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工商监测

贵州2011年流通环节食品抽样检验公告(1号)

2011年03月14日 00:00    信息来源:http://www.gzaic.org.cn/ArticleShow.do?articleID=1402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节日市场的消费安全,2011年1月,贵州省工商局组织对全省流通环节食品进行抽样检验,本次共抽样1245批次,不合格样品16批次,合格率为98.7%。

  一、监测基本情况

  我省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的抽样覆盖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黔南州、黔东南州、铜仁地区、毕节地区、六盘水市、黔西南州9个市(州、地),抽样场所在超市、集贸市场、批发市场、食杂店。

  本次检测的样品有乳制品、面粉、食用油、香肠、腊肉、白酒、啤酒、红酒、果冻、速冻米面、饮料、糖果、干坚果、烘炒食品等14类。其中:乳制品、香肠、白酒、啤酒、果冻、速冻米面、饮料、糖果、烘炒食品9类食品的合格率为100%;面粉、腊肉、干坚果3类食品的合格率为98%以上;红酒、散装食用油合格率较低,分别为92%、92.2%。

  二、监测的不合格指标说明

  监测发现的不合格指标主要有面粉中的铝,食用油中的酸价(酸值)、过氧化值和溶剂残留,干坚果中的二氧化硫,腊肉中的亚硝酸盐以及红酒中的柠檬酸、苋菜红和甜蜜素。

  ——关于铝超标问题。面粉中的铝是由于面粉中添加了含铝膨松剂。主要危害:铝是一种低毒金属元素,长期摄入会损伤大脑导致痴呆,还可能引起贫血、骨质疏松等疾病,甚至可导致儿童发育迟缓、老年人出现痴呆、孕妇摄入则会影响胎儿发育。

  ——关于酸价(酸值)、过氧化值超标问题。酸价(酸值)、过氧化值超标是因为食用油发生了油脂酸败。主要危害:油脂酸败后产生的氧化物对人体的酶系统有破坏作用,食用油营养价值降低。

  ——关于溶剂残留超标问题。由于浸出法工艺生产的食用油使用的油脂浸出溶剂清除不彻底,致使溶剂残留超标。主要危害:溶剂残留主要成分为正己烷和庚烷,此外还含有少量苯、甲苯等有害物质,食用此类油品会引起食用者肠胃甚至心脏方面的疾病,对人体的中枢神经会造成较强的刺激和麻痹作用,导致人体机能紊乱。另外其他的一些成分(如甲苯等)甚至可能促发白血病。

  ——关于二氧化硫超标问题。食品在制作过程中使用硫酸盐、亚硫酸盐进行浸泡漂白或不定期对仓储食品进行硫磺熏蒸可能导致二氧化硫超标。主要危害: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会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同时,二氧化硫遇水生成亚硫酸,对人的胃肠有刺激作用。

  ——关于亚硝酸盐超标问题。腊肉制品中添加亚硝酸盐的主要作用是保持瘦肉组织的色泽,产生腌腊肉制品的独特风味;抑制多数引起食物中毒和腐败的微生物菌群生长。主要危害:亚硝酸盐为强氧化剂,能使血液中正常携氧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因而失去携氧能力而引起组织缺氧。

  ——关于红酒中的柠檬酸、苋菜红和甜蜜素超标问题。红酒中的微量柠檬酸是由酿造红酒的原料带来的,但是在酿造过程中为了调节酸味人为添加柠檬酸可能导致柠檬酸超标。主要危害:柠檬酸为食用酸类,对人体无直接危害,但它可以促进体内钙的排泄和沉积,如长期食用含柠檬酸的食品,有可能导致低钙血症。

  苋菜红是食品添加剂,但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明确规定苋菜红的使用范围不包括红酒。主要危害:苋菜红是一种人工合成着色剂,如果长期或一次性大量食用苋菜红含量超标的食品,会在体内蓄积,对肾脏、肝脏产生一定伤害,长期摄入容易致癌,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危害更大。

  甜蜜素学名是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是食品加工过程中一种常用甜味剂,而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明确规定甜蜜素的使用范围不包括红酒。主要危害:过量摄入甜蜜素会对人体的肝脏及神经系统造成危害,对代谢、排毒能力较弱的老人、孕妇、儿童危害尤其明显。

  对监测发现的质量不合格食品,省工商局已责令各级工商机关依法对这些食品进行了下架、停止销售、立案调查等处理措施。同时,提醒消费者:凡已购买不合格食品(名单见附件)的消费者可凭购物小票(或其他有效票据)和食品外包装向销售单位要求退货。

 

附件:贵州省工商行政管理局2011年全省责令停止经营食品名录(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