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月”活动始于1978年,是在我国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的倡导和部署下,以多种形式于每年的9月在全国范围内动员全社会尤其是广大企业积极参与,长期组织开展的一项重大质量活动和群众性质量主题活动。全国“质量月”活动旨在提高全民质量意识,营造人人关心质量、重视质量、追求质量、创造质量、享受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提升国家质量竞争力,推进建设质量强国。

新能源汽车的中国梦

时间:2017-10-23 来源:北京新能源汽车营销有限公司

金秋十月,是丰收的季节。中共十九大开幕前,国内各大媒体都在梳理回顾这五年来中国的发展成果。其中,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新能源汽车,媒体界更是予以了高度关注并争相报道。

这五年,在党和国家的政策利导之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经历了蓬勃迅猛的发展,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构建了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车型产品日渐丰富,技术品质不断提升,消费者认可度越来越高,并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整车及核心零部件企业,推动整个行业快步向前迈进。

五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经历了蓬勃迅猛的发展

政策利导 新能源汽车逐梦前行

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新能源汽车作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绿色经济的重点与亮点,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五年来,政府相关部门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持续加大市场导入期的政策支持力度,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多达60余项,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有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作支撑,给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建立自主知识产权、培育自主品牌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为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创造了条件。

政策利导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了黄金发展期。新能源汽车从截止2012年推广应用的1.7万辆,提升到2013~2014年的10.1万辆,2015年更是跃升至37.9万辆,2016年突破50万辆大关,2017年产销量更有望突破70万辆。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成熟度显著提升,催生了北汽等新能源汽车产业“龙头”企业。数据显示,从2012年至今,北汽新能源累计销量达到13.4万辆,连续4年蝉联全国第一,推广规模进入世界前四。2017年9月,北汽新能源实现销量9489辆,同比增长34.4%,1-9月累计销量为53719辆,超过去年全年的产销量,持续领跑纯电动汽车市场。

北汽新能源9月销量再创新高(数据来源:乘联会)

星火燎原 渐成全面普及之势

五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推广取得了巨大进步,普及程度显著提升。

从地域上看,由2012年“十城千辆”的小范围示范运营,到2013年扩大到39个推广应用城市和城市群,共计88个城市;2014年,随着多项重大利好政策的连续发布,新能源汽车迎来“市场化元年”,享有补贴政策的城市开始大批量地应用推广;到2017年,新能源汽车已逐渐形成全国性的普及之势,甚至连西藏、新疆等边远地区也开始有新能源汽车上路。以单一车型销量遥遥领先的北汽新能源EC系列纯电动“国民车”为例,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到边远地区的四五线城市,已在全国超过200个县级城市销售。

从应用领域上看,新能源汽车已由早期示范城市的公交车运营和少数城市的警务用车、出租车等,扩大到囊括私家车、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物流车、公务车、场地用车在内的整个绿色交通服务体系,并已渗透到机场、驾校、物流园区等各种场景中。

2017年5月,“轻享出行”汽车共享平台上线

从商业模式上看,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已由单一的购买形式,发展到可购买、可长租、可短租、可分时租赁,消费者的选择更加丰富而灵活。同时,公共场所、单位内部、居民小区、高速公路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截止目前,全国累计建成公共桩18.6万个,私人桩15.9万个。其中,北汽新能源自建公共桩10694个,自建私人桩28363个,在整车厂中建桩数第一。此外,北汽新能源还推出了换电模式创新,已在北京、厦门、兰州三个城市投放了超过3000辆换电出租车。

创新驱动 中国制造直面全球竞争

在新能源汽车加速普及的背后,是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的大幅提升。2017年年初,我国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已达220瓦时/公斤、价格1.5元/瓦时,较2012年能量密度提高1.7倍、价格下降60%。电动乘用车技术也取得显著进步,车辆的整体技术与世界顶尖水平差距并不大,部分产品性能指标已与国外先进产品不相上下。以北汽新能源为例,该企业已掌握“三电”核心技术,拥有e-Motion Drive超级电驱技术,带来更高能量转化效率,续航更加稳定,充电更快速,并与百度持续深化合作,发力自动驾驶。

北汽新能源与百度联合开发无人驾驶汽车

五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的话语权明显增强。相比于欧美一些国家,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并不早,但经过这五年的快速发展,累计产销量超过100万辆,年均增幅超过200%。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保有量全球占比均超过50%,自2015年以来,连续第二年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第一产销大国并有望持续保持。

如今,戴姆勒、大众、福特等跨国汽车企业纷纷与中国新能源车企开展合作,以加强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战略布局。面对未来更加复杂的市场竞争形势,北汽新能源党委书记、总经理郑刚日前表示:“我们从来也没有抱以想法,让新能源汽车隔离、屏蔽国际竞争,甚至在一开始,我们就是以参与全球竞争为目标打造未来核心能力的。我们有信心打赢这场家门口的国际战争。”

经过前五年快速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建立了一个非常好的产业基础,市场推广步入黄金发展期。最近,我国又在顶层设计上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规划和支持,推出了“双积分”管理办法,并开始研究制定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是由质量检验行业与质量领域的质量检验技术机构和专家学者、工作者,相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学术机构、企事业单位及质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企业与企业负责人,与质量检验相关工作的社会各界相关人士等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具有社团法人资格。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宗旨

按照“服务会员,服务企业,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消费,服务发展”的工作原则,贯彻“精业笃行,守正创新,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工作精神,恪守“实事求是,尊重人才,创新兴会,服务立会”的工作风尚,落实“专业引领、学术研究,政策咨询、决策参考,科技普及、质量引领,信任传递、助力发展”的工作任务,遵循“质量检验、客观公正,规范市场、扶优治劣,服务企业、引导消费”的工作方向,坚持“专业化,技术化,社会化,服务化”的发展目标,引导各级质量检验机构发展壮大和行业自律,发挥政府和企业、行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工程质量进行社会监督,督促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质量提升行动、推进品牌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质量发展潜力,不断增强人民对质量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本团体是相关政府主管部门联系质量检验行业、质量领域科技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广大企业及社会各界的桥梁和纽带,是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行业高质量发展及质量提升推进、质量强国事业建设的重要社会力量。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职能简介

充分发挥质量专业社团组织的中介作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宣传贯彻质量领域的法律、法规、政策,组织质量和质量检验方面的标准研究、制定和技术开发,开展质量和质量检验方面的学术交流、技术培训和相关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切实发挥“质量检验,客观公正,服务企业,引导消费”的社会监督作用,抓好质量提升;精业笃行,扶优治劣,充分利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检院(所)和重点国家级质检中心与相关质检机构等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单位和技术机构会员单位的专业优势,组织开展“3.15”“质量月”等质量诚信主题(专题)宣传活动,对“全国质量检验稳定合格产品”进行调查汇总和展示公告,推广防伪溯源和质量诚信验证等技术应用,传递质量信任,引导质量消费,维护市场公平竞争,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强市场引导,共筑质量诚信,推动质量社会共治共享;组织新技术、新产品鉴定和评审,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开展检验、鉴定、监理方面的咨询和服务;树立质量工作先进典型和质量诚信标杆,弘扬工匠精神,推广质量工作优秀示范的先进经验;承办有关政府部门(机构)交办和委托的相关工作;着力发挥全国质量检验行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科学求实,开拓创新,全面引领质量检验行业自律和健康发展;履行质量专业社团中介机构的相关职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督促企业履行质量主体责任,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浓厚氛围,合力推进质量社会共治,扎实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业务范围

(一)持续推进“三个转变”重要思想,助力提高中国质量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为中国质量走向世界提供服务,发挥质量检验对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服务;
  (二)围绕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能力水平的提升和质量事业的整体发展开展相应的学术研究,推进行业交流,促进行业发展,助力“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为构建新时代质量检验能力提升与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及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技术支撑和专业保障;
  (三)紧紧围绕质量提升、质量发展工作大局和实施质量强国战略与质量检验行业建设,开展质量提升、质量发展与变革创新等调查研究,建立全国性的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学术交流、科普宣传和技术服务平台;
  (四)加强质量检验与质量发展相关的理论研究,提高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研究的针对性、协同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促进质量工作队伍成长和质量检验行业能力提升;
  (五)受政府委托承办或根据市场和行业发展需要,开展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与质量工作的宣传、咨询、培训和展览展示等活动,推广普及质量检验与质量知识,宣传贯彻质量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宣传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推进质量社会共治;
  (六)推动质量检验和质量提升与质量发展战略的研究及学术交流,依照有关规定组织出版本团体学术性会刊及有关学术性、科普性刊物和书籍资料,为政府、社会和企业提供有关咨询服务与专业支持;拓宽舆论传播途径,建设本团体官方网站和相关业务网站;
  (七)推行先进的质量检验检测和质量管理方法,开展检验检测能力与质量管理科学技术、方法提升的相关活动,提高质量检验、质量管理创新能力和全民质量意识;
  (八)探索质量检验、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总结推广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经验,开展质量检验、质量管理和质量提升、质量发展与质量溯源、防伪验证等方面的技术咨询和服务与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九)引导企业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支持企业做好质量基础工作,督促企业加强信用建设,推进企业重视品牌建设,促进企业注重质量发展意识并切实提高质量检验能力和质量控制水平,着力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十)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以及工程质量开展多种形式的比较试验、综合评价、体验式调查和第三方检验、鉴定、评估和监理,引导理性消费选择;
  (十一)对损害本团体会员品牌和质量声誉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收集和反馈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的建议、意见和诉求,关心和维护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为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活动;
  (十二)开展质量检验和质量学风评议工作,加强质量检验行业和质量发展研究领域学风与学术道德建设;
  (十三)推动开展对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政策法规与检验检测领域科技研究及实践运用工作者的考试及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兴办符合本团体宗旨并能够为本团体会员和质量发展事业与检验检测行业建设发展服务的事业及相关经济实体;
  (十四)开展企业质量检验机构的评审,开展质量评估和推广质量保险业务,利用各种方式向消费者提供质量信息,宣传和普及质量知识和消费常识,传递质量信任、引导质量消费,为市场、企业和消费者服务,切实维护社会各界的合法权益;
  (十五)组织开展质量检验技术、仪器设备、检验设施和质量检验标准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咨询、服务,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组织对其进行鉴定、评审和推广应用;
  (十六)参与质量检验检测和质量管理、质量发展相关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与实施工作,并积极组织开展相关领域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和实施工作,助力改革完善质量标准体系;
  (十七)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相关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加强本团体与境外质量检验和质量领域学术组织及质检机构与相关组织建立友好往来与交流合作关系,促进质量检验和质量工作与国际惯例接轨,拓展本团体国际合作的视野和平台,服务和推动中国质量、中国标准、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十八)承担相关部门委托的质量提升、质量管理、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相关的有关工作。

备 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简称 )2018年4月正式成立之前,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业务主管部门为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简称原质检总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