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游保证金:规范出台有助游客权益保障

随团去国外旅游是否要向旅行社缴纳保证金?缴纳标准是多少?这个标准该由谁来制定?保证金多久归还?近两年,出境游保证金问题一直是游客热议的焦点,而媒体频频曝光的有关出境游保证金缴纳、归还乱象更令游客担心。前不久,国家旅游局根据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提出的司法建议,在调研基础上出台了《关于规范出境游保证金有关事宜的通知》,从而加强对出境游保证金的规范和监管,保障游客权益不受损害。

收取保证金现象普遍

所谓出境游保证金,是旅行社在组织游客出境旅游时,为防止游客滞留不归,或是让游客分担其被使馆停签、被旅游部门处罚等风险,要求游客在出国旅游前缴纳的一定数额现金。游客若按期回国,则旅行社将保证金全额归还,否则保证金归旅行社所有。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旅行社向出境旅游游客收取保证金的现象较为普遍,收取标准也各不相同,其中小规模旅行社的低价出境旅游团收取的保证金额度较高。即便是同一家旅行社,针对不同游客收取的保证金标准也存在差异。据神州国旅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收取保证金的标准主要有5万元和10万元两种,“对有稳定工作的年轻人收取的少,对老年人收取的多。”

在这方面,一些规模较大、有实力的旅行社不以收取现金的方式作为出境游担保,而是要求游客提供存款证明。此外,还有旅行社与银行合作,让游客在银行存储一定数额的款项,作为存款证明。

收取归还均无统一标准

出境游保证金有统一的收取标准吗?12301旅游服务热线工作人员日前在接受记者电话咨询时表示,目前北京市没有关于收取旅游保证金的法律规定,对于是否收取保证金、怎样收取、收取范围等问题也没有统一要求,均由旅行社自行决定。对于游客而言,可以拨打12301服务热线查询旅行社的资质。

随后,记者又拨打了国家旅游局的服务热线。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旅游部门从未要求旅行社收取出境游保证金,2009年实施的《旅行社条例》和2013年实行的《旅游法》中,均没有对出境游保证金的收取标准和收取方式及范围做出明确规定。

北京市欧亚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继韧告诉记者,出境游保证金的收取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不抵触。按照“法无禁止即可行”的原则,旅行社可以向游客收取保证金,但须将收取的标准和方式写入旅游合同。

除了收取保证金没有统一标准外,归还日期也不统一,同样需要由旅行社与游客协商决定。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保证金的归还日期从一周到一个月不等,最长的为半年。由于一些经营不规范的旅行社不将收取和归还保证金事宜写入合同,所以有可能出现延迟归还情况,使消费者在经济上受损失。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告诉本报记者,由于《旅游法》中并未涉及针对这方面的问题做出相关规定,所以收取保证金的行为与买卖其他商品一样,属于《合同法》规定范畴。

规避风险须签合同

对于出境游保证金的种种安全风险,游客该如何规避?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质监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好的规避方法是与旅行社签订书面协议,即旅游合同。合同中应与旅行社约定保证金的金额、收取方式、归还期限、归还方式、违约责任等事项。如果条件允许,游客最好与旅行社协商采取非现金的形式提供出境游担保。若必须以缴纳现金形式担保,则应拒绝将保证金汇入企业或个人账户。

业内人士提醒游客,尽量选择正规、诚信度较高、具备提供出境游资格且在旅游局缴纳了质量保证金的旅行社参团,从而提高缴纳保证金的安全系数,出现纠纷时也便于维权。

“三方共管”更安全

据记者了解,目前东南亚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的旅游机构已不再向游客收取保证金,这说明市场的开放对这一潜规则产生了影响。因此有业内人士分析,随着我国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不排除旅行社将取消收取保证金的可能性。但在此之前,旅游部门应尽快针对保证金的收取建立相关制度,并寻求科学的管理方式。

记者了解到,目前比较好的保证金收取方式是旅行社委托银行存管,也就是“三方共管”模式,即银行与旅行社、游客签署三方协议,将游客一定数额的存款冻结后开具存款证明,作为其出境旅游担保。北京工商大学旅游与营销系副教授张运来对记者表示,因为政策问题,这一共管模式最先由渣打等外资银行开始实施,此后逐步向国内各大银行开放。张运来认为,这种模式不仅让旅行社省去了收取、归还保证金的麻烦,也避免了游客对其利用保证金从事牟利行为的质疑。

除此之外,一些旅游机构为规范经营,推出了较为科学的保证金缴纳方式,也值得推广,例如携程率先在业内推出了以“担保函制度”替代保证金缴纳的方式,即携程团队游游客只要能提供本人亲属或单位出具的书面担保函,便可不用再缴纳数额不菲的保证金。

(本报记者 孟刚)

专题专栏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是由质量检验行业与质量领域的质量检验技术机构和专家学者、工作者,相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学术机构、企事业单位及质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企业与企业负责人,与质量检验相关工作的社会各界相关人士等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具有社团法人资格。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宗旨

按照“服务会员,服务企业,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消费,服务发展”的工作原则,贯彻“精业笃行,守正创新,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工作精神,恪守“实事求是,尊重人才,创新兴会,服务立会”的工作风尚,落实“专业引领、学术研究,政策咨询、决策参考,科技普及、质量引领,信任传递、助力发展”的工作任务,遵循“质量检验、客观公正,规范市场、扶优治劣,服务企业、引导消费”的工作方向,坚持“专业化,技术化,社会化,服务化”的发展目标,引导各级质量检验机构发展壮大和行业自律,发挥政府和企业、行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工程质量进行社会监督,督促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质量提升行动、推进品牌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质量发展潜力,不断增强人民对质量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本团体是相关政府主管部门联系质量检验行业、质量领域科技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广大企业及社会各界的桥梁和纽带,是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行业高质量发展及质量提升推进、质量强国事业建设的重要社会力量。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职能简介

充分发挥质量专业社团组织的中介作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宣传贯彻质量领域的法律、法规、政策,组织质量和质量检验方面的标准研究、制定和技术开发,开展质量和质量检验方面的学术交流、技术培训和相关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切实发挥“质量检验,客观公正,服务企业,引导消费”的社会监督作用,抓好质量提升;精业笃行,扶优治劣,充分利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检院(所)和重点国家级质检中心与相关质检机构等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单位和技术机构会员单位的专业优势,组织开展“3.15”“质量月”等质量诚信主题(专题)宣传活动,对“全国质量检验稳定合格产品”进行调查汇总和展示公告,推广防伪溯源和质量诚信验证等技术应用,传递质量信任,引导质量消费,维护市场公平竞争,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强市场引导,共筑质量诚信,推动质量社会共治共享;组织新技术、新产品鉴定和评审,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开展检验、鉴定、监理方面的咨询和服务;树立质量工作先进典型和质量诚信标杆,弘扬工匠精神,推广质量工作优秀示范的先进经验;承办有关政府部门(机构)交办和委托的相关工作;着力发挥全国质量检验行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科学求实,开拓创新,全面引领质量检验行业自律和健康发展;履行质量专业社团中介机构的相关职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督促企业履行质量主体责任,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浓厚氛围,合力推进质量社会共治,扎实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业务范围

(一)持续推进“三个转变”重要思想,助力提高中国质量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为中国质量走向世界提供服务,发挥质量检验对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服务;
  (二)围绕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能力水平的提升和质量事业的整体发展开展相应的学术研究,推进行业交流,促进行业发展,助力“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为构建新时代质量检验能力提升与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及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技术支撑和专业保障;
  (三)紧紧围绕质量提升、质量发展工作大局和实施质量强国战略与质量检验行业建设,开展质量提升、质量发展与变革创新等调查研究,建立全国性的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学术交流、科普宣传和技术服务平台;
  (四)加强质量检验与质量发展相关的理论研究,提高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研究的针对性、协同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促进质量工作队伍成长和质量检验行业能力提升;
  (五)受政府委托承办或根据市场和行业发展需要,开展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与质量工作的宣传、咨询、培训和展览展示等活动,推广普及质量检验与质量知识,宣传贯彻质量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宣传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推进质量社会共治;
  (六)推动质量检验和质量提升与质量发展战略的研究及学术交流,依照有关规定组织出版本团体学术性会刊及有关学术性、科普性刊物和书籍资料,为政府、社会和企业提供有关咨询服务与专业支持;拓宽舆论传播途径,建设本团体官方网站和相关业务网站;
  (七)推行先进的质量检验检测和质量管理方法,开展检验检测能力与质量管理科学技术、方法提升的相关活动,提高质量检验、质量管理创新能力和全民质量意识;
  (八)探索质量检验、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总结推广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经验,开展质量检验、质量管理和质量提升、质量发展与质量溯源、防伪验证等方面的技术咨询和服务与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九)引导企业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支持企业做好质量基础工作,督促企业加强信用建设,推进企业重视品牌建设,促进企业注重质量发展意识并切实提高质量检验能力和质量控制水平,着力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十)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以及工程质量开展多种形式的比较试验、综合评价、体验式调查和第三方检验、鉴定、评估和监理,引导理性消费选择;
  (十一)对损害本团体会员品牌和质量声誉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收集和反馈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的建议、意见和诉求,关心和维护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为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活动;
  (十二)开展质量检验和质量学风评议工作,加强质量检验行业和质量发展研究领域学风与学术道德建设;
  (十三)推动开展对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政策法规与检验检测领域科技研究及实践运用工作者的考试及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兴办符合本团体宗旨并能够为本团体会员和质量发展事业与检验检测行业建设发展服务的事业及相关经济实体;
  (十四)开展企业质量检验机构的评审,开展质量评估和推广质量保险业务,利用各种方式向消费者提供质量信息,宣传和普及质量知识和消费常识,传递质量信任、引导质量消费,为市场、企业和消费者服务,切实维护社会各界的合法权益;
  (十五)组织开展质量检验技术、仪器设备、检验设施和质量检验标准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咨询、服务,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组织对其进行鉴定、评审和推广应用;
  (十六)参与质量检验检测和质量管理、质量发展相关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与实施工作,并积极组织开展相关领域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和实施工作,助力改革完善质量标准体系;
  (十七)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相关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加强本团体与境外质量检验和质量领域学术组织及质检机构与相关组织建立友好往来与交流合作关系,促进质量检验和质量工作与国际惯例接轨,拓展本团体国际合作的视野和平台,服务和推动中国质量、中国标准、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十八)承担相关部门委托的质量提升、质量管理、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相关的有关工作。

备 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简称 )2018年4月正式成立之前,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业务主管部门为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简称原质检总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