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15年度报告·执法· 旅游黑名单
市场整治频出手 执行细节须完善
回顾
稳步推进旅游黑名单制
2016年以来,黑名单制度的建立,使旅游市场秩序得以好转,游客文明形象得以提升。国家旅游局近日发布的《2016中国出境游游客文明形象年度调查报告》显示,境外受访者普遍认为中国游客的文明素质较5年前有所提高,其中印度尼西亚、法国、新加坡、英国、美国受访者的这一感受尤为明显。
游客文明素质的提高,与我国建立旅游黑名单制度密切相关。2016年6月1日国家旅游局下发新修订的《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从6条增加至9条,新增内容包括不顾劝阻、警示从事危及自身以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活动;破坏生态环境,违反野生动植物保护规定;违反旅游场所规定,同时将违规行为的记录时间从最长1至2年增加到5年。此外,《办法》还增加了旅游从业人员违规内容,例如旅游从业人员若存在价格欺诈、强迫交易、欺骗诱导游客消费等行为,也将被列入旅游黑名单。
2016年8月,国家旅游局发布《旅行社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规定如果游客被纳入旅游黑名单,可能被限制出境。随后,北京、重庆、黄山等城市建立了旅游单位或个人信用系统和公示制度,以及联合监管和惩戒机制,让失信的旅游单位或个人付出巨大代价。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25人因不文明行为而被列入旅游黑名单。例如,2016年10月国家旅游局公布的2起旅游不文明行为案例,其中北京游客卢珊在随团旅游时,因与导游杨某某发生争执而殴打了杨某某,并将前来劝阻的何某某咬伤。依据相关规定,给予卢珊行政拘留处罚,并将其列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保存期限为两年;黑龙江游客候歌顺赴越南旅游时,在岘港市一家酒吧火烧越南盾,因违反当地法律,被越南警方驱逐出境。根据规定,将候歌顺列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保存期限为3年。
除了用刚性条例约束、惩戒不文明行为单位或个人外,旅游部门还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倡导文明旅游。国家旅游局以2016全年四个季度为单位,组织开展以“为中国加分”为主题的文明旅游系列宣传活动,每个季度的主题分别为文明礼让、绿色旅游、清洁环境、文明用餐;举办大学生“文明旅游背包行”公益宣传活动,通过行业联动、线上线下互动等方式倡导文明旅游;在全国征集1000名“中国好游客”感人故事,聘请知名人士担任“文明旅游公益大使”,邀请网络大咖拍摄“我为文明旅游代言”公益视频。
与此同时,国家旅游局重点加强对导游领队及旅游企业的培训与监管。针对导游领队人员,一方面通过培训的方式提升业务水平,强化文明督导责任;另一方面,褒奖被评选出的“美丽导游”,惩处“丑陋导游”。针对旅游企业,鼓励诚信守法经营,打击违法失信行为。2016年,全国树立了100家文明旅游先进单位,公示了76件旅游经营服务不良信息记录。
分析
执行细节尚须完善
旅游黑名单的建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游客的文明行为,但也存在上榜率低、惩戒力度不强、执行细节不完善等问题,监管辐射面有待拓宽。
据记者了解,由于旅游黑名单尚未与公民征信管理机制相联通,所以被列入黑名单的人除在处罚期内出境旅游受影响外,在其他生活方面并未受到影响。
此外,上述《办法》只对调查核实阶段的责任主体予以明确,而未明确旅游不文明行为的采集渠道。但现实中,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往往是随机、流动性的,如何采集、保留证据成为界定不文明行为的一个难题。此外,对于如何衡量不文明行为的程度,《办法》也未做出详细规定。
对于纳入旅游黑名单的认定机制,各地有所不同,这导致有些不文明行为人可能未被纳入黑名单,使黑名单的公信力大打折扣。例如,2016年2月,一名北京导游因辱骂游客而被纳入旅游黑名单。而在国家旅游局于2016年9月公布的5起典型案件中,3名导游因诱导欺骗游客消费、辱骂游客而受到处罚,但他们却未被列入旅游黑名单。
旅游黑名单的联合惩戒同样遇到阻力,在黑名单设立之初,曾提及必要时将不文明记录向公安、海关、交通等部门通报,但当某一线城市主动要求将旅游黑名单与征信机构联通,希望将不文明行为记录与个人征信挂钩时,却被有关部门告知需从国家层面与央行达成合作才能实现。
不仅如此,旅游黑名单的惩戒阻力还来自旅行社和景区。在利益驱动下,旅行社和景区均对黑名单制度“不热心”,很难主动将游客挡在门外,例如在一些地方版旅游黑名单制度中,使用的字眼多为“联合惩戒建议函”“旅行社可以不提供服务”“高峰期经营单位可以限制不文明行为人购票参观”,这样的惩戒力度无异于隔靴搔痒。此外,由于景区、旅行社的销售系统并非实名制,所以即使他们有心将不文明行为人拒之门外,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建言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刘思敏:
处罚需要法律层面授权
抑制游客不文明行为须从价值引导、制度完善、规则实施等多个方面入手,对不文明行为人的处罚首先需要法律上的授权。黑名单制度只是部门规章,对游客处罚缺乏法律依据,我建议适时修订《旅游法》,或通过国家有关机构对其进行司法解释,抑或是颁布实施细则,包括如何取证、判定处罚等细节问题,同时根据不文明行为的危害程度,制定相应的处罚方式,消除旅行社和一线人员的疑虑。
此外,监管部门需要创新监管手段,针对旅游管理部门本身没有执法权限的问题,引入多部门联动执法机制,加强对不文明行为的硬性约束。
对于法律层面的不文明行为,须通过完善法律来解决,做到违法必究。对于道德和民俗层面的不文明行为,应加强教育和引导,一是加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要把文明行为纳入日常教育当中;二是加强社会教育,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各类媒体的宣传和引导。
北京四中高三学生 马颐新:
整治应该多管齐下
旅游黑名单之所以缺乏约束力,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无论是经营者还是游客个人,违规成本都较低,不文明行为经营者或个人大多只受到治安处罚,其不良信息记录保留的最长时间仅为1至5年,威慑力不够;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存在执法不严、缺乏联动机制的问题,旅游黑名单制度虽然规定必要时将不文明行为记录向公安、海关、边检、交通、金融等部门通报,但实际未有这样的操作,被纳入黑名单的企业或个人在旅游以外的领域活动,未受任何负面影响。
旅游黑名单作为现行法律法规的补充,不应落入曲高和寡的尴尬境地,要想让其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多管齐下,从政策、监督、措施等方面让黑名单成为不能触碰的“高压线”。同时,加大对不文明行为企业和个人的惩戒力度,让违规者感受到切肤之痛。只有这样,才能让旅游环境更加健康,扭转国际社会对中国游客形象的负面认识。
专题专栏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是由质量检验行业与质量领域的质量检验技术机构和专家学者、工作者,相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学术机构、企事业单位及质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企业与企业负责人,与质量检验相关工作的社会各界相关人士等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具有社团法人资格。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宗旨
按照“服务会员,服务企业,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消费,服务发展”的工作原则,贯彻“精业笃行,守正创新,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工作精神,恪守“实事求是,尊重人才,创新兴会,服务立会”的工作风尚,落实“专业引领、学术研究,政策咨询、决策参考,科技普及、质量引领,信任传递、助力发展”的工作任务,遵循“质量检验、客观公正,规范市场、扶优治劣,服务企业、引导消费”的工作方向,坚持“专业化,技术化,社会化,服务化”的发展目标,引导各级质量检验机构发展壮大和行业自律,发挥政府和企业、行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工程质量进行社会监督,督促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质量提升行动、推进品牌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质量发展潜力,不断增强人民对质量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本团体是相关政府主管部门联系质量检验行业、质量领域科技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广大企业及社会各界的桥梁和纽带,是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行业高质量发展及质量提升推进、质量强国事业建设的重要社会力量。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职能简介
充分发挥质量专业社团组织的中介作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宣传贯彻质量领域的法律、法规、政策,组织质量和质量检验方面的标准研究、制定和技术开发,开展质量和质量检验方面的学术交流、技术培训和相关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切实发挥“质量检验,客观公正,服务企业,引导消费”的社会监督作用,抓好质量提升;精业笃行,扶优治劣,充分利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检院(所)和重点国家级质检中心与相关质检机构等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单位和技术机构会员单位的专业优势,组织开展“3.15”“质量月”等质量诚信主题(专题)宣传活动,对“全国质量检验稳定合格产品”进行调查汇总和展示公告,推广防伪溯源和质量诚信验证等技术应用,传递质量信任,引导质量消费,维护市场公平竞争,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强市场引导,共筑质量诚信,推动质量社会共治共享;组织新技术、新产品鉴定和评审,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开展检验、鉴定、监理方面的咨询和服务;树立质量工作先进典型和质量诚信标杆,弘扬工匠精神,推广质量工作优秀示范的先进经验;承办有关政府部门(机构)交办和委托的相关工作;着力发挥全国质量检验行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科学求实,开拓创新,全面引领质量检验行业自律和健康发展;履行质量专业社团中介机构的相关职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督促企业履行质量主体责任,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浓厚氛围,合力推进质量社会共治,扎实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业务范围
(一)持续推进“三个转变”重要思想,助力提高中国质量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为中国质量走向世界提供服务,发挥质量检验对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服务; (二)围绕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能力水平的提升和质量事业的整体发展开展相应的学术研究,推进行业交流,促进行业发展,助力“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为构建新时代质量检验能力提升与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及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技术支撑和专业保障; (三)紧紧围绕质量提升、质量发展工作大局和实施质量强国战略与质量检验行业建设,开展质量提升、质量发展与变革创新等调查研究,建立全国性的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学术交流、科普宣传和技术服务平台; (四)加强质量检验与质量发展相关的理论研究,提高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研究的针对性、协同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促进质量工作队伍成长和质量检验行业能力提升; (五)受政府委托承办或根据市场和行业发展需要,开展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与质量工作的宣传、咨询、培训和展览展示等活动,推广普及质量检验与质量知识,宣传贯彻质量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宣传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推进质量社会共治; (六)推动质量检验和质量提升与质量发展战略的研究及学术交流,依照有关规定组织出版本团体学术性会刊及有关学术性、科普性刊物和书籍资料,为政府、社会和企业提供有关咨询服务与专业支持;拓宽舆论传播途径,建设本团体官方网站和相关业务网站; (七)推行先进的质量检验检测和质量管理方法,开展检验检测能力与质量管理科学技术、方法提升的相关活动,提高质量检验、质量管理创新能力和全民质量意识; (八)探索质量检验、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总结推广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经验,开展质量检验、质量管理和质量提升、质量发展与质量溯源、防伪验证等方面的技术咨询和服务与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九)引导企业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支持企业做好质量基础工作,督促企业加强信用建设,推进企业重视品牌建设,促进企业注重质量发展意识并切实提高质量检验能力和质量控制水平,着力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十)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以及工程质量开展多种形式的比较试验、综合评价、体验式调查和第三方检验、鉴定、评估和监理,引导理性消费选择; (十一)对损害本团体会员品牌和质量声誉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收集和反馈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的建议、意见和诉求,关心和维护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为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活动; (十二)开展质量检验和质量学风评议工作,加强质量检验行业和质量发展研究领域学风与学术道德建设; (十三)推动开展对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政策法规与检验检测领域科技研究及实践运用工作者的考试及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兴办符合本团体宗旨并能够为本团体会员和质量发展事业与检验检测行业建设发展服务的事业及相关经济实体; (十四)开展企业质量检验机构的评审,开展质量评估和推广质量保险业务,利用各种方式向消费者提供质量信息,宣传和普及质量知识和消费常识,传递质量信任、引导质量消费,为市场、企业和消费者服务,切实维护社会各界的合法权益; (十五)组织开展质量检验技术、仪器设备、检验设施和质量检验标准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咨询、服务,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组织对其进行鉴定、评审和推广应用; (十六)参与质量检验检测和质量管理、质量发展相关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与实施工作,并积极组织开展相关领域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和实施工作,助力改革完善质量标准体系; (十七)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相关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加强本团体与境外质量检验和质量领域学术组织及质检机构与相关组织建立友好往来与交流合作关系,促进质量检验和质量工作与国际惯例接轨,拓展本团体国际合作的视野和平台,服务和推动中国质量、中国标准、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十八)承担相关部门委托的质量提升、质量管理、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相关的有关工作。
备 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简称 )2018年4月正式成立之前,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业务主管部门为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简称原质检总局)。
声明: 凡本网注明“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本网转贴的文章均转载自国家正规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致电010-64209133
Copyright © 2011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网站许可证号:京ICP证030750号 网站备案:京ICP证03075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458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本站 显示器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像素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