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会员资讯

专家解密深藏东阿阿胶的“黑科技”

2017年11月22日 08:51    信息来源: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

“特征肽检测法”、过程分析技术(PAT)、蜘蛛手、基因组测序、RFID溯源系统……国家胶类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7年11月18日在东阿召开科研成果交流会,共享近年来的科研成果,向外界解密阿胶中的“黑科技”。

传承近3000年的道地药材,背后也藏着“新鲜”现代科技元素。国家胶类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周祥山表示,阿胶是中国最早的生物制药之一,为更好研究这味中药,保障产品品质,国家胶类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2011年成立以来,不断地加强胶类产品科研,研发了包括羟脯氨酸控制、铬元素检测、DNA鉴别等方法在内的“阿胶质量标准体系”,能够查出阿胶产品中是否掺入革类、碎皮等杂质,加强了对阿胶质量的监控,为保证产品质量、规范行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周祥山介绍,依托国家胶类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阿阿胶2002年建立了驴皮DNA鉴别标准;2008年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从阿胶成功提取DNA及DNA真伪鉴别,获得4项中国发明专利;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合作,2012年发明阿胶质量标准“特征肽检测法”,2015年被国家药典收录。

除在阿胶行业本身质量把控、品质提升上处处显露科技的力量,近些年来,众多科研机构和医学、药学等领域的专家,也借用更为先进的科学技术,深入分析阿胶这味中药上品的医药效用。

通过十余年科研,专家学者发现阿胶及相关产品在防治细颗粒物造成的肺功能损伤;治疗卵巢功能不全促进备孕;提高运动员抗疲劳能力;复方阿胶浆经期保健等方面的药理作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靳洪涛,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生殖研究合作中心教授孙祖越、周莉,沈阳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学院教授张日辉,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研究员张莹莹,在当天会议现场分别发布了上述四个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孙祖越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其所在团队经过四年的科研,已经申请了阿胶在制备治疗卵巢功能早衰、不孕不育、闭经三种症状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用途的专利,专利正在实质审查中。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最好的传承”,中国中药协会阿胶专业委员会首任轮值主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秦玉峰在当天的交流会上表示,从20世纪80年代,其所在的东阿阿胶就开始在阿胶药用价值方面加大科研投入,通过现代医学公认的科学语言解释中医药的传统瑰宝,“让世界爱上阿胶”。

十几年来,东阿阿胶先后制定了全国首部阿胶工艺规程;在同行业率先将指纹图谱用于生产过程控制;建立了基于近红外及自动化控制的全过程在线质控系统;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从阿胶成功提取DNA及DNA真伪鉴别和“特征肽检测法”;利用RFID溯源系统,建设全产业链追溯体系;还建立了世界唯一的黑毛驴繁殖中心,进行驴基因组研究等技术研发。

秦玉峰说,东阿阿胶一直都走在科技创新的前沿,自己接过阿胶技艺的接力棒后,开始促进阿胶生产自动化,提高科研投入,将生物制药技术等应用于阿胶这味具有近三千年历史的中药,着力研发的小分子阿胶,生物利用度提升3.5倍,现已获得美国、日本、韩国发明专利授权。

为使阿胶最大限度服务于消费者,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团体会员单位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体验工厂和熬胶平台,推广阿胶养生理念,精准连接阿胶产品和消费者。秦玉峰介绍说,东阿阿胶坚持“顾客变游客、游客变顾客”,建立体验工厂平台,按照国家5A级工业旅游标准设计阿胶世界,创造出值得回忆、令人难忘的体验活动,打造体验旅游新模式。

秦玉峰在交流会上还特别介绍了升级到4.0时代的熬胶平台,“熬胶平台、养生顾问扮演着东阿阿胶文化和价值传播者、转化者的重要角色”。目前,东阿阿胶在全国配置熬胶平台设备4009台,迷你打粉机50000套,养生顾问1155人,由单一的售后服务功能,向综合的品牌、产品、消费宣传、顾客体验和开创的功能转型。“东阿阿胶试图向受众传递和深化阿胶养生滋补价值认知,传播阿胶使用方法,将阿胶打造成日常滋补的选择,进入高端消费者内心,引导消费,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

从工业技术革命创新,用现代化工业技术、小分子生物制药技术取代传统守旧的生产形式,到管理理念创新,用文化营销唤醒民族集体记忆,挖掘产品的文化内涵。秦玉峰希望,“为具有近三千年历史的阿胶插上科技的翅膀,让‘寿人济世’的理念借助高新科技力量造福于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