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会员资讯

东岭锌业公司全力打造特色企业文化

2012年02月06日 14:35    信息来源:http://www.cf1234567.com/20111115/316608365.html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国家质检总局主管下的全国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领域唯一国家级质量专业机构)团体会员单位东岭锌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10月,系陕西东岭集团下属的全资子公司,属锌冶炼行业,注册资金2.57亿元,主产品“东岭牌”锌锭年生产能力为10万吨,副产品工业硫酸年生产能力为20万吨。

公司位于陕西凤县双石铺镇北侧3公里处,占地600余亩,拥有员工2500余人,职工年均收入23000余元,上下班由7辆大轿车接送,十分方便。职工生活区占地60亩,现有住宅楼10栋,面积40000m2。如今的职工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2010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18736万元,实现利润5554万元,实现税金6233万元;2000年至2011年10月,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012335万元,实现利润60874万元,实现税金50123万元。

在东岭锌业公司目前厂址之上,曾经存在过3个国有企业。一是上世纪60年代的国营红星化工厂,该厂是国防军工企业,承担着火箭燃料的研发、实验等军工任务。该厂一直生产运行了近30年,于80年代末搬迁;二是县属国有企业凤县电石厂,该厂于90年代初停产;三是,1992年,凤县政府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充分利用旧厂房,在原址基础上建设了一条年产1万吨的锌冶炼厂(原凤县锌品厂)。该厂生产到1999年底,由于管理及市场等原因,被迫停产。

2000年,市、县政府多次与东岭集团协商,希望东岭能够承担社会责任,重组该企业。为了替政府分忧,维护社会稳定,东岭毅然于同年5月份进入该厂,全盘接收债权债务、设备以及全体职工,并补发原厂拖欠的职工工资。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按照国家产业政策,淘汰落后产能,2000年10月份,经省经贸委审核批准,东岭投资3.5亿元,实施5万吨锌冶炼技改项目。2008年,经省发改委审核批准,东岭再次投资8亿多元,淘汰1万吨落后产能,实施了10万吨锌冶炼及综合利用技术改造扩建项目。

公司生产采用国内成熟的竖罐炼锌工艺,以浮选锌精矿为原料,与其配套的有硫酸制备工艺和发生炉煤气制备工艺,工艺过程包括焙烧、制团、焦结、蒸馏和精馏工序。在此基础上并配套应用粗锌精馏精炼,开拓旋涡技术,利用竖罐罐渣残碳余热值发电,回收有价金属,实现节能减排。公司主产品“东岭牌锌锭”主要用于国防、桥梁镀锌等领域,产品销往华东、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

公司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清洁发展。在产品质量上,树立“合格不是目的,精品才是目标”的质量观,2002年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主导产品“东岭牌”锌锭荣获“中国有色金属实物质量金杯奖”、“用户满意产品”、“质量信誉AAA等级”等多项荣誉,2006年至2010年连续荣获“陕西省名牌产品”称号。2006年8月6日,硫酸产品取得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证书。

近年来,企业践行循环经济发展,落实绿色治企理念,主要经济技术指标(2010年蒸馏锌总回收率完成98.01%,综合能耗完成1540Kg·标煤/t蒸锌)均在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投入使用的尾气氨吸收、循环水零排放综合利用、生化水处理、余汽发电等绿色环保项目,为创建花园式工厂奠定了基础,实现了节能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共赢。2009年,锌业公司及住宅小区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园林式企业”、“园林式居住区”称号。

打造独特的全方位企业文化

“以人为本”主体文化

以人为本,树立精干高效的队伍形象,打造“精神文化”。企业文化实质是“人的文化”,人是最活跃的因素,是企业的立足之本,也是企业的主体。

针对技能培训,公司各部门根据总调度室技术培训工作规划,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并结合每周的技术例会,分岗位、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职工技能培训活动,成效显著。首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是职工培训工作的关键所在。随着企业几年来的发展,公司的新员工人数在不断增加,虽然大多数职工对技术操作规程能够做到应知应会,但在实际生产中仍然存在一些误区和盲区。特别是对一些特殊的、突发性问题的处理能力还比较弱,从而导致生产操作时有波动。鉴于这种情况,公司坚持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的原则,有针对性、有预见性地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不断增强技术培训的有效性、规范性、经常性,确保职工学有所长,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2008年、2009年、2010年,公司分别组织了公司技术骨干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南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理论知识培训。

员工素质教育培训从2011年起,结合社会实践,由公司常务副总亲自执笔,以月为单位,书写“员工素质教育系列教材”。教材紧扣员工的自身素质及社会文明要求,通过循序渐进的教育方式,让员工将自身融入到社会融入到企业融入到自身发展的规划。

资格证培训,结合企业的岗位要求,部分特殊工种岗位职工要求持证上岗,针对这个特点,公司每年派送特种岗位职工接受相关有资质的单位的培训和教育,增强特殊工种岗位职工的上岗工作能力。并做好资格证书的复审等相关工作。

在管理中锌业公司以党委书记李长武为首的领导班子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确立职工主人翁地位,使之积极参与企业管理,尽其责任和义务。如今锌业公司职工有困难可以直接给李长武打电话,而只要是职工的事情,李长武都会挤出时间亲自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来解决,直到事情办妥为止。而在实际工作中,公司提倡团队精神,把个人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融为一体,把理念变成员工个人的自觉行动,做到“人人心中有企业,上下左右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增强团队合力与竞争力。

“物质文化”品牌声誉

内外并举,塑造品质超群的产品形象,打造“物质文化”。创品牌,教育职工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企业的品牌声誉,使企业的产品、质量在社会上叫得响、打得硬、占先机,展企业精华。使之具备独特的技术特色和产品特色,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制度文化”管理形象

目标激励,塑造严明和谐的管理形象,打造“制度文化”。在企业,科学管理是前提、是基础;人本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方向,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锌业公司始终遵循“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管理方针。在此基础上又把人放在中心地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依靠人才兴业,依靠科技兴企。

关爱员工加强“集体文化”建设

近年来,国际形势的巨变、有色市场的波动等等都给公司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但锌业公司在东岭集团的领导下,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员工,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做了大量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

尽最大努力降低职工的劳动强度

为降低职工劳动强度,公司从工艺指标、工艺条件的调整、优化及推进机械化自动化等方面入手。

1、工艺指标的调整

工艺指标的考核是保障生产、安全、环保的一项强有力措施,公司对工艺指标有着严格的要求。2007年以来,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生产任务加重,为保证最初的指标要求,职工的劳动强度大大增加。后经公司领导层商议,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职工劳动强度,公司降低了对部分工艺指标的要求,如:蒸馏系统液体锌含铁指标由原来的0.050%调整为0.080%,指标调整后,一冷工的工作量较之前下降很大,下降多少,三车间冷凝系统的人心里最清楚。同时液锌流动性增强,产量也随之提高。

2、工艺条件的优化

公司的工艺程序已日趋成熟,能满足公司的生产需要。但为降低职工的操作强度,公司从优化工艺入手,如:精锌车间加铝除铁工艺的改善,降低了硬锌的产出量,延长了捞硬锌的周期,既减少了职工捞硬锌的劳动量及劳动强度,又保证了精馏工序的稳定生产。

2007年四车间增建一座B#塔,改变了蒸馏系统长期生产3#锌锭、捞硬锌、扒锌粉的格局,既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同时大幅度提高了蒸锌产量。工艺程序的优化,从本质上改善了劳动操作条件,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职工的奖金收入。

3、新增项目

三车间六楼兰粉以前全靠人工晾晒去除水份,工作量、劳动强度大,兰粉晒干后在拉运过程中粉尘溢出严重。为改善操作环境,2008年公司决定新增压滤岗位,用机械压滤机代替人工去除兰粉水份,大大减轻了起兰粉、晒兰粉的工作量。

漩涡炉收尘系统原来的收尘系统设备腐蚀严重,检修停炉非常频繁,劳动量大的令人难以忍受,为解决这些问题,公司决定改为布袋收尘器,并在很短的时间解决了这个问题。

2010年新增水回收工程、污泥压滤机替代人工清理渗滤池。

4、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加强

2008年精锌车间、2010年四车间分别在接锌岗位安装了自动码跺机,取消了人工接锌的操作方式,改为机械传送及接收锌锭,既是操作条件机械化自动化的改进,更是大大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

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不断改善工作条件

在企业工作,工作环境对员工的影响是深远的。“以人为本”是锌业公司的治企理念,员工的利益,员工工作环境的改善,也是企业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公司期待在同样的行业,同样性质的企业里能为职工创造最优越的工作环境,所以公司一直采取各种措施致力于职工工作条件的改善。

1、操作室的搬迁、改善

三车间热工调整岗位,操作室原在厂房的正面,操作室由于不通风加之处于竖罐炉前,春夏秋冬四季从早到晚室内温度都在40℃以上,调整工忍受多年。在量操作室尺寸时,有一位调整工曾说“看来这次是真的要搬了”,让大家印象深刻。2007年5月,为解决这一问题,经公司商议,对操作室位置作以调整,挪至焦结厂房一侧,既改变了操作室内高温环境,又保证了职工身体健康;

二车间焙砂库行车操作室光线暗,粉尘大,工作环境差,2010年经公司决定将四周围墙推掉一半,极大地改善了工作环境内的光线,降低了粉尘污染;

一车间炉底风机操作室、二氧化硫风机操作室安装了变频器,极大地降低了操作室的噪音,为职工提供了较为安静的工作环境。

2、收尘设施的安装

为降低粉尘溢出,降低低空烟害,改善职工操作条件,2007年~2010年,公司先后在粉尘较大的生产场所安装了6套卫生收尘设施,净化了岗位空气,大大的改善了职工工作环境。

3、花园式工厂的目标

为优化职工工作、生活环境,2010年,公司的工作目标之一,就是要将公司建设成为“花园式”工厂。公司鼓励广大干部职工自己动手搞绿化,新种植草坪12.8亩,并在以往绿化的草坪内栽植各种适宜生长的树木及花草,全年累计栽植竹子、玉兰等苗木约36000余株。同时,公司从抓现场管理入手,干部职工高标准要求积极实施现场整治,公司在2009年宝鸡市委市政府授予“园林式单位”的基础上,更使厂区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断努力,增加职工收入

近几年,公司经受了重重冲击。

2007年企业在市场上经历了严酷的不利的现实,企业出现了亏损;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企业以致命的冲击;2009年企业无法正常连续生产,5月份起干部职工轮流放假,紧接着又受到凤翔血铅事件的影响,对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困难重重,资金紧张到可以让企业倒闭;2010年4月-8月,企业再次受到金融危机的二次探底冲击,企业举步维艰,再次陷入到亏损的泥潭。

在公司面临重重压力和困难的时候,员工们能够与公司并肩作战风雨同舟,就是因为大家知道公司是他们自己的大家庭,企业的利益、企业的存亡与每位职工每个家人息息相关。回顾饱经沧桑的这几年,公司采取各种措施,稳定职工队伍,尽企业所能为职工解决这样那样的问题,以保障职工的正常生活和增加收入,减轻职工负担。

1、生活保障,增加收入

2007年-2009年,集团分3年为职工人均增长工资300元;2010年集团为职工人均增长工资200元;2011年元月起,集团再次为人均增长工资200元;另外,随着公司产量的不断提高,职工的超产奖等也在不断增加。

2009年,大部分职工保险意识不强,不愿意参加各项保险,但公司心系职工,为全部员工缴纳了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相当于每月为职工增加近500元的社会保障,就这一点来说,作为民营企业,公司是走在最前列的;

2010年,在企业困难重重时公司还为职工增加了夜班费和伙食补贴;

2、工作保障,确保就业

2007年,公司把食堂收回,安排部分没有工作的职工家属在食堂工作,增加了这部分职工的家庭收入,稳定了职工的家庭,饭菜质量有保证,价钱便宜,让职工安心工作,不再为吃饭发愁;

蒸馏炉的大修,以前是承包给筑炉队。2007年以来,为增加职工的收入,经公司商议,将拆除工作机会让给公司职工,在相关车间正常上班时组织部分职工带薪拆除。拆除结束,给职工每人一定金额的奖励,这又大大增加了职工的额外收入。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职工归属感

公司以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为主要着手点,引导职工与企业同命运共发展。尤其是找准驱动点,用活动吸引,竞赛激励,典型引路,启发职工爱岗敬业、爱厂如家,形成人人是生产劳动者的局面。

2011年10月份,公司党工团委联合举办了“锌业公司首届炫我风采”卡拉ok比赛;

2011年9月底,党工团委联合组织大型“做个好员工”演讲比赛;

2011年7月份,公司组织特种设备岗位职工“技术比武大师赛”;

2011年6月份,公司组织优秀共产党员登山比赛;

2010年全年,公司开展了以增强职工责任意识和技术能力的“岗位描述活动”,活动要求职工对自己岗位的职责、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设备结构、应急处理措施等等方面了解并熟能介绍。活动期间,职工积极性高涨,活动氛围浓,使员工与企业能够同时进步,实现双赢;

2009年,在全公司开展了“关注安全珍爱生命”的演讲比赛,职工深入浅出、声情并茂的演讲,感动了公司全场职工,增强了职工安全生产的责任心。

每一年,公司定期组织两场大型的运动会(春季运动会、冬季运动会),包含越野赛、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趣味游戏等多种项目。

这一系列活动的举行,既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又使员工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肯定了自己的能力,增强了自信心。

同时,公司自制的内部宣传刊物《锌业简报》,沟通了企业员工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领导与员工之间的感情。

正是这种充满人情味和文化氛围的管理方式,使广大职工在心理上感觉到自己犹如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之中,人与人之间宽松和谐,没有更大的精神压力,这样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更有利于组织广大职工共同建设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精神。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的一个核心项目,它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而锌业公司总之,有了卓越的企业文化,企业将不战而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