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般消费品中找到“质量获得感”——全国政协委员热议“更接地气”的质量提升

“有世界领先的航天和高铁技术,却做不好电饭煲、马桶盖、指甲刀这样的一般消费品。”关于中国制造业,一直存在着此类经典问句。

如果说居于“庙堂之高”的尖端科技取得突破,能够带给国人“质量荣誉感”,那么,处于“江湖之远”的一般消费品质量提升,则更能带给老百姓“质量获得感”。

2016年1月4日,李克强总理在主持召开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座谈会时透露了一个“秘密”:我国在钢铁产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仍然进口了一些特殊品类的高质量钢材,这其中就包括圆珠笔头上的“圆珠”。

近日,有消息传出,我国太钢造出了圆珠笔头用钢,但对于有着强烈“中国制造”情结的人来说,还有更多的一般消费品要走上质量提升这条路。

国货出口单价之殇

小小的“圆珠笔头”,映照出我国距离制造强国仍然存在着的鸿沟。而记者从质检总局获得的一条数据则为度量这条鸿沟提供了标尺:近10年来,我国机电产品的平均出口单价(美元/公斤)只有18.75,远低于日本39.74的水平。

平均出口单价超过一倍的差距,就是我国制造业水平以及产品附加值差距的真实写照。可以说,我国制造业在高铁、装备制造业等“大块头”行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缩越小,但是在一般消费品领域这种差距却仍然巨大。

“中国很多小商品都是依靠我国的廉价劳动力和低成本原材料实现的薄利多销。”全国政协委员许进说,中国的很多小商品囿于低端,一旦市场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上升,这些小产品的优势就会荡然无存。

全国政协委员曾蓉表示,成熟的市场,应该是社会分工不断深化,小而专、小而精、小而强企业不断涌现的过程。

但是,我国能够在高端技术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却在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一般消费品领域缺少足够的质量供给。全国政协委员胡卫表示,“中国需要大国工匠,但更需要工匠精神。”

“一般消费品的质量提升工作迫在眉睫。”曾蓉说,我们的制造企业不应该去责备消费者的“海淘行为”,而应在产品上寻找差距,把产品做精做好。

“中国的很多行业都是好汉子不愿干,赖汉子干不好。”全国政协委员冯平发出了如此感慨,还讲了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我在做食品机械的时候,去市场上采购钢板,按照1.5mm厚的标准买回来,却只有1.2mm,因为企业取了标准容差的下限。如此一来,好的企业在竞争中自然吃亏,一些坏的企业却留了下来。”

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就如同堤坝上蛀出的蚁穴。曾有媒体报道,在净水器行业兴起之初,由于准入门槛低,导致大量无生产资质的企业浑水摸鱼,愣是靠着价格战打赢了高技术含量、高可靠性的“正规军”。

二成品牌占据八成市场

“20%的强势品牌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全国政协委员刘平均表示,品牌是质量的象征,质量上的差距最终体现在品牌市场占有率的差距上,只有好的产品才能牢牢把控市场。

质检总局和发改委的一项研究表明,发达国家平均每占有1%的世界GDP就打造出1个制造业世界百强品牌,而我国GDP占全世界的15%以上,却只有华为、联想等品牌进入世界百强。我国服务业品牌能进入世界前列的也是寥寥无几。这与我国经济规模和国际地位极不相称,也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同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

“中国的百年老店太少了。”曾蓉说,我国的制造企业应该提升对产品质量和品牌的专注度。

全国政协委员傅军3月7日在参加小组讨论时表示,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存在产品利润低、质量不高等问题,当务之急是加快转型升级,要高度重视企业的技术与产品创新,加强品牌建设,发扬工匠精神,精益求精提升产品品质。

质量和品牌提升究竟对制造业有多大影响?拿小小的指甲刀作为例子,在国内,指甲刀常摆在市场最不显眼的角落,被看作是技术含量不高的低端产品,售价也只有几元钱,但德国的“双立人”指甲刀却能够卖出几百元的价格,还受到全世界消费者的热捧。

全国政协委员潘刚表示,中国实体经济转型应主动对接市场需求,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从高投入、低效益的传统制造业逐渐转向高技术、深加工的新型制造业,提升产品的全球竞争力。

产品的全球竞争力体现在品牌上,追到根子是在质量的提档升级上。目前,我国很多行业呈现出低端产品过剩、高端短缺的状况,造成了大量需求外溢和消费外流,亟需通过质量提升来为制造业的低端供给“止血”。

“全球经济目前陷入了‘新平庸’。”全国政协委员钱克明表示,目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人口红利减少,任何单项改革和单一政策的边际效应都远不如以前,无法再支撑我国延续以往的外贸增长方式,要优化国内外要素资源配置,为国内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大支持。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全国政协委员马力认为,对于中国的制造业转型,更应当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更多的小微企业在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市场缝隙。

质量提升要像绣花一样精细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全面提升质量水平。广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健全优胜劣汰质量竞争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王再兴3月7日在参加小组讨论时表示,目前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能力越来越强,但产品质量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建议把质量提升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和抓手。

3月8日,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在人民大会堂全国两会“部长通道”接受采访时,对质量提升工作进行了回应。他表示,质量提升要抓具体、具体抓,要一个一个行业抓、一个一个产品抓,直至见到成效,让人民群众有真正的“质量获得感”,让国内外消费者对中国产品、中国服务有更强的信任感、自豪感。

据了解,2016年,质检总局就以消费者关注的10类消费品为重点,深入开展了消费品质量提升专项行动。而马桶盖正是质量提升专项行动的10类产品之一,同时也是消费品质量攻坚计划的开端。

如此“接地气”的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如此在一般消费品领域去实现老百姓的“质量获得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积极评价。

“老百姓的质量获得感或源自于一般消费品,而质检总局的质量提升工作就落在了这些具体的消费品之上。”曾蓉表示,只有从具体行业、具体产品入手,才能真正推动质量供给水平的提升。

数字也证明了质量提升行动带给中国制造的可喜变化:通过2016年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包括智能坐便器、儿童纸尿裤、吸油烟机、电饭煲在内的10类消费品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提升了5.2个百分点,其中,智能坐便器抽查合格率提升了22.4个百分点。

习近平总书记3月5日下午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绣花要从一针一线绣起,不能放过一个疵点,而“中国制造”的质量提升工作也是一样,从一般消费品抓起,一针一线,不放过一个质量疵点。

专题专栏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是由质量检验行业与质量领域的质量检验技术机构和专家学者、工作者,相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学术机构、企事业单位及质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企业与企业负责人,与质量检验相关工作的社会各界相关人士等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具有社团法人资格。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宗旨

按照“服务会员,服务企业,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消费,服务发展”的工作原则,贯彻“精业笃行,守正创新,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工作精神,恪守“实事求是,尊重人才,创新兴会,服务立会”的工作风尚,落实“专业引领、学术研究,政策咨询、决策参考,科技普及、质量引领,信任传递、助力发展”的工作任务,遵循“质量检验、客观公正,规范市场、扶优治劣,服务企业、引导消费”的工作方向,坚持“专业化,技术化,社会化,服务化”的发展目标,引导各级质量检验机构发展壮大和行业自律,发挥政府和企业、行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工程质量进行社会监督,督促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质量提升行动、推进品牌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质量发展潜力,不断增强人民对质量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本团体是相关政府主管部门联系质量检验行业、质量领域科技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广大企业及社会各界的桥梁和纽带,是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行业高质量发展及质量提升推进、质量强国事业建设的重要社会力量。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职能简介

充分发挥质量专业社团组织的中介作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宣传贯彻质量领域的法律、法规、政策,组织质量和质量检验方面的标准研究、制定和技术开发,开展质量和质量检验方面的学术交流、技术培训和相关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切实发挥“质量检验,客观公正,服务企业,引导消费”的社会监督作用,抓好质量提升;精业笃行,扶优治劣,充分利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检院(所)和重点国家级质检中心与相关质检机构等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单位和技术机构会员单位的专业优势,组织开展“3.15”“质量月”等质量诚信主题(专题)宣传活动,对“全国质量检验稳定合格产品”进行调查汇总和展示公告,推广防伪溯源和质量诚信验证等技术应用,传递质量信任,引导质量消费,维护市场公平竞争,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强市场引导,共筑质量诚信,推动质量社会共治共享;组织新技术、新产品鉴定和评审,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开展检验、鉴定、监理方面的咨询和服务;树立质量工作先进典型和质量诚信标杆,弘扬工匠精神,推广质量工作优秀示范的先进经验;承办有关政府部门(机构)交办和委托的相关工作;着力发挥全国质量检验行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科学求实,开拓创新,全面引领质量检验行业自律和健康发展;履行质量专业社团中介机构的相关职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督促企业履行质量主体责任,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浓厚氛围,合力推进质量社会共治,扎实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业务范围

(一)持续推进“三个转变”重要思想,助力提高中国质量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为中国质量走向世界提供服务,发挥质量检验对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服务;
  (二)围绕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能力水平的提升和质量事业的整体发展开展相应的学术研究,推进行业交流,促进行业发展,助力“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为构建新时代质量检验能力提升与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及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技术支撑和专业保障;
  (三)紧紧围绕质量提升、质量发展工作大局和实施质量强国战略与质量检验行业建设,开展质量提升、质量发展与变革创新等调查研究,建立全国性的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学术交流、科普宣传和技术服务平台;
  (四)加强质量检验与质量发展相关的理论研究,提高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研究的针对性、协同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促进质量工作队伍成长和质量检验行业能力提升;
  (五)受政府委托承办或根据市场和行业发展需要,开展质量检验和质量发展与质量工作的宣传、咨询、培训和展览展示等活动,推广普及质量检验与质量知识,宣传贯彻质量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宣传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推进质量社会共治;
  (六)推动质量检验和质量提升与质量发展战略的研究及学术交流,依照有关规定组织出版本团体学术性会刊及有关学术性、科普性刊物和书籍资料,为政府、社会和企业提供有关咨询服务与专业支持;拓宽舆论传播途径,建设本团体官方网站和相关业务网站;
  (七)推行先进的质量检验检测和质量管理方法,开展检验检测能力与质量管理科学技术、方法提升的相关活动,提高质量检验、质量管理创新能力和全民质量意识;
  (八)探索质量检验、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总结推广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经验,开展质量检验、质量管理和质量提升、质量发展与质量溯源、防伪验证等方面的技术咨询和服务与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九)引导企业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支持企业做好质量基础工作,督促企业加强信用建设,推进企业重视品牌建设,促进企业注重质量发展意识并切实提高质量检验能力和质量控制水平,着力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十)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以及工程质量开展多种形式的比较试验、综合评价、体验式调查和第三方检验、鉴定、评估和监理,引导理性消费选择;
  (十一)对损害本团体会员品牌和质量声誉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收集和反馈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的建议、意见和诉求,关心和维护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为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检验与质量工作者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活动;
  (十二)开展质量检验和质量学风评议工作,加强质量检验行业和质量发展研究领域学风与学术道德建设;
  (十三)推动开展对本团体会员和质量政策法规与检验检测领域科技研究及实践运用工作者的考试及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兴办符合本团体宗旨并能够为本团体会员和质量发展事业与检验检测行业建设发展服务的事业及相关经济实体;
  (十四)开展企业质量检验机构的评审,开展质量评估和推广质量保险业务,利用各种方式向消费者提供质量信息,宣传和普及质量知识和消费常识,传递质量信任、引导质量消费,为市场、企业和消费者服务,切实维护社会各界的合法权益;
  (十五)组织开展质量检验技术、仪器设备、检验设施和质量检验标准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咨询、服务,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组织对其进行鉴定、评审和推广应用;
  (十六)参与质量检验检测和质量管理、质量发展相关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与实施工作,并积极组织开展相关领域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和实施工作,助力改革完善质量标准体系;
  (十七)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相关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加强本团体与境外质量检验和质量领域学术组织及质检机构与相关组织建立友好往来与交流合作关系,促进质量检验和质量工作与国际惯例接轨,拓展本团体国际合作的视野和平台,服务和推动中国质量、中国标准、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十八)承担相关部门委托的质量提升、质量管理、质量发展与质量检验相关的有关工作。

备 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简称 )2018年4月正式成立之前,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业务主管部门为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简称原质检总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