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报3·15年度报告:移动支付渐普及 安全风险须警惕
现状
移动支付风险上升
出门忘记带钱包怎么办?不要紧,有手机就行。近年来,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方式正悄悄走进各类商家,而智能手机也逐渐取代了人们口袋中的钱包。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中国手机网上支付用户规模达到4.69亿人,年增长率为31.2%;手机网上支付的使用比例由57.7%提升至67.5%。手机支付向线下支付领域的快速渗透,极大地丰富了支付场景,有50.3%的网民在线下实体店购物时使用手机支付。
移动支付之所以发展迅速,源于消费者群体的有力支持。由于移动支付能够满足消费者随时随地消费、面对面交易等多种需求,解决了现金、刷卡等传统支付的诸多痛点,支付体验更优。随着支付场景从线上到线下的普及,很多人连菜市场买菜、路边买早点都通过手机支付来完成。
事实上,随着移动支付的井喷式发展,其安全形势也日趋严峻。中国银联近日发布的《2016移动支付安全调查报告》显示,去年不仅遭受欺诈的用户比例有所上升,受损金额也持续走高。
在该调查回收的逾9万份有效问卷中,约有1/4的被调查者表示曾经遭遇过电信网络诈骗并发生过损失,较上年上升11%。而在曾遭受电信网络欺诈的被访者中,近三成的欺诈损失金额高于2000元,较上年增加8%;超过八成遭遇过盗用社交账号诈骗,较2015年增长了36%;木马链接短信和骗取短信验证码等欺诈手法也是常见的支付欺诈方式,遭遇这两类手法的持卡人比例达到63%和51%。
支付敏感信息泄露、电信网络欺诈、免密盗刷……频发的支付安全事件给移动支付行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并成为妨碍社会和谐稳定、影响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突出问题。
为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2016年9月,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央行、工信部、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等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支付安全在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的重要作用,多管齐下,积极推动解决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
支付安全关系民生,多项新规彰显央行的良苦用心。在此前建立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央行2016年10月再发新规,要求自当年12月1日起,一人在同一家支付机构只能开立一个Ⅲ类账户。而且,支付机构在为单位和个人开立支付账户时,应当与单位和个人签订协议,约定支付账户与支付账户、支付账户与银行账户之间的日累计转账限额和笔数,超出限额和笔数的,不得再办理转账业务。
相关企业也行动了起来。除了推出账户保险外,在近日召开的移动支付第八届年会上,包括京东金融、微信支付等在内的50多家单位共同发布了《保障移动支付安全产业自律宣言》,呼吁业界形成产业合力,共筑安全防线。
成因
支付安全意识淡薄
来到一个新地方,很多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搜一搜,看看有没有免费的WiFi可用。根据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的调查,虽然对公共免费WiFi的危险进行了普及,但仍有80.21%的网民习惯于连接公共免费WiFi,38.96%的网民使用无密码WiFi进行网络支付。
用户移动支付习惯的养成,也被黑客关注。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猖獗诈骗,通过账号盗取及木马劫持等技术手段,对消费者的电子钱包虎视眈眈。腾讯支付安全负责人许国爱介绍说,手机上常见的支付病毒中,16.81%的支付类病毒会隐藏自己的真实目的,用以对抗安全软件。除了通过色情、虚假链接、不明二维码等常规方式诱骗消费者外,不法分子还会利用新闻热点、热门影视资源及非法获得的用户信息进行诈骗。
网络安全意识淡薄的问题还体现在网民对个人信息保护不够重视,仅有14.87%的网民会仔细阅读与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的内容,觉得合理才注册或下载。否则,就相当于在个人账户“不锁门”的情况下,将个人信息主动泄露给不法分子。更令人担忧的是,网民在遭遇网络诈骗后,只有一成用户主动报案,维权意识十分薄弱。
中国银联发布的报告还揭露了用户账户的另一风险:64%的被调查者曾使用手机号码同时注册多个账户,包括金融类账户、社交类账户和消费类账户等,75%的多账户使用相同密码,其中遭遇过电信诈骗并发生损失的比例过半,高于整体平均水平。除了消费者个人风险防范意识较低外,一些金融机构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据漏洞平台乌云披露,仅2016年前3个月,在乌云平台报告存在系统漏洞的证券期货机构数量就已不少于15家。其中,虽然部分漏洞曾在乌云平台提交,但仍有许多机构认为无影响而选择了“忽略”。
在一些银行,还有“内鬼”出售客户信息非法谋利。银监会去年11月就专门下发通知,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发生多起员工违规查询、出售或非法提供个人信息的案件或风险事件,要求各银行组织开展个人客户信息泄露风险隐患排查工作,严肃处理发现的违规问题,抓好内控制度建设,做好客户个人信息保护工作。
部分支付机构风险意识薄弱,客户资金和信息安全保护机制缺失,安全控制措施不到位,对消费者的信息和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甚至可能将相关风险引导至消费者的银行账户。2016年1月,某支付机构泄露了上千万张银行卡信息,涉及全国16家银行。截至当年7月31日,由伪卡造成的损失就达3900多万元。
建言
中国银联支付安全专家 王宇:提高安全支付意识
近年来,金融支付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支付产品及场景更加丰富,支付更加简单、安全、方便。不过,当前移动支付安全依然面临严峻挑战,消费者应进一步提高安全支付的意识,通过以下途径防范可能的支付风险:
一是在金融网站减少使用手机号码注册账号,选择使用包含字母数字等更加复杂的用户名。同时,尽量不要用个人生日等作为密码,也不要多个金融账户采用相同的支付密码。二是关注最新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提高防范欺诈的能力,不点击不明链接,不随意使用公共WiFi或者扫不明二维码。三是选择安全性高的支付产品,在手机上安装官方正版的安全软件,降低非法恶意程序对移动支付安全带来的风险。四是关注大额账户安全,可联系发卡银行或支付机构等,选择配有保险保障的支付产品或为自己的大额账户购买资金保障险。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 黄震:合力打击支付犯罪
移动支付安全应成为支付产品客户体验中首要考虑的因素。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要强化移动金融的安全环境,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安全监测来实现风险防控,有效地保障客户利益。
金融机构要强化内部管理,建立风险防范机制,保护客户金融信息,确保个人信息在存储、传输、处理过程中不存在泄露风险,尤其是要警惕业务外包导致第三方泄露客户个人信息的风险。
在打击网络欺诈犯罪方面,移动支付领域须进一步理顺监管体系,充分发挥各监管部门的作用,形成监管合力;突出监督的权威性和专业性,提升监督执法水平,加大惩戒力度,强化对移动支付黑色产业链的打击力度,确保客户资金托管、账户实名制与分类等政策落到实处。
专题专栏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是由质量检验行业与质量领域的质量检验技术机构和专家学者、工作者,相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学术机构、企事业单位及质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企业与企业负责人,与质量检验相关工作的社会各界相关人士等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具有社团法人资格。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宗旨
按照“服务会员,服务企业,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消费,服务发展”的工作原则,贯彻“精业笃行,守正创新,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工作精神,恪守“实事求是,尊重人才,创新兴会,服务立会”的工作风尚,落实“专业引领、学术研究,政策咨询、决策参考,科技普及、质量引领,信任传递、助力发展”的工作任务,遵循“质量检验、客观公正,规范市场、扶优治劣,服务企业、引导消费”的工作方向,坚持“专业化,技术化,社会化,服务化”的发展目标,引导各级质量检验机构发展壮大和行业自律,发挥政府和企业、行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工程质量进行社会监督,督促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质量提升行动、推进品牌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质量发展潜力,不断增强人民对质量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本团体是相关政府主管部门联系质量检验行业、质量领域科技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广大企业及社会各界的桥梁和纽带,是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行业高质量发展及质量提升推进、质量强国事业建设的重要社会力量。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职能简介
充分发挥质量专业社团组织的中介作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宣传贯彻质量领域的法律、法规、政策,组织质量和质量检验方面的标准研究、制定和技术开发,开展质量和质量检验方面的学术交流、技术培训和相关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切实发挥“质量检验,客观公正,服务企业,引导消费”的社会监督作用,抓好质量提升;精业笃行,扶优治劣,充分利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检院(所)和重点国家级质检中心与相关质检机构等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单位和技术机构会员单位的专业优势,组织开展“3.15”“质量月”等质量诚信主题(专题)宣传活动,对“全国质量检验稳定合格产品”进行调查汇总和展示公告,推广防伪溯源和质量诚信验证等技术应用,传递质量信任,引导质量消费,维护市场公平竞争,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强市场引导,共筑质量诚信,推动质量社会共治共享;组织新技术、新产品鉴定和评审,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开展检验、鉴定、监理方面的咨询和服务;树立质量工作先进典型和质量诚信标杆,弘扬工匠精神,推广质量工作优秀示范的先进经验;承办有关政府部门(机构)交办和委托的相关工作;着力发挥全国质量检验行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科学求实,开拓创新,全面引领质量检验行业自律和健康发展;履行质量专业社团中介机构的相关职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督促企业履行质量主体责任,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浓厚氛围,合力推进质量社会共治,扎实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业务范围
(一)持续推进“三个转变”重要思想,助力提高中国质量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为中国质量走向世界提供服务,发挥质量检验对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服务; (二)围绕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能力水平的提升和质量事业的整体发展开展相应的学术研究,推进行业交流,促进行业发展,助力“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为构建新时代质量检验能力提升与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及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技术支撑和专业保障; (三)紧紧围绕质量提升、质量发展工作大局和实施质量强国战略与质量检验行业建设,开展质量提升、质量发展与变革创新等调查研究,建立全国性的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学术交流、科普宣传和技术服务平台; (四)加强质量检验与质量发展相关的理论研究,提高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研究的针对性、协同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促进质量工作队伍成长和质量检验行业能力提升; (五)受政府委托承办或根据市场和行业发展需要,开展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与质量工作的宣传、咨询、培训和展览展示等活动,推广普及质量检验与质量知识,宣传贯彻质量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宣传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推进质量社会共治; (六)推动质量检验和质量提升与质量发展战略的研究及学术交流,依照有关规定组织出版本团体学术性会刊及有关学术性、科普性刊物和书籍资料,为政府、社会和企业提供有关咨询服务与专业支持;拓宽舆论传播途径,建设本团体官方网站和相关业务网站; (七)推行先进的质量检验检测和质量管理方法,开展检验检测能力与质量管理科学技术、方法提升的相关活动,提高质量检验、质量管理创新能力和全民质量意识; (八)探索质量检验、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总结推广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经验,开展质量检验、质量管理和质量提升、质量发展与质量溯源、防伪验证等方面的技术咨询和服务与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九)引导企业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支持企业做好质量基础工作,督促企业加强信用建设,推进企业重视品牌建设,促进企业注重质量发展意识并切实提高质量检验能力和质量控制水平,着力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十)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以及工程质量开展多种形式的比较试验、综合评价、体验式调查和第三方检验、鉴定、评估和监理,引导理性消费选择; (十一)对损害本团体会员品牌和质量声誉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收集和反馈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的建议、意见和诉求,关心和维护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为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活动; (十二)开展质量检验和质量学风评议工作,加强质量检验行业和质量发展研究领域学风与学术道德建设; (十三)推动开展对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政策法规与检验检测领域科技研究及实践运用工作者的考试及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兴办符合本团体宗旨并能够为本团体会员和质量发展事业与检验检测行业建设发展服务的事业及相关经济实体; (十四)开展企业质量检验机构的评审,开展质量评估和推广质量保险业务,利用各种方式向消费者提供质量信息,宣传和普及质量知识和消费常识,传递质量信任、引导质量消费,为市场、企业和消费者服务,切实维护社会各界的合法权益; (十五)组织开展质量检验技术、仪器设备、检验设施和质量检验标准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咨询、服务,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组织对其进行鉴定、评审和推广应用; (十六)参与质量检验检测和质量管理、质量发展相关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与实施工作,并积极组织开展相关领域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和实施工作,助力改革完善质量标准体系; (十七)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相关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加强本团体与境外质量检验和质量领域学术组织及质检机构与相关组织建立友好往来与交流合作关系,促进质量检验和质量工作与国际惯例接轨,拓展本团体国际合作的视野和平台,服务和推动中国质量、中国标准、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十八)承担相关部门委托的质量提升、质量管理、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相关的有关工作。
备 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简称 )2018年4月正式成立之前,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业务主管部门为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简称原质检总局)。
声明: 凡本网注明“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本网转贴的文章均转载自国家正规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致电010-64209133
Copyright © 2011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网站许可证号:京ICP证030750号 网站备案:京ICP证03075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458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本站 显示器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像素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