、安全为先、诚信守法、夯实基础、创新驱动、以质取胜的工作方针不谋而合。
作为跨度10年的质量事业发展纲领性文件,《纲要》不但覆盖了质监工作的各个领域,同时明确了5年与10年节点的任务目标,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因而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技术价值。但如何贯彻《纲要》精神,顺利完成节点任务仍然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只有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立足点,才能确保如期完成《纲要》目标任务。笔者认为,这个切入点和立足点正是国家质检总局提出的“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十二字方针。“十二字”方针是对标准信息化、计量、质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进出口检验检疫工作目标任务的高度概括,既有专业化的色彩,也是质监系统职责使命的体现。特别是支树平同志今年提出的“抓质量要上新水平、保安全要加新力度、促发展要有新作为、强质检要树新形象”的要求,对“十二字”方针作了进一步深化,既寄予了殷切期望,又体现了创新进取,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理念,对质监工作总体推进具有很好的鞭策作用。
基层质监工作直接面对众多企业和客户群体,业务范围广、工作压力大,要做好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就必须以《纲要》目标和“十二字”方针为指导,在培育品牌、两大安全、节能降耗、风险预警以及打假治劣等方面有效作为,履职尽责,通过不断提升监管服务能力水平,实现促进社会经济和质检事业发展、富国强民的最终目标;而爱国爱民、科学创新、诚实守信、公平正义、勇敢智慧的精神则是做好基层质监工作,有效履职尽责的巨大动力和保障。只要把这种民族精神的力量真正融入到工作中去,我们的质监事业明天会更美好,我们的国家明天会更强大,我们的民族也必定能创造更加灿烂的文明。
(作者为山东省沂水县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
作为质量强国战略的纲领性文件,《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实施,具有非同凡响的意义和作用。它不仅是为了最终实现质量强国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它渗透了一种重塑民族精神的理念,要通过质量这个切入点引领全国人民重新树立中华民族辉映世界的精神丰碑。而基层质监工作只有紧紧围绕“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十二字方针扎实工作,努力进取,才能贯彻好《纲要》的精神实质,把各阶段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作为质量强国战略的纲领性文件,《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实施,具有非同凡响的意义和作用。它既往开来,对质量工作的成绩予以肯定,同时也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今后10年的工作任务,为全国质量工作确立了发展导向。那么,应该从什么样的角度来认识《纲要》,又该如何贯彻《纲要》呢?笔者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纲要》不仅是为了最终实现质量强国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它渗透了一种重塑民族精神的理念,要通过质量这个切入点引领全国人民重新树立中华民族辉映世界的精神丰碑。而我们基层质监工作只有紧紧围绕国家质检总局提出的“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十二字方针扎实工作,努力进取,才能贯彻好《纲要》的精神实质,把各阶段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的质量问题已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所指和内涵,不再局限于技术和管理上的问题,而已成为突破和建立贸易保护的工具和手段。各国政府及利益集团正借助质量的技术壁垒、社会壁垒和绿色壁垒对国内或国外、局部或整体的利益关系进行协调和控制,从而使质量具备了国际政治属性。与之相对应,国内因质量引发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像“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7.23甬温高铁安全事故”、“辽宁铁岭钢厂钢水包脱落安全事故”以及“地沟油”事件等等,不但给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也由此引发了更多的社会矛盾,给国家管理和建设造成巨大破坏。大量质量安全事故折射出了当前社会部分群体和个人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的现象。因此,质量不再是一种纯粹的技术管理层面的关键词,它已经成为中国解决国际国内复杂问题、实现国富民强目标的一个枢纽,而解决这个问题背后的重要支撑点之一就是民族精神的重新塑造。
胡锦涛同志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我们推动实践创新的根本指针,又是我们深化理论探索的崭新起点。结合科学发展观理论,就会发现,与时俱进的科学创新、关注民生、自强不息的理念正是中华民族精神中重要的组成内容,这与《纲要》中倡导的建设质检文化,以及以人为本、安全为先、诚信守法、夯实基础、创新驱动、以质取胜的工作方针不谋而合。
作为跨度10年的质量事业发展纲领性文件,《纲要》不但覆盖了质监工作的各个领域,同时明确了5年与10年节点的任务目标,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因而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技术价值。但如何贯彻《纲要》精神,顺利完成节点任务仍然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只有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立足点,才能确保如期完成《纲要》目标任务。笔者认为,这个切入点和立足点正是国家质检总局提出的“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十二字方针。“十二字”方针是对标准信息化、计量、质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进出口检验检疫工作目标任务的高度概括,既有专业化的色彩,也是质监系统职责使命的体现。特别是支树平同志今年提出的“抓质量要上新水平、保安全要加新力度、促发展要有新作为、强质检要树新形象”的要求,对“十二字”方针作了进一步深化,既寄予了殷切期望,又体现了创新进取,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理念,对质监工作总体推进具有很好的鞭策作用。
基层质监工作直接面对众多企业和客户群体,业务范围广、工作压力大,要做好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就必须以《纲要》目标和“十二字”方针为指导,在培育品牌、两大安全、节能降耗、风险预警以及打假治劣等方面有效作为,履职尽责,通过不断提升监管服务能力水平,实现促进社会经济和质检事业发展、富国强民的最终目标;而爱国爱民、科学创新、诚实守信、公平正义、勇敢智慧的精神则是做好基层质监工作,有效履职尽责的巨大动力和保障。只要把这种民族精神的力量真正融入到工作中去,我们的质监事业明天会更美好,我们的国家明天会更强大,我们的民族也必定能创造更加灿烂的文明。
(作者为山东省沂水县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6年行动计划的通知(2016-04-09)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2015-04-01)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4年行动计划的通知(2014-05-13)
- 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3年行动计划(2013-05-10)
- 山西质监召开座谈会宣贯《质量发展纲要》受欢迎(2012-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