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进口食品白皮书发布 糕点饮料占不合格食品三成
6月29日,质检总局发布“十二五”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状况(以下简称***)。据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林伟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国进口食品5年间贸易额增长了22.6%,通过建立进口食品安全“全过程”管理体系,没有发生重大进口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根据***,被检出的不合格进口食品中,约有一半是糕点饼干、饮料、粮谷及制品和乳制品,微生物污染、品质不合格、食品添加剂不合格和标签不合格约占不合格食品总批次的四分之三。
婴幼儿配方乳粉进口量增长逾两倍
***显示,据WTO数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全国共检验检疫进口食品479.1万批,共计1.6亿吨,货值约2203.2亿美元。进口食品5年间贸易额增长了22.6%,年均增长率为5.2%。目前我国进口食品的品种几乎涵盖了各类食品,其中进口油脂及油料类、水产及制品类、乳制品类和肉类的贸易额约占我国进口食品贸易总额的7成,其中油脂及油料类占四分之一左右。
林伟表示,进口食品贸易增长迅速,在国内供应量的占比有所扩大。 “十二五”期间,进口食用植物油、乳粉、肉类、水产品等四类大宗产品进口量分别为1.1亿吨、601.4万吨、1296.2万吨、2000.1万吨,分别占国内供应量的30%、20%、3%、7%左右。五年间,婴幼儿配方乳粉进口量从2011年的5.7万吨增长至2015年的17.6万吨,增长2倍以上。
根据***,我国进口食品的口岸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十二五”期间有421个口岸进口食品。以去年为例,上海、天津、深圳等10大口岸共实现进口食品贸易额333亿美元,占总额约7成。
微生物污染是不合格首因
***同时公布了“十二五”期间我国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状况。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状况总体稳定,没有发生重大进口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共检出不合格食品12828批、6.8万吨、1.5亿美元。
几乎所有种类的进口食品均有检出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的情况,其中约有一半是糕点饼干、饮料、粮谷及制品和乳制品,前二者约占不合格食品的三成(图1)。进口食品的不合格的原因有20类,其中最主要的是微生物污染、品质不合格、食品添加剂不合格和标签不合格,约占不合格食品总批次的四分之三。
“十二五”期间,我国从202个国家(地区)进口食品,超过一半的进口食品贸易额来自东盟、欧盟和美国,其中仅东盟就占约四分之一。被检出的不合格食品来自 109个国家(地区),其中欧盟、台湾地区、东盟、美国和韩国列前五位,占不合格食品的75%以上。
林伟特别通报了进口乳制品、食用植物油、肉类、水产品等重点食品的监管情况。其中,各地检验检疫机构检出不合格进口乳制品1167批、3596吨、1884 万美元,其中包括来自新西兰、澳大利亚、德国、法国、韩国等15个国家或地区的不合格婴幼儿配方乳粉67批,共计133.6吨,货值217.6万美元,不合格原因主要为标签和品质不合格、污染物超标等。
林伟表示,目前,我国初步建立了覆盖“进口前、进口时、进口后”三个环节,包含21项制度的进口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体系。进口前环节的监管是进口食品监管的重中之重,通过设立输华食品国家或地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查制度等一系列新制度,进口食品安全监管从国内延伸至境外源头,实现了进口食品全程监管。 “十三五”时期,质检总局将全面实施“进口食品安全放心工程”,保障人们“舌尖上的安全”。
购买进口食品需“三看”
随着进口食品贸易的飞速发展,进口食品的品种越来越多,数量越来越大,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如何选择安全放心的进口食品?
质检总局提醒消费者,在选购境外生产的食品时,可以通过“三看”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看中文标签。《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并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外包装没有中文标签的食品,请不要购买。
二看检验检疫证明。检验检疫部门对每批经口岸查验的进口食品出具“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消费者可以向经销商索取该证明。没有该证明的境外生产食品,请不要购买。
三看产品检验检疫准入情况。质检总局目前对肉类、乳制品(含婴幼儿配方乳粉)、水产品、燕窝、肠衣、植物源性食品、中药材等进口食品的生产国家(地区)实施评估和审查制度、生产企业实施注册制度。消费者可以登录质检总局“评估审查符合要求的国家或地区输华食品目录”信息系统查询进口食品准入情况。未获准入国家(地区)、未获注册生产企业的相关食品,请不要购买。
如在购买进口食品时有疑问,消费者可以向出具检验检疫证明的检验检疫部门咨询,咨询电话是当地区号+12365。
6月29日,质检总局发布“十二五”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状况(以下简称***)。据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林伟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国进口食品5年间贸易额增长了22.6%,通过建立进口食品安全“全过程”管理体系,没有发生重大进口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根据***,被检出的不合格进口食品中,约有一半是糕点饼干、饮料、粮谷及制品和乳制品,微生物污染、品质不合格、食品添加剂不合格和标签不合格约占不合格食品总批次的四分之三。
婴幼儿配方乳粉进口量增长逾两倍
***显示,据WTO数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全国共检验检疫进口食品479.1万批,共计1.6亿吨,货值约2203.2亿美元。进口食品5年间贸易额增长了22.6%,年均增长率为5.2%。目前我国进口食品的品种几乎涵盖了各类食品,其中进口油脂及油料类、水产及制品类、乳制品类和肉类的贸易额约占我国进口食品贸易总额的7成,其中油脂及油料类占四分之一左右。
林伟表示,进口食品贸易增长迅速,在国内供应量的占比有所扩大。 “十二五”期间,进口食用植物油、乳粉、肉类、水产品等四类大宗产品进口量分别为1.1亿吨、601.4万吨、1296.2万吨、2000.1万吨,分别占国内供应量的30%、20%、3%、7%左右。五年间,婴幼儿配方乳粉进口量从2011年的5.7万吨增长至2015年的17.6万吨,增长2倍以上。
根据***,我国进口食品的口岸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十二五”期间有421个口岸进口食品。以去年为例,上海、天津、深圳等10大口岸共实现进口食品贸易额333亿美元,占总额约7成。
微生物污染是不合格首因
***同时公布了“十二五”期间我国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状况。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状况总体稳定,没有发生重大进口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共检出不合格食品12828批、6.8万吨、1.5亿美元。
几乎所有种类的进口食品均有检出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的情况,其中约有一半是糕点饼干、饮料、粮谷及制品和乳制品,前二者约占不合格食品的三成(图1)。进口食品的不合格的原因有20类,其中最主要的是微生物污染、品质不合格、食品添加剂不合格和标签不合格,约占不合格食品总批次的四分之三。
“十二五”期间,我国从202个国家(地区)进口食品,超过一半的进口食品贸易额来自东盟、欧盟和美国,其中仅东盟就占约四分之一。被检出的不合格食品来自 109个国家(地区),其中欧盟、台湾地区、东盟、美国和韩国列前五位,占不合格食品的75%以上。
林伟特别通报了进口乳制品、食用植物油、肉类、水产品等重点食品的监管情况。其中,各地检验检疫机构检出不合格进口乳制品1167批、3596吨、1884 万美元,其中包括来自新西兰、澳大利亚、德国、法国、韩国等15个国家或地区的不合格婴幼儿配方乳粉67批,共计133.6吨,货值217.6万美元,不合格原因主要为标签和品质不合格、污染物超标等。
林伟表示,目前,我国初步建立了覆盖“进口前、进口时、进口后”三个环节,包含21项制度的进口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体系。进口前环节的监管是进口食品监管的重中之重,通过设立输华食品国家或地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查制度等一系列新制度,进口食品安全监管从国内延伸至境外源头,实现了进口食品全程监管。 “十三五”时期,质检总局将全面实施“进口食品安全放心工程”,保障人们“舌尖上的安全”。
购买进口食品需“三看”
随着进口食品贸易的飞速发展,进口食品的品种越来越多,数量越来越大,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如何选择安全放心的进口食品?
质检总局提醒消费者,在选购境外生产的食品时,可以通过“三看”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看中文标签。《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并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外包装没有中文标签的食品,请不要购买。
二看检验检疫证明。检验检疫部门对每批经口岸查验的进口食品出具“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消费者可以向经销商索取该证明。没有该证明的境外生产食品,请不要购买。
三看产品检验检疫准入情况。质检总局目前对肉类、乳制品(含婴幼儿配方乳粉)、水产品、燕窝、肠衣、植物源性食品、中药材等进口食品的生产国家(地区)实施评估和审查制度、生产企业实施注册制度。消费者可以登录质检总局“评估审查符合要求的国家或地区输华食品目录”信息系统查询进口食品准入情况。未获准入国家(地区)、未获注册生产企业的相关食品,请不要购买。
如在购买进口食品时有疑问,消费者可以向出具检验检疫证明的检验检疫部门咨询,咨询电话是当地区号+12365。
- 聚焦“双11”•提品质促销费 |“双11”大促揭幕 “虚假破价”现身直播间(2024-10-18)
- 星期一、欧唯曼2款样品有害物质超标(2024-10-11)
- “天天招财爆单百货店”暗藏消费陷阱(2024-10-11)
- 谨防儿童电话手表“毁三观”(2024-09-05)
- 地方产业屡陷集体造假危机带来警示(2024-09-04)