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润滑技术壁垒,长城润滑油助力中国工业“智造”
2018年7月4日,第七届国际机器人展览会在上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作为全球四大机器人展会之一,每年都会吸引一大批知名机器人制造企业、相关配套企业参会。2018年,中国石化长城润滑油受邀参会,并同期举行了“机器人润滑脂发布会”,为填补国内机器人润滑领域空白,推动我国智能制造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站在“风口”攻“关口”
由于人力成本上升、生产效率、质量提升等多方面因素,近年来全球工业机器人产业迅速发展并壮大,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预测,到2020年,将有52万个新工业机器人应用到世界各地的工厂中,而其中有超过40%在中国市场,21%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是北美的三倍,已然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国。
井喷式地增长为我国机器人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机遇,而背后也存在着核心技术不足、设备进口成本高昂等隐忧。据了解,目前工业机器人的核心装备减速机被外资企业高度垄断,全球范围内的减速机供应商只有几家,一台减速器在国外的成本约2-5万元,国内进口这类产品的成本则在7-12万元,而一桶170公斤包装的机器人减速机专用润滑油的市场零售价格更是达到2-2.5万人民币。
如何突破润滑技术壁垒,降低我国企业向智能化、自动化转型所需成本,长城润滑油通过“技术+市场”的研发模式,率先取得了机器人润滑领域突破。
第一家吃螃蟹的企业
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中精密减速机最为关键,技术壁垒也最高,在全球减速机市场上,日系企业垄断了75%的份额,其在此类设备上的用油话语权不言而喻。高度的垄断不仅造成国内企业议价能力弱,我国的机器人配套润滑产品也难以进入其认证流程。“你的油就算比国外的好价格低,我们也不敢用,不在他们的认证手册里,用了你们的油万一机器出现故障,他们是不负责保修的。”设备商们的话深深刺痛了长城润滑油研发人员,“我们有与之媲美的技术实力,却因为垄断而被封锁在市场之外,这是绝不能接受的。”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却一直被国外企业所垄断,如果作为配套的机器人润滑产品都无法实现国产化替代,那么中国的机器人产业更不会有突破的机会。”凭着一股“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干劲,2015年初,在国内长期无成熟润滑产品,基本依赖进口的被动时期,中国润滑油行业领军企业长城润滑油开始着手开发工业机器人配套润滑油品。
当时国内市场上还没有任何现成的规范和准则可以作为依据,长城润滑油的科研人员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通过过去“技术+市场”研发模式积累下来的丰富案例和经验,一步一步在机器人润滑领域摸索。
“技术+市场”,简单来说就是将科研前移,技术人员在设备研发之初就与企业一起做科研,避免了闭门造车导致的产品不匹配问题。减速机是一种非常精密的仪器,为了挖掘出研发的依据和出发点,科研人员只能从设备的结构形式入手,研究其润滑形式、摩擦方式以及特殊工况,基础打扎实了,才有替代“洋油”的底气。
为了更好地适配国内企业的需求,长城润滑油走进了国内外数十家机器人制造商,如机器人“四大家族”中的ABB、KUKA,国内领先的绿的、新松等知名企业,与他们在技术、产品上进行多次反复的交流,产品应用试验陆续在捷豹路虎、神龙汽车等生产线上获得成功,验证了油品比肩国际的优异性能品质。
凭借着“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精神,长城润滑油如今已是中国机器人润滑脂行业的领导者,建立起了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人减速器专用润滑产品平台,改变了我国工业机器人精密减速器行业没有现行标准的现状。
不可忽视的润滑价值
工业机器人作为高端制造业的代表,其竞争亦是体系化之争,上至核心部件减速机、控制器,下至主机制造、润滑产品,都是考验综合竞争力的关键,高端润滑服务就是当中的重要一环。
众所周知,工业机器人代替人其初衷就在于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因此对设备能长期、稳定地运行提出了高要求。据统计,工业设备发生故障,90%都是由于润滑不当导致,工业机器人作为精密仪器,对于润滑油品质的要求也就更为严格。
一台普通6关节工业机器人的购置成本约15-30万元,加上后期的调试、维护成本至少在20万元左右,一旦因为润滑问题减损机器使用的寿命,造成停工损失,机器人带来的成本效益也就大打折扣,甚至还会加重企业负担。因此选用一款高品质的润滑产品就尤为重要,害怕“因小失大”也是许多企业不敢轻易换用国产油的原因所在。
事实上,“国外的月亮”并不一定比国内圆。此前广州某企业使用的一款进口润滑油,就存在着明显的漏油现象,长城润滑油对此问题进行攻关,研发的油品具备更好的粘附性能,成功完成了对国外产品的国产化替代,目前已正式批量应用。
“润滑油虽小,但如果你不重视,产生的负面影响很大。如果重视的话,带来的受益也很大。”中国石化长城润滑油技术总监张春辉说道:“我们在全国有五大技术支持中心,四大研究院,能够第一时间识别和响应用户需求,本土化的润滑服务更加及时,更加周到,更加物超所值。”
当下,中国制造业呈现出稳定发展趋势的同时,以工业机器人为基础的智能制造行业正逐渐成为驱动我国制造业的主要动力之一,加速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国产化,这是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也是实现追赶与超越的一次巨大机遇。
2018年7月4日,第七届国际机器人展览会在上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作为全球四大机器人展会之一,每年都会吸引一大批知名机器人制造企业、相关配套企业参会。2018年,中国石化长城润滑油受邀参会,并同期举行了“机器人润滑脂发布会”,为填补国内机器人润滑领域空白,推动我国智能制造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站在“风口”攻“关口”
由于人力成本上升、生产效率、质量提升等多方面因素,近年来全球工业机器人产业迅速发展并壮大,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预测,到2020年,将有52万个新工业机器人应用到世界各地的工厂中,而其中有超过40%在中国市场,21%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是北美的三倍,已然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国。
井喷式地增长为我国机器人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机遇,而背后也存在着核心技术不足、设备进口成本高昂等隐忧。据了解,目前工业机器人的核心装备减速机被外资企业高度垄断,全球范围内的减速机供应商只有几家,一台减速器在国外的成本约2-5万元,国内进口这类产品的成本则在7-12万元,而一桶170公斤包装的机器人减速机专用润滑油的市场零售价格更是达到2-2.5万人民币。
如何突破润滑技术壁垒,降低我国企业向智能化、自动化转型所需成本,长城润滑油通过“技术+市场”的研发模式,率先取得了机器人润滑领域突破。
第一家吃螃蟹的企业
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中精密减速机最为关键,技术壁垒也最高,在全球减速机市场上,日系企业垄断了75%的份额,其在此类设备上的用油话语权不言而喻。高度的垄断不仅造成国内企业议价能力弱,我国的机器人配套润滑产品也难以进入其认证流程。“你的油就算比国外的好价格低,我们也不敢用,不在他们的认证手册里,用了你们的油万一机器出现故障,他们是不负责保修的。”设备商们的话深深刺痛了长城润滑油研发人员,“我们有与之媲美的技术实力,却因为垄断而被封锁在市场之外,这是绝不能接受的。”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却一直被国外企业所垄断,如果作为配套的机器人润滑产品都无法实现国产化替代,那么中国的机器人产业更不会有突破的机会。”凭着一股“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干劲,2015年初,在国内长期无成熟润滑产品,基本依赖进口的被动时期,中国润滑油行业领军企业长城润滑油开始着手开发工业机器人配套润滑油品。
当时国内市场上还没有任何现成的规范和准则可以作为依据,长城润滑油的科研人员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通过过去“技术+市场”研发模式积累下来的丰富案例和经验,一步一步在机器人润滑领域摸索。
“技术+市场”,简单来说就是将科研前移,技术人员在设备研发之初就与企业一起做科研,避免了闭门造车导致的产品不匹配问题。减速机是一种非常精密的仪器,为了挖掘出研发的依据和出发点,科研人员只能从设备的结构形式入手,研究其润滑形式、摩擦方式以及特殊工况,基础打扎实了,才有替代“洋油”的底气。
为了更好地适配国内企业的需求,长城润滑油走进了国内外数十家机器人制造商,如机器人“四大家族”中的ABB、KUKA,国内领先的绿的、新松等知名企业,与他们在技术、产品上进行多次反复的交流,产品应用试验陆续在捷豹路虎、神龙汽车等生产线上获得成功,验证了油品比肩国际的优异性能品质。
凭借着“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精神,长城润滑油如今已是中国机器人润滑脂行业的领导者,建立起了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人减速器专用润滑产品平台,改变了我国工业机器人精密减速器行业没有现行标准的现状。
不可忽视的润滑价值
工业机器人作为高端制造业的代表,其竞争亦是体系化之争,上至核心部件减速机、控制器,下至主机制造、润滑产品,都是考验综合竞争力的关键,高端润滑服务就是当中的重要一环。
众所周知,工业机器人代替人其初衷就在于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因此对设备能长期、稳定地运行提出了高要求。据统计,工业设备发生故障,90%都是由于润滑不当导致,工业机器人作为精密仪器,对于润滑油品质的要求也就更为严格。
一台普通6关节工业机器人的购置成本约15-30万元,加上后期的调试、维护成本至少在20万元左右,一旦因为润滑问题减损机器使用的寿命,造成停工损失,机器人带来的成本效益也就大打折扣,甚至还会加重企业负担。因此选用一款高品质的润滑产品就尤为重要,害怕“因小失大”也是许多企业不敢轻易换用国产油的原因所在。
事实上,“国外的月亮”并不一定比国内圆。此前广州某企业使用的一款进口润滑油,就存在着明显的漏油现象,长城润滑油对此问题进行攻关,研发的油品具备更好的粘附性能,成功完成了对国外产品的国产化替代,目前已正式批量应用。
“润滑油虽小,但如果你不重视,产生的负面影响很大。如果重视的话,带来的受益也很大。”中国石化长城润滑油技术总监张春辉说道:“我们在全国有五大技术支持中心,四大研究院,能够第一时间识别和响应用户需求,本土化的润滑服务更加及时,更加周到,更加物超所值。”
当下,中国制造业呈现出稳定发展趋势的同时,以工业机器人为基础的智能制造行业正逐渐成为驱动我国制造业的主要动力之一,加速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国产化,这是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也是实现追赶与超越的一次巨大机遇。
- 中国农业大学与东阿阿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4-10-17)
- 山东凤祥食品有限公司鸭肉系列产品 获得日本第28届加工食品爆品大奖(2024-10-17)
- 中通新能源客车新加坡交付暨双层巴士全球首发!跑出绿色出海“加速度”(2024-10-17)
- 格瑞德集团受邀参加第十四届全国地热大会(2024-10-17)
- 亚太集团党委组织开展9月份主题党日活动 (2024-10-17)
- 玲珑轮胎连续五年获得上交所信息披露A级评价(2024-10-17)
- 山东重工集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开展专题学习研讨(2024-10-17)
- 九阳30周年发布会开启:如何用硬实力解决“小问题”(2024-10-17)
- 潍柴集团党委召开“重德、重勤、重廉”廉洁文化建设动员会(2024-10-17)
- 海信贾少谦:世界一流企业必然有一流的ESG表现(2024-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