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2021年315 > 2021年315活动新闻

铁拳打击假冒伪劣 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山西省汾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举行“3・15”集中销毁侵权假冒伪劣产品行动
春日明媚的日子里,为认真开展好2021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纪念活动,深入宣传好“守护安全畅通消费”,着力提升山西省汾阳市放心消费环境整体形象,推动消费在安全轨道上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更高水平经济循环提供强劲动力,震慑非法生产和制售侵权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汾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举行了声势浩大的“3・15”侵权假冒伪劣产品集中销毁行动。
3月3日一大早,山西省汾阳市市场监管局执法队员将2021年春节之前查获没收的侵权假冒伪劣产品从库房装入16辆货车,车身全部悬挂宣传标语甚是醒目,车队浩浩荡荡在指挥车带领下一路前行奔波到离城15里的指定销毁场所——栗家庄乡桑枣坡村中电集团固体废弃物填埋场,开启了销毁行动序幕。
活动现场壮观震撼,上午10时39分,16辆装满侵权假冒伪劣产品的货车一字排开,在10米长的“汾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3・15’侵权假冒伪劣产品集中销毁行动”会标条幅下,汾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市场稽查中心领导和工作人员、部分白酒生产企业代表以及栗家庄乡食品安全协管员近百人整齐列队成方阵举行了集中销毁行动仪式,汾阳电视台全程进行跟踪报道。
此次集中销毁活动由汾阳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景文旺主持,党组成员陈坚对此次销毁活动做了简单介绍。此次销毁活动采取集中销毁填埋方式,销毁重点为2021年春节之前查扣没收需销毁的包括食品(白酒为主)、建筑材料、日用化学用品等39吨、价值98.5万元侵权假冒伪劣产品,是近年来汾阳市场监督管理局打击侵权假冒伪劣产品专项行动、食品安全问题专项整治联合行动的成果,是市场监管部门执法履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风貌的展示。
汾酒集团市场稽查中心主任高志鹏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汾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多年来打击侵权假冒汾酒系列商标行为的工作充分肯定,对给予汾酒集团市场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后他们将继续保持汾酒打假的高压态势,维护酒类市场安全。
综合执法大队一中队队长程艳新代表执法人员进行表态,今后将继续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以最严厉的手段打击各类违法生产经营活动,确保市场秩序稳定。
汾阳市杏花村镇晋裕白酒公司副总经理殷云宏表示今后晋裕白酒公司将切实履行好企业主体责任,牢固树立食品安全意识、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切实肩负起企业的良知和对社会的责任,为推动汾阳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随着汾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雷国裕高亢洪亮地宣布“销毁行动开始”,一声指令,16辆装满侵权假冒伪劣产品的货车后车斗卸货倾泻而下,三辆装载机和压道车伴随着轰鸣声随后进入销毁现场,对现场堆积的假冒伪劣产品进行反复碾压,并将碾压过的残骸推倒到深达5米的土坑中进行填埋处理。
依法销毁侵权假冒商品,是打击制假售假行为的有力举措,是保障权利人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表明了我国严厉打击侵权假冒、依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一贯立场和坚定决心。这次集中销毁行动是汾阳市市场监管局2021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纪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力打击了制假售假气焰,切实增强了群众消费信心,鼓舞了市场监管执法人员的斗志,净化了消费环境,规范了市场秩序,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侵权假冒呈现线上线下一体化、违法行为组织化、产销分工精细化、境内境外链条化、案件查处复杂化等特点。下一步,汾阳市市场监管部门重点从6个方面推进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深入开展重点领域、重点市场、重点产品整治,严格执法,让侵权者付出应有的代价;加强跨区域、跨部门执法协作,对侵权假冒商品的生产、流通、销售形成全链条打击;完善相关制度机制,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做好行刑衔接;推动监管方式创新,运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提升打击侵权假冒效能;深化交流合作,推动跨部门执法协作;构建社会共治格局,强化权利人保护,强化市场主体责任,健全举报投诉快速反应机制,形成全社会打击侵权假冒合力。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是由质量检验行业与质量领域的质量检验技术机构和专家学者、工作者,相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学术机构、企事业单位及质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企业与企业负责人,与质量检验相关工作的社会各界相关人士等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具有社团法人资格。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宗旨
按照“服务会员,服务企业,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消费,服务发展”的工作原则,贯彻“精业笃行,守正创新,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工作精神,恪守“实事求是,尊重人才,创新兴会,服务立会”的工作风尚,落实“专业引领、学术研究,政策咨询、决策参考,科技普及、质量引领,信任传递、助力发展”的工作任务,遵循“质量检验、客观公正,规范市场、扶优治劣,服务企业、引导消费”的工作方向,坚持“专业化,技术化,社会化,服务化”的发展目标,引导各级质量检验机构发展壮大和行业自律,发挥政府和企业、行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工程质量进行社会监督,督促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质量提升行动、推进品牌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质量发展潜力,不断增强人民对质量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本团体是相关政府主管部门联系质量检验行业、质量领域科技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广大企业及社会各界的桥梁和纽带,是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行业高质量发展及质量提升推进、质量强国事业建设的重要社会力量。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职能简介
充分发挥质量专业社团组织的中介作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宣传贯彻质量领域的法律、法规、政策,组织质量和质量检验方面的标准研究、制定和技术开发,开展质量和质量检验方面的学术交流、技术培训和相关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切实发挥“质量检验,客观公正,服务企业,引导消费”的社会监督作用,抓好质量提升;精业笃行,扶优治劣,充分利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检院(所)和重点国家级质检中心与相关质检机构等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单位和技术机构会员单位的专业优势,组织开展“3.15”“质量月”等质量诚信主题(专题)宣传活动,对“全国质量检验稳定合格产品”进行调查汇总和展示公告,推广防伪溯源和质量诚信验证等技术应用,传递质量信任,引导质量消费,维护市场公平竞争,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强市场引导,共筑质量诚信,推动质量社会共治共享;组织新技术、新产品鉴定和评审,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开展检验、鉴定、监理方面的咨询和服务;树立质量工作先进典型和质量诚信标杆,弘扬工匠精神,推广质量工作优秀示范的先进经验;承办有关政府部门(机构)交办和委托的相关工作;着力发挥全国质量检验行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科学求实,开拓创新,全面引领质量检验行业自律和健康发展;履行质量专业社团中介机构的相关职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督促企业履行质量主体责任,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浓厚氛围,合力推进质量社会共治,扎实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业务范围
(一)持续推进“三个转变”重要思想,助力提高中国质量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为中国质量走向世界提供服务,发挥质量检验对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服务; (二)围绕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能力水平的提升和质量事业的整体发展开展相应的学术研究,推进行业交流,促进行业发展,助力“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为构建新时代质量检验能力提升与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及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技术支撑和专业保障; (三)紧紧围绕质量提升、质量发展工作大局和实施质量强国战略与质量检验行业建设,开展质量提升、质量发展与变革创新等调查研究,建立全国性的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学术交流、科普宣传和技术服务平台; (四)加强质量检验与质量发展相关的理论研究,提高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研究的针对性、协同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促进质量工作队伍成长和质量检验行业能力提升; (五)受政府委托承办或根据市场和行业发展需要,开展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与质量工作的宣传、咨询、培训和展览展示等活动,推广普及质量检验与质量知识,宣传贯彻质量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宣传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推进质量社会共治; (六)推动质量检验和质量提升与质量发展战略的研究及学术交流,依照有关规定组织出版本团体学术性会刊及有关学术性、科普性刊物和书籍资料,为政府、社会和企业提供有关咨询服务与专业支持;拓宽舆论传播途径,建设本团体官方网站和相关业务网站; (七)推行先进的质量检验检测和质量管理方法,开展检验检测能力与质量管理科学技术、方法提升的相关活动,提高质量检验、质量管理创新能力和全民质量意识; (八)探索质量检验、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总结推广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经验,开展质量检验、质量管理和质量提升、质量发展与质量溯源、防伪验证等方面的技术咨询和服务与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九)引导企业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支持企业做好质量基础工作,督促企业加强信用建设,推进企业重视品牌建设,促进企业注重质量发展意识并切实提高质量检验能力和质量控制水平,着力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十)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以及工程质量开展多种形式的比较试验、综合评价、体验式调查和第三方检验、鉴定、评估和监理,引导理性消费选择; (十一)对损害本团体会员品牌和质量声誉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收集和反馈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的建议、意见和诉求,关心和维护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为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活动; (十二)开展质量检验和质量学风评议工作,加强质量检验行业和质量发展研究领域学风与学术道德建设; (十三)推动开展对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政策法规与检验检测领域科技研究及实践运用工作者的考试及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兴办符合本团体宗旨并能够为本团体会员和质量发展事业与检验检测行业建设发展服务的事业及相关经济实体; (十四)开展企业质量检验机构的评审,开展质量评估和推广质量保险业务,利用各种方式向消费者提供质量信息,宣传和普及质量知识和消费常识,传递质量信任、引导质量消费,为市场、企业和消费者服务,切实维护社会各界的合法权益; (十五)组织开展质量检验技术、仪器设备、检验设施和质量检验标准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咨询、服务,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组织对其进行鉴定、评审和推广应用; (十六)参与质量检验检测和质量管理、质量发展相关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与实施工作,并积极组织开展相关领域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和实施工作,助力改革完善质量标准体系; (十七)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相关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加强本团体与境外质量检验和质量领域学术组织及质检机构与相关组织建立友好往来与交流合作关系,促进质量检验和质量工作与国际惯例接轨,拓展本团体国际合作的视野和平台,服务和推动中国质量、中国标准、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十八)承担相关部门委托的质量提升、质量管理、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相关的有关工作。
备 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简称 )2018年4月正式成立之前,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业务主管部门为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简称原质检总局)。


声明: 凡本网注明“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本网转贴的文章均转载自国家正规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致电010-64209133
Copyright © 2011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网站许可证号:京ICP证030750号 网站备案:京ICP证03075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458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本站 显示器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像素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